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8 个结果
  • 简介:<正>(一)在19世纪70年代前,缫丝生产完全是农民家庭手工业的一统天下,蚕桑业与缫丝业一直牢固地结合于小农经济的内部,停留在小农个体经营的阶段,尚未出现养蚕与缫丝相分离的现象,正如日本学者铃木智夫教授所指出的:“蚕户各自以收获之成茧,直于自家缫丝,而以生丝出售,向无缫丝与养蚕离分之观念”.在中国农村手工缫丝业广泛发展的基础上,1874年,侨商陈启源于广东南海县开办继易隆缫丝厂,使用法国式共拈车,又设置锅炉,输蒸汽于茧盆,代替炭火煮茧.如此一来,据说工效提高许多,“一人可抵十人之工”,而且所缫生丝粗细均匀,售价提高,“期年而获重利”,引得时人分外眼热,竟相仿效.到1894年时,广东全省先

  • 标签: 土丝 清末民国 桑蚕丝 丝织业 丝生产 江浙地区
  • 简介:诏安县梅岭港,在我国南海与东海交汇处,踞闽粤上下要冲,面积约150平方公里,形如布袋,腹大口小,海腹最宽处14.5公里,海口最窄处只有7公里,港口有城州岛和西屿,犹如两个门岗把守港口。梅岭港自古以来是海上重要交通要道。唐光化元年(898)辟为渔港,唐末被闽王王审知辟作商港,有“闽人泛粤转市于夷”之称。就海上贸易而言,梅岭“内与漳潮诸地吭背相属,外与东西两洋呼吸相通”,是海上丝绸之路必经的水域,湾内有众多避风性能良好的港汊,在船只通常采取分阶段“梯航”的条件下,是一处较为理想的取水补给中继港,而本地船只上下航行,位置又比较适中。梅岭所在漳潮地区,宋代中叶就有“风物冠南方”之称。特殊的地理环境,使梅岭自然而然地成了漳州府洋舶出发的起点,用现代术语说,就是外贸口岸了。

  • 标签: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贸易 交通要道 地理环境 外贸口岸 诏安县
  • 简介:新千年的第一个春天,我参与的第一件有意义的事,便是迎接古道上的来宾,并接受其采访。4月1日,印度音像公司史迪威公路摄制组一行记者4人,风尘扑扑来到腾冲,他们是经我国外交部批准而来从事这一友好活动的,陪同而至的有云南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任佳女士和所长助理、翻译郭穗彦小姐,地县外办领导及工作人员。他们到腾冲的第一个活动即是访问有关专家学者,在接受采访的二人中,笔者即为其中之一,对方知道我是搞史志工作的,临时给我出了一题,即腾冲历史及与印度的友好活动,能涉及经贸的更好,讲话只能是二分钟,为此我做了如下介绍:

  • 标签: 腾冲县 中国 云南 “丝绸之路” 历史发展
  • 简介:诏安负山带海,东南部海域的众多港汊,西北部山区的茂盛林未,为航泊、造船提供了便利。两千年前,这里的古越先民就以驾舟泛海见长。本邑介于古代两大国际贸易港——泉州、广州之间,置县以来除梅岭半岛外,又长期辖有铜山岛和

  • 标签: 国际贸易 海上运输 海上贸易 诏安地区 走私贸易
  • 简介:万历年间戏曲选本《风月词珍》(《词珍雅调》之一种)中辑录的《新兴闹五更[银纽]》、《时兴十二时闺情妙曲[金纽]》、《时兴桐城山歌·斯文佳味》等民歌,既是对向来已知的明代民歌尤其是桐城歌内容的丰富,亦有助于廓清此前人们对于[银纽]、[金纽]等流传情况的错误认识。

  • 标签: 风月词珍 民歌 价值
  • 简介:清代外销艺术品,包括外销瓷、外销画、绣品、家具、象牙制品、银器等,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又融入了符合西方人审美的因素,是这一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清代,、瓷、茶是中西贸易的最大宗商品,对欧美国家的文化及社会生活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现存蕴含、瓷、茶文化题材内容的外销艺术品可见这一时期中国、瓷、茶文化对西方国家的影响,以及由此带来中国风的盛行。

  • 标签: 清代外销艺术品 外销画 广绣 广彩 茶文化
  • 简介:清代广州工匠为满足海外市场对中国绣品的热切渴望和需求,创作出了大量融贯中西艺术风格的提花织物、手绘丝绸和刺绣丝绸。本文通过梳理广东省博物馆藏的清代广州外销绣品,对了解不同时期广州外销织绣品的工艺特色、艺术风格以及中外艺术风格的交流与互鉴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清代 广州 外销 丝绣品
  • 简介:在夏秋季节,穿上一件质地柔软挺括的麻布时装,会使人平添几分秀美,几分潇洒。可是你知道吗?这些麻类织品中寄托着一位不平凡女性的全部情感,渗透着她终生的心血。她,就是著名苎麻纤维专家酆云鹤。

  • 标签: 苎麻纤维 云鹤 化工厂 化学脱胶 邓颖超 化学变性
  • 简介:德尔维尼草纸文献是现存较旱的古希腊语写本,损毁较多、文字本身晦涩难懂,现代研究都带有很大程度的猜测成份。但文献对厄莉努的职司与形象演变的相关记载,对于理解希腊宗教的发展脉络则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德尔维尼草纸 厄莉努丝
  • 简介:抗日战争爆发后,作为丝织业大宗,江苏省及上海市制工业受到极大影响。本件史料反映了七.七事变前后江苏及上海制工业的变化,对研究这一时期中国丝织业发展有一定作用。

  • 标签: 事变前后 江苏省 上海市 制丝工业
  • 简介:海外华侨华人六千多万,三分之二祖籍广东,广东海外华侨华人由广府、客家、潮汕三大群体组成,其中客家华侨华人为数较多,以祖籍梅县为众。散居世界80多个国家,主要聚居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越南、缅甸、泰国、毛里求斯、法属留尼旺、加拿大、美国、中南美洲等国家和和地区。客家人血脉中的因子,造就客家人五次大迁徙后再下南洋闯非洲的海寻梦壮举。由唐至清,中国开辟的海上丝绸之路将陶瓷、茶叶、丝绸等中国商品远销海外,客家商人也出海贸易定居海外,成为早期海外侨民之一;

  • 标签: 客家人 海外 海上丝绸之路 梅州 侨胞 华侨华人
  • 简介:中国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海洋国家,但比起西方海洋强国来,无论从航海历史的悠久,还是从远洋航行所到达的海域看,都毫不逊色。中国人航海并向海外移民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秦始皇徐福率数千童男女东渡瀛洲之时,即寻找海外仙山及长生不老药的那次。据说徐福他们没有回来,流寓瀛洲。

  • 标签: 出海通道 对接 早期 闽西 航海历史 海外移民
  • 简介:据悉,由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广西防城港市文化委员会共同主办的“海寻踪--华侨华人与海洋文化”学术研讨会将于2017年10月18日-21日在广西召开。研讨会将围绕华侨华人海外迁徙与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移民文化、海洋文化与博物馆建设、涉侨类、涉海类博物馆交流合作机制建设等议题开展讨论与交流。

  • 标签: 学术研讨会 海洋文化 华侨华人 华侨历史博物馆 对外交流 文化委员会
  • 简介:汪籛先生生前曾对隋唐社会经济史多所关注,并留下了数篇重要的论考,对于学界进一步探研相关问题深具启迪意义。兹谨就汪先生有关隋代户口、隋唐田亩数、唐代产地之论考及其方法论试加述说,以为先生百年诞辰之纪念。

  • 标签: 社会经济史研究 隋唐 户口 隋代 产地 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