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植物排放甲烷(CH4)来源尚存很大争议,而光照和紫外辐射胁迫可能是植物排放CH4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选择亚热带常见树种米槠、木荷、浙江桂、罗浮栲、杉木、马尾松和柑橘7种树木为研究对象,利用控制实验研究了光照和增强紫外辐射对树木叶片CH4排放影响.结果表明:7种树木叶片平均CH4排放速率在光照条件下(21.176ng·CH4·g^-1DW·h^-1)是在黑暗条件下(9.699ng·CH4·g^-1DW·h^-1)2.2倍,光照对不同树木叶片CH4排放速率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在高UV-B辐射强度处理下,除浙江桂和柑橘外,其他5种树木CH4排放速率均显著高于低UV—B辐射强度处理CH4排放速率;树种及其光照或UV辐射交互作用对树木叶片CH4排放速率都具有显著影响,光照或增强UV辐射强度对排放速率较低树木种类排放CH4促进作用更强.

  • 标签: 光照 紫外辐射 叶片 CH4排放速率 树木种类 亚热带
  • 简介:城市不透水面增加对降雨径流关系有着重要影响,本研究选择位于福州城区内厦坊溪和解放溪2个流域,在流域尺度上研究现状和城区未来扩展过程中对应不透水率及其降雨一径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透水率径流系数在不同降雨情况下都成正相关线性关系,尺。达到0.9以上;随着降雨量增大并伴随着前期湿润度由干到湿变化,虽然不透水率对地表径流影响有所弱化,但整体而言,城市不透水面的增加导致相同降雨情况下径流系数增加,并增大城市排水系统负担.利用研究结果,论文最后从保护河网水系、合理规划城区发展、完善排水系统和加强绿地系统建设等方面对城市规划提出建议.

  • 标签: 不透水率 径流系数 SCS模型 福州
  • 简介:福建沿海土地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吴幼恭(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研究所)福建沿海是全省对外开放前沿地带,是全省经济实力最强、发展速度最快地区,虽然其土地面积仅占全省四分之一,但其主要经济指标却占全省五分之三以上。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基础设施建设...

  • 标签: 土地利用现状 沿海地区 福建沿海 土地总面积 土地利用率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 简介:应用兴化湾海域枯、丰水期(2006年12月、2007年4月),大、小潮期水质监测资料,分析了该海域水体中石油类分布特征,并根据不同海洋功能区水质要求,选取第二、三类海水水质标准值为指标,采用单项指数法,评价了兴化湾海水中石油类污染程度.结果表明,该海域石油类浓度范围为0.003~0.320mg/L,高值区主要分布于江阴半岛西南侧.枯水期石油类浓度远高于丰水期,其中,位于水质二类区站位超标率分别为71.0%和17.0%,水质三类区中航道和锚地区站位超标率分别为3.6%和0;总体超标率则分别为47.5%和11.0%;历史资料对比结果表明,兴化湾石油类浓度变化幅度较大,可能与船舶突发性事件有关,并且浓度总体呈上升趋势.此外,还讨论了相应污染控制对策措施.

  • 标签: 石油类 浓度分布 对策 兴化湾
  • 简介:跨世纪“冰臼”“壶穴”之争,尘埃未定,缘于尚无定论.“发现冰臼”却常见于报道.本文根据国内研究冰川成果就韩同林先生《发现冰臼》书中“冰臼”定义、表现、成因、分布、“冰臼”遗迹保存机理、“冰说”理论以及模拟“冰臼”实验设计合理性等问题提出质疑.从而阐明了:天坑、天井、冰洞、冰湖不是“冰臼”;闽、粤无“冰臼”;“冰说”理论不成立观点.

  • 标签: 冰川 冰臼 滴水穿石 滚流水钻 冰碎屑
  • 简介:使用树轮年代学方法探讨不同地区不同气候条件下树木径向生长气候要素响应特征,有助于深入理解局地树木生长状况制约因素,进而有助于全球变化应对适应。简要回顾秦岭及周边地区树轮年代学研究工作,发现该地区树木生长气候响应关系存在明显地域分异现象:在秦岭以北,水分是树木生长主要限制因子;秦岭分水岭和南坡,温度则是主要控制因子;秦岭以南区,海拔差异影响树木生长和气候因子响应关系。针对当前研究现状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该区域后续研究有所帮助。

  • 标签: 秦岭 树木径向生长 气候因子
  • 简介:在2011年8月和2012年7月丰水期,在鄱阳湖湖区布设77个采样点,大规模采集水样,研究浮游植物生物量(以水体中叶绿素a含量表示)在湖区空间分布,并探讨叶绿素a相关环境因子之间关系。结果表明,鄱阳湖丰水期水体中叶绿素a质量浓度较低,平均值为10.58μg/L;叶绿素a含量空间分布特征为:东南湖区最高,中部湖区居中,北部通江区较低。Spearman秩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水体中叶绿素a含量水体透明度显著正相关,与总悬浮颗粒物含量、总氮含量、亚硝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和溶解性总氮含量显著负相关,与其他营养盐含量不相关。水下光照条件是限制鄱阳湖浮游植物丰水期生长主要因素;鄱阳湖水体交换时间较短,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浮游植物生长;丰水期,高水位稀释了水体中营养盐浓度,从而掩盖了其对浮游植物作用,导致营养盐作用不明显。

  • 标签: 浮游植物 丰水期 光照 营养盐 水体交换时间 鄱阳湖
  • 简介:基于Landsat8影像数据,根据覃志豪等人提出单窗算法,分别用2个热红外波段反演2014年4月17日福州市区地表温度,并将反演结果与研究区部分气象站点当天实测温度进行对比验证,发现利用波段10反演得到地温实际观测值更加接近,说明利用单窗算法可以较好地反演福州市地表温度,对于Landsat8影像来说,波段10更适合用于反演地表温度。本研究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方法对研究区范围内土地利用类型进行解译,并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进而探讨二者对应地表温度之间相关性,结果显示土地利用类型地表温度具有较强相关性,同时NDVI地表温度之间存在着较为显著负相关性。

  • 标签: 地表温度反演 单窗算法 土地利用类型 NDVI
  • 简介:首届海峡两岸低碳农业发展战略技术对策研讨会于2010年6月在福州市召开.会议总结了近年来两岸在农业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战略研究、固碳增汇模式关键技术、废弃资源利用节能减排、微生物资源开发应用技术等方面的成果和进展,并提出了新时期两岸低碳农业发展战略技术对策.

  • 标签: 海峡两岸 低碳农业 发展战略
  • 简介:自然资电发[2018]2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中国地质调查局,部地质灾害应急技术指导中心:今年入汛以来,湖南、四川、甘肃等地已经历强降雨过程,引发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就此作出多次重要批示。

  • 标签: 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中国地质调查局 督导 检查 汛期 自然资源
  • 简介:为研究石笋δ~(13)Cδ~(18)O在千年尺度随时间变化关系,通过对比贵州石将军洞SJJ-1石笋δ~(13)Cδ~(18)O变化发现二者之间既有相似性又不完全同步。千年尺度两者之间相似性主要由δ~(13)Cδ~(18)O共同受太阳辐射驱动东亚季风强度变化所致。通过中国地层孢粉反演植被空间格局变化,碳氧同位素滞后期太阳辐射相对于植被变化滞后时间一致。因植被中δ~(13)C随年降水量增加具有变轻趋势,因此,两者不同步性更大可能是太阳辐射驱动季风强度变化植被变化不同步性引起。

  • 标签: 石笋 δ13C Δ18O 滞后期 太阳辐射
  • 简介:新疆松湖铁矿床位于伊犁地块东北部,矿体赋存于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火山碎屑岩中.目前共圈定5个矿体,L1、L2出露,IJ3、L4、L5矿体隐伏,其中L1规模最大,也是该矿床主要矿体.矿床主要矿石矿物为磁铁矿,次为赤铁矿、黄铁矿和褐铁矿.矿石构造类型主要为浸染状、块状、角砾状和条带状构造.蚀变类型主要有绿帘石化、绿泥石化、阳起石化和钾长石化.矿床形成经历了隐爆一矿浆成矿期和热液成矿期2个阶段.该矿床成因类型属于受热液作用交代改造火山岩型铁矿.

  • 标签: 地质特征 成矿期次 火山岩型铁矿 松湖铁矿
  • 简介:湿地生态用水配置是近年来在湿地生态需水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旨在通过向湿地生态系统分配或补给合理水资源量,实现湿地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在阐述湿地生态需水量研究基础上,系统总结了湿地生态配水量研究方法和配置模式,指出了现有的湿地生态需水配置过程中存在问题,提出湿地生态配水定量化研究、湿地生态配水合理模式研究和湿地生态用水配置不确定性分析是今后研究重点。

  • 标签: 湿地 生态需水 生态配水 进展
  • 简介:认为有必要在基于碳汇土地利用和当地可持续发展之间建立一种更加明确联系.依托一个中国-加拿大合作项目,以中国贵州省黎平县为例,阐述了一种将森林碳汇、森林资源管理以及如何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综合评估方法,并且着重介绍了能帮助资源管理和规划部门实施这种综合评估土地利用决策支持工具(LUDST).

  • 标签: 碳汇 森林土地利用 可持续性 综合评估 土地利用决策支持工具
  • 简介:用室内干土培养法对闽江口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湿地土壤甲烷产生氧化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在30℃培养条件下,培养5d培养12d、19d湿地土壤甲烷产生率具有显著差异(n=8,P〈0.05),而培养12d培养19d湿地土壤甲烷产生率差异不显著(n=8,P〉0.05),随着培养时间增加,湿地土壤甲烷产生率逐渐减小;②不同土层平均甲烷产生率范围为0.0282~0.1233μg/(g·d),0~5cm土层甲烷产生率最高,与其他土层甲烷产生率具有显著差异(n=3,P〈0.05),其他土层问甲烷产生率差异不显著;③在30℃下培养19d后,湿地土壤甲烷产生受到抑制,将培养温度升高至35℃,其甲烷产生率未发生明显变化,而随后葡萄糖添加,明显地促进了湿地土壤甲烷产生;④湿地土壤甲烷产生能力土壤pH、Eh和全氮显著相关(n=8,P〈0.05),盐度也存在相关关系,有机碳含量相关性不显著;⑤30℃培养条件下,0~10cm土层甲烷氧化能力最强,且甲烷氧化能力甲烷产生能力密切相关。

  • 标签: 芦苇湿地 土壤 甲烷产生 甲烷氧化
  • 简介:基塘系统是中国珠江三角洲富有特色农业生态系统,在传统农业时期曾发挥过重要作用。近些年由于受到诸多人为不利因素影响,其环境趋于劣化,农业生产功能日益萎缩。如何通过空间配置优化,发挥景观生态服务功能将是基塘系统未来研究主要方向。综述了近30a来国内外基于农业生态、土地利用景观视角对中国基塘系统研究进展,分析了研究中存在不足面临问题,尝试提出基于湿地景观生态学视角开展基塘系统研究新思路。围绕这一思路进一步就基塘信息识别获取技术、基塘景观格局变化及其驱动力、多尺度下基塘景观格局生态过程相互关系、基塘景观生态服务功能与价值以及基塘景观格局优化调控等问题提出了未来研究展望,以期为中国基塘系统研究内容深入提供一些有益启示和思路。

  • 标签: 基塘系统 湿地景观 格局与过程 珠江三角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