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信息沟通是药品风险管理的载体,了解我国风险沟通现状,分析信息沟通的必要性和沟通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美国FDA风险沟通方法,以此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药品风险沟通体系。

  • 标签: 信息沟通 风险管理 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肥胖与大肠高风险腺瘤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以参加2008年上海市社区大肠癌筛查研究中的45~74岁的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收集筛查前风险因素和筛查后肠镜诊断结果,并结合人工主动随访收集大肠高风险腺瘤发病的结局信息,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BMI与大肠高风险腺瘤发病的风险比(HR)和95%CI。结果20 811名研究对象共计随访122 739.36人年,平均随访时间为5.87年,共收集大肠高风险腺瘤657例。与体重正常者相比,肥胖者(BMI≥28.0 kg/m2)大肠高风险腺瘤发病风险增加21%,调整年龄、性别、大肠癌家族史、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生活方式特征如吸烟、饮酒、脂肪类食物摄入、油炸或腌制类食物摄入及蔬菜水果摄入情况等因素后,肥胖者发生大肠高风险腺瘤的HR值为1.25(95%CI:1.04~1.51)。进一步按年龄、性别及大肠癌家族史进行分层分析后发现,在男性、>60岁人群中,肥胖者与体重正常者相比,大肠高风险腺瘤的发生风险更大(男性:HR=1.57,95%CI:1.20~2.04;>60岁人群:HR=1.63,95%CI:1.23~2.16)。结论肥胖是大肠高风险腺瘤发病风险独立的危险因素,发病风险随BMI的增加而增加。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肥胖 大肠高风险腺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科护理风险因素及其相关的护理风险管理措施。方法我院在2014年4月~2015年4月期间,将产科护理工作的风险管理分为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分别是常规进行(第一阶段)以及针对风险因素进行风险管理(第二阶段)。并于这两个阶段分别随机抽取94例产科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风险管理效果做满意度的评价。结果第二阶段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第一阶段,p<0.05。结论针对产科护理风险因素进行风险管理,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这对提高护理质量、维护患者健康与安全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产科 护理风险因素 护理风险管理 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产科病区护理管理中使用护理风险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66例产科病区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产科护理管理,研究组(33例)采用护理风险干预,将2组产科病区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意外事件、护理纠纷、护理缺陷等护理风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病区护理管理中使用护理风险干预可以取得显著的管理效果,能够切实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可以在临床中进行应用。

  • 标签: 产科 护理管理 护理风险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麻醉恢复室护理风险因素与护理风险管理。方法采用双盲法将2016年11月--2018年3月内102例麻醉恢复室患者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2组,每一组都有51例。其中,对照组51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而研究组51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分析护理风险因素,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统计两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调查患者对本次护理管理的满意程度。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8%、15.6%,研究组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1.7±5.31)分、(87.9±6.74)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醉恢复室护理过程中,通过分析护理风险因素,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可减少不良事件,增加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麻醉恢复室 护理风险因素 护理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引发医疗设备管理出现风险的危险因素以及探究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10月至2017年7月引起的28套(台)价值为50万~100万元的医疗设备作为研究对象,对影响各设备运行和效能发挥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和分析,并根据实际医疗工作创建有效的控制管理措施。结果引发设备管理出现风险的主要因素有物理风险、技术风险以及临床风险,经过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后,我院28套(台)医疗设备均可正常使用,设备可用率为100%,27套(台)医疗设备完好,完好率为96.43%,无设备发生医疗事故和闲置。结论医疗设备在管理和运行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导致其存在较多的物理、技术及临床风险,相关人员需认真分析这些危险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提高设备的可用率和完好率,并降低设备医疗事故和闲置的发生率。

  • 标签: 风险分析 医疗设备管理 风险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产科出现护理风险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关的护理管理策略。方法探讨并分析分析在临床工作中存在一系列安全隐患,针对安全隐患因素采取风险防范措施,进而制定并完善的相关制度以及工作的流程。结果实施风险管理后,患者出现投诉以及护患纠纷的概率降低,而且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护理质控的平均分以及患者的服务满意度显著提高。结论临床护理的过程中采用风险管理,对护士风险防范意识的强化有助于提升其识别以及防范护理风险的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护理差错以及护患纠纷概率,进而显著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 标签: 产科 护理风险 风险管理 风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风险评估和风险防范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到2014年6月急诊内科的80例患者,回顾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租的基础上增加风险管理护理,即风险评估和风险防范,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医疗事故发生率、以及各种管理评分的不同。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87.5%,两组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医疗事故发生率为2.5%,明显高于对照组12.5%,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管理评分也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评估和风险防范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能够降低临床上医疗事故发生率、提高病房管理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风险评估 风险防范 急诊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供应室人员在工作中常发生的职业性损伤危险因素,强化大家对职业风险的认识,提高其自身防护的意识。方法制订并实施有效的风险管理,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改进再生器械的洗涤方法及完善防范设施。结果提高了科室人员防范风险的能力,有效地降低了意外事故的发生。结论加强职业风险的干预,可控制交叉感染的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及物品的供应质量。

  • 标签: 职业风险 风险管理 安全生产
  • 简介:通过分析病区工作中存在的主要护理风险及其可能的原因,如何建立相应的防范措施来探讨病区护士长的风险意识和病区风险管理的实施.以期提高护理人员在医院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病区护士长 风险意识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儿科护理风险事件中,采取风险防范式管理措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在2020年-2021年间收治的1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患儿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采取风险防范式护理,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儿不良事件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要明显的低于对照组;且家属对于护理工作开展满意度较高。结论:将风险防范式护理应用在儿科的护理风险事件中,能够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提升家属对护理工作开展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风险防范 儿科护理 风险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风险评估表用于血液透析护理的风险管理中效果。方法:以2020.5~2022.3期间62例采用血透析疗法治疗的患者为例,另选取25名护理人员,2020.5~2021.5期间未采用风险评估表,将其纳入至实施前。2021.6~2022.3期间使用风险评估表,将其纳入至实施后,实施前后均为同一批护理人员,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人员专业素质。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专业素质评分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将风险评估表的应用到血液透析护理风险管理当中,可提升护理人员专业素质,避免患者发生并发症,可推荐。

  • 标签: 血液透析护理 风险管理 风险评估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对高危孕产妇风险控制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自2022年4月-2023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危孕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风险控制护理,对比两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比较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91.46±2.4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68.46±3.46)分,比较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有利于降低高危孕产妇的不良妊娠结局,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母婴健康与安全,值得推荐。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高危孕产妇 风险控制 不良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就护理干预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将到我院就诊的神经外科重症患者62例随机分为2组各31例,给予干预组综合护理干预,参照组则用常规护理干预,对比其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护理后Barthel及Fugl-Meyer的评分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且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96.77%)显著高于参照组(80.65%),比较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可有效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运动功能的改善,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神经外科重症 综合护理干预 治疗效果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护理是临床治疗的辅助和补充随着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护患纠纷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现针对容易引发纠纷的几个关键点进行分析,供参考。

  • 标签: 护理 风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