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1 个结果
  • 简介:抗战时期,中国的机器业获得了一个"繁荣"的发展。这是近代中国追求机器业发展几十年的结果,更是战争特殊环境直接推动的结果。然而,这种主要因战争而"繁荣"的假象是暂时的,在整个中国工业中的比重也很弱,它并没有将中国工业化推向深入。同时,就战争带给机器业的影响来看,它是一把双刃剑,无论就战争发动者与应对者,它带给人类的是祸大于福,任何寄希望于战争带动社会经济、大发战争财的做法迟早会作茧自缚。我们应反对战争、创造和平、珍惜和平,只有在和平环境中才能谋求真正的发展。

  • 标签: 抗战时期 机器业 繁荣 反战
  • 简介:抗战初期,任弼时作为八路军第一任政治主官,对抗战初期的八路军建设作出了重大历史贡献。一是依据党中央、中央军委确定的军事战略方针,努力从思想上、政治上保证八路军军事战略转变的实现;二是在创造“抗日的模范军队”中,大力加强八路军的军政素质建设;三是在民族战争的特殊条件下,积极创造八路军政治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 标签: 任弼时 抗战初期 加强八路军建设 历史贡献
  • 简介:中共的军事战略方针由运动战向抗日游击战的转变,从遵义会议已经开始。遵义会议毛泽东进入中央核心领导层,对实现这一军事战略方针的转变提供了重要保证;抗战爆发后,在党内存在很大争议的情况下,毛泽东力主并全力推动这一方针的实施,从而使党领导的敌后抗日力量不断发展壮大;毛泽东从理论上系统阐述抗日游击战的战略地位和重大意义,从而统一了全党对这一方针的认识,推动了游击战争的发展。

  • 标签: 毛泽东 抗日战争 军事战略方针 游击战争
  • 简介:抗战时期,陇东根据地的政治动员始终走在陕甘宁边区的前列,成为边区社会动员的成功典范。陇东抗日根据地实施的文化政策不仅提高了民众文化水平,而且传播了中共所倡导的意识形态和社会价值观念,使该地区民众的民族、国家意识空前提高。中共通过对陇东地区民间文艺的改造,从而顺利完成了对乡村基层政权的重构,使中共和民众在政治上保持了高度的统一。

  • 标签: 抗战时期 陇东抗日根据地 文化宣传 政治动员
  • 简介:地雷是一种起源于中国的具有悠久历史的武器。1130年,金军攻打陕州,宋军使用埋设于地面的"火药炮"(即铁壳地雷),给金军以重大杀伤而取胜,这是人类历史上大规模使用地雷的最早记录。1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科技进步,人类发明了各种烈性炸药和引爆技术,使地雷向制式化和多样化发展,从而诞生了现代地雷。地雷本质上是一种防御性武器。世界各国对地雷的运用,基本上都是与其他副防御设施相结合,以迟滞敌方行动。然而在抗日

  • 标签: 伟大创举 抗日军民 宋军 八路军军工部 制式地雷 王耀南
  • 简介:<正>1937年8月13日,日本帝国主义在卢沟桥发动侵华战争后的37天,又在上海制造了八一三事变,对中国的京畿地区发动大规模进攻。这就彻底打破了一些人认为七七事变只是中日地区性冲突、对和平解决事端还抱有希望的幻想,认识到全民族确实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从而激起了中国全民族的空前觉醒和拼死抵抗。八一三淞沪会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初期规模最大、意义最为深远的会战。这次会战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 标签: 八一三淞沪会战 抗日战争初期 侵华战争 日本帝国主义 国民党军队 性冲突
  • 简介:南京菊花台九烈士陵园位于南京中华门外,占地三百余亩。在翠竹深处,一座欧式风格的墓地时隐时现。墓园四周松柏茂盛,花木宜人。九烈士墓茔呈扇形平布,坐西面东,围以1米多高的裙墙,低处有纪念碑一座,上刻九烈士事迹与生平。九位抗日烈士分别是:中国驻马尼拉总领事馆总领事杨光泩、领事莫介

  • 标签: 杨光泩 菊花台 中国外交 仁重 欧式风格 烈士事迹
  • 简介:村政权是抗日民主政权的基石。抗战初期,晋察冀边区改造旧村政权,建立抗日民主村政权,经历了半政权性质的村"动委会",到民选抗日村长,再到建立村民代表会议这样一个逐步改革的过程。打破了几千年的封建邻闾制,人民真正争得了当家作主人的权利和地位。历史证明,民主选举是实现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助推剂;边区村级政权"议行合一"的一元化体制,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不同于英美式民主的新民主主义新路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保证村政权改造和健全的关键;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实行集体领导,民主决策,依法施政,是村政权建设的发展方向;坚持用制度机制规范和约束权力,是确保村级政权工作人员始终保持良好作风的根本方法。

  • 标签: 晋察冀边区 村政权建设 民主选举 村民代表会议制度 抗日战争
  • 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对这一事件的集体记忆是国际社会集体记忆的重要内容。作为这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要组成部分的中国抗战,其应有的地位和作用在这一记忆中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这是由多重因素所造成的。今天在新的国际形势下,在中国成为世界和平发展重要力量的进程中,国际社会关于中国的抗战的集体记忆必须在记忆主体上进行调整,在记忆视角上进行转换,在评价标准上进行再造。中国人民的民族主体意识的不断觉醒,国际社会平等意识的Ft益增强,中外学者关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与中国抗战关系研究的逐步深入,为重构国际社会关于中国抗战的集体记忆提供了可能性。

  • 标签: 国际社会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中国抗战 集体记忆
  • 简介:1938年6月花园口决堤后,国民政府从民族抗战大局出发,对豫东黄泛区进行了一系列的资源整合和国家调度活动,目的在于增进灾区民众的凝聚力和对敌斗争的信心。主要有:一、开展大规模的政治宣传,给灾区和难民以道德旌扬和精神抚慰;二、密切关注新黄河的水势水情,扩大以水代兵的军事价值;三、制定善后政策,规范善后活动,增进善后力度;四、采取具体措施,对难民实施直接救助和救济。这些活动未必都卓有成效,但是在当时极其艰难的斗争条件下,对于拯救灾民、聚拢人心、激发民族抗战意志、实行持久抗战所起的作用,还是应当给予应有的肯定的。

  • 标签: 抗日战争 花园口决堤 资源整合 善后活动
  • 简介: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为应对时局,调整经济行政机构。成立了经济部,翁文灏担任部长。抗战相持阶段,国府经济行政机构改革进一步深化,诸多事权从经济部剥离。翁文灏为经济部调整改革作出了贡献。调整改革受到诸多制约:一是人事关系复杂,蒋介石对改革求治甚急;二是经济部与四联总处、行政院经济会议等机构事权冲突严重;三是以翁文灏为首的专家政治处于派系政治的围困之中。

  • 标签: 翁文灏 抗日战争 经济行政 机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