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5 个结果
  • 简介:本文认为“同均三宫”还远未确立其理论地位,它的各种基础还很虚弱。对“同均三宫”不宜作简单的否定,也不宜作简单的肯定。“同均三宫”涉及到中国音乐体系之全局和根本,需要对其作出正、反两方面的论证。本文作者不仅提出问题,而且从史学依据、乐学逻辑、乐调实际三个方面予以阐述;在对各种观点、材料进行分析、概括的同时,系统地表明了自己的看法。作者以为,对“同均三宫”加以论证,其结果无论是证实还是证伪,对于中国音乐理论事业的根本利益来说,都无疑是一件幸事。

  • 标签: 同均三宫 论证 史学依据 乐学逻辑 乐调实际
  • 简介:<正>中国音乐,从前曾称“国乐”,现在一般都统称为“民族民间音乐”,简称“民乐”。这些都是关起国门的内部称呼,一旦步出国门,这些称谓就不确切了,每个国家都可把其自己的音乐称为“国乐”或其“民族民间音乐”。在中外音乐文化交流逐步发展,渐趋频繁的当今,我认为有正名的必要。中国音乐就叫“中国音乐”,简称“中

  • 标签: 三十年 中国音乐 民族民间音乐 教学程式 教育问题 音乐院校
  • 简介:<正>放松是演奏各种器乐的共同要求,琵琶演奏也不例外。琵琶右手指法繁多,技术复杂,变化多端,演奏方法和音质等要求严格。任何一种指法都是指、掌、腕、臂相互关联的有机结合、协调放松的运动。而手腕的放松则是关键。

  • 标签: 平衡状态 琵琶演奏 有机结合 协调放松 演奏方法 手腕
  • 简介:为了发展我国民族声乐,学习借鉴西洋美声唱法的优点是十分必要的,但不能因此而忽视我国传统民间乐律对民族声乐艺术的制约,否则就会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这是我国民族声乐数学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 标签: 民族声乐 纯律 五度相生律
  • 简介:<正>小提琴这件乐器是从什么时候传来中国的,没有仔细考察过,估计总有一百多年了。我自己学琴有六十多年了。在我之前我的老师有两位是中国人,我的父亲早年业余也拉过小提琴,我并不是最早的。解放前后的小提琴教学上海音乐学院的前身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自一九二七年成立后就有了小提琴专业,但解放前二十二年水平一直不高。最近我翻阅了

  • 标签: 专科学校 小学生 外国 小提琴教学 大中小学 文化课
  • 简介:众所周知,歌曲评论的主要意义在于:分析一首作品的成败与得失,为广大歌曲作者提供学习和借鉴的创作实例;为歌者理解和把握作品提供帮助,使其在二度创作中更加充分地运用艺术手段,赋予作品以新的内涵;为众多的读者和爱好者认识和了解作品给以理论的辅导,使其能知道这首歌为什么好,继而使

  • 标签: 二度创作 旋律线条 歌曲创作 主要意义 主题乐句 音乐美学
  • 简介:<正>我国民族拉弦乐器,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民族拉弦乐器发展很快,不论在造型、音域、音响,还是在演奏技巧等方面,都大有变化。虽然如此,也还有不少需要继续改善之处。现扼要说明如下:一、拉弦乐器组的解体:建国初期,在民族乐队中,民族拉弦乐器组已基本形成。从造型、音质、音色、音量、音域直到演奏姿式和演奏技巧等都比较统一、系统,为拉弦乐器的

  • 标签: 拉弦乐器 民族乐队 弦乐器组 演奏技巧 音域 建国初期
  • 简介:<正>词牌和曲牌之异同,可以有三个方面:1.牌名,2.词句形式,3.曲调形式。现引五曲(见后),牌名均相同,曲调却均相异。从词曲的形式看:除曲③《四喜满江红》以外,曲①②④⑤的词句形式均相同,均是出于词的一体。一方面人们希望保留一些美的形式而要求其稳定不变,另一方面,人们又希望突破死板的形式而取得一定的自由。我国宋元以来的同

  • 标签: 同名 满江红 戏曲 三个方面 曲牌 形式
  • 简介:一、历史剧创作的优势、劣势以及由此而决定的创作特点历史剧是一个颇具弹性的概念。为了避免不必要的误解,我想在这里把它界定为以一定的历史事实为基础进行加工创造的一种戏剧体裁。1、历史剧创作有着它先天的优势。题材对象知名度高,成功率也高,基本的史实依据和是非:界限等都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定型。这些因素使它对观众有一种天然的吸引力,从而有力地避免了作者漫无边际的虚构和矫揉造作。然而,历史剧创作的优势又同时是它的劣势。历史图像、人物形象的稳定性和固定化,又使历史剧的创作成为一种有限制的创造,即所谓'带着

  • 标签: 创作问题 历史剧创作
  • 简介:一、大拇指的作用大拇指在钢琴演奏技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大拇指的普遍运用有近150年的历史。它是钢琴演奏技术上的新起点,反过来它又促进了音乐的创作与发展。我们演奏每首乐曲的上行和下行是用手指的跨越方式来进行的,我们一般在3指和4指之后,用大拇指去连接上行和下行的乐

  • 标签: 钢琴教学 拇指 视谱 作品 和弦 几个问题
  • 简介:<正>方法论的成熟是一个学科成熟的基本标志之一。虽然我国的音乐美学学科已经从初创开始走向发展阶段,但较之成熟还有相当的距离;在种种原因之外,方法论不成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而且它对这一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将构成严重障碍,所以应把方法论的建设纳入到音乐美学基础理论建设的重要范围之中。以“三论”盛行为标志的新方法论热至今已近十年,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结构主义、符号学、语义学、释义学、现象学等等,已陆续介绍进来并运用于音乐

  • 标签: 音乐美学 方法论问题 新方法论 研究中 基础理论建设 结构主义
  • 简介:双簧类管乐器DoubleReedWindInstruments)的音准(intonation),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其中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客观因素有乐器质量及环境因素等,主观因素包括哨片的控制及唇形,气息运用和指法等.其中哨片对音准影响甚大.它看起来似乎是一种客观因素,但专业演奏者多用自制哨片,其中的确体现演奏者的主观意图.探讨音准往往离不开演奏.任何一个乐音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存在于特定的调式、调性、旋律与和弦之中.本文仅就双簧类管乐器的技术性音准问题加以探讨.对专门性技术问题也尽可能限制在与音准有关的范围内.

  • 标签: 管乐器 音准问题 哨片 演奏者 振动频率 音孔
  • 简介:  高音辉煌、饱满、结实,过渡平滑圆顺、上下自如,具有金属般的穿透力和艺术感染力,是每个男高音梦寐以求的事.但在现实中,有些人经过长时间努力,并没有真正解决高音,声音发白、挤、卡、一到高音脸红脖子粗等,还得了"恐高症",成了"难高音".其实这个问题形成是有一定的客观因素的,目前,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理论界关于男高音的训练很少提及,偶尔接触到的大多泛泛而谈,大同小异没有深入到问题的内部,触及问题的本质.诸如混声、关闭等,对如何训练混声,怎样运用关闭,太多模糊不清,很多男高音苗子就这样埋没了.……

  • 标签: 男高音训练 解决关键问题 训练需要
  • 简介:文章通过对历年来发表的有关探讨琵琶历史渊源及流派的传承与发展方面的文章及相关历史文献的梳理与综合,试图从相同与各种不同的见解和争议中,使我们能更准确地把握当前琵琶研究的成果与现状,使这一重大课题在今后能得到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 标签: 秦琵琶 曲项琵琶 五弦琵琶 历史渊源 流派 综述
  • 简介:一、《穿戴题纲》的年代问题《穿戴题纲》记载的是清内廷戏剧演出时人物的穿着及装扮,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研究清代内廷戏剧演出活动包括戏剧人物的扮相、剧目及其声腔的史料。笔者在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资料室看到两套《穿戴题纲》,一套是齐如山先生的过录本,另一套是傅惜华先生的过录本。原本藏故宫博物院。笔者曾将这两套作了对照,内容完全相同。《穿戴题纲》共上、下两册,上册是“节令戏、开场戏、弋阳腔、(目连)大戏”,是宫廷特有的昆、弋腔节令,庆典,开团场等吉祥戏。下册是三百一十二出“昆腔杂戏”,大多为元明杂剧、传奇里的折子。

  • 标签: 《穿戴题纲》 年代问题 剧目 清朝 戏剧演出 人物塑造
  • 简介:一、注意范唱的准确性和熟练性学生的模仿性较强,教师的范唱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学生的发音、吐字、音色、姿势甚至神态往往总是潜存着老师的影子。“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所以示范就成了教师在教学中极其重要的方法与手段了。范唱是音乐教...

  • 标签: 范唱 音乐教师 歌曲 导入语 以情代声 教学手段
  • 简介:文章以血缘、地缘、信缘三种社会形态的建立为理论架设,论述了不同的文化机制下音乐传播、传承的特点和意义。对当代条件下的音乐文化面临的问题作了有益的探索,以引起人们的思考。

  • 标签: 信缘社会 传播 传承 濡化 文化化 场域化
  • 简介:<正>近几年来,在许多同志的讲话、文章中大多提及音乐的时代性问题,几乎大家都讲不同的时代要求有不同的音乐作品。但音乐时代性的含义究竟主要指什么。人们的解释不尽相同,甚至还存在原则性的分歧。有人主要从社会斗争和广大群众的政治要求去认识这个问题,认为不顾群众的要求,就是脱离群众、脱离时代。只要解决了音乐与群众相结合这个根本性的

  • 标签: 表现形式 艺术创造 表现手法 四十年代 题材内容 音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