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子宫平滑肿瘤增殖细胞的活性进行研究;方法以我院40例子宫平滑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肿瘤增殖细胞活性进行观察分析;结果usMT患者中PCNA阳性率处于85%~100%,且具有显著不同,患者的LMS之间差异性非常显著(P<0.01);对BLM患者与LM患者比较,核仁直径与核仁颗粒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但LM与LMS之间无显著差异,LM是单一型,CL为单一型,BL为单一型与混合型混合,LMS则为弥散型与聚集型;结论在usMT患者由良性过渡到恶性的过程中,细胞的增殖活性显著升高,PCNA的阳性表达在usMT中没有鉴别意义,但可参考其阳性率进行鉴别。

  • 标签: 子宫平滑肌肿瘤 增殖细胞 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给予乳腺癌患者行乳房部分切除术,术后行即刻背阔皮瓣重建乳房治疗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31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的患者均对乳房进行部分切除,在术后采用背阔皮瓣对乳房进行重建,对患者随访3个月,评价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31例患者的手术均顺利进行,术后随访3个月,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30/31),术后随访患者重建乳房良好,患者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背阔皮瓣修复乳腺癌术后组织缺损,操作简单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 标签: 乳腺癌 乳房部分切除术 背阔肌肌皮瓣 即刻乳房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背阔皮瓣+扩张器行乳腺癌即刻乳房重建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所有的患者均行乳房部分切除术,在术后即刻给予患者行乳房重建,乳房重建过程采取背阔皮瓣联合扩张器进行相关操作。对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评价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结果随访6个月结果显示,31例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6.77%,随访期间患者无不良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乳腺癌病患,在乳房部分切除术后即刻乳房重建上,应用背阔皮瓣联合扩张器的操作方法,可获得良好的重建效果,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值得推广。

  • 标签: 背阔肌肌皮瓣 扩张器 乳腺癌 即刻乳房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角膜炎以促进角膜云翳吸收的作用。方法选用抗菌素、抗病毒药,辅助中草药治疗101例角膜炎患者的疗效观察。结果在101例患者中痊愈的有68例,占总人数的67.33%,留有角膜云翳的有22例,占21.78%,留有角膜白斑的8例,占7.92%,无好转的3例,占2.97%,其总有效率为96.82%。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角膜炎效果好,疗效肯定。

  • 标签: 角膜炎 角膜云翳 角膜白斑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并发低钠血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方法选择10例结核性脑膜炎并发低钠血症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探讨并发低钠血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要点。结果经过积极的治疗和护理,10例低钠血症患者,其中9例患者得到纠正,1例得到改善。结论通过对10例结核性脑膜炎并发低钠血症患者病情观察,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愈后。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低钠血症 原因分析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高频超声对膝关节滑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76例膝关节肿痛患者应用高频超声观察98个膝关节情况。结果高频超声诊断膝关节滑膜炎准确率为99%。讨论高频超声是诊断膝关节滑膜炎准确、简便、无创的方法。

  • 标签: 高频超声 膝关节 滑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术后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2018年4月,7例感染性心内膜炎行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重点加强对呼吸道、循环系统、血清钾、中枢神经系统、疼痛、药物治疗的管理;对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前关注,并预见性地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结果7例经手术和抗生素治疗后均获临床治愈,无术后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术后管理和预见性的护理干预是巩固手术疗效,预防和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IE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重要保证。

  • 标签: 感染性心内膜炎 术后 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结核性脑膜炎主要指的是一类脑膜和(或者)脑实质感染结核分歧杆菌而引发的非化脓性炎症,是神经内科中常见疾病之一,具有较高的致残率。特别是伴随着我国人口的与日递增以及环境污染不断加剧,结核性脑膜炎的发病率也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因此准确的诊断结果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案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本文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就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综述如下。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临床诊断 治疗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年轻子宫内膜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6年9月收治的年轻子宫内膜炎患者80例,按照其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两组患者以常规治疗为基础分别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经过治疗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年轻子宫内膜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年轻子宫内膜炎 临床护理 措施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抗真菌治疗药物在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方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救治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中采用抗真菌药物治疗的30例,分两组每组15人分别采用两性霉素B和两性霉素B的新剂型给予治疗,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性霉素B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有效率为86.7%;两性霉素B的新剂型为66.7%。结论两性霉素B的新剂型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两性霉素B,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 急诊 抗真菌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结合真实病案,围绕主要治疗措施及办法,分析针对于结核性脑膜炎最为有效、科学的治疗对策。方法随机选取某院2013年1~2015年3月收治的86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通过临床资料的回顾分析,根据患者的诊断结果、临床治疗方案及治疗效果等信息,得出有效结论。结果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头痛脑热、恶心呕吐、意识不清,经强化抗结核、激素等综合治疗,治愈76例、好转5例、3例未好转、2例死亡。结论临床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方法和路径有很多,在治疗之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系统的诊断与检测评估后,再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方可大大提高治疗效果和质量。

  • 标签: 结核性 脑膜炎 临床治疗 研究与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实施CT诊断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60例在我院接受诊断的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诊断时间为2014年3月—2015年12月。按照诊断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X线诊断法,实验组采用CT诊断法,观察诊断效果。结果根据两组的诊断准确率数据与患者胸膜增厚、胸腔积液以及淋巴肿大等症状检出率数据分析发现,实验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结核性胸膜炎患者CT诊断法,能够显著提升诊断准确率,且相关症状检出率也更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结核性胸膜炎 CT诊断 X线诊断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现我国感染性角膜炎的致盲率很高,环境空气的污染、激素的广泛应用以及生活工作压力增大,很大的提高了感染性角膜炎的发病率。又因大多数人都不重视感染性角膜炎所带来的后果,不懂得正确合理的预防、治疗以及护理,导致病情恶化发生角膜溃疡、穿孔,甚至眼内感染,最终眼球萎缩,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导致失明。所以感染性角膜炎的预防以及临床实践中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感染性角膜炎 预防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急性腹膜炎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腹症,可由细菌、化学、物理损伤引起。急性化脓性腹膜炎是指由化脓性细菌,包括需氧菌和厌氧菌或两者混合所引起的急性腹膜腔感染。按发病机制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按累及范围可分为弥漫性和局限性两类,局限性常形成腹腔脓肿,通过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减少患者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化脓性 腹膜炎 护理
  • 简介:(河源市东源县妇幼保健院广东河源517000)摘要目的比较分析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与经腹子宫全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具有完整临床资料的不同术式子宫切除病例150例,其中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76例,经腹子宫全切除术74例。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尿时间、疼痛情况、切口愈合、住院时间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经腹子宫全切除术组相比,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排尿时间、术后疼痛、住院时间等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创伤面小,手术难度较低,术中不损坏盆底结构,术中出血减少,术后恢复时间短,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筋膜内子宫全切除术 经腹子宫全切除术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臀大皮瓣联合持续性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修复坐骨结节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坐骨结节褥疮12例,行局部扩大切除后形成组织缺损,缺损范围5.0cm×4.2cm~10.3cm×8.5cm,采用同侧臀大皮瓣带蒂转移联合皮瓣区域持续负压引流修复同侧坐骨结节褥疮。结果12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且一期愈合;术后随访1年~7年,无局部复发,修复后外形满意。结论臀大皮瓣联合持续性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以满意修复坐骨结节褥疮软组织缺损,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臀大肌肌皮瓣 坐骨结节 褥疮 缺损 持续性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水平直移位术治疗斜视的疗效。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40例斜视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通过回顾分析法,将20例斜视患者作为对照组,另20例作为治疗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治疗组实施水平直移位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矫正率为96.54%,与对照组的矫正率88.34%相比,治疗组的矫正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斜视患者采用水平直移位术治疗,可有效矫正患者的斜视,效果显著。

  • 标签: 水平直肌移位术 治疗 斜视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结核性胸膜炎各个时期的个体化治疗方法选择。方法结核性胸膜炎是渗出性胸腔积液中最常见的病因,我地区高发,近几年针对结核性胸膜炎的治疗方法很多。常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抽取胸液和抗结核治疗。然而胸膜炎各个时期表现不同,治疗方法措施也应该有相应针对性。通过近三年呼伦贝尔地区34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诊治分析,对治疗方案做一个总结评估,找出个体化解决方案,做到精准医疗诊治。结果因结核性胸膜炎各时期有不同特点,相同的传统治疗计划效果有差异。结论针对各个时期结核性胸膜炎及早调整相对应治疗方法,避免延误治疗。

  • 标签: 结核性胸膜炎 临床分期 个体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小儿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的护理方法以及护理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小儿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资料100例开展对比分析,根据护理方案的差异将所选患者进行分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护理干预,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和治疗有效率,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研究组结膜充血消退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流泪症状消失时间以及眼部疼痛消失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临床中对于小儿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患者,在其护理工作中开展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症状消失时间,应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给予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小儿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护理干预 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