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提高对膀胱细胞的认识水平。方法对4例膀胱细胞的病理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例患者中男3例,女1例,平均年龄69.5。其中3例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加化疗,1例行姑息性膀胱全切。3例死于肿瘤复发,平均生存20个月,1例存活7年。结论原发性膀胱细胞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根治性膀胱全切加联合化疗可获得较好的疗效。

  • 标签: 膀胱肿瘤 小细胞癌
  • 简介:目的分析手术治疗原发性食管细胞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4年8月至2006年6月26例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细胞患者,所有患者均随访1~5年,对手术治疗后的效果,患者1、3、5年生存率进行观察.结果26例食管细胞患者后术后TNM分期Ⅰ期1、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6/6),66.67%(4/6),33.33%(2/6).TNM分期Ⅱ期1、3、5年生存率分别为42.86%(6/14),7.14%(1/14),0(0/14).TNM分期Ⅲ期生存率分别为33.33%(2/6),0(0/14),0(0/14).患者死亡原因均为肿瘤转移至肝、等部位.结论原发性食管细胞预后极差,外科手术是治疗I、Ⅱ期病例的主要治疗手段,术后化疗可提高疗效;对于Ⅲ、Ⅳ期病例,则应以化疗和放疗为主要治疗手段.

  • 标签: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 手术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膀胱细胞的临床诊断、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膀胱细胞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综合分析膀胱细胞的诊断及治疗状况.结果该患者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证实为膀胱细胞神经内分泌,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细胞表达神经内分泌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突触素(Syn)、嗜铬颗粒蛋白A(CgA).术后接受了4个疗程的化疗,死于复发和转移,术后生存时间为13个月.结论膀胱细胞罕见,恶性程度高,早期易发生转移,预后差,行根治性切除术加联合化疗或放疗可提高治愈率.

  • 标签: 膀胱小细胞癌 病理学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同一患者同时存在2个或2个以上的原发肿瘤很常见,但一个肿瘤转移到另一个肿瘤中,即肿瘤间转移(tumor-to-tumor metastasis,TTM)却非常罕见。肺癌向肾癌转移是最常见的肿瘤间转移。我们报道了1例46岁男性,因右侧肾脏肿物行右肾根治术。肿物为肾透明细胞,其内可见多灶游离的微乳头状结构。随后患者行左下叶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腺癌。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支持肾透明细胞内的微乳头状结构来源于腺癌转移。肿瘤间转移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清晰。明确诊断对于临床及病理均是一项挑战。

  • 标签: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膀胱细胞患者的临床诊断及诊治,加强对膀胱细胞的认识。方法6例均先行诊断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术,后接受GC方案或EP方案。结果HE染色检查膀胱肿瘤细胞体积,呈圆形并弥漫分布,染色质呈细颗粒状。免疫组化染色NSE(+)3例,CgA(+)3例,Syn(+)3例。3例接受TUR-BT后联合GC方案中2例在术后8、9月死亡,1例随访30个月未见复发、转移;3例接受TUR-BT后在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联合GC、EP方案者2例随访16、28个月未见复发,另1例随访8个月出现转移。结论膀胱细胞恶性度高,预后差,根治膀胱切除术联合化疗是治疗的主要方案。

  • 标签: 小细胞癌 膀胱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食管细胞(smallcellcarinoma,SCC)的临床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以及可能的组织起源。方法采用光镜观察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本例细胞进行研究并复习相关文献。结论食管SCC是食管的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的食管肿瘤,具有神经内分泌分化的特性,可能起源于食管黏膜的Kulchitsky细胞和多潜能干细胞

  • 标签: 小细胞癌 临床病理学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细胞肺癌(smallcelllungcancer,SCLC)的CT表现,为日常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对25例本院经病理证实的SCLC的64排螺旋CT(64-MSCT)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结果25例证实病变均为中央型肺癌,20例延支气管壁匍匐生长,5例伴有远端阻塞性炎症,25例均伴有纵隔淋巴结转移,10例支气管管腔狭窄,其中1例完全闭塞。结论大部分SCLC在CT图像上有特征性表现,即延支气管壁匍匐生长,多有纵隔淋巴结转移,发现多为晚期。

  • 标签: 小细胞肺癌 64排螺旋CT
  • 简介:摘要卵巢细胞神经内分泌是一种发病率极低的卵巢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不明显,诊断需在病理基础上结合神经内分泌指标,并明确其原发性。治疗以手术联合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为主,生存期与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案有关。本例患者因下腹胀痛半年加重2个月,发现左侧附件区占位2 d入院。予附件肿块穿刺活检后经病理学确诊。患者术前行3个周期EP方案(依托泊苷+顺铂)新辅助化疗结束后,行经腹"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大网膜切除术+阑尾切除术+右侧盆壁腹膜活检术+肠系膜活检术",术后继予3个周期EP方案化疗,术后随访至今无瘤生存15个月。

  • 标签: 卵巢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 大网膜切除术 化学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细胞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方式和预后。方法运用麦默通快速病理切片确诊为乳腺癌,行四周期TEC新辅助化疗,化疗后行左乳癌改良根治术,术后继续两周期TEC化疗加序贯单药紫杉醇化疗一周期。结果病理切片回报左乳细胞,左侧腋窝有转移(2/16),syn、NSE表达率分别为80%、80%,CgA(-),ER(-),PR(-),CERBB-2(-),TTF-1(-),CD56(90%++)。结论蒽环类药物对治疗乳腺细胞疗效尚可,也许可作为常规用药,CerbB-2表达阴性,提示曲妥珠单抗治疗该病可能效果不佳。

  • 标签: 乳腺癌 小细胞癌 治疗 病案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探讨食管细胞的临床病理特征及组织起源。方法收集食管细胞5例,对其组织进行HE切片及免疫组化切片行光镜观察,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及术后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以中老年多见,平均60.2岁,主要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和消廋,肿瘤位于中段2例,下段3例,其中下段1例累及胃贲门。镜下形态主要形成巢片状结构,瘤细胞大小形态一致,核呈卵圆形、短梭形或不规则形,有异型性,染色质为粗细不一的颗粒,核仁不清楚,核分裂像平均>20/10HPF,3例有片状坏死,1例有灶性鳞癌分化。每例肿瘤均呈明显的浸润生长并伴有局部淋巴结转移。免疫组化CK、EMA、Syn、NSE5例均为阳性。随访结果4例死于该肿瘤,平均生存7个月。结论食管细胞是一种高度恶性并少见的肿瘤,其生物学形为与细胞相似,对CK、Syn的表达是其免疫表型特点。

  • 标签: 食管肿瘤 小细胞癌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 原发性食管细胞是一种低分化神经内分泌,具有侵袭力强、恶性程度高、转移发生早等特点。现有指南及大规模随机对照研究均较少,治疗手段尚不明确。本文就其特点及治疗进展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 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 临床特点 病理学特点 治疗
  • 简介:淋巴回流遵循一定规律,各肺叶淋巴回流通路是淋巴回流的解剖学基础。大量回顾性分析表明,原发肿瘤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纵隔淋巴结转移的部位,其转移途径基本遵循淋巴回流通路。由于、纵隔间淋巴回流通路复杂,交通支广泛,非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转移具有跨区域、跳跃性转移的特点,因此,为保证完整性切除,推荐采用系统性纵隔淋巴结廓清术。随着对纵隔淋巴结的功能及纵隔淋巴结廓清术后并发症的认识,对纵隔淋巴结廓清范围及适应证亦出现了争议。NSCLC前哨淋巴结检测技术为既保证完整性切除又减少免疫功能损伤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提供了一个新思路。纳米活性炭是一种新型淋巴示踪剂,有望在非细胞肺癌外科治疗方面发挥作用。深入对淋巴回流规律的认识,可以加深对NSCLC淋巴结廓清术及NSCLC前哨淋巴结检测技术的理解,从而更加合理地进行手术,既保证手术的根治性,又避免盲目廓清所带来的损害,并能准确地进行临床分期,指导术后合理治疗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淋巴回流 外科治疗
  • 简介:病例:男.59岁.因咳嗽、咳痰1月余.于2006年12月入院患者自2006年11月无口月显诱因出现咳嗽,有时咳暗灰色、黄色痰,无胸闷、气急,无胸痛,无发热、盗汗,于当地医院就诊,予以抗感染治疗后.痰色变白,但咳嗽无明显好转。

  • 标签: 鳞状细胞癌 炎性假瘤 癌症TNM分期
  • 简介:摘要患者,68岁。因尿频、尿急、肉眼血尿1个月就诊。初诊PSA 72.72 ng/ml,碱性磷酸酶(ALP)114 U/L。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前列腺细胞神经内分泌。患者即刻接受药物去势治疗基础上的依托泊苷联合顺铂化疗,累计化疗6次。后外周血游离DNA(cfDNA)基因检测结果示CDK4基因扩增1.99倍。化疗后加用哌柏西利治疗。治疗后3、6个月骨扫描检查提示骨转移灶数量持续明显减少,浓聚程度减低;ALP和PSA持续下降。治疗后随访1年,PSA 0.05 ng/ml,ALP 59 U/L,盆腔MRI和全身骨显像检查提示病灶稳定。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神经内分泌化 精准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食管细胞(PESC)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00例PESC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法,采用Log 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结果100例PESC患者的首发症状主要为进行性吞咽困难、体重减轻和腹痛。原发肿瘤部位以胸中段为主,占51.0%。胃镜下以溃疡型最常见,占31.0%。所有患者均存在1个或多个上皮细胞起源标志物阳性。局限期(LD)80例,广泛期(ED)20例。PESC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7.0%、18.0%和11.0%,中位生存时间(MST)为13.8个月。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对于全部PESC患者,病灶长度(OR=2.661, P<0.001)、TNM分期(OR=1.464,P=0.016)、治疗方法(OR=0.333,P<0.001)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对于LD患者,病灶长度(OR=2.638,P=0.001)、治疗方法(OR=0.285,P<0.001)是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手术联合化疗组患者的MST(21.6个月)长于单纯手术组(8.3个月,P=0.021),手术联合放化疗组患者的MST(31.0个月)长于放化疗组(9.8个月,P<0.001)。结论PESC是一种较为罕见的食管恶性肿瘤,预后极差。病变长度、TNM分期、治疗方式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对于LD患者,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可延长生存时间。

  • 标签: 食管小细胞癌 治疗 预后
  • 简介:目的分析食管胃连接部细胞的临床特点,结合文献总结其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室收治的13例经病理证实的食管胃连接部细胞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复习国内外报道的细胞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断及治疗。结果本组13例患者,男性12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65.5岁(46~77岁)。4例患者术前确诊,9例术前存在误诊。12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1例接受术后化疗,4例接受术后放疗。本组13例全部获得随访,2例术后生存时间超过40个月,1、3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58.3%、37.5%、16.7%,中位生存期为14.0个月。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晚、广泛期是肿瘤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结论食管胃连接部细胞发病率低,其临床病理特点及生存预后特别,应视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学类型。

  • 标签: 胃食管连接部 肺外小细胞癌 临床病理 预后
  • 简介:1病例简介患者,男,54岁,因"尿频伴进行性排尿困难2年"以"前列腺增生症"入院。近2年来夜尿增加,一开始每晚2~3次,后逐渐增加至4~5次,并出现尿线无力、分叉及变细,遂来本院就诊门诊收入院。患者饮食、既往史、家族史无明显异常。

  • 标签: 前列腺小细胞癌 进行性排尿困难 门诊收入 前列腺增生 硬结节 夜尿
  • 简介:摘要胃细胞(SmallCellCarcinomaofStomach,SCCS)是一种高度恶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约占胃恶性肿瘤的0.6%。临床上SCCS误诊率较高。SCCS病情进展迅速,预后极差,患者生存期几乎都在1年内。本例未予以放化疗,仅服用中药治疗,最终存活36个月,实属罕见。

  • 标签: 小细胞 胃肿瘤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