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医学成像和治疗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传统的二维图像教学方法已不再适应新时期影像人才的培养,目前国内多数医学影像学教学仍然以传统模式为主。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我院学生对各类教学模式的了解和喜爱程度。

  • 标签: 教学模式 影像仿真技术 RIS/T-PACS系统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虚拟和仿真技术辅助载距突精准置钉设计在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宿迁医院骨科收治的68例Sanders Ⅱ~Ⅳ型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资料,按照载距突置钉的不同设计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8例(42足),男24例,女14例;年龄(39.3±8.8)岁。观察组30例(33足),男17例,女13例;年龄(42.0±7.6)岁。对照组用患者X线片和MSCT扫描图像设计置钉方案并置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选正常或受伤程度较轻一侧足踝MSCT数据构建Mimics模型做虚拟置钉,并在3D打印模型上模拟置钉,然后设计置钉方案并置钉。分别比较各组置钉参数与实际值的差异,比较两组患者间载距突平均置钉数、螺钉分布、准确率、置钉用时和术后1年足功能Maryland评分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设计置钉参数和实际值分别为:上斜角17.7°±3.2°和15.1°±5.9°,后斜角20.3°±2.1°和16.2°±6.8°,钉道长(47.9±3.8)mm和(45.4±4.2)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设计置钉参数和实际值分别为:上斜角16.5°±3.5和°17.1°±3.9°,后斜角20.9°±4.3°和19.6°±3.8°,钉道长(48.1±3.1)mm和(47.3±3.8)m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载距突置钉数(1.6±0.5)枚/足多于对照组(1.2±0.4)枚/足,每组置入2枚螺钉比率60.6%(20/33)高于对照组16.7%(7/42),置钉准确率94.3%(50/53)高于对照组77.6%(38/49),每钉置入用时(9.6±3.9)min少于对照组(13.2±4.7)min,每足置钉用时(15.6±4.8)min少于对照组(20.5±3.8)min,术后1年足功能Maryland评分(94.2±6.5)分高于对照组(89.7±6.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算机辅助的虚拟和仿真设计用于跟骨关节内骨折手术治疗,有助于制定载距突个案化精准置钉方案,增加置钉数,提高置钉质量,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伤足功能恢复。

  • 标签: 跟骨 骨折 计算机辅助设计 载距突 置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我国医学教育领域的相关研究现状、主题演化以及热点前沿,为其在医学教育领域的深入开展及应用研究提供借鉴。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和维普数据库中,检索截至2019年12月31日发表的关于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我国医学教育领域的研究文献,采用CiteSpace和VOSviewer软件分析其发文趋势、关键词共现、关键词主题演化趋势以及研究热点分布情况,生成知识图谱。结果纳入本研究的文献数量共计682篇,最早的研究出现在1996年。科学知识图谱显示,"实验教学""虚拟仿真实验"和"虚拟手术"是研究热点。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和"虚拟手术"出现较早,具有较好的研究热点延续性,2013年后研究主题逐渐多样化,出现了如"口腔医学""康复医学"和"整形外科学"等学科关键词。结论虚拟仿真技术应用于医学教育领域的研究主题相对宽泛,1996年起文献整体增长趋势明显,"虚拟仿真实验"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研究大致历经起步阶段、扩大阶段和爆发阶段。

  • 标签: 虚拟仿真 医学教育 知识图谱 文献计量学
  • 简介:摘要心脏建模仿真技术基于心肌纤维化、心脏电学重构、心脏自主神经系统等恶性心律失常机制,可以预测心脏性猝死的风险。本文报道1例置入了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针对该例患者的心脏核磁心肌纤维化信息进行了计算机心脏建模仿真,并诱发出与心肌纤维化相关的室性心动过速,验证了计算机心脏建模仿真技术应用于指导心肌病患者置入ICD的可行性。

  • 标签: 计算机心脏建模仿真 置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心脏性猝死 一级预防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仿真内镜(virtualendoscopy,VE)是一种无创诊断技术,其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rizedtomography,CT)、磁共振扫描(magneticresonance,MR)等医学影像学技术采集病变组织及周边组织的横断面图像.应用软件和相关三维算法重建空腔脏器内黏膜情况,达到模拟传统腔内内镜的作用。VE还能从不同方向观察病变组织与腔外邻近组织的关系,更适合观察传统内镜无法探及的体内区域。目前.VE技术主要利用螺旋CT、MR、超声等方法采集原始影像数据.特别是空腔脏器腔内容积数据。螺旋CT是最常用的影像采集技术.与常规CT相比其具扫描速度快、灵敏度高等优点。后期图像处理过程主要包含透视投射技术和三维图像重建技术.前者是相同体积情况下使距离近的物体看上去比距离远的物体体积大的一种成像模拟技术;后者能将螺旋CT或MR获得的容积资料通过软件合成三维图像,此图像可360°旋转.以便从不同角度观察病灶,并可利用减影功能选择去除某一些遮掩病灶的血管和骨骼。常用的重建方法有表面遮盖显示(shadedsurfacedisplay)及容积重建技术(volume—renderingtechnique)。目前VE成像技术主要采用容积重建技术。同时在三维重建的基础立体图像上.通过调节人工伪彩获得类似纤维内镜的仿真色彩。

  • 标签: 仿真内镜 泌尿道 影像学
  • 简介:摘要疲劳分析对于大型游乐设备行业的研究、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抛砖引玉的介绍了一套从adams采集载荷谱、从workbench采集有限元模型,最后在ncode中结合计算产品寿命的完整的疲劳分析流程。

  • 标签: 疲劳分析 ncode adams workbench 仿真模拟
  • 简介:摘要随着过山车类产品的普及,通过传统方法摸索过山车的关键技术已经难以满足需求,基于adams软件的虚拟样机技术,可以大量节约研究成本,缩短研究周期,同时又能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这对于研发我国自主产品,打破国外产品对市场的垄断,由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过山车类产品 adams 虚拟样机 仿真模拟
  • 简介:摘要以某机载探测器为例,在有限元建模的基础上,应用MSC.Nastran对其断裂模型进行仿真分析,通过修正模型找到弯管的薄弱位置及断裂原因。通过优化设计仿真验证,在不需要物理样机的基础上找到了满足产品要求的改进方案。

  • 标签: 有限元,振动,MSC.Nastran,优化设计
  • 简介:2010年8月21日至23日,由中国体视学学会仿真与虚拟现实分会以及中国系统仿真学会环境仿真专业委员会(筹)联合发起、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承办的2010年“虚拟技术与环境仿真学术年会”在湖南吉首市今朝宾馆召开。会议旨在促进建模仿真理论与方法、虚拟现实技术、环境仿真方法与技术仿真应用技术学术成果的交流,促进仿真科学与技术在理论、方法及应用领域的创新。

  • 标签: 建模仿真 学术年会 虚拟技术 环境 会议 虚拟现实技术
  • 简介:目的:探讨MSCT仿真内窥镜(VE)对听小骨的观察价值。方法:选择25例正常中耳患者的50侧听小骨行CT扫描,对比VE与MPR图像对听小骨的显示。结果:锤骨头、锤骨柄、砧骨短脚及锤砧关节,VR与MPR的显示率均为100%。VE对砧骨长脚的显示率优于MPR(100%vs.720/0)。而VE与MPR对镫骨、砧镫关节的显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可清晰地显示大部分听骨链结构,且为无创检查,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中耳 听小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研究超声悬浮中液滴的悬浮情况,利用COMSOL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超声悬浮仪器的物理模型,模拟驻波悬浮的声场,从而得到声压与声压级的分布频域。通过改变悬浮液滴的形状和尺寸,发现声压分布随着液滴参数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改变。通过研究液滴并对这些液滴在声场中的声压分布进行分析,最终得出液滴在驻波场中稳定悬浮所需的条件。

  • 标签: 声悬浮 声压 声辐射力 液滴 COMSOL有限元分析软件
  • 简介:摘要在数控加工技术当中,当下对于其仿真系统的研究较为热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当下对过去存在的扩充性差,维护问题蒋多的情况有所缓解。当前其主要技术面向于对仿真系统当中的重用性及扩充性方面,帮助数控加工技术对不同对象进行仿真,为此本文将对数控机床的功能及结构进行该处,并为此建立相应模型,模型种类包括仿真系统模型对象及仿真模型。

  • 标签: 数控加工 仿真系统 模型构建
  • 简介:目的:探讨在龋病学实验课中联合运用Simodont虚拟仿真系统和KaVo仿真头模的教学效果。方法在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口腔临床医学专业2009级五年制本科生的龋病学实验课中联合应用Simodont系统和KaVo仿真头模。教学步骤如下:(1)将学生随机分入两组,每组28人;(2)学生完成龋病临床知识考核表;(3)指导学生学习龋病临床技能考核表和Simodont操作手册;(4)第一组学生使用Simodont系统培训,第二组学生使用KaVo仿真头模培训,制备改良型Ⅱ类和V类龋洞洞型,进行评分;(5)两组学生互换培训系统,再次制备改良型Ⅱ类和V类龋洞洞型,并评分;(6)学生填写教学问卷;(7)收集数据、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学生龋病临床知识的考核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经过Simodont系统和KaVo仿真头模联合培训后,制备改良型Ⅱ类和V类龋洞洞型的评分比较仅使用单一培训系统的学生更高(P〈0.05)。问卷结果表明,学生高度认同“Simodont系统安全性好,节约培训时间,可反复练习。Simodont系统与KaVo仿真头模联合应用能获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结论在龋病学实验课中联合应用Simodont系统和KaVo仿真头模可较单一培训系统更好地提升学生龋洞制备的考核成绩,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

  • 标签: Simodont系统 KaVo仿真头模 龋病学 实验教学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与传统的交通工具相比,动车具有高速、安全等突出的优势,是我国今后交通运输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检修维护是确保动车组及其转向架等关键部件性能,提高其安全性的重要环节。通过开发动车组转向架虚拟仿真检修系统可以在检修维护工作的开展中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为此,必须全面认识虚拟仿真检修技术对于动车组转向架检修工作的重大意义;并掌握在动车组转向架虚拟仿真检修支持系统开发中的各项关键技术

  • 标签: 动车组 转向架 虚拟仿真检修 关键技术
  • 简介:摘要核电存在强放射性、高温高压等不利条件,学生无法在这种环境下进行学习与实验,需要采用虚拟仿真技术开展实验教学。当前我国已经全面进入到信息化时代,新形势下的核技术与核工程的教学工作应当充分发挥教育机械在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综合应用各种新型技术手段对教学方法与教学流程进行改革与创新。本文从实验项目的目的和特点出发,详细阐述了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中虚拟仿真实验的应用方法。

  • 标签: 核技术 核工程 实验平台 虚拟仿真
  • 简介:【摘要】随着信息化革命的不断深入,模拟仿真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渐拓展,其与骨科临床结合的前景逐渐成为当前骨科临床领域深入研究的课题。骨科临床与模拟仿真计算机技术结合可有效推动骨科临床医疗效果的提升,创新骨科临床医疗技术,是积极响应国家建设创新型社会号召的发展方式。通过对骨科临床与模拟仿真计算机技术结合的前景研究发现,二者结合可有效提高骨科临床的医疗服务水平,降低骨科临床医务工作者的医患压力,与此同时,通过对模拟仿真计算机技术应用范围的拓展,为其技术的不断改进提供了新的思路,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本文通过对骨科临床与模拟仿真计算机技术结合的发展现状研究,系统分析了二者结合的优势与发展瓶颈,从而对骨科临床与模拟仿真计算机技术结合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模拟仿真  骨科临床  计算机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力反馈基础上辅助3D快速成型技术进行成人阴茎虚拟手术仿真研究,为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出方法。方法2009年1月至2015年12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整形美容烧伤科选取内蒙古汉族成年男性20例(20~50岁),将受试者从髂嵴上缘到阴茎下缘的连续CT二维数据导入计算机,用Magics RP软件,三维重建阴茎及毗邻结构,用快速成型技术制作出阴茎及毗邻结构的快速成型(Rapid-prototyping,RP)模型。在Free Form系统下,基于力反馈设备进行成人阴茎数字化虚拟仿真修复手术操作。结果用Free Form系统进行成人阴茎虚拟整形修复手术,在阴茎三维立体模型上随意操作,为定量化手术设计、选择最佳手术入路、最大可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供新的技术手段。结论阴茎RP模型能较准确反映该区域复杂的解剖学特点及其内部空间毗邻关系,在力反馈基础上,使医师从视觉、听觉和触觉感知仿真手术过程,为精准进行成人阴茎修复手术提高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阴茎 力学 力反馈 快速成型 手术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