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0 个结果
  • 简介:巴泽尔的经济伦理思想是功利的、实证的、动态的、演化的,无论是在个人层面,还是在国家层面都是功利主义的,这在新自由主义代表人物中独具特色。其经济伦理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一是功利的权利界定,权利是一种处置资产的能力,人本身也是一种资产,交易成本约束决定了权利的边界和权利界定的不完全性。二是功利计算的价值,价值是一种实证主义的客观价值,功利标准提供了脱离于人的主观评估的客观标准,人权与产权的价值可以通约。三是统治者、臣民、疆域构成了国家,统治者和臣民都依据功利计算的结果作出决策,国家成为掠夺者还是保护者的关键在于是否建立了有效的集体行动机制。

  • 标签: 经济权利 法律权利 集体行动机制 功利主义
  • 简介: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西方的各种政治学说可以为我们批判地借鉴,当代西方的社群主义正义观就可以在尊重个人合法权利、培养公民美德、弘扬集体价值观等方面,为我们提供一些启示。

  • 标签: 社群主义 正义 和谐社会
  • 简介:目前我国社会诚信道德建设的着力点应从三个方面切入:其一是借助制度教育功能以信用机制遏止失信行为;其二是发挥文化的陶冶作用以人文精神滋养诚信品格;其三是提升吾人伦理觉悟以公民意识唤醒信义良知。

  • 标签: 社会诚信 道德建设 信用机制 人文精神 公民意识
  • 简介:基督教伦理强调关爱,尤其是关心贫穷人及社会上有特别需要的弱势社群。因此基督教群体在历史上曾积极推动政府制定一些社会福利及经济政策,以确保社会上弱小社群的基本需要得到保障。这些思想和行动,与强调私利及政府不干预政策的自由经济主义看似矛盾,以致不少人忽略了其伦理思想曾在自由经济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发挥过一定的作用。但另一方面,自由经济主义发展至今,只顾个人利益而罔顾他人及社会的得失,个人的贪婪导致殃及全球的金融危机,亦受到基督教人士广泛的批评。基督教伦理思想对自由及公平的定义、对私有制的看法,以及基督教学者和教会领袖对自由经济主义下产生的金融危机的批判,对解决自由经济主义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具有启迪意义。

  • 标签: 基督教伦理 自由经济主义 金融危机
  • 简介:经济伦理学的视阈审视,将"经济责任"与"伦理责任"设定为企业社会责任中存有主次与先后的不同层序,是长期以来"经济"与"伦理"的分割式理解在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上的显现。经济与伦理本质上是内在统一的。从这一立场出发,企业社会责任是经济责任与伦理责任内在统一、相互交融的"经济—伦理"责任。与此相对应,企业社会责任担当与评价的次序应遵循的原则是:企业在利润获取层面承担的社会责任优先于利润分配层面承担的社会责任。

  • 标签: 企业社会责任 次序 经济责任 伦理责任
  • 简介:中国佛教伦理文化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了去恶行善、慈悲利他、克己、孝亲等基本的伦理道德观念。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中国佛教伦理文化的这些观念,对个人道德境界的提升、和谐家庭的构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构建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构建,具有借鉴意义。

  • 标签: 中国佛教 伦理文化 和谐社会
  • 简介:97回归后,香港社会道德文化建设最大的困境在于围绕竞争性中西方道德文化而展开的价值博弈。从多元的人类现代化事业历史全景看,香港社会只有在克服社会进化论主导下的西方道德文化中心主义基础上,通过重整港人的社会生活世界,才能真正开出香港道德文化建设的切实道路。

  • 标签: 香港社会 价值标准 道德文化
  • 简介:效用主义作为一种后果论是具有目的性的,这与人性相符合。新自然主义进一步认为,人类不但具有目的性,并且还意识到他们的目的性。统合效用主义对伦理学的研究使用决策论的方法。决策论的描述一规范的双重性使得跨越实然/应然之鸿沟成为可能。生存、进步和繁荣是人类追求的目标,这是“实然”;这一目标也是人们所应当追求的,这是“应然”。

  • 标签: 自然主义 效用主义 伦理学 实然/应然鸿沟 高层次目的性 道德行动
  • 简介:尼采对道德的价值重估不仅批判了柏拉图一基督教道德基于神目观的形而上学道德实在论(“自在的善”),而且驳斥了康德和功利主义立足于抽象的道德规则的伦理学,他认为它们都是以外在的权威和标准压制生命的本能条件,本质上都是虚无主义。他的道德视角主义否定了道德的绝对价值和客观标准,认为没有道德事实,只有对现象的道德解释。一方面,解释总是多元的、多视角的,因而道德是多元化的;另一方面,一切道德要求都必然关联着内在根据即生命的本能条件,没有无奈件的道德要求。尼采的道德视角主义在我们今天的道德话语(比如“内在理由”的伦理学)中仍有活力。

  • 标签: 尼采 道德 视角主义 柏拉图-基督教道德 功利主义
  • 简介:阴阳"是传统中国哲学的古老学说。在古代中国,情感主义者(如孟子和王阳明)都没有把阴阳作为其道德理论的基础,但事实上,中国的阴阳思想为18世纪欧洲情感主义奠定了基础。在情感主义伦理学中,"阴"可以理解为潜在能力,"阳"可以理解为理性目标,二者具有必然的补充性。阴阳可以视为个体和整体意义上的道德情感论的基础,并有可能通过阴阳范畴将情感主义伦理学加以规范化。

  • 标签: 道德情感主义
  • 简介:"国家中心主义"在主流范式的理论建构中具有本体论意义。主流范式假定,世界秩序是其基本构成单位——理性国家——逐利行为的副产品。以"理性自主"的男人为原型,主流范式塑就了理性国家的身份特质,并就此割裂了性别要素与世界秩序之间的关联,划清了国家道德与普遍道德的界限。理性与道德对立导致了世界秩序范畴对道德和性别的排除,最终将国际关系塑造成真正的"无女人世界"。

  • 标签: 女性主义 国家中心主义 理性国家 国家道德
  • 简介:道德批判与经济批判之生成性统一是历史唯物主义批判范式的内生逻辑,其对于当下道德治理具有深远的现实观照意义。当下,以"道德失范"和"诚信缺失"为主要表征的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治理,需要我们以历史唯物主义批判范式为指导,构建科学而有效的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批判范式。首先,秉持"道德批判当先"的理念,是合理构建当下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批判范式的逻辑前提。在此基础上,坚持道德批判与经济批判之自觉契合,是构建当下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批判范式的现实诉求。

  • 标签: 道德批判 经济批判 生成性统一 历史唯物主义批判范式 内生逻辑 当代观照
  • 简介:<正>王海明在《北京师范学院学报》1990年第2期撰文,剖析了历史上的合理利己主义论者的思想,指出公认的合理利己主义巨匠有爱尔维修、霍尔巴赫、费尔巴哈、车尔尼雪夫斯基。他们的合理利己主义体系由行为观和道德观构成。合理利己主义是这样一种错误的伦理观,一方面,从行为本性来说,每个人的行为目的只能利己,却又不可能依靠自己单独实现,而只有依靠社会,通

  • 标签: 合理利己主义 无私利他 道德目的 伦理观 霍尔巴赫 行为目的
  • 简介:近现代西方主流伦理学所关注的主要是人际伦理义务,种际伦理义务被作为某种无需关注的问题暂时被置于伦理思考的后台;一些伦理学家甚至否认人对人之外的自然存在物负有伦理义务。因此,当现代环境伦理学开始探讨人对自然的伦理义务时,就不得不首先清理近现代主流伦理学中那些根深蒂固的错误伦理观念,为确认和阐释人对自然的伦理义务扫除理论障碍。在现代环境伦理学看来,物种歧视主义和人类沙文主义就是这类需要加以批判和扫除的错误观念和理论障碍。

  • 标签: 环境伦理学 物种歧视主义 人类沙文主义
  • 简介:传统价值观是典型的建立在人类中心主义世界观立场上的人种主义价值观。它错误地理解了价值关系的本质并割裂了客观世界的事实关系与价值关系的统一,是极其片面、错误与不合理的价值观。物道主义价值观是建立在物道主义世界观立场上的物道存在主义价值观。它是正确地反映万物彼此之间的事实关系和价值关系及其二者统一关系的价值观,是全面、正确与合理的价值观,是对传统人种主义价值观的颠覆和超越。

  • 标签: 价值观 物道主义 物道存在主义 物道-物种主义 人种主义 颠覆和超越
  • 简介:<正>由于某种机缘,当延边大学潘龙海等同志编著的《中华民族爱国主义通论》(以下简称《通论》)一书尚在校样时,我们就有幸先读到了它。先睹为快,这总是令人庆幸的;然而,当我们掩卷沉思,特别是当我们想诚恳地把这本书推

  • 标签: 爱国主义 《通论》 中华民族 新成果 历史主体 刻意求新
  • 简介:迄今为止,哲学家们都忽视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即不仅那些自然科学理论以及那些依靠自然科学(例如数学)建立起来因而能够定量分析的社会科学理论属于理论模型,而且所有的社会科学理论都是理论模型。对于这一重要事实的忽视严重影响了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甚至导致了很多社会科学理论(特别是哲学理论)长期处于永无结果的虚假争论之中。本文试图依据哲学思辨,探讨社会科学理论的模型本质。

  • 标签: 社会科学理论 经济学模型 哲学思辨 伦理学 自然科学理论 定量分析
  • 简介:经济德性不是经济和德性或经济和道德之间的简单、机械的相加,经济和德性或经济和道德正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样,是社会现象的两个方面。经济是人之经济,是人际关系之经济,它必然蕴含着生产责任意识、经营境界、经济行为规范和经济品质等德性内涵。而且,这些德性有着其他经济因素所不可替代的功能。

  • 标签: 经济德性 经济 德性 道德
  • 简介:马克思之所以批判正义,乃是因为其矛头无处不是指向资本主义正义。资本主义正义以普遍性掩盖阶级性、以永恒性掩盖暂时性,是妨碍工人进行革命斗争的麻醉剂。马克思虽然没有关于正义观念的系统表述,但不能因此否定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正义内涵。马克思主义的正义观表现在生产资料社会所有、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等方面。按劳分配的合理依据不是人对自身劳动能力的所有权,而是人对自身劳动能力的使用权。按劳分配与按需分配是共时性而非历时性的分配原则。

  • 标签: 马克思主义 正义 社会所有 按劳分配 按需分配
  • 简介:道德相对主义既非一个独立的学术流派,亦非某一时代的道德思潮,而是伦理思想史上长期出现的一种思想倾向。学者们围绕道德相对主义的相关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争,在充满敌意、对立和冲突中推动了道德相对主义的发展,由此产生了众多的道德理论。当代学者不再拘泥于知识论意义上的相对主义研究,而是转向发掘道德相对主义的多样性与情境性的特点,进而重视道德相对主义在不同实践领域中的重要价值。

  • 标签: 道德相对主义 道德多样性 论争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