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6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索SBAR沟通模型在肿瘤专科医院护理床头交接班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某肿瘤专科医院工作5年内的年轻护士60人为研究对象,应用SBAR沟通模型制订SBAR床头交接班手册,系统培训护士长、年轻护士,于2013年10月护士长每天按照SBAR床头交接班质量评分表的考核标准进行考核、护理部对科室进行质量追踪、数据验证,持续检查6个月.比较实施前后240例住院患者满意度与沟通有关不良事件的隐患发生率.结果住院患者满意度提高;与沟通有关不良事件的隐患发生率降低(P<0.01或P<0.05).结论SBAR沟通模型应用于临床,规范了护士床头交接流程,提高了年轻护士临床思维和沟通能力.

  • 标签: 床头交接班 信息交流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正畸临床中数字化模型与藻酸盐印模在操作过程中的舒适度及椅旁操作时间。方法:选取2019年至2020年在我院正畸一科进行矫正的患者200位,随机分为两组。其中100人为实验组,初诊接待时为其制取数字化模型,100人为对照组,初诊接待时为其制取藻酸盐印模。将实验组成功制取模型和对照组成功制取印模椅旁所需要的时间,患者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在椅旁成功制取数字化模型所需要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满意度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成功制取口内数字化模型所需要的时间较短,患者体验感好,更容易接受,应用效果更为满意。

  • 标签: 口腔正畸 数字化模型制取 藻酸盐印模制取
  • 简介:近年来,医院聘用护士的比例不断上升,已成为护理队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和临床护理工作的主力军。在缓解护理人员紧缺现象的同时,由于在用人制度方面缺乏长期劳动关系的约束,加之工作压力大、劳动待遇低等因素的影响,使聘用护士有较强的临时心理、流动性较大,影响了护理质量。这是一直困扰军队医院护理管理者的问题,如何强化聘用护士队伍稳定性建设、优化聘用护士管理是当前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需要解答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将胜任能力理论应用于聘用护士管理,以提高聘用护士的综合素质和工作稳定性,并进一步分析胜任能力理论和模型在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所取得的实际成效。

  • 标签: 聘用护士 护理管理 胜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BM模型在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运用。方法:以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受治疗的169例脑卒中合并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87例患者采取常规神经内科护理干预,对照组82例患者采取IBM模型护理干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跌倒风险以及住院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干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患者,跌倒风险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满意度更高,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IBM模型 脑卒中合并糖尿病 依从性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游戏模型辅助联合舒适护理在儿童血液净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科室2020年2月—2020年8月收治的30例血液净化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作为对照组,2020年9月—2021年2月收治的42名血液净化患儿采用游戏模型辅助联合舒适护理模式作为观察组,对患儿完成血液净化全过程的依从率、治疗效果达标率,及镇静药物使用率的数据进行跟踪分析。结果在儿童血液净化中开展游戏模型辅助联合舒适护理模式后,患儿完成血液净化全过程的依从率由33.67%上升至69.04%,治疗效果达标率由70.00%上升至92.85%,镇静药物的使用率由60%下降至35.71%。结论在儿童血液净化中开展游戏模型辅助联合舒适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患儿完成血液净化全过程的依从率及治疗效果达标率,降低镇静药物的使用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血液净化 游戏模型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中医适宜技术在急性胰腺炎胃肠动力障碍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 2019年 7月 ~2019年 12月期间,我院就诊的 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 50例)和实验组( 50例)。对照组采用清胰汤,试验组采用中医适宜技术。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及首次肛门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实施中医适宜技术治疗,能缓解胃肠动力障碍问题,帮助胃肠功能快速恢复。

  • 标签: 中医适宜技术 改善 急性胰腺炎 胃肠动力障碍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中医干预在急性胰腺炎胃肠动力障碍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0年 1月 ~2020年 6月期间,我院就诊的 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研究。将所有患者信息输入电脑中,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 50例。对照组采用清胰汤,实验组采用中医适宜技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运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效果显著,患者对该治疗方法满意度评价较高。

  • 标签: 中医适宜技术 急性胰腺炎 胃肠动力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动力的检测与评估在重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某医院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间收治的100名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人。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入胃动力的检测与评估并进行相应的特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胃动力指标、营养状况、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数据,发现对照组在胃动力指标、营养状况及护理满意度上均优于观察组,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结论:胃动力的检测与评估在重症患者护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胃动力状况,提高营养吸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胃动力 检测与评估 重症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交接中实施基于SBAR的交班模型改良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按照随机抽取的方法选取了2022年8月-2023年5月间40例急诊危重患者,根据入院的前后顺序将2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实施常规转运交接模式,2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实施基于SBAR的交班模型改良模式,对比两组患者转运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呼吸改变、心率改变、血压改变、导管异常)发生情况,记录转运交接时间和患者家属的满意情况。结果:(1)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5.00%,差异比较明显,P<0.05。(2)观察组患者的转运交接时间为(29.17±5.64)min,对照组为(36.14±6.87)min,观察组显著较低;观察组患者的家属满意评分为(96.17±8.74)分,高于对照组的(82.14±5.14)分,以上均P<0.05。结论:在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交接中实施基于SBAR的交班模型改良模式能够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转运时间,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可以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急诊危重患者转运交接 SBAR的交班模型改良模式 不良事件 转运时间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Guided Care管理模型干预对基层医院慢阻肺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102例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1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1例给予Guided Care管理模型。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在生活质量评分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我院对慢阻肺患者护理中,采用Guided Care管理模型,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Guided Care管理模型 基层医院 慢阻肺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的健康行动取向模型护理干预效果。方法;以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到我院就诊的8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联合健康行动取向模型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与冠心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SMS)评分明显较高(P<0.05)。结论:健康行动取向模型护理干预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与自我管理能力,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冠心病心绞痛 健康行动取向模型 健康知识 自我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Servqual模型在外科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护理服务质量测评量表对我院外科260例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病人对我院外科护理总的服务质量测评值SQ=-0.20,表明病人对我院外科护理服务的感知小于期望,总体感知服务质量水平较低,服务质量不容乐观。[结论]病人对我院外科护理服务质量的期望与感知存在差距,护理管理者需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SERVQUAL 模型 外科护理 服务质量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儿科护理中应用Kaiser模型分析降低科室风险事件发生的效果。方法 采用调查分析法对我院儿科科室工作的80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护理专家调研小组根据Kaiser模型编制调查问卷,对各风险类别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严重程度进行调研分析,调查工作实施前,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集中培训,问卷回收后采用统计学方法对所有调研对象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类别风险事件的相对风险值,进一步对19项风险事件进行风险排序。结果 我院儿科护理风险事件风险前6位的依次是:家属投诉(52.07%)、护理人员锐刺伤(49.97%)、护患法律纠纷(48.14%)、儿童流行病爆发(42.16%)、发生儿童感染事件(40.53%)、伤害事件(39.28%)。结论 儿科护理中应用Kaiser模型分析能够显著降低科室风险事件的发生。

  • 标签: []儿科护理 Kaiser模型 风险事件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ervqual模型应用于基层医院护理服务质量改进的效果;方法:采用类实验性研究方法,根据入院前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实行改进后的护理方案;结果:两组患者在有形性、可靠性、反应性和移情性四个维度SQ值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通过Servqual模型的应用,从患者角度发现护理服务的薄弱环节,针对性地改进,提高基层医院护理质量。

  • 标签: Servqual模型 基层医院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Team STEPPS模型在血透室护理管理中预防感染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入组患者均为在我院血液透析室治疗的患者,共计入组68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纳入32例。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按照血透室的标准护理管理方案展开护理工作,观察组则在护理管理中应用Team STEPPS模型,对两组患者治疗中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感染率较低(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血透室护理管理中采用Team STEPPS模型可有效达到预防感染的效果,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Team STEPPS模型 血透室 护理管理 预防感染
  • 简介:近年来,由于受环境污染和不良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影响,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一直呈上升的趋势,而医学新技术的发展,为肿瘤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了诸多有效的方法,尤其是各种化学治疗(化疗)药物、化疗方法逐渐更新,为肿瘤患者带来了福音.但就目前现有的医疗工作模式而言已越发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为探索肿瘤患者治疗的新模式,我科自1998年1月起设立日间化疗中心(筹),共为5630例(次)的肿瘤患者进行日间化疗并取得了很好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化学治疗 肿瘤 医疗费用 日间化疗中心 生活质量 护理
  • 简介:静脉化疗是恶性肿瘤病人的主要治疗手段,化疗药物因其化学性、酸碱度及高浓度等对血管损伤破坏,造成局部疼痛及浅静脉发黑变硬的发生率为100%,化疗药物外渗,可造成组织坏死和局部功能障碍。长期大量高浓度及强刺激的药物的输注,常使患者难以承受,为临床治疗带来困难。

  • 标签: 中心静脉置管 并发症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眼部化学性损伤的救治方法及疗效。方法:对我院从2020年2月~22年2月收治的62例眼部化学性损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归纳出有效的急救措施,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62例眼部化学性损伤中,3例睑球粘连,16例角膜瘢痕,1例角膜移植,42例视力恢复。结论:早期治疗眼睛化学灼伤,能有效地防止和降低眼睛的并发症,对提高病人的视觉质量、促进视力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眼化学伤 急救护理 眼科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护理效果。方法: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前后给予完善的治疗及护理、早期指导功能锻炼。结果:26例患者术后骨折愈后良好,功能基本正常,较传统牵引治疗方法提前3-5周下床行走,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DHS治疗的患者加强手术前后的护理及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动力髋螺钉 内固定 围手术期 护理 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