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学院之光"这一届的创作主题是"我的故事"。艺术家讲述自己,讲自己的经历,讲自己的成长环境,讲自己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这是历史上众多艺术家常用的主题,翻开美术史可以见到不少这样的作品,比方自画像,等等。这是直接地接触这一主题。间接的接触就更多,因为艺术家在生活里观察到什么,被什么所吸引总是取决于艺术家自己的兴致口味。所以,对观察对象的描述总是包含了观察者自我的流露。从这个角度说,无论什

  • 标签: 现代社会 条形码 作品 人与人 艺术家 产业社会
  • 简介:有提示27个色彩样本,从分为5群的90个概念中,选择各群之中与各色印象最为吻合的调查方法。以韩国和日本男女青年共计366名为对象,就国家、性别的差异对色彩感情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其结果可以确认的是,性别所带来的影响要远远比不上国别所带来的影响之差。然而看到在反应的

  • 标签: 色彩感 调查方法 比较研究 性别 女青年 相结合
  • 简介:由深圳何香凝美术馆主办的“第二届当代雕塑艺术年度展”于1999年10月16日在深圳华侨城开幕。此次年度展邀请中国内地、港澳台、英国、法国等国内外29位艺术家共27件作品参展,并将参展作品集中于美术馆邻近的一块2.7公顷苑地建立一个露天雕塑公园。

  • 标签: 雕塑艺术 何香凝美术馆 景观 雕塑公园 参展作品 中国内地
  • 简介:下图所示,是从质问6(Q,6)至质问9(Q,9)的关于色的意味印象资料进行因子分析的结果。其分析首先使用世界全体的资料,其次分国家(地域)之别进行。最初的一张"世界全体"图是根据20个国家(23个地域)的色彩感情标准情况画成。这相当于探求到第3因子时的第2、第3因子的平面。"暖"和"冷"、"轻"与"重"连结成线,可以说是一种偶然,在中央的交结

  • 标签: 因子分析 色彩感 标准情况 资料 质问 世界
  • 简介: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已经尘埃落定,在新世纪过去的十多年里,系统地梳理这段历史,成为美术史论界研究的重要工作之一。有鉴于此,以富藏近现代美术作品而著称的中国美术馆,特开设“中国美术馆‘重读经典’藏品专题陈列”。推出此举,一是通过馆藏经典作品展示向观众系统性介绍20世纪中国美术史的发展脉络,二是以此推进20世纪中国美术史研究的深入展开。“搜尽奇峰——20世纪中国山水画选展”便是这个系列陈列之一。

  • 标签: 中国山水画 2O世纪 中国美术史 中国美术馆 20世纪 美术史研究
  • 简介:湖北美术学院以1+3视觉艺术人才培养模式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使得以往的教学实践有了新的成绩。就书法教学而言,把握“书法即图式”的教学原理,是贯通整个视觉教学实践的关键,是完成书法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而这一关键就在于1与3的教学实践和“书法即图式”原理的衔接。

  • 标签: 人才培养模式 书法 教学原理
  • 简介:本文就老上海月份牌广告画进行系统研究与探讨,提出月份牌广告画是西洋广告画本土化的结果,是高度商品化下的产物,它与时代特征紧密结合。本土化、商业化、摩登化、通俗化、艺术化是20世纪30年代月份牌广告画的五大特征,也是当代美术设计的宝贵财富。

  • 标签: 月份牌 30年代 老上海 广告画
  • 简介: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1841年2月25日生于里莫盖斯,在巴黎长大。1862年进入美术学院之前,雷诺阿先是做了几年的商业画家并在卢浮宫临摹绘画,他在美术学院学习了一年,师从埃米尔·西尼奥尔和夏尔·格莱尔。在格莱尔的私人画室中,雷诺阿遇见了莫奈、弗雷德里·巴齐耶和艾尔弗雷德·西斯莱,西斯莱介绍他认识了外光绘画。

  • 标签: 20世纪 艺术史 画家 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 法国 乔治·皮埃尔·修拉
  • 简介:外国美术史图录《世界美术》编辑部编法国印象主义()图21《路维希安的公路》(或《塞夫勒大道风景》),西斯莱,1873年,油画,54x73厘米,巴黎奥塞美术馆藏阿尔弗莱德·西斯莱(A;fredSisley,1839-1899)是英籍画家,生于巴黎,受...

  • 标签: 印象主义 印象派画家 美术馆 美术史 编辑部 德加
  • 简介:我国的美术教师对于儿童水墨画教学的思考.需要从哪些方面考虑问题呢7齐亚宏老师坚持着自己的教学探究,全国各地的美术教师也在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教学。但是,问题不清晰.目标自然无法达成。

  • 标签: 水墨画教学 老师 儿童 美术教师 教学探究
  • 简介:1964年巴黎索那邦画廊正在展出安迪·沃霍尔铺天盖地的装置《花》,前往参观的人可能想不到眼前的波普作品,同只有几个街区之隔的桔子馆里莫奈的壁画《睡莲》有什么关联。莫奈的世界使色彩和空间同一,这吸引了从萨姆·弗兰西斯、埃尔斯沃斯·凯利到伊夫·克莱茵的抽象画家。如果我们把沃霍尔墙纸似的《花》当作装置艺术的一个端倪,那么可以肯定他受益于莫奈。

  • 标签: 《花》 装置艺术 艺术家 画家 画廊 抽象画
  • 简介:杜尚晚年名作《已给出:1、瀑布;2、照明的燃气》体现出"水中生火(光)"的创世神话要素,表达了"死而复生"的主题。个体生命总是由生而死,而生命本身却是由死而生:"死而复生"的观念自古就有。在现代西方.鉴于一神论权威的下降,基督教的核心内容"死而复生"以其原始形态表现出来。非基督教的性崇拜和地母崇拜要素,以及与之紧密相关的舍己精神.成为了西方现代艺术的重要主题。

  • 标签: 杜尚 《已给出:1、瀑布 2、照明的燃气》 新解 西方现代艺术 “死而复生”
  • 简介:2006年湖北美术学院筹备成立了视觉艺术基础部①。2009年,1+3视觉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教育部立项。2014年,基础部拟在梳理1+3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实施综合配套改革,全面探讨视觉艺术观念下的造型教学理念,在确立和彰显教师“教学个性”同时,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的改革路径,不断推进1+3课题的对接及创新人才计划的实施。本文试图以“合而不同”的教学构想,明晰“通识”与“专识”的课程对接关系,并通过1+3课题计划,逐步推进以教学共识为基点、以创新人才培养为其教学路径的课程计划的对接。

  • 标签: 视觉艺术 观念 教学共识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