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设置中医护理特色明显的抛锚式教学方案,并在中医护理技能操作带教中进行了对照评价。结果显示,抛锚式教学组实习护生的中医护理操作考核、综合素质成绩均明显高于传统教学方法组(P〈0.05),提示抛锚式教学法运用于中医护理操作带教可以明显提高实习护生的操作技能及培养批判性思维、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

  • 标签: 抛锚式教学 实习带教 中医护理
  • 简介: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机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基本操作实验、合成实验、综合设计实验等。其中基本操作实验是其它实验的基础,只有让学生正确、规范地掌握好基本操作的技术与技能,后续的合成实验、综合设计实验才可能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

  • 标签: 有机化学 基本操作实验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护理缺陷登记本的使用,减少手术室护理缺陷的发生,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安全。方法:建立护理缺陷登记本,将所发生的护理缺陷由当事人把事件名称、发生经过、事件分析、追踪回访记录到登记本上,由护士长组织分析原因,总结经验,共同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到工作当中。结果:将我院手术室2014年-2016年间发生的护理缺陷分类总结,发现护理缺陷风险有明显改善,数量有所减少。但随着医学科技的发展,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护理缺陷也有新的变化和发现,通过应用护理缺陷登记本,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提出整改和防范措施,消除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结论:加强护理人员的自律性,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和综合素质能力,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和法律意识,用制度来约束护理行为,严格执行规章制度,进行规范操作,消除手术护理安全隐患,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安全,让患者和医生皆满意。

  • 标签: 护理缺陷 登记本 手术室护理质量安全
  • 简介:通讯作者王璐,女,(1972-),汉族,主管护师,研究方向预防医学,临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四手操作在口腔门诊治疗中应用的价值及护理配合。方法将四手操作流程应用于口腔门诊治疗过程中。结果结论对于减少交叉感染,增加患者在治疗中的舒适度以及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和质量都四手操作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其也有助于提高护士的整体素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四手操作 口腔门诊 工作效率 治疗效果Four hand operation and nursing in oral out-patient treatment in the mix
  • 简介:目的:探究规范化风险管理制度对内科护理安全管理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时间为2016年1月-2017年9月,自2017年1月起在内科病区实施规范化风险管理,组成管理小组,针对风险管理制度进行规范化调整,比较实施规范化风险管理制度前后内科病区的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投诉率及护患纠纷发生率,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了解实施前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差异。结果:在实施规范化风险管理制度后,内科病区的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投诉率及护患纠纷发生率均显著降低,与实施前相比差异显著(P〈0.05)。在实施规范化风险管理制度后,内科病区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升高(P〈0.05)。结论:在内科病区实施规范化风险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控制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提高护理安全管理质量,改善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内科 护理安全 护理管理 风险管理 规范化管理
  • 简介: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一起构成医学及相关专业教学的有机整体,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学生动手能力与实践水平的提高和毕业生能否适应社会的需求。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只重视理论知识,而忽略实验技能的掌握,即将实验教学定位于辅助教学,考试方法也只重视考理论而不重视实验考试。因此,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加强教与学的管理,就有必要改革原有的实验考试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本文通过医学生物化学“口试+操作”实验考试模式的建立与应用,表明此考试方式更能全面检测学生对生物化学实验的掌握情况,考试成绩也更符合正态分布。一、传统生物化学实验考核模式的分析1.传统实验教学考核模式生物化学教学一般由理论和实验教学两部分构成。笔者所在学院对学生进行考核时是把两部分合计为100分,其中理论考核成绩占70%,实验考核成绩占30%。生化实验课成绩30分,包括平时成绩15分,实验考试15分。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实验报告、实验效果和出勤情况等,都有相应的评价标准,但由于不是本文讨论重点,在此不再赘述。本文主要对实验考试的形式和内容进行探讨。多年来,笔者所在学院同国内其它一些高校一样,对学生生物化学实验学...

  • 标签: 生物化学 实验考试 口试加操作 考试模式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检测抗HIV中将不同免疫检验方法进行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以150例HIV抗原标本为例,将其分为三组,一组给予双抗原夹心ELLISA检验,另外两组给予金免疫层析实验和间接ELISA检验方法,分别命名为甲组、乙组和丙组,对其不同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甲组患者的阳性率分别为100.00%、100.00%和100.00%,数据对比显著高于丙组,各项数据对比均显示为P0.05,甲组的数据均比乙组高,甲组诊断效果更好。结论:在对抗HIV进行检测时,将双抗原夹心ELISA法进行应用,其对应的检测准确率最高,临床检验可靠性也最高,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抗HIV 双抗原夹心ELISA法 金免疫层析实验 间接ELISA检验法
  • 简介: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加工肉制品致癌'报告后,引来多方各种质疑,为此,世卫组织对一些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予以公开回应。红肉指哪些肉类?红肉是指所有哺乳动物的肌肉,包括牛肉、小牛肉、猪肉、羔羊肉、羊肉、马肉和山羊肉。加工肉制品是什么?加工肉制品指经过盐渍、风干、发酵、熏制或其他为增加口味或改善保存而处理过的

  • 标签: 马肉 羔羊肉 世卫组织 流行病学研究 结肠直肠癌 全球疾病负担
  • 简介:[目的]探讨早产儿桡动脉穿刺采血标准化操作流程对提高采血成功率的效果.[方法]早产儿72例(常规组)桡动脉采血按照常规的方法,77例(改良组)桡动脉采血按照通过品管圈质量管理活动改善后的标准化操作流程.[结果]应用早产儿桡动脉穿刺采血标准化操作流程后桡动脉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活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桡动脉穿刺采血标准化操作流程能提高早产儿桡动脉穿刺采血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标准化操作流程 早产儿 桡动脉 穿刺采血
  • 简介:目的:观察分析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对中药处方的合理性与临床用药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6月在北京医院接受中药处方治疗的患者1230例,在实施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后收治的615例为观察组,另615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处方不合理情况(包括药物数量、剂量的不合理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处方合理率95.12%,不合理率4.88%,饮片数量、单味药材剂量不合理率分别为1.63%、3.58%;有毒、小毒药材使用率分别4.72%、21.63%;有毒和小毒药材剂量合理率97.53%。对照组处方合理率79.67%,不合理率20.33%;饮片数量、单味药材剂量不合理分别14.41%、19.19%;大毒、有毒、小毒药材的使用率分别为12.68%、32.68%;有毒、小毒药材剂量合理率82.44%;以上指标组间比较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分别1.79%、14.47%,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原因:饮片质量不佳36.36%,患者自身耐受性差63.64%,对照组饮片质量不佳23.60%、配伍禁忌16.85%、药物使用方法不规范21.35%、患者耐受性差38.20%。结论: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可有效提高中药处方的合理性和临床用药安全性,能够降低不良反应,适合临床推广。

  • 标签: 调剂质量监管 中药房 安全性 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