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分级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对于降低药物外渗损伤风险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3-2020.3科室接诊的120例静脉输液患儿,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分级护理干预)各为60例,将两组静脉输液患儿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静脉输液中分级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以降低药物外渗损伤风险,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静脉输液 分级护理干预 药物外渗 输液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经股动脉介入诊疗外周血管发生并发症的相关因素与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198例经股动脉介入诊疗外周血管患者,在患者治疗完毕后,观察患者是否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发生,并获取患者的详细病案信息,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198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发生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为10.1%。相关因素为:65岁及以上、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强化抗凝治疗与加压止血。结论:经股动脉介入诊疗外周血管发生并发症的几率较高,临床应明确相关因素,及时做好护理工作,从而降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安全性。

  • 标签: 经股动脉介入 外周血管 并发症 相关因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NCP)在中医上属于“湿毒疫”的范畴,在该病的诊疗过程中,通过对该病的临床表现和发病特点进行结合,并参考中医瘟疫有关的理论知识。发现病因是湿毒之邪,病位在肺,累及脾胃所致;它的病机特点是湿、热、毒、淤。西医的治疗主要是调节免疫、抗病毒和对症治疗等方式,中医采取的治疗方式则是辨证施治为主要手段;临床在采取中西医协同治疗后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湿毒疫 COVID-19 中西医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分级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血透并发症、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方法 我院血透室从 2018年 12月 -2019年 12月实施分级护理模式,比对实施前后的血透并发症、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实施分级护理模式后,患者血透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情绪状态平稳,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 P< 0.05。 结论 分级护理模式有利于血透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患者情绪状态平稳,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分级护理;血液透析;并发症;负性情绪;护理满意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口服盐酸达克罗宁胶囊用于无痛肠镜诊疗前肠道准备护理中的价值。方法:2019年2月-2020年4月本院接诊且行无痛肠镜诊疗的病患120例,用奇偶数字分组法均分2组。试验组采取口服盐酸达克罗宁胶浆法,对照组口服甘露醇。对比排便次数等指标。结果:试验组排便时间、首次排便到服药时间、检查时间与最后排便到服药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试验组肠道祛泡优良率100.0%,比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对脑功能区手术患者术中唤醒质量分级和应激反应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以2017年6月-2019年6月到我院治疗的30例脑功能区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的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注射,而实验组则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麻醉治疗。对患者的术中唤醒质量分级和应激反应指标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脑功能区手术患者的唤醒质量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有统计学意义。入室前两组患者应激反应指标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t=0.18,0.19,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唤醒五分钟后实验组脑功能区手术患者的NE水平(288.32±36.12)和E水平(60.48±7.02)均低于对照组患者(422.32±43.88),(80.23±7.58),t=9.13,7.40,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右美托咪定对脑功能区手术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促进患者的唤醒质量提高,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右美托咪定在临床对脑功能区手术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脑功能区手术 唤醒质量分级 应激反应指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