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0 个结果
  • 简介:利用山西65个气象站1960—2011年逐月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NOAA月平均海表温度资料等,应用谐波分析、EOF、SVD、MonteCarlo统计检验和合成分析等方法,探讨了山西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特征,以及其与大气环流场、印度洋海温场异常的关系。结果表明,近52a来,山西夏季降水总体呈现减少趋势,并有明显年代际变化特征:20世纪60年代初至80年代前期是降水偏多期,80年代中期至2011年则是降水偏少期,空间分布主要包括全省一致偏多(少)型和南多北少(南少北多)型。同时,山西夏季降水与印度洋关键区海温变化具有明显的负相关,当上年秋季、上年冬季、当年春季和当年夏季关键区海温异常偏高时,当年夏季山西降水呈现减少趋势,反之亦然。在1982年之前,关键区海温偏低,山西夏季降水偏多,同期500hPa高度层上的乌拉尔山、青藏高原北部高空槽和东北冷涡发展深厚,活动频繁,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弱、位置偏东,850hPa高度层上的印度季风低纬度偏西风和中纬度西南风异常强盛,贝加尔湖南侧低涡活跃;1982年之后,关键区海温偏高,山西夏季降水随之减少,同期500hPa高度层上的贝加尔湖至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受高压控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位置偏西,850hPa高度层上的印度季风中纬度西南风异常偏弱。

  • 标签: 夏季降水 年代际 印度洋海温 环流场.
  • 简介:公司概况西安思拓新气象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2001年,是一家由西安市气象局控股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壹百万元。近几年来,公司在科学、高效、准确、及时的服务理念指导下,依托气象资源优势,重点服务于公路、水利、媒体及科教几大领域,同时面向社会各界开展专项气象服务。

  • 标签: 股份有限公司 气象科技 西安市 服务理念 资源优势 气象服务
  • 简介:本文利用1963-2004年共42年气象资料,分析统计了福建冬季低温天气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地面冷高压的强度、冷空气影响路径、850百帕零度线、500百帕568能较好的反映冷空气影响福建的强度及冬季低温过程的强弱;分析总结了强低温过程的预报指标,并建立了极端最低气温的预报方程,将为福建冬季强低温天气过程预报提供定量的预报方法。

  • 标签: 极端最低气温 预报指标 预报方法
  • 简介:利用浙江60多个站点资料,对全省2003年夏季高温干旱气候特征进行分析,从气候角度评估高温干旱的严重程度及历史地位,分析认为浙江2003年夏季高温为近50年罕见,尤其东部地区,是时间尺度达百年的极端事件,2003年夏季干旱则是近50年比较严重的年份之一。本文还对造成其异常的成因进行了初步分析。

  • 标签: 高温干旱 气候异常 气候事件 浙江
  • 简介:回顾了2004年浙江主要气候事件.2004年浙江气候特点为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气象灾害发生种类多,灾害损失重.尤其是台风、高温、干旱、强对流、大雪及气候持续偏暖等气候事件,给国民经济及人民生活造成巨大损失.

  • 标签: 气候 热带气旋 干旱 大雪 雷暴
  • 简介:《福建气象条例》作为我省第一部地方气象法规简明扼要。颇具地方特色,它的实施对福建气象事业的发展必将产生重大的影响。面临世纪之交,气象部门以怎样的面貌跨入21世纪,在21世纪气象事业又将如何发展,能否尽快摆脱“三苦”状态,能否从搞“解困工程”到以较快的速度发展气象事业,这些都是气象工作者极为关注的问题。

  • 标签: 气象条例 福建省 基础 气象事业 气象工作者 地方特色
  • 简介:利用1971—2010年汛期河南111个观测站的逐小时降水资料,分析了河南汛期降水的日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河南汛期降水量和降水频率日峰值均从南向北递减;黄河流域降水量日峰值明显小于淮河流域,南阳盆地的降水量日峰值大多出现在凌晨,豫西山地大多出现在傍晚,豫南大部分地区则出现在下午;豫南地区的降水频率日峰值最大,南阳盆地和豫西山地次之,全省大部分地区降水频率日峰值出现时间集中在上午;降水量、降水频率和降水强度的日变化呈双峰值特征,均在凌晨和傍晚出现峰值,凌晨的峰值最大;长持续性降水对河南汛期降水量的贡献大于短时降水。

  • 标签: 降水 日变化 河南 持续性降水
  • 简介:青海海东地区位于青海东北部,属农业区,全区总面积1.32万平方公里,为全省总面积的183%。耕地面积323万亩,人口为158万人,占全省人口的1/3,农业人口占全省的1/2。

  • 标签: 青海省 海东地区 气象局 耕地面积 农业人口 东北部
  • 简介:电子邮件服务进入了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浙江气象邮箱服务的发展亦势在必行。系统介绍浙江气象邮箱服务系统建设总框架和功能特色,对邮箱服务系统的运行效果进行了说明,进而对邮箱服务进一步的发展作了展望。

  • 标签: 邮箱服务 套餐管理 邮件格式 发布
  • 简介:1前言在各类现代化通信传播媒体不断普及、社会信息化飞速发展的今天,气象信息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和经济活动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各行各业为合理地安排生产经营活动,规避风险,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对个性化的气象信息需求越来越大,呈现出多样化。根据我省移动通信公司的市场调查,气象服务短信在社会公众中的认可率达70%左右,属于信息类中利用价值较高的信息,气象信息服务具有发展潜力成为各方关注的热点。因此,遵循市场规律、抓住机遇,加快气象信息服务业务的发展成为了气象科技服务的重要工作。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了要“强化防灾减灾工作”、“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的要求,这是对新时期气象工作的新要求,气象短信息新型、快捷的传播方式,

  • 标签: 气象信息服务 福建省 移动通信公司 社会信息化 生产经营活动 气象科技服务
  • 简介:浙江农业气候资料查询系统具有对基本气象要素按年、季、月、旬、候、任意时段查询和稳定通过各级农业界限温度初终日期、间隔天数、积温查询功能,查询结果可以以报表格式和图形形式在屏幕显示或打印,系统操作简便,适用性强.

  • 标签: 农业气候资料 查询 系统
  • 简介:本文选用浙江10个气象台站40年(1951—1990)的气象资料,分析了浙江寒露风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1)浙江的寒露风初日南部比北部晚,沿海比内陆晚.(2)寒露风初日的长期演变有明显的阶段性和准周期性.(3)寒露风的主要影响系统为:东亚槽、西太平洋副高和极涡.

  • 标签: 寒露风 气象台站 西太平洋副高 极涡 初日 准周期性
  • 简介:从地面水份平衡原理出发,在分析地面降水承载力和地面水份含量变化特征的基础上,讨论了湿润地区旱涝灾害的形成机制。运用WMO推荐的异常度指标和Bhalme-Mooley湿润度指标的基本原理,设计了一个洪涝灾害的动态监测指标。通过对地面水份含量变化特征方程的简化处理,设计了一个干旱动态监测指标。在实际业务工作中,这一旱涝动态监测指标能较好地反映旱涝灾害的发生、发展和解除过程。

  • 标签: 旱涝灾害 动态监测 指标
  • 简介:一、丰歉年的划分及代表点的选取(一)资料选用:本文取用1963~1988年全省及各地(市)晚稻单产和相应代表点的气象资料。(二)趋势产量分离:选用5年滑动平均方法模拟趋势产量。个别年份,通过调查分析,并参考10年调和权重方法的模拟结果,作适当调整。

  • 标签: 气候特征分析 代表点 浙北地区 气温日较差 平均雨量 雨日
  • 简介:使用《短期气候预测质量评定暂行办法》,对陕西2001-2007年气候预测业务发布产品进行评分和分析评估。结果表明,月预测中,气温评分高于降水,气温预测有明显的正技巧;季预测中,春季降水评分最高,汛期降水评分近3a有明显提高;月预测和季预测评分高于年度预测相应时段的评分,说明月预测和季预测对年度预测的订正是有效的;年度预测中年降水预测成绩较好。10个气候区域预报评分和预测与实况距平一致率降水咸阳最高,气温榆林最高。

  • 标签: 气候预测 质量评估 预报评分 技巧评分 符号一致率 潜在可预报性
  • 简介:一、引言国内大多从太阳总辐射量、日照时数的多少和时空分布来研究太阳能资料的分布状况。太阳总辐射(简称光能)是地面最主要的能源,是地球上一切生命过程所依赖的基本能量。据研究,农业生物层90—95%的干物质是叶绿体拦截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而形成的。在工、农业和民用中,人们建造太阳灶、热水器系统、干燥装置、采暖制冷空

  • 标签: 太阳能资源 甘肃省太阳能 资源区划
  • 简介:1气候状况1.1概述本年度多数地区气温持续偏高,2、3、5、7、8、11月的偏高幅度≥0.5℃。(以1961—1990年三十年平均值为标准,下同),降水的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入夏前东部农业区与柴达木盆地降水偏少(个别地区个别月份偏多),青南高原偏多明显,且局部地区发生雪灾。入夏后多阵性降水,冰

  • 标签: 青南高原 阵性降水 青海省 气温距平 雪灾 偏低
  • 简介:2011年是陕西雷电天气频发的一年,通过对全年雷电监测资料分析可以看出:全省共发生闪电152818次,集中发生在7—8月;陕北南部、渭北和陕南西南部为陕西雷电高发区;全省100个县中镇巴县发生雷电最多,武功、杨凌、兴平最少;雷电流强度在20~50kA的闪电占总闪数的69%;陕西雷电以负闪为主,但正闪雷电流强度明显高于负闪,正负闪雷电流强度分布呈单峰型;8月14-17日大范围强雷电天气过程是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西风槽共同影响造成的;蒙古冷涡是7月13—24日局地强雷电天气过程的主要影响系统。

  • 标签: 雷电 分布特征 天气过程 陕西 2011年
  • 简介:分析了热带气旋灾害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说明了科学减灾的重要性。并通过对2000年热带气旋的灾情分析,得出实况灾情小于要素评估系统计算得到的灾情指数,说明正确预报与及早采取科学减灾措施是可以把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的。

  • 标签: 2000年 浙江 热带气旋 灾情评估 灾情指数 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