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在慢阻肺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自收治的慢阻肺患者79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治疗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41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和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PaO2、PaCO2、FEV1和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6%,对照组78.9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措施用于慢阻肺患者治疗中有效的改善肺功能各项指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慢阻肺 优质护理 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干预措施对于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精神行为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对从2012年12月至2016年3月入住我院的9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前者用一般性综合支持治疗,后者在一般性综合治疗的基础之上,采取干预治疗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精神障碍好转时间、MMSE评分和日常活动能力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精神障碍好转时间缩短、MMSE评分较高、日常活动能力较强;与对照组比较,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干预措施能够显著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 标签: 髋部骨折患者 精神行为异常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胫骨中下段骨折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的原因,总结预防措施。方法选择我院接受的16例胫骨中下段骨折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患者作为研究案例,对疾病原因分析,总结预防举措。结果对治疗结果分析,16例患者中显效和有效的人数分别是13例和2例,总有效率是93.75%,整体总有效率高。结论对胫骨中下段骨折内固定术后钢板断裂患者的原因分析,提出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发生率;对发生病例经结合实际情况积极进行治疗处理,整体效果明显,能避免病情恶化。

  • 标签: 胫骨中下段骨折 内固定术 钢板断裂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标本检验质量是否合格直接影响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抢救等。急诊科是抢救患者的一线,快速有效获取高质量的检验标本是医护人员必备的技能。目前众多研究表明,急诊科标本获取质量亟待提升,本文将就国内外研究结果对急诊科常见检验标本不合格原因及改进措施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整改依据。

  • 标签: 标本 不合格 分析 改进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的临床原因以及在护理过程中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方法利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针对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33例具有自杀倾向的精神病患者的自杀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3例精神病患者中精神分裂症患者所占比重较高,其次是抑郁症患者,自缢是患者自杀的一种常见方式,并且精神病患者自杀多发生在晚间。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在临床上出现自杀行为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在日常护理过程中应对精神病患者进行及时的护理干预,并加强夜间的护理,及时的预防和降低患者出现自杀的几率。

  • 标签: 精神病患者 自杀 危险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组护理措施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于本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58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2015年9月—2016年9月于本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58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取护士长管理与分配的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则应用分组护理措施。观察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拔除引流管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满意率100.00%高于对照组86.21%(P<0.05)。结论分组护理措施应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中的效果满意,适于临床推广。

  • 标签: 分组护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78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两组患者均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将其分为两组,分组方式为随机分组,每组各3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开展围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76.88±10.32)分和(60.29±10.85)分,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69%,对照组患者为28.21%,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时,给予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 颅内动脉瘤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不同分娩方式对初产妇发生产后抑郁的差异。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在我院行产后妇儿保健的初产妇共352例,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PostnatalDepressionScale,EPDS)对所有初产妇均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不同分娩方式发生产后抑郁的差异。结果本次研究中共计83例初产妇发生产后抑郁(EPDS≥13),发生率为23.6%。结论剖宫产是导致初产妇出现产后抑郁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产褥期护理,降低产后抑郁发生。

  • 标签: 初产妇 产后抑郁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论述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效果以及满意度。方法选取了2016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我院接收的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内支架植入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按照入院的时间分成两个小组进行护理,主要分成护理1组与护理2组,每组患者的人数为50人,对护理1组的患者进行传统的常规护理,对护理2组的患者进行全面系统的综合护理干预,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来进行研究。结果护理2组的患者术后并发症以及血栓情况显著低于护理1组的患者,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显著高于护理1组的患者。结论针对两组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有显著的差异,运用全面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护理效果。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 冠脉内支架植入 并发症护理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头孢菌素类药物的各种不良反应表现及预防措施。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的患者,收集其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分析其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并总结预防不良的措施。结果出现不良反应的200例患者中,137例为过敏反应,比例为68.50%,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哮喘、皮肤瘙痒及出现红疹,并无出现患者休克及死亡病例。36例患者为消化道不良反应,比例为18%,泌尿反应患者9例,比例3.9%,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新出现5例,比例为2.1%,神经系统反应6例,比例为1.7%,其他不良反应2例,比例为0.72%。结论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可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头孢菌素类药物 不良反应表现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五常法”管理消毒供应室消毒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效果探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11月收治的176例腹腔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88例,对照组传统方式消毒器械,实验组应用“五常法”消毒。结果对照组目测、菌落检测、ATP荧光检测、放大镜检合格率均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应用“五常法”对腹腔镜手术器械的消毒工作进行监督,能提升消毒合格率。

  • 标签: 腹腔镜手术器械 消毒供应室 &ldquo 五常法&rdquo 管理
  • 简介:摘要精神疾病包括精神分裂症,情感性障碍,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老年精神障碍,癫痈伴发精神障碍,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神经症性及躯体形式障碍,反应性精神病,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等。均可发生暴力行为,对患者自身及其家属、医护人员造成很大的危害,不利于疾病的康复,为了及早正确有效的治疗及敏锐的观察,加强高发期的护理,改善病房环境,提高护理人员的应激能力是预防暴力行为发生的有效措施

  • 标签: 精神病人 暴力行为 预防与护理
  • 简介:摘要骨折在临床上的主要治疗方案为固定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无论哪种治疗方案,患者的术后康复均与护理措施是否恰当密切相关,本研究对我院骨折术后进行的护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旨在为提高临床护理骨折效果提供借鉴依据。

  • 标签: 骨折 护理 措施 效果
  • 简介:摘要产后抑郁症是产褥期精神综合症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为了预防产妇产后抑郁症的产生,首先要弄清楚产生抑郁症的原因,然后从根本上“对症下药”,消除产妇的心结。本文列出并分析了产妇产生抑郁症的原因,并给出了具体的干预措施。既在前人的基础上丰富了这方面的内容,而且措施上更为具体详尽,更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

  • 标签: 产后 抑郁症 护理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应用措施,结合具体情况,探究临床效果。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近两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细节护理,对细节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满意率进行比较和分析,其中甲组满意率为69.4%,乙组满意率为89.8%,乙组的满意率明显高于甲组,比较结果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不良反应率为12.2%,乙组不良反应率为4.1%,乙组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甲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有重要的作用,患者对该护理模式满意率比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细节护理 手术室护理 具体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措施在预防早产新生婴儿病房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接生的早产儿84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人;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儿住院期间呼吸道感染率以及再次入院率,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住院期间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为4.76%低于对照组患儿26.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两组患儿出院后再次入院率(两年内)观察组患儿再次入院率为4.76%低于对照组23.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患儿76.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满意度为90.47%高于对照组66.67%,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早产新生儿针对性护理干预,可降低患儿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和再次住院率,提高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满意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早产 新生儿 呼吸道感染
  • 简介:(广西罗城县人民医院广西罗城546400)摘要目的对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及治疗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产科接受治疗的20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准确测量患者产后的出血量,为所有患者进行保守治疗,保守治疗无效后,采用宫腔填塞纱条治疗。结果产后出血主要与宫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全身因素、子宫因素、胎盘因素以及胎盘植入等密切相关。术中患者的出血量均为600至3000ml,其中1000ml的患者18例,失血性休克2例。20例产后出血患者中,8例采用宫腔填塞纱条治疗后,7例出血得到及时控制,仅1例疗效不显著,仍出现活动性出血,血压降低。而采用保守治疗的12例患者中,9例治疗效果显著,2例失血性休克,1例子宫收缩乏力,经再次子宫切除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胎盘因素与宫缩乏力是导致孕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采用保留子宫以及宫腔填塞纱条的方法治疗产后出血,若治疗无效,应及时对其进行子宫切除术,以有效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与死亡率。

  • 标签: 产后出血 临床观察 治疗措施中图分类号R714.4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153-01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