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前言1967年Pedersen[1]首先发现王冠化合对金属离子有特异的络合性质,例如K^+、Na^+等碱金属离子,过去人们都认为它们很难生成稳定的终合,然而王冠化合则能与它们生成稳定的溶解于有机溶剂的络合,这是极其罕见的。另外在络合规律上也与一般的概念有所不同,过去都认为金属离子的半径愈小,电荷愈多,生成络合的稳定性应该愈大,但对于王冠络合则不尽然。

  • 标签: 王冠化合物 碱金属离子 络合性能 络合物 稳定性 NA^+
  • 简介:本文在前人对壳聚糖基亚铁配合的研究基础上,研究了壳聚糖吸附Fe^2+的动力学行为,通过对壳聚糖预处理方法的探讨,以及通过在匀速搅拌的壳聚糖溶液中,恒速滴定加入Fe^2+使之连续反应的条件下,进一步优化了壳聚糖络合Fe^2+的反应条件,即在pH3~3.5之间,壳聚糖的浓度为5mg/mL,Fe^2+浓度为15mg/mL,搅拌反应0.5h到1h之间再静置反应10h后,极大地提高了壳聚糖对Fe2+的络合容量,最高可达637.5mg/g,并通过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为这种生物多糖铁在医药及食品等领域中的进一步开发应用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壳聚糖 络合 络合容量
  • 简介:本文详细介绍了碳氢化合的结构与清洗性能之间的关系.指出清洗剂的组成及其分子结构不同会有不同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建议用户应依据清洗剂的性质来拟定工艺流程和工艺参数.

  • 标签: 碳氢化合物 清洗剂 分子结构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 简介:以实际比对实验为例,介绍了TQ-3A碳氢元素分析仪在测定煤中碳氢的几个影响因素,并提出控制措施,以确保碳氢测定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二节炉法测碳氢 影响因素 控制措施
  • 简介:对我国亚热带森林地区的非甲烷碳氢化合(NMHC)、一氧化碳、氮氧化等进行了两个月的连续采样,并利用气相色谱仪对NMHC进行了分析,得到大量NMHC的实测资料,并对它们的日变化规律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做了详细研究.分析表明,温度对各种树木异戊二烯的排放来说是一个重要因子,而且各种植物排放的异戊二烯对温度的依赖关系基本上比较一致.对于我国亚热带森林主要树种异戊二烯的排放速率进行了初步测定.

  • 标签: 非甲烷碳氢化合物 异戊二烯 亚热带森林 日变化 大气化学
  • 简介:搜集的六年地下水化学数据显示,经过一段时间后。被石油类碳氢化合污染的浅含水层的污染的分布和氧化还原进程已发生了快速的变化。在1990年发生石油泄漏后不久,大量的苯存在于污染源地区,在受污染的地区,地下水中的溶解氧被消耗掉。截止到1994年,Fe(Ⅲ)和硫酸盐的减少是显著的晚期电子接收过程。非常有意义的是,1994年的溶解甲烷在测量下限以下。这暗示了缺乏有意义的甲烷群。然而,到1996年,含水层沉积中固相Fe(Ⅲ)的氢氧化的消耗和地下水中溶解硫酸盐的消耗导致了甲醇类的大量繁殖。在1996年—2000年期间,水化学数据显示甲醇类的新陈代谢更加普遍了,对沉积的萃取16s-rDNA进行分子分析,显示了更加多元化的甲醇类的存在,相对于污染羽中心的外面,它和水化学数据反映的变化是一致的。该快速氧化还原过程反映了几种因素,包括大量污染,相对快速的地下水流动(0.3m/day)(1foot/day)和原始存在于含水层沉积中的可由细菌引起减少的低浓度Fe(Ⅲ)氢氧化(1umol/g)。这些结果表明,在一定水文条件下受石油碳氢化合污染含水层中的氧化还原条件。在时间和空间上能快速发生变化,并且有效的固相Fe(Ⅲ)的氢氧化影响了变化的速度。

  • 标签: 石油碳氢化合物 污染 含水层 地下水化学 溶解氧
  • 简介:含脂食品经过γ辐射会产生碳氢化合,本研究通过检测这些特定的碳氢化合,从而确定含脂食品是否经过辐照。通过弗罗里层析柱和气相色谱分离碳氢化合,再用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进行检测。在1kGy和5kGy两种剂量的Co60辐照下,待检样品中被明显检出含1-14:1、15:0、1,7-16:2、1-16:1、17:0等碳氢化合中的几种,而这些碳氢化合在未经辐照的样品中均未被检出。

  • 标签: 含脂食品 辐照 碳氢化合物 气相色谱
  • 简介:世界对能源的需求。根据世界能源组织披露的数字,世界每年需要的能源相当于107.23亿吨石油,而1973年仅为62.铝亿吨,即在30年里增加了71%。预计到2030年这一需求将达到163亿吨,即在未来不到30年的时间里增加51.5%,增速有所放缓。目前,能源价格的快速上涨迫使消费者合理使用能源,许多国家都出台了节约能源的国家政策。在这种情况下,未来近30年的能源需求增长速度可能从原来预测的51.5%下降到37%。

  • 标签: 能源 俄罗斯 碳氢化合物 石油
  • 简介:碳氢化合陶瓷基材料所制成的超薄复合覆铜板具有优良电绝缘性能,高导热特性,优异的高频高速信号传输性能,但此材料在PCB加工过程中,或接受老化后表现出板材变色,线路结合强度下降。酸性蚀刻后线路剥离强度>1.15N/mm,在经过喷锡后降为1.0N/mm,沉金后降为0.7N/mm;在经过115MOT(最高操作温度:指PCB在成品上的最高使用温度)老化实验后酸性蚀刻线路剥离强度降为0.7N/mm左右;而沉金与喷锡线路250m线宽剥离强度达不到0.35N/mm(UL要求通过线路剥离强度要求数值)。

  • 标签: 碳氢化合物 陶瓷基 剥离强度
  • 简介:文章对碳氢清洗剂的化学结构、性能特点作了全面介绍,根据通常选择溶剂清洗剂的基本原则分析,指出碳氢清洗剂很可能是今后ODS替代清洗剂的重要发展方向.文章对配合碳氢清洗剂使用的清洗设备的设计原理、工艺流程作了详细介绍,并重点介绍为解决安全防火问题和清洗剂蒸馏回收而采用的各种装置及措施.

  • 标签: 碳氢清洗 溶剂清洗 清洗设备 替代清洗剂 ODS 设计原理
  • 简介:摘要:碳和氢是煤的有机组成元素,碳含量随着煤变质程度的加深而增高,也是国家监控工业生产中碳排放的重要指标;氢含量是计算收到基低位发热量的主要参数,影响煤炭贸易定价与结算;而氮元素经过锅炉燃烧后转化成氮氧化物排放到大气中。因此,准确测定煤中碳氢氮元素含量对煤质研究、贸易核算、控制环境污染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比较煤中碳氢氮的测定方法。

  • 标签: 碳氢氮 测定 比较
  • 简介: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绿色低碳氢冶金技术成为了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传统的钢铁冶炼过程中,高能耗和高排放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而氢冶金技术以其清洁、低碳的特性,为钢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近年来,随着氢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降低,氢冶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也取得了显著进展。它不仅有助于降低钢铁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能推动钢铁行业向更加环保、高效的方向发展。深入研究绿色低碳氢冶金技术,对于促进钢铁行业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绿色低碳 氢冶金 技术研究
  • 简介:本文首次应用核磁共振法(NMR)以明胶作底物研究鞣革机理.通过Cr(Ⅲ)与明胶络合反应的1H.13C-NMR谱的变化确定了反应的活性部位;并用H-NMR谱研究了不同PH条件下的反应情况,确定了Cr(Ⅲ)与明胶反应的最佳

  • 标签: 明胶 鞣革机理 核磁共振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