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方志应该是一门独立学科,应该有自己的特殊研究领域。地方志是全面系统地研究记述地方自然、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历史和现状的志书和综合年鉴以及是否能够反映地方志编纂工作基本面貌、特点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研究地方志书和综合年鉴是地方志的首要任务。研究地方事物以及记述地方事物的方法是建立马克思主义地方志的基础。

  • 标签: 地方志 地方志学 研究对象
  • 简介:方志分类与地方志目录一样,是从属于方志的两个分支学科,且二者的理论内涵及实践操作关系密切、互相依托,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渗透、相互间容、相互交叉、互为补充的依赖关系,被人们称为姊妹学科。故在研究方志目录的同时,必须认真研究方志分类。本文从建设新方志学科的总体要求出发,结合新旧史志的理论研究及编修实践,运用科学分类及相关分类的理论和实践,

  • 标签: 地方志 方志学 史志 目录学 分支学科 依赖关系
  • 简介:方志研究对象及学科属性刘栋良科学是属于上层建筑中特殊的意识形态,是人类知识长期积累和发展的结晶。一门学科的创立,是社会实践需要的产物;有自己特定的客观研究对象和具有客观规律性的知识体系。其中,学科研究对象决定着学科的性质和知识体系。由此,方志研究...

  • 标签: 方志学 研究对象 社会主义 地方志 区域发展 方志理论
  • 简介:任何书刊(出版物)都涉及版本问题,而版本(包含版式、封面、装订等)设计是出版物装帧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出版物的总体质量及社会效果,应该引起人们的关注。然而,长期以来这一问题没有引起方志界的足够重视,很少针对地方志的特性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致使出版的新旧志书长期形成干部一面的格调,客观上影响了地方志的美学形象及社会效果。鉴此,笔者从建立新方志学科及发展方志事业出发,结合地方志版本设计的历史及现状,地方志版本的基本概念及地方志书版式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对地方志版本这一分支学科进行一些必要的理论探究,以期引起志界同仁的关注和探讨。

  • 标签: 地方志书 版本学 版式设计 社会效果 分支学科 出版物
  • 简介:在中国方志史上,二十世纪前期是一个重要的转折阶段。其特征是在梁启超等倡导的“新史学”影响下,广泛吸收西方史学理论,与中国古代历史学一道向近代转型。进化史观的引入与运用,修志目的从资治垂训向反映一地之历史发展转向,方志内容向社会经济部类扩展,重视运用各门科学方法编写方志,提出了一些改造旧志的主张,是中国方志发生变化的主要内容。这是中国方志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阶段,是在中西文化交融中对于在本土文化中形成的古代方志批判与继承中实现的

  • 标签: 新史学 方志学
  • 简介:编修地方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至今已有逾千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家十分重视地方志的编修工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掀起了两轮全国修志的热潮,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香港和澳门回归已十年有余,在全国范围内,只有香港和澳门尚未有新编地方志问世。港澳地区编修地方志,既可以全面展现其在开埠以后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对推动港澳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极大的借鉴作用,同时又可以借此促进港澳的文化回归,民众通过地方志探索自己的文化根源,了解其与中国内地的紧密联系,加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具有深远的意义。

  • 标签: 香港 澳门 方志编修 方志学研究
  • 简介:(续本刊1998年第1期)(五)浓郁的民间风格。俚曲是在继承传统说唱艺术形式的基础上,依据明清俗曲为主要唱腔填制唱词,它在运用白话口语写作,善用俚俗方言等方面,使那浓郁的民间性、通俗性、诙谐幽默感及地方特色独具魅力,散发着清新诱人的芳香。前面对此已做...

  • 标签: 聊斋俚曲 衬字衬词 民间风格 白话口语 《禳妒咒》 银纽丝
  • 简介:电electricity与静电荷或动电荷相联系的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电荷electriccharge又称“电[荷]量”。物体或构成物体的质点所带电的量,是物体或系统中元电荷的代数和。静电学electrostatics研究在没有电流情况下与静电场有关现象的学科。

  • 标签: 名词 电力 静电荷 物体 静电学 静电场
  • 简介:(六)对偶、巧体及排比句1.对偶是俚曲唱词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手法,在许多曲牌中,凡是前后两句字数相同的地方,都有用对偶的可能。它的作用是形成语句的整齐美,深化曲词的意境。它是把同类的概念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它要求句型一致,词性相同,平仄相对。由于律诗...

  • 标签: 聊斋俚曲 《墙头记》 鼎足对 人物形象 艺术手法 故事情节
  • 简介:<正>上册定价:49元下册定价:56元刑法总则是刑事制裁法规范的主要法律,是规定刑事实体法的共同原则,故论述刑法总则的本书称之为刑法通论。本书采最新的刑法论理学说,引述并评论刑法实务见解,分就故意犯、过失犯与不作为犯等三大犯罪形态,论

  • 标签: 刑事实体法 犯罪形态 不作为犯 过失犯 共同原则 刑事制裁
  • 简介:作者钱交教授,是著名礼专家,曾著《三礼名物通释》、《三礼辞典》(均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颇得学术界赞誉。为便于学者了解礼制发展的全貌,钱先生以近九秩高龄而撰《三礼通论》。该书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于1996年10月出版,49.5万字,定价4O兀。该书系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组织编辑的《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丛书》第二辑之一。全书共四编,《礼书编》介绍《仪礼》及《礼古经》、《周礼》著作时代、大小戴《礼记》及《古文记》、礼书学者及重要著作等;《名物篇》包括衣服、饮食、宫室、车马、武备、旗帜、王瑞、乐舞、丧葬等内容;

  • 标签: 三礼 师范大学出版社 通论 宗法制度 古籍整理 研究状况
  • 简介:李兆洛(1769-1841),清代学者、文学家。字申耆,晚号养一老人,阳湖(今属江苏常州市)人。嘉庆十年(1805)进士,选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改凤台知县;后主讲江阴暨阳书院达20年。

  • 标签: 李兆洛 学思 方志 清代学者 文学家 常州市
  • 简介:我没史学的根底,也没方志编纂的学识。如果说,与方志有点关系的话,那是在我关注某一社会生活史问题时,会掠夺式地翻一翻志书,向它吸取些可贵而又难掏的文化养分而已。这个“而已”绝非客套,是向读者交底,是为自己壮胆——省方志办公室给我出的这道概念作文题,一大半是我知识的“雷区”。却之不恭,忐忑下笔,我谈两句话的感想。

  • 标签: 方志编纂 志书 史学 杂谈 掠夺 学识
  • 简介:<正>钱大昕(1728—1804),字晓征,号辛楣,自署竹汀居士,晚年自称“潜研老人”。嘉定(今属上海市)人。清乾隆进士,历官内阁中书、翰林院庶吉士、编修、侍讲学士、上书房行走、詹事府少詹事。先后充任山东、湖南、浙江、河南主考官,督学广东。他在《潜研堂文集》中说:“官登四品,不为不达;

  • 标签: 修志 中国方志 县志 旧志 实事求是 考证
  • 简介:魏晋隋唐方志处于中国方志发展的初级阶段,对它的研究从元末明初的辑佚至今逐渐扩大至目录、校勘、版本、考据等多方面。当中历经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20世纪70年代、20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末几大阶段,至21世纪已积累了丰硕的成果,学术视野更开阔、研究角度渐多。但就研究现状看,尚存在成果多而零散、重复性研究较多、对经典成果过度依赖、缺乏对材料挖掘利用的问题,研究尚有较大空间。

  • 标签: 方志 魏晋隋唐 文献学 综述
  • 简介:不断发展的西方史学思想,丰富和刷新着人们认识和表述历史的方式,蕴藏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志为史裁,借鉴、引进中外史学思想对于拓宽方志理论思维,创新方志编纂方法,促进方志学科的成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者就历史时间、历史意图、历史话语权、叙述的原点、叙事的本相、配景模式、荒野说等西方历史编纂思想,进行了"史为志用"的引申和联想,通过向历史领域的"引智",为方志理论增添了源头活水。

  • 标签: 史学 西方 借鉴 地方志
  • 简介:<正>马克昌/主编吴振兴莫洪宪/执行主编本书是《犯罪通论》《刑罚通论》的姊妹篇,是凝结武汉大学刑法学科集体智慧的又一倾心鸿篇力作。本书以我国现行《刑法》为蓝本,以《刑法》中规定的百余罪名为解释对象,写作尽量突出重点,并做到触类旁通,希望给读者通俗、清晰、明了的知

  • 标签: 犯罪通论 马克昌 莫洪宪 吴振 理论学习
  • 简介:清初诗经研究学者姚际恒的《诗经通论》风格独特,他主张"独立说诗",从《诗经》的本文中探求诗的意旨,不依傍遵从经典。崔述、方玉润在精神上继承了其疑古作风,姚氏说诗的内容与方法为方玉润借鉴甚至引用多次,尤其是"以文学说诗";姚氏《诗经通论》中的古史考辨对民国时期的顾颉刚有特别重要的影响。

  • 标签: 姚际恒 《诗经通论》 影响
  • 简介:陈桥驿,1923年生,浙江绍兴人,当代国际著名地理学家、地名学家,现任杭州大学历史地理研究室主任、教授、博士导师等①.他长期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学的研究,主要成果有②.因是北魏郦道元撰,故人称陈桥驿为郦学家.他对方志也很有研究,造诣很高.他从事方志的讲授、著作已有近50年的历史.他曾多次提出提高地方志科学性和实用性的意见与建议,指导浙江省部分县市编纂方志,并有大量著作,独具创见.他为方志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 标签: 陈桥驿 方志学 篇目设置 志书索引 方志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