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实地调查、文献研究等方法对国家二级保护珍稀濒危植物荷叶铁线的植物形态、地理分布、生长环境、栽培、繁殖和临床应用的文献进行了归纳、分析研究,为荷叶铁线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荷叶铁线蕨 植物形态 生长环境 地理分布 繁殖 栽培
  • 简介:故事从小学一年级开学的第一天开始。这一天,花田小学一年级三班的师生惊奇地发现,原来大家都鼠,于是他们一致通过了“鼠班”这个名号,班上的老师和同学们也有了像“鼠点点”“鼠大个”“鼠白”“鼠芒果”这样的代号,当然,少不了淘气鬼“鼠蓝”和“鼠灰”。“鼠蓝和鼠灰”系列故事以小男孩鼠蓝和鼠灰为主要角色,串起了他们在学校和家庭中的成长趣事,也记录了“鼠班”中同学们一起参与的“壮举”。

  • 标签: 小学一年级 故事 同学 开学 师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儿子四岁了,经常闹笑话。一天,一个邻居问他:“小宝,你什么呀?”儿子奶声奶气地回答道:“我蛋。”

  • 标签: 儿子
  • 简介:<正>近几年,凤尾菇已成为老百姓餐桌上一道受欢迎的美味佳肴。但人们也许并不清楚,凤尾菇的引进和推广凝结着两个人的心血:一位是费孝通教授,另一位是苏州市民盟成员、高级农艺师何元亨。1981年,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主席的费老应邀到澳大利亚悉尼大学讲学。在一次欢迎宴会上,端上一盆色香味俱佳的炒鲜菇,大家品尝之后连声赞美。费老问这是什么菇?悉尼大学微生物系华裔教授曹继业答道:"这是我培育的高产平菇。这种菇营养丰富,产量比普通平菇高10倍。适应性和抗逆性强,投资小,收益大,目前已在澳大利亚城乡大量种植。它的祖先——野生菌株来源于我们祖国的喜马拉雅山!"费老听后颇有感触地说:"既然是我们中国的菌种,就应该让它回乡去……。"在费老离澳前夕,曹教授将几支装在试管中的母种交给费老,深情地说:"这是我献给祖国人民的一点小礼物!"费老回国后,头一件事就是把平

  • 标签: 凤尾菇 费孝通 澳大利亚 微生物 菌种 野生菌株
  • 简介:目的:研究藏药麻的化学成分。方法:运用多种色谱方法分离纯化,依据理化性质、波谱(NMR)数据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麻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胡萝卜苷(daucosterol,1),乌索酸(ursolicacid,2),19α-羟基乌索酸(pomolicacid,3),野椿酸(euscaphicacid,4),委陵菜酸(tormenticacid,5),野蔷薇苷(rosamultin,6),刺梨苷(kajiichigosideF,7)。结论:化合物1,2,3,5,6为首次从麻中分离得到。

  • 标签: 藏药蕨麻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 简介:通过水提法探讨麻多糖适宜的提取工艺,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考察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对麻多糖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做L9(3^4)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参数。通过测定麻多糖总抗氧化能力,清除DPPH、·OH、O2-·自由基的能力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麻多糖适宜的提取工艺参数是:浸提温度90℃、浸提时间2h、料液比1:30。在此条件下麻多糖含量为2.54%。麻多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对DPPH、·OH、O2-·自由基的‰分别为5.47,2.62,27.53mg/mL。本研究结果为麻开发利用奠定理论基础。

  • 标签: 蕨麻 多糖 提取 抗氧化
  • 简介:一九三四年,一群山里的娃儿来到湖南湘西读书,当时全班四十人,全为男生,部属兔。

  • 标签: 兔年 生肖 中国 历史
  • 简介:被爱者是植物,  ●小时候我以为自己长大后可以拯救这个世界,等我长大后才发现整个世界都拯救不了我

  • 标签: 属虚构
  • 简介:  不用去翻那本老黄历  不用去查那天干地支篇  只要记住  那一句浓重的湖南口音  我们就能铭记  中国牛--一九四九年……

  • 标签: 中国属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法提取凤尾草总黄酮的工艺。方法设计正交试验,采用超声辅助提取,对凤尾草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以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得出超声法提取凤尾草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为70%,料液比为130(g/ml),提取时间为20min,颗粒粗细度为40—60目。结论超声波法提取凤尾草总黄酮提取率高,并且成本低廉,方法简单。

  • 标签: 凤尾草总黄酮超声提取提取工艺
  • 简介:对日本桃孢壳(Persiciosporajaponica)菌进行了描述。该菌的子囊具8个子囊孢子,呈近双列排列;子囊孢子暗橄榄色至黑褐色,椭圆形至梭形,两端具芽孔,孢子表面具小的点状凹陷,光学显微镜下呈网状。该真菌为我国新记录。

  • 标签: 日本桃孢壳 子囊孢子 新记录种
  • 简介:摘要:文中首次报道了史蒂芬块菌Stephensia在中国的分布。史蒂芬块菌发现于滇中地区呈贡县,生于1株栽培的天麻旁边,附近长有云南松和榛属植物。标本的特征与文献中对于该种的描述一致,即子囊果表面具褐色绒毛,产孢组织有曲折的脉沟,脉沟向中心辐聚,中心有时形成空腔,孢子球形,直径18~25μm,无油滴,包被(外囊盘被)角胞组织。中国标本的ITS序列与北美和欧洲样品有99%的相似性,其LSU序列仅有3个碱基与北美样品不同。史蒂芬块菌在分子系统上与腔囊块菌Hydnocystis和地杯菌Geopxyis近缘。

  • 标签: 地下子囊菌 史蒂芬块菌 分类学
  • 简介:文中详细描述和报道了来自山东省沂源县沂山土壤中的一个中国新记录-双聚散霉(DicymaBoulanger)和中国新记录种一青褐双聚散霉[Dicymaolivacea(Emoto&Tubaki)vonArx]。

  • 标签: 青褐双聚散霉 暗色丝孢菌 土壤真菌 新记录
  •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日益向往,旧城改造的需求也日趋明显,它对推动整个城市化进程以及美化城市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针对旧城改造项目设计进行分析和探讨。

  • 标签: 旧城改造 项目设计
  • 简介:苗族的龙文化保持着自然的原始神性,因其具有祥瑞辟邪的寓义以及独特的文化背景而被广泛应用于苗族银饰、服装、刺绣、蜡染等民间工艺品之中。

  • 标签: 清末民初 银饰 黔东南 纹饰 龙形 民间工艺品
  • 简介:长柄线是一种热带新型的观赏蕨类植物,叶型为少数羽状,羽片2~3对,终年常绿,养护简单。野外常附生于石头上或生长在溪边潮湿的沙土之上。人工栽培时,可盆栽置于客厅、书房观赏,也可用作庭院绿化或成片种植干假山、水池边。

  • 标签: 观赏蕨类植物 人工栽培 热带 专题 庭院绿化 常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