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胃肠肿瘤的临床表现特点,对手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28例胃肠肿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胃肠肿瘤患者临床表现以腹痛,腹胀,消化道出血为主。28例患者均实施根治性手术治疗,其中12例患者术后病情复发,进行二次手术,对患者进行随访,其中5例患者死亡。结论:由于胃肠肿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固术前临床诊断确诊率不高,在临床实践中,应首先进行肿瘤类型判别,根据肿瘤类型选定手术方式,通过综合分析提高胃肠肿瘤确诊率,目前针对胃肠道肿瘤采取手术治疗是比较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

  • 标签: 胃肠肿瘤 手术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研究BEP方案治疗妊娠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疗效及化疗副反应。方法1997年1月~2005年8月,采用BEP方案治疗妊娠恶性滋养细胞肿瘤38例,其中初治患者20例,耐药患者15例,复发患者3例。结果该方案治疗38例妊娠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患者,36例完全缓解,总完全缓解率为89.47%。其中初治侵蚀性葡萄胎的治愈率为100%,耐药绒癌的完全缓解率为92.31%,复发性妊娠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的完全缓解率为100%。化疗副反应主要为Ⅰ~Ⅱ级恶心、呕吐和骨髓抑制。结论采用BEP方案治疗妊娠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疗效可,对其他药物耐药或复发病例也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化疗副反应轻,患者易接受,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妊娠恶性滋养细胞肿瘤 绒毛膜癌 侵蚀性葡萄胎 化疗
  • 简介:一、病例摘要例1:患者43岁,因"性生活后阴道流血2次",彩超提示:子宫前方偏/左附件区见囊实混合回声团块,大小5.8cm×5.5cm,壁光滑,内部实质回声呈絮状,血供信号不明显(图1),拟诊"左卵巢肿瘤"于2012年3月20日入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五四医院)。腹腔镜下见一大小6cm×5cm×5cm的囊肿,表面血管充盈,增粗,光滑,内为暗紫色液体,位于盆腔左侧,其蒂直径约1cm,与回肠系膜相连(图2),切除囊肿,快速病理"低度恶性肿瘤",常规病理"肠系膜间质瘤,局部细胞生长活跃"(图3),免疫组化(江苏省人民医院)"肠系膜上皮样间质瘤伴囊性变,倾向于中-高度危险性"。2012年10月门诊复诊:左下腹可扪及一鸡蛋大小的包块,之后失访。

  • 标签: 江苏省人民医院 囊实混合回声 回肠系膜 妇科肿瘤 卵巢肿瘤 实质回声
  • 简介:目的:对临床上血液肿瘤患者进行红细胞输注治疗观察,分析红细胞输注对血液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血液科120例血液肿瘤患者临床疗效观察,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进行红细胞输注治疗组患者60例,另一组为对照组,患者60例。并在治疗后的4周、8周、16周分别观察患者的血液学反应情况,记录检测结果。结果:进行红细胞输注治疗患者血液学变化显著,其变化与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讨论:在血液科,对血液肿瘤患者进行红细胞输注,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此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血液肿瘤 红细胞 临床疗效
  • 简介:乳腺癌已被证实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其发展早期即可出现远处播散和转移,血液中检测出肿瘤细胞即是重要证据.而肿瘤细胞进入外周血即是肿瘤远处转移的前提,是肿瘤转移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外周血中检测到肿瘤细胞提示存在肿瘤微转移并有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远处转移.随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tumorcells,CTCs)检测技术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断提高,其在外周血中的含量与乳腺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密切的关系,这一点已被大多数研究者所证实.本文简要综述了目前对乳腺癌患者的CTCs检测方法以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并对其临床运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乳腺肿瘤 肿瘤细胞 循环
  • 简介: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生命科学如此发展也没有完全了解它的发生发展规律。近年来,随着对细胞功能的深入研究,细胞小器官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细胞小器官中细胞赖以生存的能量来源器官是线粒体。线粒体在细胞内能量代谢、自由基产生、衰老、凋亡等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肿瘤细胞线粒体的基因突变、呼吸链缺陷、线粒体膜的改变、能量代谢异常等因素均会影响肿瘤组织局部或整体微环境的功能,从而增强肿瘤发生和转移。许多研究表明,传统蒙药能够影响线粒体功能改变组织微环境的作用。现在现代医学也试图改变肿瘤微环境来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不过因多种因素结果不是理想。我们利用传统蒙药的调控局部或整体微环境线粒体功能的作用做了治疗肿瘤的新的研究设想。

  • 标签: 肿瘤 线粒体 微环境 蒙药
  • 简介:目的:在了解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况的基础上,辅以综合心理干预措施,并评价其效果,为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50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接受生物学治疗及心理干预,对照组仅接受生物学治疗,试验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判定。结果:心理干预前,2组患者各量表评分与全国常模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结束以后,干预组与全国常模之间各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卵巢恶性肿瘤患者有明显的焦虑及抑郁症状,心身状况较差,心理干预能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卵巢恶性肿瘤 心理干预 症状自评量表
  • 简介:一、病例摘要例1:患者女,38岁,因“右下腹隐痛3年”于2006年8月入院。患者右下腹阵发性隐痛3年,无异常阴道出血,月经规律,孕1产1,既往体健。妇科检查无明显异常。B超提示子宫壁外不均囊实性肿4.2cm。CT显示子宫右侧实性结节4cm,形态规则,增强可见明显强化,与子宫及右侧附件均无明显分界。术前诊断:子宫肌瘤变性?

  • 标签: 子宫壁 血管周上皮样 文献复习 细胞肿瘤 异常阴道出血 子宫肌瘤变性
  • 简介:深静脉血栓是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国外报道,外科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venousthrombosis,DVT)的发生率为30%-50%,而在妇科肿瘤术后血栓形成发生率达7%-45%。而我国目前仍无确切的统计数字,但鉴于血栓形成可引起肺栓塞及下肢功能障碍,故对妇科肿瘤患者术后DVT的预防十分重要。本文对我院妇科肿瘤术后DVT的预防情况分析报道如下。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妇科肿瘤患者 术后并发 预防 术后血栓形成 下肢功能障碍
  • 简介:目的体内组织重建和生理过程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和特异性抑制剂(TIMPs)保持着动态平衡,不同的TIMP对不同的MMP具有不同的亲和性,本课题旨在研究MMP2、MMP9、TIMP1和TIMP2在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收集1996年5月~2001年5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行手术切除,并用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的132例病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结果MMP2、MMP9、TIMP1和TIMP2均表达于细胞胞浆内,均随着上皮性卵巢肿瘤恶性程度的增加,表达增强;在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表达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且MMP9/TIMP1、MMP2/TIMP2比例在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明显增高;相关性分析表明MMP2和TIMP2、MMP9和TIMP1间存在相关性(P<0.0001).结论MMP2、MMP9、TIMP1和TIMP2与卵巢上皮性肿瘤的演化、侵袭过程关系密切.

  • 标签: 卵巢上皮性肿瘤 基质金属蛋白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免疫组化
  • 简介:目的评价综合治疗对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状况和社会关系改善的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北京市第二医院妇科收治的60例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行对症躯体支持治疗+个体化心理抚慰干预综合治疗,采用生存质量量表[EORTCQLQ-C30(V3.0)]、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贝克抑郁问卷(BDI)、贝克焦虑量表(BAI)、非理性信念量表(IBS)和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对患者的生活质量、焦虑和抑郁情绪等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的评分均有升高(P〈0.05);疲劳、疼痛、恶心呕吐3个主要症状均明显改善(P〈0.05);6个单一条目中的呼吸困难、失眠、食欲丧失和便秘状况明显改善(P〈0.05);腹泻和经济困难评分虽然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焦虑、抑郁和绝望患者有所减少,接受现状者明显增加(P〈0.05)。治疗后TAS-20、BDI、BAI、IBS和NRS的评分值均有下降(P〈0.05)。治疗后疼痛缓解率为84.62%(44/52),治疗后疼痛率(66.67%,38/57)与治疗前(91.23%,52/5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治疗可明显减轻晚期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症状,改变患者对死亡的恐惧感和错误认知,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晚期恶性肿瘤 综合治疗 对症支持治疗 心理抚慰干预 生活质量
  • 简介:研究表明肿瘤干细胞(CSCs)促使肿瘤的生长和复发。CSCs对目前多种化疗和放射治疗耐受,这表明虽然许多抗肿瘤治疗能够杀死大量肿瘤细胞,但最终仍会失败,原因在于这些治疗不能根除引起肿瘤再生的CSCs。原则上,使用自动筛选技术能够鉴定出杀伤CSCs的因子。但由于CSCs在肿瘤细胞群中仅占少数,使用标准高通量细胞存活分析法无法检测出CSCs特异毒性的因子。所以,筛选专杀CSCs的因子需要在体外能稳定繁殖、富集CSCs的细胞群。然而,目前对于实体瘤中CSCs而言是不可能的。有研究表明,诱导正常或成瘤乳腺上皮细胞群发生上皮间质化(EMT)会导致具有干细胞样特性的细胞富集。

  • 标签: 高通量筛选法 肿瘤干细胞 干细胞选择 抑制因子 鉴定 CSCs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肿瘤MRI形态学表现在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99例患者回顾性分析MRI特征,明确良、恶性乳腺病灶在MRI下的影像学特点,并加以鉴别。结果99例患者的MRI检查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相比,乳腺MRI发现恶性肿瘤54例,良性肿瘤43例,误诊2例,诊断率为98%。结论乳腺MRI能够检出乳腺X线摄影及临床上隐匿性的早期和小乳腺癌,是乳腺检查的重要补充。

  • 标签: 乳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Galectin-3)、碳酸酐酶Ⅸ(CAⅨ)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的表达情况,探讨二者在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50例交界性卵巢上皮性肿瘤及61例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Galectin-3、CAⅨ的表达情况。结果1Galectin-3、CAⅨ在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2%和59.0%,明显高于良性及交界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Galectin-3及CAⅨ在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浸润、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及患病年龄状况无关(P〉0.05);2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Galectin-3与CAⅨ的表达呈正相关(r=0.672,P〈0.01)。结论Galectin-3、CAⅨ在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的发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参与肿瘤浸润、转移,可能成为指导肿瘤预后的参考指标。

  • 标签: 半乳糖凝集素-3 碳酸酐酶Ⅸ 卵巢上皮性肿瘤 免疫组化.
  • 简介: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hhOrganization,WHO)肿瘤组织学和遗传学分类系列——《乳腺肿瘤组织学分类》(第4版)于2012年6月正式出版。相较2003年出版的《乳腺和女性生殖器官肿瘤的病理学和遗传学》(第3版)怛J,新版将乳腺肿瘤单独归为一本,不再与女性生殖道肿瘤合本,内容更为丰富。本文就新版《WHO乳腺肿瘤组织学分类》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

  • 标签: WHO乳腺肿瘤 组织学分类 女性生殖器官肿瘤 女性生殖道肿瘤 世界卫生组织 肿瘤组织学
  • 简介:乳腺分叶状肿瘤(叶状囊肉瘤)是一种罕见的乳腺占位性病变,在女性乳腺肿块中占0.3%-0.5%。其生物学特性在不同个体中相差很大,恶性程度从近似纤维腺瘤到典型的肉瘤表现均可以出现,具有局部易复发的特性,很少出现远处转移。其治疗的核心原则是,无论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均需行扩大切除,以保证切缘阴性。乳房切除后的胸壁复发,手术的缺损往往需要用组织皮瓣来修补。对于巨大的手术缺损,一期修复十分困难。现报告1例采用背阔肌-侧胸-腹直肌联合皮瓣一期修复胸壁巨大手术缺损的方法。

  • 标签: 分叶状肿瘤 背阔肌-侧胸-腹直肌联合皮瓣 外科手术
  • 简介:乳腺癌的外科治疗一直在发展进步中,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乳腺癌患者对乳腺癌术后乳房形态恢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采用各种整复重建技术对乳腺癌患者进行乳房手术后即刻重建在欧美国家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关注与应用,由此催生了一个新的亚专科——乳房肿瘤切除整复重建外科(oncoplasticbreastsurgery)的出现[1-3]。这种治疗方式的应用不仅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构成了乳腺癌综合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成形术 根治性乳房切除术
  • 简介:叶酸作为水溶性维生素B家族中的成员之一,存在于许多蔬菜中,它是细胞代谢、DNA合成与复制、细胞分裂生长以及生存的重要基础成分,参与蛋氨酸代谢通路以及DNA甲基化。因此,叶酸对于快速分裂的细胞尤为重要。研究已经发现在饮食中摄人叶酸可以降低一些肿瘤的患病风险。在癌症治疗中,可以采用叶酸模拟剂抑制肿瘤的生长,证实叶酸是肿瘤细胞快速增生所必需的。

  • 标签: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 叶酸受体 DNA甲基化 细胞代谢 细胞分裂 DNA合成
  • 简介:目的探讨孕妇孕中期二联血清标记用于产前筛查时,对唐氏综合征、18-三体、神经管畸形等出生缺陷疾病检出的实际应用意义。方法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对孕中期(15~20+6周)35岁以下妇女进行二联血清标记(AFP、free-βHCG)检测,2T-risk软件计算风险值。对于高危孕妇进行产前诊断。结果共筛查109703例孕妇,其中唐氏综合征高危孕妇4725人,阳性率为4.31%(4725/109703),18-三体高危588人,阳性率0.54%(588/109703),神经管畸形高危861人,阳性率0.78%(861/109703)。接受羊膜腔穿刺术的高危孕妇1952人,发现染色体异常59人,异常检出率为3.02%(59/1952)。结论利用孕妇二项血清标记进行孕中期产前筛查可有效检出唐氏综合征等染色体异常疾病及其它部分先天性疾病,是预防和降低出生缺陷的有效手段。

  • 标签: 唐氏综合征 18-三体综合征 神经管畸形 出生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