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2种不同卧位预防早期压疮的效果。方法采用Braden评分表对伴有意识或运动功能障碍的卧床患者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将评分≤12分的20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101例。观察组采用仰卧位身体向左或右倾斜20~30°与仰卧位交替的方法翻身,对照组采用900侧卧位与仰卧位交替的方法翻身,探讨2种卧位预防早期压疮的效果。结果观察组97例预防早期压疮有效,有效率达95.09%。对照组86例有效,有效率为85.1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仰卧位身体向左或右倾斜20~30°与仰卧位交替的方法翻身,较90°侧卧位与仰卧位交替翻身预防早期压疮明显有效。

  • 标签: 压疮 卧位 预防 比较
  • 简介:目的比较音乐干预与音乐+非营养性吸吮干预合用对足跟采血所致新生儿疼痛的干预效果。方法将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中胎龄≥28周的75例新生儿随机分为音乐干预组、音乐+非营养性吸吮组及对照组,观察足跟采血时3组新生儿啼哭和疼痛面容的持续时间、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采血结束后90s内的啼哭例数。结果音乐干预组、音乐+非营养性吸吮组的新生儿疼痛面容和啼哭的持续时间、HR和SpO2恢复至采血前基线水平所需的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且HR、SpO2的变化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音乐+非营养性吸吮组新生儿的啼哭、疼痛面容的持续时间、HR恢复至采血前基线水平所需的时间均显著短于音乐组的新生儿。结论足跟采血时音乐干预或音乐+非营养性吸吮合用均能减轻新生儿疼痛。音乐干预+非营养性吸吮合用对音乐干预的止痛效果有加强作用。

  • 标签: 音乐 非营养性吸吮 足跟采血 疼痛
  • 简介:目的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效果。方法按照病区将内分泌病房患者分为2组,每组76例,1个病区为试验组,对其进行个案管理;1个病区为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管理。在干预前后用自我管理能力调查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并检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干预后,试验组自我管理中饮食控制、足部护理、高低血糖处理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而运动管理和药物监测维度得分及自我管理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空腹和餐后2h血糖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个案管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饮食控制、足部护理和高低血糖处理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控制其糖代谢指标。

  • 标签: 糖尿病 2型 健康教育 个案管理
  • 简介:目的比较2种海拔地区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效果。方法纳入使用静脉留置针进行静脉输液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收治于海拔高度为3828m的喀喇昆仑山某医疗站的军人患者78例作为观察组;收治于海拔高度为800m新疆乌鲁木齐市某医院的军人患者78例为对照组。2组患者静脉穿刺方法及操作者均相同。比较2组患者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留置针穿刺成功率、留置时间和患者满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静脉炎、液体渗出、局部感染和管路堵塞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导管脱出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海拔地区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效果低于平原地区患者,穿刺成功率较低,留置时间较短,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 标签: 高原 平原 静脉输液 留置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为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提高预后效果,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行为干预。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分析,即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行为干预概念、饮食行为干预意义、饮食行为干预方法。方法分为测量工具、记录饮食治疗方式、饮食结构、健康宣传教育。通过探究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行为干预,以期为制订饮食管理方案提供参考。

  • 标签: 2型糖尿病 饮食行为干预 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年龄、不同病程、合并用药、并发症及血糖控制等情况对衰弱发生的影响。方法:调查记录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60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及血糖控制情况,实验组采用老年人综合评估量表(CFAI)对患者进行测评,对比分析不同因素对老年2型糖尿病衰弱的影响。结果:观察2型糖尿病衰弱因素,与年龄性别有相关性(P0.05)。结论:衰弱发生率随年龄病程、并发症及用药呈上升趋势,糖化血红蛋白也随之增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21年2月到2022年3月间收治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计84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42例)行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n=42例)行综合护理干预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及营养状态的变化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及营养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提升患者的营养状态。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2型糖尿病 血糖水平 营养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对利伐沙班治疗急性肺栓塞患者后对其D-二聚体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在临床中,提升急性肺栓塞患者治疗效果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因此为了对这一课题进行分析,开展对照实验,对照实验的主要项目为利伐沙班的应用效果,对所纳入患者分组后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以提升研究的准确性,观察患者治疗后的最终效果,并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对比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更加显著(P<0.05)。结论:采取利伐沙班药物进行治疗后,急性肺栓塞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有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 标签: 利伐沙班 急性肺栓塞 D-二聚体水平 生存质量
  • 简介:肝素钠注射液是一种抗凝药物,在我科经常使用。其给药途径有皮下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滴注。当执行皮下注射时,以往我们采用的是传统的皮下注射法,结果患者注射部位皮肤青紫的面积较大,患者和家属均表示不易接受。2002年4月我们开始尝试一种新的皮下注射法,结果患者注射部位皮肤发生大片青紫的现象明显减轻,患者和家属都比较满意,表示容易接受,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皮下注射法 肝素钠注射液 注射方法 皮肤青紫 注射部位 抗凝药物
  • 简介: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病人实施无缝隙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对90例2型糖尿病病人采用自身对照法实施传统护理服务和无缝隙护理服务各1年。在实施6、12个月时对病人的糖尿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遵医行为、自我管理能力、坚持规律运动、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进行评估和检测。结果:对2型糖尿病病人实施无缝隙护理服务模式后上述各项指标评价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2型糖尿病病人实施无缝隙护理服务模式可以提高病人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病人自我管理能力,并有效控制血糖,降低血糖的波动幅度,减轻或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2型糖尿病 无缝隙护理 传统护理
  • 简介:骨科手术后病人出血较多,特别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病人,需输入大量血液,术后采用自体引流血回输技术,达到了充分利用自身血,节约血源,减少异体输血不良反应的目的。2000年4月~2002年12月,我院对88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进行2种输血方法对比,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髋关节置换术 输血方法 不良反应 临床资料 引流管
  • 简介:目的探讨更适合于清除气管插管气囊上滞留物的拔管方法。方法将101例拔管患者随机分为A组50例和B组51例。A组采用正压技术,即在患者吸气末应用简易呼吸器快速向气管插管内送气,同时放开气囊,将气囊上滞留物吹至口腔并及时吸净,再拔出气管插管。B组采用传统方法,放开气囊后,将吸痰管插入气管插管末端,边吸痰边拔除气管插管。观察2种清除气囊上滞留物的总量、生命体征变化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对气囊上滞留物的清除效果A组优于B组,P〈0.05。结论采用简易呼吸器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后拔管,清除较彻底,并发症少。

  • 标签: 气囊 滞留物 拔管 气管插管
  • 简介:总结2例心脏移植术后患者的护理管理,做好参与人员的培训,严格执行相关消毒隔离要求,严密进行术后监护和观察,处理各种并发症是确保移植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心脏移植 护理管理 监护
  • 简介:目的探讨住院病人护理满意度调查的最佳方式,以获得准确信息,为做出科学的护理管理决策、改进护理工作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设置满意度问卷调查箱,由护理部组织护士长、入院处护士分别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种不同的调查方法所获得的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入院处护士对出院病人发放满意度调查结果最真实、可靠。结论入院处护士发放调查问卷是一种较好的护理满意度调查方法。

  • 标签: 护理管理 满意度 调查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液透析灌流不同链接方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1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尿毒症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2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透析1.5h后连接灌流器,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透析和灌流同时进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β2微球蛋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β2微球蛋白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β2微球蛋白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β2微球蛋白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HD+HP组合型人工肾治疗方式对尿毒症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灌流器后接的方法,能够更加彻底的将毒素清除,并且操作更为便捷,治疗效果较好。

  • 标签: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尿毒症 链接
  • 简介:妊娠合并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在临床上较少见。本病因血儿茶酚胺升高使全身小血管痉挛,导致血压升高、心律失常、代谢紊乱等,而妊娠可加重上述病理变化,且麻醉、阴道分娩、子宫收缩均可导致致命的高血压;另一方面,胎盘灌注减少可使胎儿生长迟缓、窒息甚至死亡,其预后的好坏取决于能否早期诊断处理及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2002年2月至2006年2月,本院对2例妊娠合并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施行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切除术,经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患者康复出院。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 标签: 妊娠 嗜铬细胞瘤 手术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