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PDCA循环管理对提高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防护意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护士6名及100件消毒物品,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名护士和50件消毒物品,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采取PDCA循环管理,将两组护理管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护理管理质量、护士的防护意识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提高,灭菌消毒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开展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使临床管理质量、护士的防护意识得到进一步提升,从而提高消毒物品消毒灭菌合格率,减少院内感染事件发生。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PDCA循环管理 护士防护意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医院病历档案是记录患者疾病引发、健康状态以及诊疗整个过程的特殊档案,具有完整性及客观性特征。完善与强化医院病历档案质量管理,保障医疗机构与患者双方权利,是我国医院管理者亟待解决的重要任务。本文现针对病历档案管理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

  • 标签: 病历档案 管理 问题 策略
  • 简介:目的了解医务人员针刺伤的现状及防护意识,促进其树立职业防护观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院577名临床医务人员进行有关针刺伤情况和防护知识调查。结果50.26%的医生、89.33%的护理人员有被针刺伤的经历;其中,66.67%的外科、妇产科医生发生过针刺伤,30.00%的感染病科医生发生过针刺伤。护理人员发生针刺伤最多的科室是急诊科和手术室,发生率分别为96.15%和93.33%。医护人员对于针刺伤相关知识了解程度存在较大差异,45.54%的医生、34.84%的护士不知道自身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免疫状态;20.94%和42.70%的医生和护士不知道预防血源性感染疾病的措施。结论医务人员对于针刺伤的危害及相关预防知识不足,应加强对医务人员针刺伤相关知识的宣传与教育。

  • 标签: 医务人员 针刺伤 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中抽选9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45例,接受风险意识护理管理,对照组患者例数为45例,接受常规护理管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意外伤害、麻醉意外、坠床、大出血等手术室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风险意识 手术室护理 护理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头部降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意识状态的影响。方法将12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术后高热时实施常规药物和物理降温,治疗6h后高热不退时给予头部降温,直至体温〈37.5℃时停止降温;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6h内对患者实施头部降温,当患者体温≤37℃,无反复发热持续72h后终止头部降温。比较两组患者的降温效果及意识状态好转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降温效果优于对照组,意识状态好转率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早期头部降温,能有效降低体温,尽快恢复患者的意识,对提高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颅脑损伤 中枢性高热 物理降温 意识 护理
  • 简介:从本院急诊科的角度出发,系统论述急诊专科护士建立的必要性及急诊专科护士的培养、急诊科护士的安全意识防护问题。

  • 标签: 急诊 专科护士 护理 培养 安全防护
  • 简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人们法律知识的普及及病人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逐渐增强,精神科护理行为涉及到一般法律的广泛内容,同时又有它自身的特殊性。作为护理工作者,特别是精神科护理工作者更应增强法律意识,加强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注意护患之问的交流与沟通技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防范护患纠纷。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法律意识 护患纠纷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全科护理意识在基层医院综合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效果。 方法: 在我院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7 月收治的 患者 中抽取 162 例,将患者均分为采用 全科护理的 实验组与仅采用 常规护理 的对照组,每组 81 例,在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 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进行 比较。 结果: 实验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的 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有明显的提升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在基层医院中进行施行全科护理的方法,可以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品管圈管理法 住院 留置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风险意识在医院血液透析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20年5月到2021年5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6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给予风险管理。比较两种护理手段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更高,不良事件发生率仅为3.33%,较对照组更低,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风险管理 血液透析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科护理意识在基层医院综合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并进一步研究讨论其价值所在。方法:本次选取2020年至2021年期间我院收治的3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组样本按照数字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平均分成常规组和研究组,根据实施护理方式的差异性,对比两组患者在院期间护理满意度、护理人员能力、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应用效果。结果:经数据分析,研究组临床应用效果显优,期间护理满意度较为理想,护理人员能力相对有所提升,进而使得并发症发生率减少,组间数值P<0.05,说明存在对比性。结论:临床实施全科护理意识,在医院综合护理中,其实施效果显著,可提升护理人员能力的同时,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临床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全科护理意识 基层医院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科不同护理技能人员职业安全意识调查。方法:研究2021年1月-2022年1月进行,将产科病房一般护理技能人员护士(15例)与获得技术职称岗位的产科特殊护理技能护士(15例)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产科的基本工作内容,分析潜在的感染风险,总结其安全意识,自我防护情况。结果:特殊护理技能人员中职业暴露维度(产科工作中的体液污染、产科工作中的锐器损伤)事件发生率均低于一般护理技能人员;特殊护理技能人员职业防护维度(接受产科安全知识教育、接受产科安全措施培训)占比均高于一般护理技能人员,(p<0.05)。结论:护理安全工作对于产科医护质量十分重要,因此要求护理技能人员及时发现护理安全风险,严格控制,降低职业暴露,保证医护安全,提升医护质量。

  • 标签: 产科 护理技能 人员职业安全意识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科护理意识在卫生院综合护理中的重要意义。方法:抽取200例病人进行分析,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由卫生院内护理人员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全科护理意识的综合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病人实施全科护理意识管理措施,能够明显提高护理质量,促进病人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适合临床运用。

  • 标签: 基层卫生院 全科护理意识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实施健康意识理论护理的价值作用。方法:将2021年6月到2022年6月期间院内的6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纳入研究范围,利用随机分配法划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健康意识理论护理操作),对比两组患者依从性与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整体患者依从性与髋关节功能评分等数据信息均明显比对照组更具优势,均得到提升,P

  • 标签: 健康意识理论护理 髋部骨折 术后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意识管理的效果。方法:医院自2016年1月起开始对手术室实施护理风险意识管理,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手术室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手术室患者作为对照组,然后对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采用了相关风险意识管理的观察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度,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远低于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对手术室护理工作实施风险意识管理,可有效降低手术

  • 标签: 手术室护理管理 风险意识管理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开展风险意识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现将我院手术室接收的手术患者中抽取出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管理,给予观察组患者风险意识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最终获得的护理效果。结果:管理后两组结果比较发现,观察组的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护理人员的护理综合能力以及患者依从性同对照组相比均有明显提升,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风险意识管理措施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可有效提高临床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护理人员综合能力,降低手术风险事件发生,提高手术效率及安全性。

  • 标签: 手术室护理管理 风险意识 价值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门诊导医台护士实行护理管理的具体临床影响。方法:抽取我院门诊医导台护士17名,根据管理方式进行分为对照组8名,观察组9例,分别实行常规护理、加强护理管理。对两组护士服务质量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较,观察组护士服务质量评分明显更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导医台护士采用加强化护理管理更利于提高服务质量,减少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管理 门诊导医台 服务意识 影响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的原因及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心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516名,对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干预,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方法,另一组实施安全隐患预防护理措施。结果:研究发现,实施了安全隐患分析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患者满意度较高,疗效较好,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应尽量排除心内科老年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关注病人的治疗需求,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做好预防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心内科老年患者 护理安全隐患 原因及对策
  • 简介:目的:全面掌握护理人员业务技术水平,利于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培训学习,提高护理人员整体素质,同时有利于护理人才的培养与选拔.方法:将护理人员的德、勤、绩、能等数据,通过先进的网络知识和数据库管理技术进行管理.结果:全面掌握护理人员的整体情况,有效提高对护理人员的统筹管理.结论:护理业务技术档案管理已成为医院信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发挥着明显优势.

  • 标签: 护理 业务技术档案 信息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