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气管内膜结核是结核病中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发病隐袭,迁延时间长,对气管和肺组织损伤大,致残率高,易被医护人员和病人所忽视。全身抗结核治疗对其治疗作用小,病灶吸收慢,效果差,极易形成肉芽肿和瘢痕,导致气管闭塞造成肺不张,给病人带来极大痛苦。经纤维支气管镜治疗气管疾患在国内外已开展较长时间,治疗方法有激光、微波氩气刀等,效果好,痛苦小。我院使用经纤维支气管镜YAG激光加雾化吸入治疗气管结核,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配合介绍如下。

  • 标签: 经纤维支气管镜治疗 支气管内膜结核 YAG激光治疗 护理配合 结核病人 雾化吸入治疗
  • 简介:摘要:支气管哮喘在呼吸系统疾病中有较高的发病率,支气管哮喘发病后具有典型胸闷、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且很容易受到相关因素影响使其出现病情的反复发作。针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在治疗同时需要认识到护理的重要性,并从多角度落实护理。本文结合不同文献报道,对支气管哮喘护理新进展予以综述,便于探索并总结对支气管哮喘的护理新方法,提升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改善支气管哮喘治疗与护理现状。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临床护理 新进展
  • 简介:[目的]探讨制霉菌素雾化吸入对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真菌感染的防治作用。[方法]对照1组采用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雾化吸入,对照2组单纯采用制霉菌素雾化吸入,观察组交替使用以上两种雾化吸入方法预防呼吸道细菌及真菌感染。[结果]观察组真菌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1组,细菌感染发生率与对照1组相近。[结论]制霉菌素、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交替雾化吸入,对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真菌感染有预防作用。

  • 标签: 气管切开 真菌感染 制霉菌素 雾化吸入
  • 简介:心脏直视手术后,病人心肺功能尚未恢复,需要带气管插管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以度过危险期,此时病人的各种需求只能通过面部表情、手势等来表达。有资料表明:81%的病人感觉不能说话是非常痛苦的。因此护理人员能采取恰当的措施与病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对病人早日康复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2005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共收治心脏直视手术病人300例,通过对病人的观察,以及插管前后护患之间的交流,总结出这一阶段病人的心理反应和有效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心脏直视术 护理人员 气管插管病人 呼吸机辅助呼吸 带气管插管 心肺功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支气管肺炎患儿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患儿,给予实验组患儿优质护理,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肺功能指标和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可显著提升患儿肺功能指标,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患儿身体康复。

  • 标签:
  • 简介:【摘要】:现如今我国的临床医学发展迅速,国内针对术前麻醉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对于一些特殊的疾病患者需要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前麻醉是保证检查安全开展的大前提。临床针对纤维支气管镜术前检查的方式较多,其中包括了喷雾、雾化吸入法、环甲膜穿刺法等,为了保证麻醉效果,医护人员需要针对现有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麻醉的方式予以科学的干预。现针对纤维支气管镜下的术前麻醉方式进行综述研究,内容如下。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术前麻醉 阐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在支气管扩张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到2022年选取的40例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分析护理对患者疾病进展的影响,并且对综合护理的进展情况进行概述。结果:数据显示,护理对支气管扩张患者的病情控制有效,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达到98.7%,总体效果达到99.99%。结论:护理在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有着显著的效果,促进患者健康发展。

  • 标签:
  • 简介:摘要 电子支气管镜,是当前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一类应用于人体肺叶、肺段、肺亚段等支气管内病变疾病的检测方法,对协助医师及时发现上述部位的早期疾病、诊断、摘除手术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本院于2022年1月—12月间共行763例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施护提供经验与参考。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临床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支气管扩张患者的护理策略,通过对患者临床资料的回顾与分析,结合护理实践经验,提出一系列有效的护理措施。支气管扩张作为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治疗和护理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重点分析了护理策略在支气管扩张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作用,并强调了个性化护理、健康宣教及心理支持等方面的重要性。通过实施这些护理策略,旨在提高支气管扩张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 标签: 支气管扩张 护理策略 生活质量 康复 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管道护理小组的建立对管道护理的作用。方法:比较管道护理小组建立前后医院管道滑脱事件的次数。结果:2009年全院发生管道滑脱事件12例,自2010年管道护理小组建立后,全院发生管道滑脱事件3例。结论:管道护理小组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全院护理人员的管道安全管理意识,规范了院内管道护理,提高了护理水平。

  • 标签: 管道 培训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管道护理应用于脑卒中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6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1例,对照组患者行日常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多管道护理。比较两组安全事故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安全事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多管道护理 脑卒中 安全事故 满意度
  • 简介:摘要:重症监护病房(ICU)是医院中对患者生命支持和监护最为集中的部门。在此环境下,管道护理作为一项基础而关键的护理措施,对于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预防并发症以及提高生存率至关重要。管道,如气管插管、中心静脉导管、尿管和胃管等,是重症患者常用的辅助设备,它们的正确管理和护理是保障患者安全和健康的基石。然而,管道相关的感染仍然是ICU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的康复和医院资源均构成重大挑战。

  • 标签: 重症护理 管道护理 感染控制 患者安全 护理实践
  • 简介:目的探讨床旁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引导下气道内球囊导管压迫治疗支气管扩张咳血的护理配合措施。方法对我科RICU在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收治的6例患者在床旁纤支镜引导下行气道内球囊导管压迫治疗咳血,对护理配合要点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6例患者治疗过程顺利,效果良好,均未发生再出血。结论床旁纤支镜引导下气道内球囊导管压迫治疗咳血的成功与否固然跟出血部位判断和球囊位置的正确与否密切相关,但护士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密切配合,良好的术后观察和护理是压迫止血成功的关键之一。

  • 标签: 纤支镜 球囊导管 咳血 护理
  • 简介:目的观察单人单用高压氧舱通氧管道内细菌污染的效果。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09年9-11月某院需进行高压氧治疗的56例患者,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面罩专用,Y型管、吸氧管、排氧管共用;观察组患者面罩、Y型管、吸氧管、排氧管全部单人单用。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的第2、4、6、8、10天检测通氧管道内细菌污染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共采集280份标本,其中阳性标本为92份,占32.9%。对照组共检测出68份阳性标本,阳性标本检出率为48.6%;观察组共检出24份阳性标本,阳性标本检出率为17.1%,两组患者在阳性标本检出情况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02,P〈0.05)。对照组标本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阳性率为16.4%,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阳性率为21.4%,革兰阴性杆菌的阳性率为10.7%;观察组标本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阳性率为17.1%,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两组患者治疗的第2、4、6、8、10天,总阳性标本检出率分别为13.0%、19.6%、21.7%、23.9%及21.7%。观察组患者前3d未出现细菌污染。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阳性标本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议高压氧治疗患者的通氧管道单人单用,并于4d后加强消毒,以有效控制院内感染。

  • 标签: 吸氧管、排氧管 细菌学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