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李坤
  • 学科: 医药卫生 > 消化系统
  • 创建时间:2022-07-07
  • 出处:《医师在线》2019年 第6卷 第20期
  • 机构: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四川 乐山 614000
  • 简介:<正文>由于胰腺癌临床特点表现为病情发展迅疾、病势迅速恶化,大部分患者在确诊癌症时,胰腺癌已步入晚期。胰腺癌是消化道慢性疾病局部表现。胰腺癌肿瘤多生长在胰头部,后期扩散时甚至压迫总胆管。因此,胰腺癌晚期病人往往表现出体质虚弱、消化不良、脾胃不好生理状况。病人脾胃虚弱、抵抗力逐步下降,致使癌生长不受控制、出现加速生长现象,最终导致病情陷入恶性循环。

  • 标签: 胰腺癌;晚期症状;治疗方法
  • 简介:背景:局部电刺激下食管括约肌(LES)作为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新理念正处于起步阶段。目的:探索局部电刺激理想参数,并初步探讨抑制LES收缩局部神经反射通路。方法:构建抗胃食管反流电刺激活体动物模型。观察胃食管反流量变化,探索电刺激抗胃食管反流理想参数。在理想参数刺激下,分别加入不同药物干预,观察对胃食管反流量影响。结果:频率10Hz和脉冲0.4ms时,电压10V或15V胃食管反流量明显减少(P<0.001);电压10V和脉冲0.4ms时,频率10Hz胃食管反流量明显减少(P<0.001);电压10V和频率10Hz时,脉冲0.4ms胃食管反流量显著降低(P<0.001)。食管壁局部浸润筒箭毒碱或辣椒素可显著提高胃食管反流量(P<0.05);给予NK1受体阻断剂L-732,138或NO合酶抑制剂L-NAME后,胃食管反流量显著减少(P<0.05)。结论:考虑到电能对组织损伤,理想电刺激参数为电压10V、频率10Hz和脉冲0.4ms。食管壁内TRPV-1阳性初级传入速激肽类神经元与肌间氮能神经元组成局部反射通路可削弱电刺激诱发LES收缩。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电刺激 食管括约肌 下段 反射通路 辣椒素
  • 简介:背景:结直肠癌(CRC)是常见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具有高度侵袭性和转移性,病死率高。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多种肿瘤中存在高表达,可抑制肿瘤细胞凋亡,是肿瘤预后不良指标之一。目的:研究CRC组织中HER2表达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10年2月─2011年2月北京航天总医院118例CRC患者,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癌组织HER2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和患者预后关系。结果:CRC组织中HER2表达阳性率为34.7%(41/118),其中高表达18例(15.3%),低表达23例(19.5%)。HER2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HER2表达阴性、低表达、高表达患者随访期内死亡率依次增高,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HER2是CRC患者预后独立影响因素(RR=2.134,95%CI:1.172~2.415,P=0.006)。结论:HER2高表达与CRC临床分期和患者预后有关,有望成为CRC预后评估生物学标记物。

  • 标签: HER2 基因表达 结直肠肿瘤 预后
  • 简介:背景: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叶酸对消化道肿瘤均具有化学预防作用。目的:研究EGCG和叶酸对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诱导大鼠消化道肿瘤化学预防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159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分为肿瘤模型组(M组,MNNG100mg/L自由饮用)、EGCG对照组(E组,EGCG12.5mg/d)、叶酸对照组(F组,叶酸1mg/d)、EGCG干预组(ME组,MNNG+EGCG)、叶酸干预组(MF组,MNNG+叶酸)、EGCG+叶酸干预组(MEF组,MNNG+EGCG+叶酸)和正常对照组(C组)。第29周停止MNNG和药物干预,第44周终止实验,处死各组大鼠,比较各组消化道肿瘤发生情况,行肿瘤组织Ki-67和原位凋亡检测。结果:与M组相比,MEF组肿瘤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1);ME组和MEF组肿瘤组织Ki-67阳性率显著降低(P=0.038和P=0.009);ME组、MF组和MEF组肿瘤组织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P=0.000、P=0.003和P=0.000)。各干预组间上述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GCG与叶酸联合应用对MNNG诱导大鼠消化道肿瘤具有化学预防作用,但并不比两者单用更为有效;两者联用对肿瘤细胞增殖和凋亡影响亦与单用无明显差异。

  • 标签: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叶酸 化学预防 消化系统肿瘤 KI-67抗原 细胞凋亡
  • 简介:利用细胞因子诱导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DC)和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ytokineinducedkiller,CIK细胞),以肿瘤抗原冲击DC,将经过抗原冲击DC和CIK细胞按一定比例混合进行共培养,得到一种新免疫效应细胞群,即DC调节和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DCIK细胞)。DCIK细胞具有识别和特异性杀伤恶性细胞作用,打破了放化疗“敌我不分”状况。DCIK细胞不但存活率高,增殖能力强.而且对肿瘤细胞具有特异性杀伤能力,为肿瘤免疫治疗开创了一条新途径。

  • 标签: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肿瘤免疫治疗 树突状细胞 细胞调节 抗肿瘤机制 结直肠癌
  • 简介:目的探讨保留左结肠动脉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对患者预后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术中是否保留左结肠动脉分为两组,对照组不保留左结肠动脉,观察组保留左结肠动脉。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手术结果及复发和转移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肿瘤直径、吻合口距齿状线距离、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切口感染、肠梗阻和腹腔感染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残端缺血性改变例数和游离脾曲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复发率和转移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保留左结肠动脉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可完成与不保留左结肠动脉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同样淋巴结清扫,不增加患者远期复发率和转移率,可显著降低吻合口瘘发生率、残端缺血眭改变例数和游离脾曲,有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保留左结肠动脉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 预后
  • 简介:2002—01/2003—12期间共收治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病人106例,我们进行了系统治疗和详细乙酰胆碱酯酶(ChE)动态变化观测,积累了完整资料,试图以ChE动态变化来揭示AOPP病人病情反复、反跳及中间综合征(IMS)发生死亡关系。

  • 标签: 有机磷农药中毒 CHE 反复 反跳 死亡 乙酰胆碱酯酶
  • 简介:背景:青蒿索及其衍生物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显著减轻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症状和体征.目的:探讨青蒿琥酯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小鼠结肠炎免疫调节机制.方法:18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乙醇对照组、TNBS模型组和青蒿琥酯治疗组,以TNBS灌肠建立小鼠结肠炎模型,青蒿琥酯治疗组腹腔注射青蒿琥酯150mg·kg-1·d-1.实验第8d.处死小鼠.行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检测结肠组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以ELISA法检测结肠组织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7、IL-4、IL-1O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结果:与TNBS模型组相比,青蒿琥酯治疗组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MPO活性、IFN-γ、IL-17和TNF-α含量显著降低[1.00±0.63对2.83±0.41,(5.62±2.36)U/g对(15.10±3.92)U/g,(132.56±37.09)pg/mg对(221.44±41.99)pg/mg,(89.73±29.86)pg/mg对(229.72±78.58)pg/mg,(408.02±83.13)pg/mg对(692.79±217.51)pg/mg](P〈0.05),IL-1O含量显著升高[(188.66±49.87)pg/mg对(121.02±21.57)pg/mg](P〈0.05).除组织病理学评分和IL-10含量外,青蒿琥酯治疗组上述各指标与乙醇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各组IL-4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青蒿琥酯可减轻TNBS引起小鼠结肠炎,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Th1/Th17免疫应答、上调保护性细胞因子IL-10含量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

  • 标签: 结肠炎 青蒿琥酯 过氧化物酶 细胞因子类 Th1/Th17免疫应答
  • 简介:背景:胃息肉为胃癌前病变,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其发生过程中起有重要作用。目的:探讨三种常见类型胃息肉在胃内分布情况及其与Hp感染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8年2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胃息肉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增生性息肉、胃底腺息肉和炎症性息肉Hp阳性率。结果:共纳入胃息肉患者464例,男女之比为0.31∶1。三种常见类型胃息肉主要分布于胃体、胃底和胃窦。Hp阳性率与息肉类型、息肉部位有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无关(P>0.05)。胃窦与非胃窦部位之间增生性息肉Hp阳性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炎症性息肉Hp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女性胃息肉患者多于男性,胃息肉主要位于胃体、胃底和胃窦,Hp阳性率与患者性别和年龄无关,增生性息肉和炎症性息肉Hp阳性率均高于胃底腺息肉。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增生性息肉 胃底腺息肉 炎症性息肉 胃窦
  • 简介:由于宗教、道德、伦理等原因,人胚胎干细胞研究曾一度被禁止.但许多生物学家仍认为人胚胎干细胞研究有着深远意义,并将在人类认识自身及疾病治疗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经过人们不懈努力,1998年美国国会取消了该项研究禁令,且布什政府每年拨出数亿美元支持该领域研究.美国杂志1999年和2000年将干细胞生物学和干细胞生物工程评为世界十大科学成就之首,干细胞成了当今生物学研究热点.

  • 标签: 消化疾病 干细胞治疗 胚胎干细胞 成体干细胞
  • 简介:大黄系一味传统中草药,目前经现代方法提取有效成分单味大黄内服制剂,仅有大黄流浸膏,味苦而涩,又含有40%~50%乙醇,病人携带及服用都极为不便。新近发现,中药大黄能够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进展,虽然大黄灌肠剂也同样具有改善氮质血症水钠潴留、高血脂症临床症状,降低BUN,但灌肠给药,病人耐受差,泻下作用也会逐渐减弱,易导致氮平衡失调和营养不良。为此,我们设计研制了大黄胶囊剂,临床应用效果良好。

  • 标签: 其临床应用 大黄胶囊 慢性肾功能衰竭 制备 临床应用效果 大黄流浸膏
  • 简介:胃癌发生发展是多种原癌基因活化和抑癌基因失活所造成,本文简介了主要相关基因,对胃癌研究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胃癌 原癌基因 抑癌基因
  • 简介:在临床工作多年,常遇到老年肺心病,这些病人由于病情反复发作,加上年老体弱行动不便,每次住院后多数病人表现情绪低落且心情烦躁不安,对治疗没有信心,极不利于疾病康复。为此,临床护士除了做好必要病情观察和常规护理外,要注重病人心理护理,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 标签: 病人 老年肺心病 治疗 心理护理 康复 疾病
  • 简介:机械通气治疗时,由于建立人工气道损坏了呼吸道正常防御功能,废弃了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滤过作用,加上病人病情重,抵抗力低,极易发生感染,预防机械通气时发生院内感染是机械通气成功重要保证,在许多环节上应当注意。

  • 标签: 机械通气治疗 院内感染 预防 护理 上呼吸道 防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