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数字艺术是基于计算机生成为主的艺术形式,其核心是人机交互.艺术本质是人机之间微妙的感情关系。我们所认知的地球上的一切物都是因地球的自然规律而形成,宇宙中有无数的星球,每个星球的自然规律又各不相同.必然会形成与我们认知所不同样貌的物。宇宙是自然的总和.所有物的形成都符合宇宙规律,在计算主义语境下这个规律的本质是数,基于数.用计算的方式来创造新的物,生成的物的样貌也符合我们的认知.也许符合宇宙中的某一自然。

  • 标签: 自然规律 物质 艺术本质 艺术形式 数字艺术 感情关系
  • 简介:世界微生物数据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资源与大数据中心近日在北京联合发布了《中国微生物资源发展报告2016》。《报告》称,2001-2015年,中国在微生物资源领域取得巨大发展。中国微生物领域发文量位于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中国微生物领域专利(族)数量世界第一,从全球排名来看,中国于2009年成为微生物领域公开专利(族)数量最多的国家;据全球微生物保藏中心信息网统计,

  • 标签: 微生物资源 中国科学院 发展报告 微生物研究所 数据中心 2009年
  • 简介:中国南京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于2016年3月30日宣布,开发了一种新途径,用于从木质纤维素生产液态烃类燃料。从木质纤维生产液态烃类燃料的生产工艺过程见图1。新的南京科技(NanjingTech)工艺过程使用通过代谢工程从新的ABE(乙偶姻-丁醇-乙醇)型发酵衍生的新的C4平台分子乙偶姻(3-羟基-2-丁酮),作为液体烃类燃料生产使用的生物基构筑模块。发表在《RSC绿色化学》(RSCjournalGreenChemistry)杂志上的论文中,南京理工大学团队

  • 标签: 乙偶姻 产生平台 使用生物质
  • 简介: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襄阳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赋存丰富、内容齐全,适宜进行旅游开发。襄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认知教育、历史文化、审美怀旧、情感认同和游憩体验等旅游价值。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襄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的基础上,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活化、舞台化、商品化和情境化等四个方面的工作。

  • 标签: 襄阳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价值 旅游开发
  • 简介:课程资源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在引导学生利用生物课程资源时,应让学生充分理解生物课程资源的内涵与本质,加深学生对生物课程资源的全面认识与理解,让学生意识到它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挖掘和利用网络资源,并将其与传统课程资源进行整合。最后要将生物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联,并与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以及知识的形成过程结合起来,从而使学生学会有效利用生物课程资源

  • 标签: 引导 中学生 利用 生物课程资源
  • 简介:当代西方文学批评中的物质文化视角为解读福克纳作品中各种物质细节书写提供了新的研究路径。斯诺普斯三部曲中各种和木头相关的“物质无意识”书写所汇聚的物质体系呼应了南方特定历史时期环境破坏的各个节点,揭示了福克纳对于他所处时代南方腹地所经历的巨大社会变革的回应和矛盾态度。此外,和木头相关的“物质无意识”书写标记了以变迁书写见长的大师在宏大变革语境中呈现环境的独特审美意蕴。

  • 标签: 威廉·福克纳 斯诺普斯三部曲 环境书写 “物质无意识” 物质文化视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传统的班级授课模式一直为人所诟病,随着翻转课堂在学科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其在课堂中的具体实施方案已成为翻转课堂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中学生物学科为例,通过对中学生物翻转课堂模式应用研究的对象与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了生物学科翻转课堂教学的具体实施策略,并对生物翻转教学的相关微课课程进行评析。

  • 标签: 中学生物 翻转课堂 课程资源 评析
  • 简介:对汕头沿海红树林湿地生物资源进行初步调研,共记录了80优势种,包括红树植物及其伴生植物的主要种类、红树林植株上的物种、红树林湿地的浮游生物和微生物。结果显示:汕头沿海红树林湿地生物物种比较丰富,生物多样性较高,但也面临威胁,恢复和保护红树林湿地是当务之急。

  • 标签: 汕头 红树林 湿地 物种 保护
  • 简介:选择典型亚热带稻-麦轮作农田,比较不同施加量的玉米芯生物炭对作物产量、土壤理化性质和CO2排放的影响,并结合同位素分析研究了生物炭的分解程度及其在水作影响下的田间存留量。结果显示,施加生物炭显著增加了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总有机碳含量,降低了土壤CO2排放速率。δ^13C数据表明,生物炭在施加初期被快速分解,对土壤CO2排放的短期贡献率可达35.95%,但一个生长季后分解微弱;生物炭在水田中流失明显,一个轮作周期后的田间存留率为17.33%-36.50%。结果表明,生物炭可提升亚热带水一旱轮作农田土壤碳库并降低土壤CO2排放速率。

  • 标签: 生物质炭 Δ^13C 土壤碳库 土壤CO2排放 水旱轮作 农田生态系统
  • 简介:对受松突圆蚧不同程度危害的马尾松家系主要次生物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高抗马尾松家系(330、386、318、465)针叶的黄酮、单宁及总酚含量显著高于高感的马尾松家系(439、469、458),不同抗性马尾松家系间均存在显著差异。研究还表明,不同抗性的马尾松家系,其受害后,针叶中主要次生物黄酮、单宁及总酚含量与未受害相比,均呈增加的趋势,但增加的幅度差异较大;高抗马尾松家系(330、386、318、465)主要次生物含量增加幅度达100%以上,极显著高于高感马尾松家系。说明针叶中主要次生物含量高低与马尾松家系的抗虫性有一定关系。

  • 标签: 松突圆蚧 马尾松家系 抗性 次生物质
  • 简介: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作为信息技术的产物,只有通过应用,才能检验它的功能。探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上的应用,在产品装饰设计上的应用,在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开发上的应用等问题。

  • 标签: 黔东南 少数民族地区 非物质文化遗产
  • 简介: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课堂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实验不仅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逐渐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还可以体会生物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教材中设置了大量的实验内容,教师应充分利用实验开展教学,有效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与科学素养。1在实验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应制订目标明确的实验流程,将实验需要用到的素材与教师负责的内容列入计

  • 标签: 初中生物实验课 实验课堂 整合资源
  • 简介:芝麻是重要的优质传统油料作物,素有"油料皇后"的美称。我国拥有丰富的芝麻种质资源,深入研究、评价和有效利用芝麻种质资源是保护其遗传多样性、拓宽遗传基础进而提高芝麻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本文对芝麻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利用现状、品种选育概况及相关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期望能对芝麻遗传及应用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芝麻 种质资源 分子生物学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环境保护的根本出路在于废弃物的资源化。以马铃薯淀粉工业为例,治理该工业的环境污染问题,只能依靠该工业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的支撑。实践证明,在众多高新技术里面,生物技术的威力最大、效果最好。文中在回顾了生物技术应用于废弃物资源化领域的大量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介绍了马铃薯淀粉工业废弃物资源化技术研制过程中生物技术的杰出表现,展示了生物技术与环境保护的密切关系和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事业中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 标签: 生物技术 废弃物资源化 黑曲霉 木霉 地衣芽孢杆菌 微生物群落分析
  • 简介:在学习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时,教师通常利用表格(表1)比较三种运输方式.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影响跨膜运输的因素:影响自由扩散的因素: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影响协助扩散的因素:(1)细胞膜内外物质的浓度差;(2)细胞膜上相应载体的数量.影响主动运输的因素:(1)载体的种类和数量;(2)能量.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用曲线的形式分析影响物质运输的速率.[例1]图1中所示的3条曲线分别代表哪种运输方式呢?

  • 标签: 运输方式 物质 曲线 引导学生 细胞膜 形式分析
  • 简介:随着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数码技术逐渐取代胶片摄影。这种变革不仅体现在拍摄上,更在于观看方式的转变——许多情况下已不再需要印制照片。快拍者、摄影记者、商业摄影师都很少再印制照片。因此.相纸逐渐成为稀缺品。在过去一个半世纪.无论是个体记忆还是集体记忆,都很难脱离照片而独自存在,所以这场变革正在改变社会与记忆的关系。

  • 标签: 摄影记者 数码时代 物质 集体记忆 商业摄影师 数码技术
  • 简介:据《园艺学报》2016年第10期《新疆杏果实发育过程中香气物质的变化及其特征成分的确定》(作者卢娟芳等)报道,以5个新疆主栽杏品种不同发育阶段的果皮和果肉为试验材料。使用GC-MS法检测分析其香气物质,共检测到154种香气物质,其中58种含量较为丰富。成熟期对果实香气物质的组成与含量有显著影响。

  • 标签: 香气物质 杏品种 新疆 果实发育过程 GC-MS法 检测分析
  • 简介:大卫在教他7岁的孩子凯利使用割草机割草。他正教孩子如何在尽头把割草机掉头时,妻子叫他去问事情。当大卫转身回答妻子时,凯利把割草机推到草坪边的花圃上,花圃中大约2尺宽的花被夷为平地……大卫很生气,这是他花了很多时间、费了很大力气才侍弄出的花圃,

  • 标签: 凯利 邻居们 去问 大卫
  • 简介:以山西大学城生物医学类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了山西大学城高校学生在生物医学类教学资源方面的共享意向。调查结果表明,山西大学城有关高校学生生物医学类教学资源共享需求高,而学校层面实质存在共享程度低、对学生参与教学资源共享活动的引导力度不够等问题。通过学生意向调查、并借鉴其它大学城在教学资源共享方面的经验,对建立合理的共享模式如互认学分、共享仪器设备等进行初步设想。

  • 标签: 大学城 生物医学 教学资源 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