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肺移植已成为治疗各种终末期良性肺部疾病优先考虑的治疗方法。由于免疫抑制剂和围手术期处理技术的迅速发展,肺移植的成功率明显增加。但因术前病史较长,器官功能慢性衰竭常伴有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患者器官移植术后并发症、病死率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增加。近年来,随着对营养支持作用的深入研究术后早期营养支持能减轻组织损伤,促进移植器官的功能恢复。因此,移植术后早期营养支持有其重要的意义。现对肺移植患者术后早期营养支持报道如下。

  • 标签: 肺移植 营养支持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系统梳理《诗经》材料的基础上,较为全面地阐述了早期先民生命认知的方方面面,并勾勒出这种生命认知与山之间内在的密切联系,认为这种观念对后世神仙信仰的形成具有相当大的影响。

  • 标签: 生命认知 《诗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生命全周期中,营养对于机体的生长、发育、维持、繁殖、疾病控制和健康至关重要。文章在简要回顾生命全周期营养研究内容的基础上,重点阐述生命早期营养与成年期慢性病的关系。指出生命早期机体生长发育迅速,对能量和营养素的需求旺盛,是生命全周期中最重要的阶段。由于机体的“代谢记忆”机制,此阶段营养供给欠合理不仅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并导致成年期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显著提高。除生命早期外,生命全周期内营养素的合理摄入不仅保证机体的基本需求,并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营养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生命全周期 生命早期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应用效果。方法依照术后营养方式,将93例胃癌根治术患者分为A组(n=49)和B组(n=44),A组实施早期肠内营养,B组实施肠外营养,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术后第1d,两组患者营养指标基本相同,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8d,A组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高于B组,差异显著(P<0.05),但血红蛋白无明显差异(P>0.05);A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B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与肠胃营养相比,早期肠内营养更有利于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使患者尽早康复。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我院收治120例手术治疗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探究组与对比组,均为60例。分别在术后实施肠内营养支持、肠外营养支持,对比两组营养状况。结果对比组的术前1d、术后10d营养水平显著优于对对比组(P<0.05)。结论对胃癌术后患者给予早期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术后营养状况。

  • 标签: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通过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进行胃癌根治术后患者80例,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法为肠外营养治疗,观察组为肠内营养治疗。从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两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在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C反应蛋白各指标水平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针对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发生率(7.5%)显著低于对照组发生率(27.5%),两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患者通过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治疗后取得的临床成效显著,在改善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血清C反应蛋白各指标水平的同时,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在临床予以推广应用。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 简介:目的比较胃癌术后肠外营养(PN)联合早期肠内营养(EN)与单纯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探讨其对于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等方面的影响。方法我院2011~2013年间50例确诊为胃癌并行根治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7例患者术后接受肠外营养早期肠内营养(EN+PN),对照组23例仅行单纯肠内营养(EN),检测患者术前、术后淋巴细胞总数、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和体重、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等营养指标,并比较两组患者吻合口瘘、腹胀、腹泻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发热时间、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术前BMI、胃切除方式、临床分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术前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8天体重均有下降,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均有升高;但观察组体重下降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营养指标升高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淋巴细胞总数、CD3+、CD4+、CD8+细胞、CD4+/CD8+比值均降低,术后3天开始回升,观察组术后7天升高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吻合口瘘、腹胀、腹泻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发热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胃癌术后肠外营养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应用较单纯肠内营养更具优越性,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营养水平及免疫功能。

  • 标签: 胃癌 围手术期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癌术后患者早期营养管理改善各类营养评估指标的效果。方法:以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为起止时段,以60例胃癌术后患者为对象,经随机分组法分2组研究,各组为30例。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参照组,在此前提下联合早期营养管理干预试验组。比较2组术后营养指标水平、总满意率及生存质量。结果:2组对比术后TLC、Cr、ALB、TRF等水平的数据表明试验组更优(P

  • 标签: 胃癌患者 早期营养管理 营养指标 改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旨在对脑梗病人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护理,以探究其对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本次70例研究者,均是来自2020年6月~2021年6月,本院治疗的脑梗病人,将所有的研究者以字母划分方式可以细化为相同人数的两组,A组(常规的护理方法)与B组(行早期肠内营养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的各项营养指标情况。结果:在采取不同护理后,B组病人的护理效果优势显著;另外B组病人三角肌皮褶厚度也比A组病人偏低,表明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以上表述,将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应用于脑梗病人治疗中,能够改善病人的营养状态、缓解临床症状且效果明显,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早期肠内营养护理 脑梗患者营养 影响
  • 简介: 【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是针对胃癌手术后患者,探究早期营养护理对患者营养评估指标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是选择我院在2020年8月到2022年8月期间进行治疗的胃癌患者60例进行研究,患者均采用早期营养干预治疗方式,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和观察组,每组30例。在对照组中,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在观察组中,则是采用早期营养护理,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是在观察组中,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早期营养护理 胃癌术后患者 营养指标 影响
  • 简介: 【摘要】本研究的目的是针对胃癌手术后患者,探究早期营养护理对患者营养评估指标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是选择我院在2020年8月到2022年8月期间进行治疗的胃癌患者60例进行研究,患者均采用早期营养干预治疗方式,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成对照和观察组,每组30例。在对照组中,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在观察组中,则是采用早期营养护理,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是在观察组中,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早期营养护理 胃癌术后患者 营养指标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能否早期实施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方法术前在介入引导下于近端空肠超过屈氏韧带5~10cm处置入鼻胃管,术中于吻合口远侧20~30cm处空肠置入空肠营养管30~40cm。结果36例胃癌患者实施肠内营养后体重有不同程度的增加1~2.5kg,营养状况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早期实施肠内营养有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改善了患者营养状况,保证了手术效果,减少了术后吻合口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肠内营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21.01-2022.03病例系统中选出的45例胃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设置观察组胃癌患者22例,对照组胃癌患者23例,前者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后者采取传统护理,其他条件保持基本一致。结果:在观察组和对照组胃癌患者接受不同护理方式后,观察组患者恢复肠鸣音、进食、排气、排便用时更短,各项营养指标更优。结论:当胃癌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后,所取得的护理效果优于传统护理,可见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胃癌 肠内营养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早期康复是预防或治疗重症监护后综合征的重要措施,营养支持作为危重症患者的另一项重要基础支持,与康复管理存在紧密的联系。然而,目前危重症早期康复的营养管理相关研究鲜有报道。本文梳理危重症早期营养支持与康复管理的纽带,期待为危重症康复管理与营养支持双剑合璧提供更多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危重症患者往往处于高分解高代谢状态,营养状况迅速下降与营养不良是危重症患者普遍存在的临床现象,并成为影响危重症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营养支持现在已经被认为是重症医学科病人的基本治疗。早期肠内营养也不断被临床所重视,现就早期肠内营养(earlyenternalnutrition,EEN)对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意义作以下综述。

  • 标签: 危重症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6-0171-01
  • 简介:目的:通过对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行肠内营养治疗的护理,总结护理经验。方法:观察我院外科48例胃癌根治术后采取早期肠内营养输入瑞素、百普力的耐受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48例患者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营养液温度不适合、滴速过快引起腹胀腹泻、胃管固定不妥脱出。45例能耐受肠内营养,3例导管脱出放弃而改肠外营养。结论:有效的心理指导、正确固定导管、合适的营养液温度和速度,是保证早期肠内营养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并使机体恢复较快,费用降低,显著改善术后营养不良的状况。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肠内营养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