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鄂州在校大学生意外伤害现状,统计分析意外伤害的流行趋势以及特征。方法2019年3月进行抽样调查,利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鄂州职业大学各个学院大一至大二的学生中随机抽取在校学生554人,发放自制的大学生意外伤害调查表进行相关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2018至2019学年上学期,男女学生之间的意外伤害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不同年级学生的意外伤害发生率(大一发生率最高)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意外跌倒发生率最高(P<0.05)。结论鄂州在校大学生发生意外跌倒与交通事故的几率比较高,学生应该加强意外伤害知识学习,提升自我的意外伤害事故预防能力,减少意外发生。

  • 标签: 鄂州 在校大学生 意外伤害 现状 调查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研究和分析大学生对于眼保健的掌握情况,并针对现状提出相应的建议。方法随机抽取200位某校的在校大学生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在校大学生的相关眼保健知识的具体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和统计。结果在校大学生对眼保健掌握情况的合格率为37.0%,目前大学生都比较关注眼保健知识,对视力情况有足够的重视,但其用眼的习惯并不良好,眼保健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够强。结论学校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相关眼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提高大学生对健康用眼的重视度,提高对眼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鼓励大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避免其过度用眼,造成眼睛疲劳,将大学生整个群体的视力水平提升,促进大学生视力健康的发展。

  • 标签: 眼保健 掌握情况 调查研究 大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大学生生活习惯对自我肯定意识的影响。方法整群抽取天津市3所大学大1~大4学生263名,采用生活习惯问卷和自我肯定意识量表进行测试。结果①不同生活习惯的被试分布情况显示,作息不规律、经常熬夜、睡懒觉、不吃早餐、饮食无规律的大学生占16.0%以上,缺乏锻炼者占26.6%。②生活习惯与自我肯定意识的相关分析显示,自我接纳、自我实现、自我充实和自我表露4项积极自我肯定意识越高,生活习惯越良好,自我封闭和对人紧张2项消极自我肯定意识越低;③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生活习惯和“家庭经济状况”、“年级”、“独生与否”是自我肯定意识的影响因素,而运动指数的预测力大于其他变量。结论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提高自我肯定意识,积极的自我肯定意识可以抑制不良的生活习惯。

  • 标签: 生活习惯 自我肯定意识 运动指数
  • 简介:摘要肥胖大学生由于其皮下脂肪层较厚,静脉较细,且多不显露,血管选择较困难,不仅增加痛苦,而且影响在体检时大批量抽血的速度。本人在多年的体检工作中摸索出一些经验,通过选择合适的血管及改进肘正中静脉和手背部浅静脉采血穿刺的方法等方式使肥胖大学生采血穿刺成功率提高到97.8%。

  • 标签: 肥胖大学生 体检采血 穿刺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高校女大学生的乳房保健知识与重视程度,及健康教育需求情况,为高等院校开展健康教育课程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合肥市某医学高校18~25岁的医学与非医学专业本科女大学生各658人和223人,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按要求填写后当场收回,原始数据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录入与分析。结果女大学生中进行乳房自查(BSE)的仅占19.2%,不知道方法的达40.34%,未意识到重要性的高达43.28%。掌握BSE最佳时间和频率的分别为11.1%和2.4%。不知道乳房清洁使用温水占21.57%。采取乳房保健措施中,晚上睡觉不戴胸罩的占56%。是否为医学专业、是否为独生子女、年级、中学有无学习生理卫生课程的学生对乳房保健知识掌握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大学生乳房保健知识来源依次为电视报刊(55.2%)、网络(53.2%)、亲友(40.5%)、专业人员(18.3%)、讲座(12.5%)、其他(20.4%)。其中87.9%的女生希望能了解乳房保健知识。结论女大学生乳房保健知识认知度普遍较低,其中医学生较非医学生认知稍全面,但仍存在不足。女大学生缺乏BSE的意识与知识,学校应开设相关课程对女生进行乳房保健的普及教育,进行BSE的指导,以满足女大学生的知识需求。

  • 标签: 女大学生 医学生 非医学生 乳房认知 乳房保健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在校大学生体育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加强预防意识的培养,得出结论对学生进行体育活动自保自救意识的培养,改善体育设施,对预防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是行之有效的。

  • 标签: 大学生 体育运动 自我医务监督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目前在校大学生的痤疮发病率,流行病学现状,指导临床防治疾病、健康教育工作。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调查方法,以调查问卷的方式随机对门诊就诊学生及健康教育选修课学生进行痤疮发病情况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结果有效填写调查问卷1986份,痤疮发病者829人,痤疮患病率41.64%。其中男生被调查1152人,患病率45.40%,女生被调查834人,患病率36.69%。男生发病率高于女生,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829名痤疮患者中肺经风热证46.7%,湿热蕴结证25.6%,痰瘀凝结证8.6%,冲任不调证15.2%,肝气郁结证3.9%。结论痤疮在我校在校大学生中发病率较高。青年大学生痤疮发病常见中医证型为肺经风热证及湿热蕴结证,应加强宣教以降低发病率,及时治疗预防瘢痕形成。

  • 标签: 痤疮 在校大学生 发病情况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与尼莫地平治疗大学生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自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前来就诊的50例偏头痛的大学生,采取随机分成2组的方式,每组25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尼莫地平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各个疗程症状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阿司匹林治疗大学生偏头痛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见效快,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性推广。

  • 标签: 阿司匹林 尼莫地平 大学生 偏头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现状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我校2011-2013级全体在校的女大学生,采用问题调查的方式了解女大学生亚健康状态,并采用描述性研究横断面现状调查法了解影响女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本组研究中,亚健康检出率达77.5%,经过研究发现,患者亚健康状态与年级、情绪以及就业态度等有着相关性。结论在女大学生中,亚健康状态普遍存在,而且中医体质型亚健康状态情况更为复杂,导致学生亚健康状态的相关因素较多,需要加强科学的引导,从而保证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 标签: 中医体质理论 女大学生 亚健康状态 现状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和分析高校大学生对口服抗生素使用的认知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武汉地区某高校学生进行口服抗生素问卷调查及分析。结果获得有效问卷388份,52.1%的人知道抗生素是处方药,其中医学专业学生的知晓率为65.1%,非医学专业学生的知晓率为47.2%;男性学生的知晓率为55.8%,女性学生的知晓率为47.8%。人群中能执行凭医嘱买药的占58%,能严格按医嘱服药占55.2%。31.7%的同学不理解滥用抗生素的危害。结论大学生对口服抗生素的规范使用的知识尚有缺陷,认知程度不高。

  • 标签: 大学生 口服抗生素 认知
  • 简介:摘要医学免疫学是基础医学的一门核心课程,本文阐述了慕课以及微信平台的优势和特色,以及他们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可行性,以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 标签: 慕课 微信 医学免疫学 大学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校园烧烫伤发生的主要原因,探讨大学生烧烫伤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印制2500份校园烧烫伤急救手册,随机抽取2500名学生发放手册,并用知识讲座形式进行知识宣传。门诊收集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所有烧烫伤病例,并填写调查问卷。分析受过健康教育的学生处理烫伤的能力是否高于没有受过健康教育的。结果受过健康宣教和急救培训的学生烫伤率高于没有受过健康教育的学生。接受过健康教育的学生在发生烧烫伤时98%的学生会正确处理伤口。没有受过健康教育的学生只有36%的学生会使用冷疗法处理伤口,而有效达到目的的学生只有3%。结论在烫伤发生前进行健康宣教可以明显降低烫伤的发生率,并提高烫伤发生时的急救能力。

  • 标签: 健康教育 大学生 烧烫伤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解大学生精神卫生知识知晓情况,为政府制定精神卫生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从文史、理工、农林、医学类的专业中,各抽取一个专业,再从各专业中抽取调查对象,共840人。采用卫生部《心理健康知识问卷》,和自制《个人基本信息调查表》,对大学生进行入班级调查。结果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为79.2%。其中女大学生精神卫生知识得分高于男大学生,差异显著(P<0.05);医学生精神卫生知识得分高于其他专业学生,差异显著(P<0.001)。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知晓率基本达到了《全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2015~2020年)》(国办发〔2015〕44号)的工作目标要求。

  • 标签: 精神卫生知识 知晓率 心理压力 精神疾病
  • 简介:摘要如何开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是21世纪高等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是改革本科生教学模式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笔者针对药学专业本科教育特点,大力实施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将课堂教学和课外科研训练有效结合,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 标签: 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 药学人才培养 创新型 教学成果
  • 简介:摘要大学生处于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时期,加之社会环境的剧烈变化,很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和心理失衡。近年来,随着一系列由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恶性事件不断发生,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分析,总结了一些在实践中收到良好效果的方法。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本人协调配合,共同努力。持续、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及全面发展。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 教育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荧光光度法测定七叶一枝花地上茎、叶中总黄酮含量。方法用超声法提取样品中总黄酮,以芦丁为对照品、利用黄酮类化合物能和Al3+形成稳定荧光络合物的性质,选择激发波长430nm、发射波长483nm测定样品中总黄酮含量,对所建立的荧光法进行方法学验证,并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溶液PH等对荧光测定的影响。结果以90%乙醇为溶剂,25mL体系中加入10%Al(NO3)3溶液1.6mL及PH=3.6HAC-Nac缓冲溶液0.8mL,室温测定时,芦丁浓度在0.004~0.03g·L-1的范围内与荧光强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Y=33573X-13.715,相关系数r2=0.9991,平均回收率为96.55%。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准确,可作为七叶一枝花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方法。

  • 标签: 七叶一枝花 总黄酮 荧光分光光度法
  • 简介:摘要大学生的期末考试是高校教学的一个至关重要环节,也是学生获取学分的一个决定性环节,当前高校学生的期末考试作弊的现象已较为严重,对社会和教育事业,已产生了不良影响。从社会导向、授学优化,自我成长、学校监管四方面建立防范长效机制,将有助于制止或减少大学生期末作弊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大学生 期末考试作弊 长效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焦虑、抑郁情况的影响效果。方法选2016年10月—2017年11月我省的某高校大学生200名作为对象,按照各学生的学号实施分组,分别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100名学生。对参照组学生实施常规教育模式,实验组学生则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学生的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要显著低于参照组学生的量表评分,两组学生数据差异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轻度、重度焦虑、抑郁患者要显著少于参照组,两组数据差异较为明显(P<0.05)。结论针对大学生的焦虑抑郁情况,给予患者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学生的心理状况。

  • 标签: 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 焦虑 抑郁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作为一个年轻的学生,高度的移动互联网用户组,创新,接受能力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大学生的现状使用移动医疗应用软件分析,移动健康的发展前景展望。

  • 标签: 大学生 移动医疗 A
  • 简介:摘要用AQ量表、社会支持量表调查研究了176名中医院校大学新生的逆境商与社会支持的关系。其结果显示(1)社会支持与AQ呈显著正相关(r=0.240,P<0.01);(2)回归分析发现,AQ=0.240×社会支持(F=10.669,t=3.266,均P<0.001)。结论大学新生社会支持越有效则AQ越高,并对AQ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 标签: 逆境商 社会支持 大学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