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InJuly1994,theOfficeofCentralHydraulicControlAdminstrationofHuangheXiaolangdirecoveredanancienttombduringaconstructionprojectinthevicinityofLiaowuvillage,Jiyuantownship.Thetombyieldedseveraldozensculturalrelic’S.HenanProvincialInstituteofCulturalRelicsandArchaeologyacquiredthisassemblagethatincludedceramies,ironswordsandbronzecoins.Themostoutstandingartifactsarethegalzedvesselsbearingdelicatedecorativepatterns.Accordingtothestyleofceramicsandcoinage,thetombisdatedtomid-westernHan.

  • 标签: 河南 济源市 蓼坞村 汉朝 墓葬 形制
  • 简介:和林格尔地处内蒙古中南部,山西杀虎13外,清朝开辟西北驿道,于此设立驿站时因有20户人家而用蒙语命名为“和林格尔”(二十家子之意)。雍正六年(1728年)设和林格尔理事通判,乾隆六年(1741年)置和林格尔厅。1912年中华民国改为县治,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相沿设县至今(现属呼和浩特市所辖)。

  • 标签: 形式语言 汉墓壁画 中华人民共和国 呼和浩特市 中华民国 内蒙古
  • 简介:<正>1988年6月22日,微山县府办公楼基建工地发现7座砖室墓和石室墓,可惜在施工中均遭破坏,据工人介绍,有单室砖墓3-4座,双室砖墓1座,双室墓中间有隔墙,东西向.铺底砖砌成人字形.有1座石室墓,正北向,宽82、深60厘米,长度不明.有1座花纹砖砖室墓,被全部挖掉.我们捡回几种墓砖.花纹砖二种,一种长35、宽13.7、厚6.5厘米,一面饰粗绳纹,另一面为素面,侧面有纹饰:中间双圈,中心呈凸形,圈外八出纹,左右饰菱形纹(图一).另一种长29、宽14、厚6.5厘米,两端饰花纹,和第一种砖侧面的双圈八出纹同样(图二).楔形砖,上宽23.5、下宽18、厚6厘米.扇形砖,上下均呈弧形,上宽29、下宽24、厚6.5、高20.5厘米.我们收回了出土文物,双室墓出土陶器有罐(1件,灰陶,盘口,束颈,鼓腹.高24.5、腹径

  • 标签: 东汉墓 微山县 花纹砖 双室墓 红陶 腹径
  • 简介:1998年8月8日高安市博物馆报告,高安市区内碧落山挖坑植树时发现三座土坑墓,急需进行抢救性考古清理工作.8月23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派员汇同高安市博物馆进行清理发掘,根据当时的情况、清理了其中的两座墓葬、分别编号为98·高·碧·M1、M2(简称M1、M2),清理工作于8月30日结束.

  • 标签: 汉墓 文物考古 发掘 考古清理 墓葬 西汉
  • 简介:1972年夏,本人受宁县文化馆之邀及当时甘肃省博物馆文物队的指派,协助宁县文化馆对宁县梁高汉墓进行清理。其后对西峰南佐汉墓、正宁湫头西候郎汉墓、正宁永和龙安东汉墓、正宁罗川武王庄唐墓进行抢救性清理。在当时的特殊环境下。许多文物遭到破坏。例如,西峰彭原宋代砖塔被拆除;肖金宋代砖塔也遭到一定损失。四面栏杆和窗棂被打掉:庆阳普照寺大殿建筑昂嘴被锯掉;正宁罗川赵氏牌坊被涂抹或胡刻乱划。

  • 标签: 东汉墓 宁县 清理 甘肃省博物馆 文化馆 文物
  • 简介: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墓、3号墓先后于1972年、1973年发掘,墓葬年代是汉文帝前元12年(公元前168年)。两座汉墓皆出土有大量的简牍遣册。遣册是记录随葬物品的清单,大部分皆为名物词,所记物品多为衣物、食品、农作物、车马、明器等。从出土情况来看,遣册所记名物与出土物基本相符,可以互相对照。本文对马王堆汉墓遣册名物词语的考释,即基于对汉墓遣册全面系统分类考察之上。

  • 标签: 马王堆汉墓 词语考释 札记 随葬物品 名物词 出土物
  • 简介:汉画中表现神话内容的画像是研究古代神话尤其是汉代神话的珍贵图像资料,缘于其能够被视觉所感知的艺术形象和画面构图的美术形式的特点,学术界亦将其称为“神画”。“神画”相比神话文字材料具有更加直观、真实、原始等特性。《汉墓神画研究》一书从艺术、宗教、神话、考古、民俗等方面对汉墓神画进行了多学科、多角度的综合研究,并从理论的层面上探讨了汉墓神画所蕴含的神话美学价值和神话艺术精神,显示出了作者所具有的严谨求真的学风和比较扎实的学术功底。然而,该书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汉画中常见的“穿璧纹”装饰图案是由“龙璧”画像演变而来,是龙璧画像的图案化和抽象化的观点,就值得进一步商榷。

  • 标签: 神画 汉代 神话艺术精神 商榷
  • 简介:通过分析杨官寺汉墓的墓葬结构和形制,来判断该墓的墓葬形制属于西汉晚期高级贵族墓葬,其纯石架构的墓室呈"回"字形结构,以主室为中心,南北侧室和后室围以回廊的布局,设计巧妙地利用迂回、贯通的结构,拓展了空间,自然形成了一个宽敞的回廊,展示了独特的艺术设计。另外,它还是纯石壁的画像石墓葬,有大量的汉画像石出土,其雕刻技法精细,采用平浅浮雕加阴线线条刻画勾勒而成,并且配置结构严谨,在门扉、门柱、门额等处均刻有巨幅的汉画像石雕刻,其表现的内容和寓意与墓主的思想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

  • 标签: 墓葬结构 汉画像石 雕刻技法 表现内容
  • 简介:近年出版的《银雀山汉墓竹简(贰)》,整理注释水平很高,但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逐条辨析校订。《将失》篇"兵之前行后行之兵"句,后一"兵"字当属下读,"兵不参齐于阵前"指士卒不能够整齐排列于阵前;"忧"当通假为"优",意为充足、富裕,与《孙子·虚实》篇意思相近;《四伐》篇整理者释为"五"之字应释为"王",本篇核心词是"行四伐",与"五行"无关。《文王问太公》篇整理者释为"与"之字应释为"兴","天地弗能兴"、"天地弗能废"相对为文。《三十时》篇简1739整理者缺释,或认为当是"蜂"之讹字的那个字,其实应释为"蜼",读为"虺",是一种毒蛇。《三十时》篇简1820整理者释为"妇女"的"妇"字,从图版看只剩左边的"女"字旁,结合本篇上下文看,疑本应为"嫁"字,"嫁女"一词本篇常见。

  • 标签: 银雀山汉墓竹简 注释 校订
  • 简介:东洞山三号墓为横穴式崖洞墓,墓葬未最终完工,仅有墓道、甬道两部分,随葬品亦较少,通过发掘推断一号墓墓主为西汉中后期曾有谋反行为的楚王刘延寿,二、三号墓墓主先后成为其王后。

  • 标签: 汉墓 东洞山 横穴式崖洞墓 随葬品 刘延寿 墓葬结构
  • 简介:定州40号汉墓出土的竹简本《论语》是目前发现的《论语》最古抄本。在将其与《说文解字》中《论语》引文、《论语》郑注本、东汉熹平石经本《论语》对勘的基本上,我们认为:此本不仅与许慎所见鲁壁古文存在明显差异,而且与郑玄用作校本的《古文论语》也显在.然不同,应该属于今文《鲁论》系统;从与熹平平石经比勘的结果看,它和汉代有重大影响的《张侯论》也存在某种程度的差异,可能出自不同的师传家法,此本原本残缺,后来曾据别本补抄。

  • 标签: 汉简本论语 鲁论语 郑注本 熹平石经 张侯论
  • 简介:满城汉基出土的彩绘陶器精美并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价值,但在出土后出现了彩绘脱落的现象。经采用多种分析手段对彩绘陶的红色彩绘层进行分析,包括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确定了红色彩绘的颜料为朱砂,胶结物为大漆,为进一步的研究和保护提供了基础数据。

  • 标签: 满城汉墓 彩绘陶器 彩绘层 分析
  • 简介:通过对《银雀山汉墓竹简[贰]》释文、图版和摹本的认真校核,发现其中存在一些微疵,主要有四类:一是隶定错误,计6条;二是释读不统一,计7条;三是标点不当,计10条;四是注释有误,计4条,凡27条。在分析的基础上,对这些错误之处逐一予以补正。

  • 标签: 隶定 释读 标点 注释
  • 简介:荥经县牛头山发现汉墓李炳中1986年12月,鹿鹤乡青华6队机砖厂在取上时发现文物。我馆闻讯即派人前往调查。确定是4座东汉砖室墓。编号86YNM;一4)据当地社员介绍,以前在该处曾多次发现这类墓葬。墓地位于严道古城遗址东北面的山坡(牛头山)下(图一)。...

  • 标签: 牛头山 砖室墓 风格特征 战国至秦汉 东汉初 古城遗址
  • 简介:洛阳烧沟61号汉墓壁画以其基本完整的面貌成为中国早期墓室壁画的珍贵实例之一。文章从墓葬的形制、主题内容以及艺术特色等各方面对洛阳烧沟61号汉墓壁画进行剖析。

  • 标签: 烧沟 汉墓壁画 转承 历史故事 现实生活
  • 简介:<正>瓦岗山位于本市十里铺镇南约5公里,四方铺北约0.5公里处,襄沙公路贯穿其南北,现辖十里铺镇四方乡。该山为一东西走向的山丘,在历年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过程中,已将其夷为平地,大部分耕种水稻。墓葬分布在瓦岗山的东半部,它东接襄沙公路,北近窑址,西连禾场,南临水渠(图一)。一九八五年三月底,改建襄沙公路的民工在瓦岗山取土填筑路基,挖出古代文物数件,除部分上交到文化部门外,击碎、丢失者

  • 标签: 西汉墓 荆门市 墓葬形制 凤凰山 腹径 文景时期
  • 简介:今年元旦刚过,位于南昌市老福山地区的市公共交通公司基建工地上发现一座土坑墓,负责施工的市政养护管理处一队的工人同志向文物部门反映情况,我们及时赶赴现场清理,除有小部份器物已遭损毁外,大部价器物总算得到了妥善的保护。

  • 标签: 汉墓 养护管理 底径 圈足 随葬器物 大泉五十
  • 简介:<正>天长县位于安徽省东部,高邮湖西岸,西与来安县相邻,北、东、南三面与江苏省盱眙、金湖、高邮、六合等县接壤.1991年11月,位于天长县北部的杨村镇兴修水利工程时在跃进圩工地发现了一批汉墓,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天长县文物管理所闻讯后即派人于11月10日至15日前往进行了清理发掘.墓葬位置在杨村镇高东村北,西距杨村镇约1公里.(见图一)此次共清理、发掘墓葬八座,出土随葬器物40余件,有陶器、铁器、铜器、漆器、玻璃器、玉器等六类.参加发掘的工作人员有杨以民、崇卫东、刘锋、宫希成等四人.一、墓葬结构八座墓葬都是一棺一椁的土坑木椁

  • 标签: 汉墓 底径 施釉 安徽省 陶器 墓葬结构
  • 简介:对《银雀山汉墓竹简》中《孙子兵法》《孙膑兵法》《论政论兵之类》部分中《奇正》《十阵》等篇的"有得将卒而不得君者""乘敌之顿""勿信也""阵之则辨辨""缭子而知动静之理""斗之以二柄""疏阵者,所以突也"共计七处文字进行了校勘,分别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

  • 标签: 《银雀山汉墓竹简》 孙子兵法 孙膑兵法 奇正 十阵 校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