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研究重点在于探讨台湾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是否会影响公司财务报告品质可靠性。由于台湾上市公司的核心代理问题主要来自控制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本文预期,控制股东会通过盈余管理达到门坎。实证结果发现,代理问题较严重的公司,裁决性应计项目较大,并会通过盈余管理跨越前期盈余门坎,造成财务报告信息可靠性降低。相较于其他类型的控制股东,具有家族色彩的控制股东较会通过盈余管理达到门坎,并降低财务信息品质可靠性。

  • 标签: 控制股东 公司治理结构 所有权结构 盈余门坎
  • 简介:本文根据现有合并财务报表有关规定,对一则股权转让案例进行解析,最后指出现有控制概念的不足之处,尝试提出新的“控制”概念,即“控制”是能够让高层领导按照自己的意图做事,且能够根据控制获取利益的能力,并承担被投资单位大部分风险和收益的责任与权利。承担被投资单位大部分风险和收益是将被投资单位纳入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首要条件,有利于报表使用者理解和使用是根本目的。

  • 标签: 合并财务报表 控制 股权转让 股权质押
  • 简介:在中国日益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的企业要取得成功,就需要大量具备分析和管理能力的会计人才,在竞争激烈,瞬息万变的环境中,只有具备这些素质的人才能够摆脱既定的规章制度的束缚,建立并发展符合企业管理需要的会计信息系统。本文根据应用广泛的学识层次分类法分析了国大陆七所大学的会计课程期末考卷(这种学识层次分类法的理论认为较高的学识层次代表考卷包含较多分析性,概念性的内容),笔者之所以将研究的著眼点放在考试上,是基于这样的一个假设:考试是确定学生努力程度和努力方向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考试也是反映学生学习成果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尽管院校之间考卷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总体而言,考试内容仍然停留在较低的学识层次,同时,这些研究成果表明,中国的会计教育界有必要重新考虑课程考试的著眼点和侧重点,本文还会从会计教育过程的角度对会计教育工作者和政策制定机构提出了一些建议。

  • 标签: 会计教育过程 期末考试 中国 学识层次 高校 会计课程
  • 简介:建立社保制度“长效机制”是社保制度的一项重要工作。20多年来,国外社保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正是为了探索其可持续性,为了寻找其长效机制的实现途径。其中,有些国家积累了许多经验,当然也有惨痛教训,那么,我们应该从那些方面应该吸取它们的经验教训,如何将国外的一些教训划为我们的前车之鉴,如何将国外的经验拿来为我所用?哪些适合我们和哪些需要进行改造?如何将之吸纳到我们“十一五”的规划之中甚至吸取到我们社保制度的长期建设之中?

  • 标签: “十一五”期间 国外经验 机制 社保制度 可持续性 重要目标
  • 简介:会计处理的结果应符合大多数人的正常理解和一般常识,否则便会引起报表使用者的误读。以债务重组准则中债权人一方的会计处理为研究对象,从会计基本准则的角度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既有的会计处理混淆了债务重组损失与资产减值损失信息,未能全面记载债权人的债务重组损失信息。建议应全面、及时确认债务重组中债权人所承担的债务重组损失;对债权人前期提取的坏账准备应视为会计差错进行会计处理。

  • 标签: 债务重组 债权人 基本准则
  • 简介:一、"商信用字(2017)1号文件"是怎么回事?2017年7月21日,商务部信用工作办公室和国务院国资委行业协会商会工作局联合发出了《关于改进行业信用评价有关工作的通知》,即商信用字(2017)1号文件,全文如下:"各有关行业协会商会:近年来,有关行业协会商会积极开展行业信用评价,对提升企业诚信经营意识、推动行业信用建设、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 标签: 行业协会 信用建设 第三方机构 商会工作 信用评价 经营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