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运用中心负压吸引+沙培局部用药对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效果。方法将入选的20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术后回病房立即将胸壁及腋下引流管接中心负压吸引装置持续吸引72h后,从引流管处注入沙培5U,当引流液≤15mL时拔管。对照组采用传统一次性硅胶负压引流球,当引流液≤15mL时拔管,比较2组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心负压吸引及创面注入沙培可有效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促进患者切口愈合。

  • 标签: 乳腺癌术后 皮下积液 皮瓣坏死 中心负压吸引 沙培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家庭赋的护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及血压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基于家庭赋的护理干预,对两组健康行为及血压控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干预前的按时服药、饮食管理、运动管理、血压监测等健康行为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上述健康行为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血压控制达标率为97.56%,较对照组85.37%高(P<0.05)。结论:基于家庭赋的护理干预可改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健康行为,提高血压控制达标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家庭赋权 护理干预 老年原发性高血压 健康行为 血压控制
  • 简介:囊性淋巴管瘤是来源于淋巴组织的先天性疾病,多由于淋巴管畸形或发育障碍所致[1].临床常采用手术切除或肿瘤部位药物注射疗法,而注射疗法简单、方便,可避免手术可能出现的神经损伤和外观容貌毁坏等副作用.近年来,临床采用的注射药物有平阳霉素、博来霉素、沙培等,平阳霉素及博来霉素有肺纤维化及皮肤坏死的的并发症,沙培是一种非特异性的免疫增强剂,无任何类似抗癌药的毒副作用,可用于原发性淋巴管瘤的治疗,部分手术后复发或手术后淋巴积液反复抽液无法治愈的病例也可试用.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本院整形外科对21例未行手术治疗的颈部囊性淋巴管瘤患儿行沙培注射治疗,现将不良反应观察及护理报告如下.

  • 标签: 淋巴管瘤 沙培林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异丙托溴铵和特布他联合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观察。方法将84例AECOPD患者随机分2组,联合组42例,吸入异丙托溴铵40μg/次,3次/d,8~10min后吸入特布他100μg/次,3次/d,特布他组42例,吸入特布他100μg/次,3次/d。持续治疗2周,监测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所需时间和治疗前后血气分析。结果79例完成实验,联合组临床总有效率87.8%,特布他组总有效率65.8%,联合组疗效明显优于特布他组(P〈0.05),联合组显效患者明显增多(P〈0.05);治疗后联合组患者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时间较单用特布他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后联合组和特布他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与组内用药前相比均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联合组PaO2明显升高于特布他组(P〈0.05)。结论异丙托溴铵和特布他联合吸入治疗AECOPD患者,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PaO2,效果优于单用特布他组。

  • 标签: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急性加重期 异丙托溴铵 特布他林 吸入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非心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接受华法抗凝疗法后医生告知联合护士随访管理的干预情况。方法:从2019年6月-2020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华法抗凝治疗的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中选择60例作为实验对象,依据统计学方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以及护理,实验组则融合医生告知护士随访管理,最终对比干预效果。结果:结果显示,实验组出血率为10%,对照组出血率为43.33%,对比P<0.05。对照组每周药物使用剂量为(18.87±4.54)mg、首次达标天数为(8.78±1.87)d、首次达标所需检查次数(12.65±1.54)次,实验组每周药物使用剂量为(12.12±3.51)mg、首次达标天数为(6.91±1.54)d、首次达标所需检查次数(10.22±1.62)次,对比发现,P<0.05。结论:将医生告知联合护士随访模式应用于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的管理中,可以降低患者服用药物剂量,减少检测次数,降低出血率。

  • 标签: 非瓣膜病 心房颤动 华法林抗凝 随访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特布他、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我院呼吸内科2018年8月-2020年8月内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63例患者,遵从“平衡序贯法”分为对照组(31例,常规治疗)和观察组(32例,联合特布他、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观察临床疗效、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6.8%和3.1%,对照组分别为77.4 %和19.3%,观察组用药安全性较高,P<0.05。结论:特布他与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并借鉴。

  • 标签: 特布他林 布地奈德 雾化吸入 慢性支气管炎 急性发作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多元化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抗凝治疗的影响。方法:  抽取我院接受华法抗凝治疗的高血压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56例,应用平均分配方法,将其分为2个小组,比对组28例: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28例:多元化延续性护理模式;比对不同方案的护理效果高血压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抗凝治疗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遵从医嘱情况、饮食控制、服药依从、定期复诊等评分均高于比对组,(P<0.05)结论:  多元化延续性护理,可提高接受华法抗凝治疗的高血压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华的自我管理能力,服药从依性,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多元化延续性护理 高血压合并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华法林抗凝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于口服华法的房颤患者合理开展一体化护理对其INR达标率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效果。方法:在本院于2021年12月至2023年2月间接收并提供华法林口服治疗的房颤患者中择选出74例,遵照双色球法将其分为探究组与参照组各计37例,研究期间参照组患者会为其开展常规护理,而探究组患者则于此基础上为其开展一体化护理。分析两组房颤患者的INR达标率、服药依从性及不良事件出现率数据。结果:探究组房颤患者经护理后其INR达标率、服药依从性数据皆显著性优于参照组(P<0.05),且不良事件出现率数据也显著性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口服华法房颤患者合理提供一体化护理既能够显著性提升其INR达标率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又能够显著性降低房颤患者不良事件出现风险,推荐参考。

  • 标签: 房颤 华法林抗凝治疗 一体化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