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轻小型无人机等的空域侦查威胁,研究了当无人机到达一定空域时的定向定位算法和基于卫星导航诱骗的干扰诱捕方案,简述相关干涉测向算法原理,剖析导航干扰底层逻辑并论证导航干扰功率。最后,设置干扰信号参数,仿真验证生成式欺骗信号对导航接收机跟踪环路的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期,网络安全环境的演变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性,智能、集群及有组织的攻击手法层出不穷,病毒变异的速度和隐蔽性日新月异,使得传统的防护手段在应对这类新型威胁时显得捉襟见肘。正是鉴于此挑战,本文创新性地设计了一种前沿的主动防御策略——网络安全预警平台架构。它专为识别和预警那些具备未知特征的潜在威胁而研发,有望显著提升网络安全防护的效能,从而有效应对日益严峻的威胁形势。

  • 标签: 诱捕技术 网络安全 预警监管平台
  • 简介:在热电厂沉淀池养殖罗非鱼和淡水白鲳,利用吊养网箱诱捕出大规格食用鱼,补充小鱼以适当减低饲养密度,充分利用水体生产潜力,取得了单产罗非鱼6092.5kg/hm^2,淡水白鲳4142.1kg/hm^2的好效果。

  • 标签: 诱捕 高产养殖 轮放 淡水白鲳 罗非鱼 池养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的表达方法,探讨NETs在脓毒症相关凝血功能障碍(SAC)患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50例非脓毒症者和21例脓毒症患者抗凝血。脓毒症患者符合3.0定义的诊断标准,血培养鉴定出革兰氏阴性菌,D二聚体含量>0.5 mg/L,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血栓形成,即时收集外周血样。采用别藻蓝蛋白(APC)标记的白细胞分化抗原66b(CD66b)识别多型分叶核细胞(PMNs),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抗髓过氧化物酶(MPO)抗体耦联PMNs膜表面MPO,Sytox orange(SO)核酸染料标记脱氧核糖核酸(DNA),建立FCM检测全血NETosis相关标志物方法。7-氨基放线菌素D(7-AAD)染料观察溶血对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进行NETosis相关标志物(SO/MPO)的特异性检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NETosis相关标志物和白细胞总数(WBC)在SAC患者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用Mann-Witney统计量的非参数法估计ROC曲线下面积(AUC),AUC的比较采用配对设计的两相关诊断试验差异假设检验。结果全血分离的PMNs与FACS试剂溶血后的PMNs对7-AAD的阴性表达率比较,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1±6.6)%比(93.5±5.7)%,t=1.984,P>0.05]。NETosis相关标记物SO/MPO不能识别Etoposide药物诱导的PMNs凋亡(Apoptosis)。ROC曲线分析SAC患者的AUC,NETosis相关标记物取2.5%时的AUC高于WBC取8.0×109/L时的AUC(0.97比0.72,Z=2.01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FCM检测外周全血PMNs上NETosis相关标志物具有良好的敏感性、特异性,在SAC诊断中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脓毒症相关凝血功能障碍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 简介:英国《独立报》lO月9日称,印度中部地区的森林警察为抓捕一只食人老虎想出了新捐——喷洒古龙香水诱捕这只猛兽。古龙香水含有香猫酮成分,科学实验证明野生猫科动物容易被该化学成分吸引。警方设想在布有摄像头的地方喷洒古龙香水,一旦监控到猛兽就立即实施抓捕。

  • 标签: 森林警察 香水 老虎 印度 化学成分 《独立报》
  • 简介:摘要中性粒细胞是人体先天免疫系统的重要效应细胞,具有细胞内与细胞外杀灭病原体的途径。活化中性粒细胞能形成胞外诱捕网(NETs)构成细胞外杀灭途径。NETs由染色质与颗粒(源性)蛋白质构成。NETs对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以及真菌有捕获与杀灭作用,对利什曼原虫、牛艾美耳球虫等寄生虫也有捕获与杀灭作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近十多年来,大量研究证实中性粒细胞在抗菌过程中可释放一种含DNA的网状结构进行诱捕杀伤病原体,该结构被称为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作为一种新型的抗菌机制,NET受到广泛学者的关注和大量研究。然而,研究表明过量的NET对组织造成一定损伤,参与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此外,众多研究在泪膜中发现了聚集的NET,这表明NET在眼表抵御病原体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过量NET又促进眼表的炎性反应。本文描述了NET在眼表系统中的双重作用,介绍NET在眼表的抗感染作用和促炎反应,旨在为眼表炎症及感染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提供新思路。(国际眼科纵览,2022, 46:261-266)

  • 标签: 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 眼表
  • 简介:[摘要]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妊娠中晚期特发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高血压和蛋白尿,是全球妊娠孕产妇和围产期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NETs)是中性粒细胞受到刺激后活化释放的网状DNA结构,最近研究表明NETs可能在子痫前期相关的血管病变和内皮细胞功能障碍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将就NETs在子痫前期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子痫前期
  • 简介:摘要痛风是嘌呤生成和代谢异常导致单钠尿酸盐(MSU)结晶沉积在关节及周围组织引发的一组异质性疾病。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作为机体受到刺激时对抗细胞外病原体的免疫策略之一,MSU晶体诱导的NETs可激发促炎反应,而聚集的NETs(aggNETs)可以通过降解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进而缓解急性痛风性炎症,并且NETs可以与MSU晶体结合共同参与痛风石的形成。本文概述了痛风中NETs形成的机制及在痛风不同阶段NETs发挥的作用,以期为痛风的诊治找到新的靶点。

  • 标签: 痛风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单钠尿酸盐晶体
  • 简介:摘要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是中性粒细胞经过感染或其他因素的刺激后产生的由胞外DNA骨架,组蛋白以及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髓过氧化物酶等组成的网状结构。在脓毒症,癌症等疾病中,NET有明显促进血栓形成的作用。NET还与免疫性血栓形成密切相关。NET主要通过黏附血小板、激活Ⅻ因子、抑制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的活性等在促进血栓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最新的研究发现NET与补体的相互作用也促进了血栓的形成。

  • 标签: 胞外诱捕网 血栓形成 脓毒症 自身免疫疾病 补体
  • 简介:背景:近年来,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有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参与到血栓的起始和生长阶段,并与内皮细胞、血小板及凝血途径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关系,以在静脉血栓栓塞症的诊断和治疗找到新的方向。方法:以“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静脉血栓栓塞症”、“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为中文关键词,“NETs”、“VTE”、“DVT”、“PE”为英文关键词,在万方、中国知网、维普、PubMed、WebofScience、Medline等数据库检索有关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和静脉血栓栓塞症的文章。检索时间为2004年至2018年3月,纳入文献类型为期刊论文、会议文献、学位论文、综述。结果与结论:初检得到1226篇文献,其中英文文献1094篇,中文文献132篇,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最终纳入50篇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显示:①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的形成是一种级联细胞死亡程序,被称为NETosis,是一种区别于细胞凋亡和坏死的细胞死亡方式;②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参与血栓形成的起始和生长阶段;③内皮细胞的活化和Weibel-Palade小体的释放在血栓形成的起始阶段起着重要作用;④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作为血小板黏附聚集的支架;⑤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参与内源性和外源性途径的凝血过程。

  • 标签: 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 静脉血栓栓塞症 深静脉血栓形成 肺栓塞 血栓 内外源性凝血途径
  • 简介:摘要蚊子叮咬了携带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病人再咬健康人,就有可能使健康人发病。当前正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高发季节,从统计来看,10岁以下儿童患者居多。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潜伏期为10—15天,孩子发病后体温迅速上升到39—40℃,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精神倦怠和嗜睡。如不及时救治,孩子很快就会出现持续性抽搐、颈项强直、呼吸衰竭等症状。该病的病死率较高,是严重威胁孩子生命和健康的疾病之一,经抢救幸存活下来的孩子也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失语、肢体瘫痪、痴呆等。所以由此可见,预防蚊子叮咬,必要时消灭蚊子成为当下一个热门问题,我们意在通过现有知识以及查询的内容配置出一种高效的蚊子诱捕剂,把它运用在灭蚊灯中,并改进灭蚊灯的现有功能,达到高效的灭蚊效果。

  • 标签: 蚊子叮咬的危害,蚊子诱捕物,灭蚊灯的改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自从2019年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入侵我国以来,已经在我国很多省份出现,严重影响玉米的生产与品质,特别是鲜食玉米。草地贪夜蛾是一种生存在北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迁飞性害虫,主要的寄主植物有玉米、水稻以及棉花等353种植物。草地贪夜蛾主要以甜、糯玉米为食,同时在玉米乳熟期蛀入取食果穗,并化蛹,使得玉米减产,严重的甚至有绝产情况,严重影响鲜食玉米的产量与品质。而下害虫防治上,人们通常都是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实施应急防治,而高频率农药防治不但加大了种植成本以及产品安全问题,还使草地贪夜蛾的抗药性加强。随着农业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采用农药+生物防治手段进行害虫防治,其中昆虫性信息素就是根据昆虫的雌性个体分泌引起同种雄性个体产生觅偶、定向偶以及交配等生理反应的化学物质。草地贪夜蛾的性信息素是由草地贪夜蛾的雌蛾产生性腺体分泌并释放,诱导雄蛾,可实现种群监测、干扰交配以及诱捕成虫等效果。有研究显示,不同性诱剂对草地贪夜蛾的诱捕效果差异明显,本次研究主要从不同性诱芯和诱捕在玉米田间设置探讨对草地贪夜蛾的诱捕效果进行分析,为草地贪夜蛾虫的监测与防控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

  • 标签: 不同性诱剂玉米田草地贪夜蛾诱捕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中性粒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防御系统中起重要作用。Brinkmann等首次发现中性粒细胞可以形成一种捕获并杀灭病原体的特殊网状结构,将其命名为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后续研究表明,NETs的生成和降解会影响感染性疾病的病理过程。因此,揭示NETs的产生机制及其对病原体的影响为深入理解感染性疾病发生发展的免疫机制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并为疾病的干预提供新策略。现拟对NETs的构成、产生机制及其在感染性疾病中的病理生理作用等作一综述。

  • 标签: 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 感染性疾病
  • 简介: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Ts)能够捕获并抑制病原微生物扩散,杀灭并清除病原体,同时也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和进展。这种中性粒细胞的不同于趋化、吞噬的杀菌方式成为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NETs不仅仅出现在血栓和斑块中,而且可能在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和动脉血栓形成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就NETs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中性白细胞 血栓形成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嗜酸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eosin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EETs)由DNA纤维、组蛋白及嗜酸性粒细胞游离颗粒组成,是嗜酸性粒细胞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最近研究显示EETs在多种呼吸系统疾病例如哮喘、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都发挥重要作用,EETs可通过直接破坏气道上皮细胞,促进气道高分泌及炎症反应,增加分泌物黏稠度及诱导机体产生自身抗体等途径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针对EETs的研究也将有助于开发治疗相关疾病的新靶点。

  • 标签: 嗜酸性粒细胞 胞外诱捕网 哮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感染导致的传染性较强的急性呼吸道疾病。该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轻症可仅表现为轻度的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严重者可蔓延至下呼吸道,甚至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败血症性休克、多脏器衰竭等。目前,COVID-19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但是有病理研究显示在COVID-19患者肺、肾、肝组织中有大量的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NETs),因此猜测NETs可能参与到COVID-19的病情进展中。本文就NETs在重症COVID-19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 中性粒细胞外诱捕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