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卡培他滨单药维持治疗应用于晚期乳腺癌中的疗效及缓解率。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的7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数字随机分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5例,分别行定期复查、卡培他滨单药维持治疗。观察两组病情缓解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缓解率为74.29%,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并无显著对比性,P>0.05。结论卡培他滨单药维持治疗应用于晚期乳腺癌中,效果较佳,可有效缓解病情,且安全性高。

  • 标签: 卡培他滨单药维持治疗 晚期乳腺癌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白芍苷胶囊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3月-11月期间收治的142例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研究,并采取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1例。给予对照组孟鲁司特钠,给予观察组孟鲁司特钠+白芍苷胶囊,并对两组血清指标和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血清指标(IL-2、IL-6水平)、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中采用孟鲁司特钠+白芍苷胶囊对小儿过敏性紫癜患儿进行治疗,能够显著的改善患儿的血清指标,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白芍总苷胶囊 孟鲁司特钠 小儿过敏性紫癜 治疗有效率 血清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干化学法与尿沉渣用于尿常规检验及对错误率的影响。方法 于2019年2月至2021年7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7名尿常规受检者,分别采用干化学法、尿沉渣法以及联合检验法检验,将三种方法在临床中的检验方法予以对比,并分析。结果 经过临床样本检验57名受检者中红细胞阳性患者共16名。干化学法检验中阳性检出率为1.75%(1/57),阳性准确率为6.25(1/16);尿沉渣法阳性检出率为7.02%(4/57),阳性准确率为25.0%(4/16);两种方法联合检验阳性检出率为21.1%(12/57),阳性准确率为75.0%(12/16)。联合检验红细胞阳性检出率、准确率均高于其他两种检验方法。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干化学法 尿沉渣 尿常规检验 总错误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考察心安胶囊中黄酮在pH7.8磷酸盐缓冲液中的溶出曲线。方法:采用浆法装置进行溶出度测定,以pH7.8磷酸盐缓冲液900ml为溶出介质,转速50转/分钟,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检测波长510nm,计算不同时间点的累计溶出度,并绘制溶出曲线。结果:黄酮含量方法专属性强,芦丁在0.02mg/ml~0.15m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分别y=5.23x-0.021(r=1.0)。在测定浓度80%~120%范围内,芦丁加样回收率为99.6%(n=9),RSD为0.22%,心安胶囊中黄酮在pH7.8磷酸盐缓冲液中能快速溶出。结论: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心安胶囊中黄酮溶出量,其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重复性好,节约检测时间,可作为心安胶囊中黄酮溶出度控制方法。

  • 标签: 心安胶囊 溶出曲线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简介: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监测评价体外反搏对冠心病患者缺血负荷(TIB)及心率变异(HRV)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70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除常规治疗之外联合体外反搏,两组治疗前后均实施心电图动态监测,分析患者缺血负荷及心率变异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DNN、SDANN、SDNNindex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ST段压低发生的次数、ST段压低持续时间、TIB均低于对照组。结论:体外反搏用于冠心病患者治疗中,能够改善心率变异性,降低缺血负荷,值得推广。

  • 标签: 冠心病 体外反搏 动态心电图监测 缺血总负荷 心率变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变桡动脉压迫首次减压时间以及压迫时长对患者穿刺处出血肿胀的影响。方法:现随机选取在我院行2023年6月到2023年9月期间行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计纳入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在穿刺后首次按压时间为2小时,减压 1次,压迫时长6小时。观察组患者穿刺后首次按压时间为1小时,减压 1次,压迫时长4小时。对两组患者不同的按压时间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心理变化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于对照组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SDS评分和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原首次压迫时间以及压迫时间上缩短首次压迫时间以及压迫时长达到患者穿刺处出血肿胀减少,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增加治疗舒适度,研究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桡动脉压迫 压迫时间 穿刺 出血肿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异甘草酸镁联合白芍苷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并肝功能异常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施以不同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在患者肝功能恢复方面,联合治疗组优于常规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相应患者而言,采取异甘草酸镁联合白芍苷治疗方式,可以吗,明显改善环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刚功能恢复。

  • 标签: 异甘草酸镁 白芍总苷 类风湿关节炎 肝功能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白芍苷对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对作用的机制。方法 把30份人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分成三组,即基本组、模型组、研究组,每组各10份样本。基本组采取常规的培养方法,不做其它处理,而模型组与研究组则采取使用10ng/mL的肿瘤坏死因子⁃a培养,并制作RA体外细胞的模型。研究组再使用白芍苷62.5 ug/mL进行培养;而模型组则运用等量的生理盐水进行培养。在培养24h以后收集三组研究的细胞。对比三组细胞增殖能力、调亡率、磷酸化JAK2蛋白、磷酸化STAT1蛋白、磷酸化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和基本组对比,模型组的光密度上升,和模型组对比,研究组光密度值下降,P

  • 标签: 白芍总昔 成纤维样滑膜细胞 增殖 类风湿关节炎 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肝病患者的清中AST/ALT比值、胆汁酸(TBA)及前白蛋白(PA)的变化情况,分析其与肝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200例不同肝病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者的AAST/ALT比值、TBA和PA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相较于健康体检者,急性、慢性肝炎患者的AST/ALT比值明显降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AST/ALT比值明显升高(P<0.05);急性、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TBA均不同程度的上升(P<0.05);急性、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患者的PA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通过联合检测血清AST/ALT值、TBA和PA可以为肝病临床诊断提供依据并且可以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联合检测 AST/ALT值 TBA PA 不同肝病患者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胰腺炎患者护理中空肠内营养的作用及对血清蛋白、血清C反应蛋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21年3月期间本院接诊重症胰腺炎患者62例行回顾性临床研究,患者治疗期间均接受鼻空肠管下早期营养支持。分析患者护理期间血清蛋白、血清C反应蛋白及相关血清指标变化及病情治疗影响。结果:(1)护理7日时候患者血清CRP(22.14±5.49)mg/L、PCT(3.51±1.02)μg/L、TNF-α(31.04±2.41)U/ml、白蛋白(42.02±4.08)g/L,较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护理实施后患者腹痛缓解时间为(4.51±1.56)d、肠内营养持续时间为(3.05±1.12)d、经口进食恢复时间(10.26±3.15)d、住院时间为(16.72±4.31)d、CTSI评分为(4.65±1.72)分、并发症发生率为8.06%。结论:重症胰腺炎患者护理中空肠内营养的实施可积极纠正患者机体营养代谢水平,以促进炎症症状转归,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质量,效果显著。

  • 标签: 重症胰腺炎 空肠内营养支持 血清总蛋白 C反应蛋白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对胆固醇正常的冠心病(CHD)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和130例CHD患者(CHD组)血清中hs-CRP和h-FABP进行测定。结果胆固醇正常、边缘性增高和升高的CHD患者血清中hs-CRP和h-FABP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联合应用hs-CRP和h-FABP两种标志物判别,对胆固醇正常的CHD患者诊断阳性率为90.0%,分别高于单独应用hs-CRP的75.0%和h-FABP的32.5%。结论联合检测hs-CRP和h-FABP,既能提高预测发生CHD的危险性,也可提高早期诊断CHD和心肌损伤的准确性。

  • 标签: 总胆固醇 超敏C-反应蛋白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用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护理中对其平均住院天数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2月到2024年2月期间在本医院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80例患者,以信封法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率与平均住院天数。结果:研究组的平均住院天数比对照组少,护理满意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住院天数、满意度均有积极影响。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平均住院天数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 HIV核酸即时检测分子诊断技术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1)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及对精密度、检测限的影响。方法:取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期间检验科收集的临床检测样本 60例,均采用传统 PCR技术和 Xpert HIV-1即时核酸检测,比较两种技术的应用价值。结果: Xpert HIV-1即时核酸检测符合率更高,抗干扰能力更强,对精密度、检测限的影响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1)检测中应用 HIV核酸即时检测分子诊断技术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精密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HIV核酸即时检测分子诊断技术 HIV-1检测 总精密度 检测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紫荆皮中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propolis,TFP)的抗氧化活性,总结TFP对小鼠肝癌Hepa1-6细胞,人肺癌A549细胞和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的作用。方法:测定TFP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羟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测定TFP的还原力,对其体外抗氧化活性、肿瘤细胞增殖抑制能力加以评价。结果:TFP浓度25%-150μg/ml之间,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清除率与同浓度下维生素C的清除率相比更小,差异极为显著(P<0.01)。TFP浓度25%-150μg/ml之间,其还原能力呈浓度依赖性增大,差异极为显著(P<0.01)。紫荆皮中黄酮对小鼠肝癌Hepa1-6细胞,人肺癌A549细胞和人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有抑制作用,相较于溶媒对照组,差异极为显著(P<0.01)。结论:TFP的体外抗氧化能力较强,对小鼠肝癌Hepa1-6细胞,人肺癌A549细胞和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可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紫荆皮中总黄酮 抗氧化活性 抑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