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 L形锁定钢板外置治疗少年儿童胫骨远端骨折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对我科 2013年 11月~ 2016年 11月收治的采用胫骨远段前外侧 L形锁定钢板外置固定治疗 16例少年儿童胫骨远端近踝关节骨折患儿进行回顾整理与分析。结果 除 1例患者 1枚螺钉钉眼出现红肿渗液外,其余钉眼均干燥。术后 12~ 20周拆除锁定钢板。末次随访时按 Johner-Wruhs评分标准对患肢功能进行评价 :优 11例,良 4例,可 1例。结论 对 L形锁定钢板外置治疗少年儿童胫骨远端骨折进行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可减少并发症和术后感染的风险,缩短住院日,利于患儿早日回归校园。

  • 标签: [ ]胫骨远端骨折 儿童 锁定钢板 外固定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取向硅钢中锋锐的高斯织构是获得优异磁性能的必要条件,其形成机理受到高度关注,但一直未得到真正解决。本文利用EBSD技术分析了HiB热轧板及脱碳退火板中高斯取向晶粒分布的特点,讨论了其对二次再结晶织构的影响。初步结果表明,热轧板次表层中的高斯取向晶粒先是通过形变产生,然后可再结晶形成等轴的高斯取向晶粒;脱碳退火后含较少的高斯取向晶粒和高比例的{111}〈112〉取向晶粒的样品二次再结晶后高斯织构更强,强烈削弱二次再结晶后高斯织构强度的主要是{111}〈110〉取向晶粒。

  • 标签: 取向硅钢 EBSD 织构
  • 简介:目的总结cD4T细胞低于150个·μL-1晚期艾滋病的临床特征,提高对晚期艾滋病患者各种机会性感染及非特异性并发症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8月至2010年4月收治的30例CD4T细胞低于150个·μL-1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此类艾滋病患者以无业吸毒人员居多,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AART)治疗依从性多数较差。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除了发热、咳嗽、消瘦等常见症状外,还表现为多部位、多种机会感染并存,贫血、肝。肾功能损害、严重营养不良等非特异性并发症普遍存在,达27例。结论CD4叮细胞低于150个·μL-1晚期艾滋病患者病情复杂多样。普遍较危重,治疗困难,预后一般极差。

  • 标签: 艾滋病 晚期 CD4T细胞 临床特征
  • 简介:目的:观察L-NAME对内脏-减压反应的影响,并探讨内脏疼痛引起休克的机理。方法:用电刺激内脏大神经传入纤维的方法模拟内脏痛,比较静脉注入L-NAME前后刺激神经时血压的变化情况。结果:用药后基础血压升高(P<0.01)。用药前刺激神经时为降压反应,△MBP=-417±1.79kPa,而用药后刺激时却为升压反应,ΔMBP=+122±1.93kPa(P<0.001):注射L-NAME前先注入L-精氨酸,不管是基础血压还是刺激后的反应性血压,其变化均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水平。结论:在大鼠身上刺激内脏大神经传入维可引起内脏-减压反应;发现了L-NAME对上述反应有翻转作用。该作用的原因,可能是抑制了内源性一氧化氮的生成。

  • 标签: L-NAME 电刺激 内脏大神经 传入纤维 血压 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3M透明薄膜与3L粘贴伤口敷料在PICC皮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随机抽样的方式从2015年—2016年期间来我门诊维护的留置PICC导管的患者中选取800例实施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实施分组划分为3M组,包括400例患者,和3L组,包含400例患者。800例患者均使用统一公司生产的PICC导管,经肘静脉置管,穿刺成功后用无菌纱布包裹穿刺点24h后,3M组患者使用3M透明薄膜对导管进行固定,而3L组患者则使用3L粘贴伤口敷料对导管进行固定。结果3L组患者中3例出现皮肤过敏反应,发生率为7.5%,3M组患者15例出现皮肤过敏反应,发生率为35.0%,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3L组患者的皮肤过敏反应程度明显较3M组患者轻,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L组患者的皮肤过敏反应面积,明显较3M组患者小,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L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较3M组患者更高;PICC置管时间,明显较3M组患者更短;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较对照组患者更高,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3M透明薄膜相比,3L粘贴伤口敷料在PICC皮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更加显著,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皮肤过敏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皮肤过敏程度,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患者的置管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3M透明薄膜 3L粘贴伤口敷料 PICC置管 皮肤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鼻中隔延长移植矫正L型硅胶假体隆鼻术后的短鼻畸形。 方法 使用鼻中隔尾侧延长移植、鼻中隔帽榫延长移植、鼻中隔延伸移植等3种不同的移植方法,对既往使用L型硅胶假体隆鼻患者的短鼻畸形进行手术修复。结果 本组21例患者术后鼻整体形态良好,鼻尖突出度及旋转度满意,术后随访临床效果满意,鼻尖形态稳定,无鼻尖下垂、塌陷等并发症出现。结论 鼻中隔延长移植是矫正L型硅胶隆鼻患者短鼻畸形的有效方法,个体化设计移植物才能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 标签: 鼻中隔延长移植 L型硅胶假体 短鼻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延续性护理在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展开研究。方法 将我院在2021年1月到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66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案实施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施加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与髋关节功能评分更高。(P<0.05)结论 延续护理应用于老年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可促使患者生活质量提高、髋关节功能改善更佳。

  • 标签: 临床护理效果 髋关节置换术 髋部骨折 延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跟骨骨折 SanderⅡ型和 SanderⅢ型跟骨骨折跗骨窦切口与L型切口的术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跟骨骨折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外侧“L”型切口,实验组患者采取跗骨窦切口,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采取临床综合护理措施。对比 SanderⅡ型和 SanderⅢ型跟骨骨折跗骨窦切口与L型切口患者通过不同手术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后的恢复情况及不良反应率。结果:经过对比,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跗骨窦切口手术治疗跟骨骨折SandersⅡ、Ⅲ型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跟骨距下关节面显露方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跟骨骨折 SandersⅡ Ⅲ型 跗骨窦切口 L型切口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sPD-1(可溶性程序性死亡蛋白-1)、sPD-L1(可溶性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现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入住我院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8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时期7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sPD-1、sPD-L1浓度。结果:研究组血清sPD-1、sPD-L1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血清sPD-1水平 血清sPD-L1水平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Pilon骨折患者中采用L型胫骨远端外侧锁定接骨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Pilon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8月至2017年12月,病例数为74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格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中患者接受胫骨远端解剖钢板法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L型胫骨远端外侧锁定接骨板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中患者优良率为97.30%,对照组中患者优良率为81.08%,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长于观察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Pilon骨折患者采取L型胫骨远端外侧锁定接骨板治疗效果良好,手术后患者关节功能显著改善,同时术后康复较快,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Pilon骨折 L型胫骨远端外侧锁定接骨板 效果 关节功能
  • 简介:目的建立测定紫杉醇含量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方法,以此考察多聚(L-谷氨酸)-丙氨酸-紫杉醇偶合物在各种缓冲液和血浆中的稳定性。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BetaBasicC18column(150mm×2.1mm,5μm),流动相:乙腈-水-甲酸(65:35:0.1),流速:0.2ml/min;质谱条件:电喷雾离子源,选择离子反应监测,正离子检测模式,前体药物-产物离子转换选择离子反应监测得出紫杉醇的质荷比m/z为854.2→286.1,内标多西紫杉醇的质荷比m/z为808.3→527.2。结果该检测方法的最低定量下限为0.5ng/ml,线性范围0.5~5000ng/ml,r=0.9980;多聚(L-谷氨酸)-丙氨酸-紫杉醇偶合物在醋酸盐缓冲液中的稳定性高于在磷酸盐中的稳定性,多聚(L-谷氨酸)-丙氨酸-紫杉醇偶合物在血浆中释放出紫杉醇的量明显高于其在醋酸盐和磷酸盐缓冲液中释放出紫杉醇的量。结论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成功应用于紫杉醇含量测定及多聚(L-谷氨酸)-丙氨酸-紫杉醇偶合物稳定性评价。

  • 标签: 紫杉醇 多聚(L-谷氨酸)-丙氨酸-紫杉醇偶合物 稳定性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
  • 简介:在肿瘤患者中,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celldeath-1,PD-1)可通过与其配体(ligand,L)的结合抑制T细胞活化与增殖,从而促进肿瘤免疫逃逸。大量实验显示,PD-L1在淋巴瘤中高表达,而PD-1在肿瘤浸润淋巴细胞表达上调,提示其在淋巴瘤发生中的作用,可能为淋巴瘤重要治疗靶点。PD-1及PD-L1的单克隆抗体可阻断PD-1/PD-Ls信号通路,恢复T细胞功能,对肿瘤起抑制作用。目前多项应用PD-1抗体的早期临床试验已经在复发淋巴瘤的各种亚型中显示出显著的疗效及较少毒副作用,为目前有前途的靶向治疗药物。本文就PD-1/PD-L1信号通路作用机制、PD-1/PD-L1在淋巴瘤中的表达以及其抗体在淋巴瘤中的抗肿瘤作用作一综述。

  • 标签: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 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配体-1 淋巴瘤 单克隆抗体 抗肿瘤
  • 简介:【摘要】 目的 后内侧倒L形切口联合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9月-2020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共3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参照组,各15例。参照组应用前外侧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后内侧倒L形切口联合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的围术期指标对比存在差异,观察组优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存在差异,观察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后内侧倒L形切口联合前外侧入路手术可改善患者围术期指标,并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进一步推广的价值。

  • 标签: 后内侧倒L形切口 前外侧入路 胫骨平台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R.E.N.A.L.评分系统在后腹腔镜下肾部分切除术(RLPN)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徐州医学院附属淮安医院及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行RLPN的9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应用R.E.N.A.L.评分系统对肿瘤进行评分,分析R.E.N.A.L.评分与手术时间、术中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血肌酐变化、术后并发症等围手术期结局的相关性。结果96例患者中,低度复杂组32例,中度复杂组48例,高度复杂组16例。相关分析显示:各组与手术时间(P=0.017)、术中热缺血时间(P=0.033)、术中出血量(P=0.002)及术后并发症(P=0.043)均显著相关,而与术后住院时间(P=0.858)、术后血肌酐变化(P=0.568)等无明显相关关系。结论R.E.N.A.L.评分系统较全面评价肾脏肿瘤解剖特点,对RLPN的风险及手术难度有一定预测作用,但仍然需进一步研究其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R.E.N.A.L.评分系统 腹腔镜 肾部分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金匮肾气丸对腺嘌呤致雄性不育大鼠精子质量及性激素含量的影响。方法30只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腺嘌呤组、金匮肾气丸组。应用自动精子质量分析仪检测实验大鼠的质量(精子密度、活率及活动度);同时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睾酮(T)、促黄体激素(LH)和促卵泡激素(FSH)的含量;透射电镜观察实验大鼠睾丸组织精子鞭毛密度,支持细胞、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等结构。结果金匮肾气丸能显著改善腺嘌呤致雄性不育大鼠的肾阳虚症状,提高精子密度、活率及活动度;金匮肾气丸能明显改善提高大鼠血清T的含量,降低LH、FSH的含量;金匮肾气丸能改善模型大鼠睾丸组织受损的支持细胞。结论金匮肾气丸可提高腺嘌呤致不育模型大鼠的精子质量,其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提高血清中T的含量及修复受损的支持细胞这一间接作用实现的。

  • 标签: 腺嘌呤 不育 肾阳虚 金匮肾气丸 精子 睾丸 大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