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84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转4-1BBL肿瘤细胞联合抗CD28单抗体外诱导抗肿瘤活性的能力。方法:通过脂质体法将重组载体pEGFP/neo—h4—1BBL转染人舌鳞癌细胞Tca8113,经G418(400μg/mL)筛选及有限稀释后,获得稳定高表达克隆.分别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转染细胞中h4—1BBLmRNA和蛋白的表达。将转染与未转染4—1BBL基因的Tca8113细胞用丝裂霉素C(MMC)处理后,制成肿瘤细胞瘤苗。联合抗CD28单克隆抗体与经体外抗CD3mAb诱导的人外周血T淋巴细胞共同培养,测定T细胞增殖、CTL杀伤活性及产生细胞因子(IL-2和IFN-γ)的能力。实验数据以SPSS12.0软件包进行方差分析。结果:h4—1BBL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在Tca8113细胞中获得稳定表达。转染h4—1BBL基因的Tca8113细胞联合抗CD28单抗能显著刺激T细胞活化、增殖(P〈0.01),促进IL-2、IFN-γ分泌(P〈0.01),并能有效地诱导CTL的特异性杀伤活性(P〈0.01)。结论:转4—1BBL肿瘤细胞联合抗CD28抗体能显著增强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诱导T细胞产生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 标签: 4-1BBL 抗CD28单克隆抗体 抗肿瘤免疫 细胞毒性T细胞
  • 简介:重度牙周炎患者伴有上前牙扇形移位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难题。临床中,医生需运用多学科的知识综合考虑如何恢复健康、重建功能及改善美观,并结合实际情况和患者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针对新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调整。文章通过1例应用多学科手段治疗的重度牙周炎合并上前牙前突复杂病例,讨论美学区牙齿拔与留、缺失牙修复、龈乳头重建等临床问题,期望为前牙美学区域的多学科治疗提供经验。

  • 标签: 前牙缺失 多学科治疗 病理性牙移位 龈乳头缺陷
  • 简介:目的探讨CT引导联合神经电生理测试射频热凝三叉神经半月节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疼痛科收治的156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CT引导下按Hartel前入路法穿刺并结合神经电生理测试后行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损毁三叉神经相关感觉支,观察近期临床疗效并对中期疗效进行随访.结果156例患者在CT引导下均可成功精确穿刺卵圆孔,结合电生理定位可精确做到选择性三叉神经半月节损毁.治疗后疼痛明显缓解,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下降(P<0.05).随访12个月有效率高达94.9%.6个月时复发5例,12个月时复发8例.结论CT引导联合神经电生理试验能够精确定位卵圆孔及神经分支,射频热凝术能够安全、有效地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 标签: 神经电生理测试 卵圆孔 射频热凝术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 简介:目的探讨缺失牙患者在种植修复前采用正畸治疗缺失牙间隙异常、咬合关系不良、骨量不调等问题的临床效果,以达到最佳的功能、美观要求。方法(1)制定并完善正畸、种植修复方案;(2)正畸矫治;(3)种植修复及完成。结果6例患者正畸种植修复后均达满意效果。结论正畸、种植联合修复不管是在专科医院由多科医生协调完成.还是在基层诊所由口腔全科医生一人完成均是可行的治疗方法。

  • 标签: 正畸治疗 种植修复 临床分析 治疗方法
  • 简介:本文展示的是一例双侧下颌后牙区局部牙齿缺失.伴重度下颌骨水平吸收和中度垂直吸收的病例.采取了一种新的牙槽嵴劈开术后快速正畸的技术。牙槽嵴劈开术是使用超声骨刀在第一磨牙和第二前磨牙区扩宽牙槽嵴,为牙齿移动开辟通路。术后立即开始固定正畸,将第一前磨牙远中移动、第二磨牙近中移动至术区。在刃状牙槽嵴顶进行牙齿移动通常较为困难.通过手术则可以促进并加快牙齿的移动。不仅如此.将邻近缺牙隙的牙齿移动到术区,一方面原有的骨缺损区可以被移入牙齿伴随的牙槽骨充填弥补.同时新开辟的第一前磨牙近中的间隙区也有足够的新生骨量进行种植体的植入,种植体植入后,患者很快进行了永久性修复。

  • 标签: 牙槽嵴顶 正畸治疗 病例报告 种植体 术后 外科
  • 简介:乳牙龋病是最常见的儿童口腔疾病之一,当其继续发展时,可能造成牙髓感染。根据其牙髓感染程度不同,采用的牙髓治疗方式也有所差异。本文就乳牙的牙髓治疗进行综述。

  • 标签: 乳牙 活髓保存治疗 牙髓摘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利用弹性义齿联合牙周夹板,解决牙周病患者的义齿固位及保留轻度牙周损坏的余留牙.方法:通过延长弹性义齿基托的长度和宽度(向(牙合)面延伸),形成牙周夹板.结果:通过49例实践,成功47例,占95.91%.结论:弹性义齿联合牙周夹板,在牙周病患者义齿修复中,能获得良好的修复效果.

  • 标签: 弹性义齿 牙周夹板 牙周病
  • 简介:目的:评价经下颌切迹入路的细穿吸细胞学检查(FNAC)在面侧深部肿物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细穿吸方法,对40例面侧深部肿物患者进行细胞学检查。男24例,女16例;年龄3~75岁,平均年龄43.28岁。将细胞学检查结果与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或随访资料进行比较,计算FNAC诊断准确率及在区别肿瘤与非肿瘤、恶性肿瘤与良性病变上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FNAC诊断准确率为80.00%;诊断肿瘤与非肿瘤的敏感度为80.77%,特异度为100.00%,5例患者为假阴性,假阴性率为19.23%,假阳性率为0;诊断恶性肿瘤与良性病变的敏感度为80.00%,特异度为88.00%。3例患者为假阴性,假阴性率为20.00%,3例患者为假阳性,假阳性率为12.00%。结论:FNAC是一种安全性好,操作简单,患者易于接受的诊断方法,在不易做切除及切取活检的面侧深部肿物的定性诊断中有较高的准确率,能准确区别肿瘤与非肿瘤、恶性肿瘤与良性病变,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细针穿吸 下颌切迹入路 翼腭窝 颞下窝 诊断
  • 简介:目的:探索采用联合侧向热垂直加压技术充填根管以改良热连续波根充技术,通过增加根尖部的牙胶量克服该技术超充率较高,以及根尖部根管牙胶充盈率(PGFA)较低的缺点。方法:80颗离体尖牙牙根用改良双敞技术预备后,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单纯热连续波法和侧向热垂直联合加压充填技术根充,超充样本计数;所有样本均在距根尖孔1.5mm水平截断,体视显微镜下数码拍照,计算机测定PGFA值,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超充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距根尖孔1.5mm的PGFA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侧向热垂直联合加压充填技术,比单纯热连续波法具有更好的根充效果。

  • 标签: 根管 感染 根管疗法 根管充填
  • 简介:根管再治疗是指患牙曾经做过根管治疗,但由于各种原因又出现症状需要重新治疗。据调查,根管治疗的成功率为40-97%。也就是说,有相当一部分患牙可能需要根管再治疗。本文用超声根管锉行根管再治疗,收到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超声锉 手用K锉 根管治疗
  • 简介:目的评价用片段弓联合微种植体支抗直立倾斜磨牙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4例(28颗)邻牙缺失磨牙近中倾斜的患者,使用片段弓联合微种植体支抗直立倾斜磨牙,通过模型测量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第一磨牙磨牙水平移位(1.92±0.98)mm,近中倾斜角减小(20.67±5.14)°;第二磨牙水平移位(2.60±1.09)mm,近中倾斜角减小(25.36±6.57)°,均有明显的竖直效果.结论片段弓联合微种植体支抗直立倾斜磨牙是一种简便、舒适、有效的方法.

  • 标签: 片段弓 微种植支抗 竖直磨牙
  • 简介:采用套筒冠[1]卡环联合固位修复牙列缺损具有设计灵活、义齿稳固、美观、舒适、咀嚼功能好等特点,义齿行使功能时体现了二者的特点,效果良好.

  • 标签: 套筒冠 卡环 联合 固位 可摘义齿 牙列缺损
  • 简介:颧骨复合体骨折(zygomaticcomplexfractures,ZCF)是颌面部常见的骨折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颧骨复合体骨折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类。随着"功能与外形双项标准"的提出,颧骨复合体骨折的开放治疗逐渐增多。本文介绍了颧骨复合体骨折治疗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对颧骨复合体骨折的规范治疗做一简述。

  • 标签: 颧骨复合体骨折 骨折固定 复位
  • 简介:颌骨缺损不仅使患者口腔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面部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畸形,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1].常规义齿修复存在固位差,咀嚼效率低等缺点,本文在3例下颌骨缺损修复中,应用了种植体联合磁性附着体的修复方式,现将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 标签: 磁性附着体 下颌骨缺损 联合 种植体 患者 修复效果
  • 简介:目的评价关节盘锚固术联合正畸功能性矫治器治疗青少年双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伴骨性Ⅱ类错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外科收治的青少年双侧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伴骨性Ⅱ类错畸形患者14例(28侧关节),收集患者术前及术后随访期间的颞下颌关节MRI和头颅侧位片,对患者术前及术后随访期间的髁突高度及相关头影指标进行测量,比较手术前后的差异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MRI测量显示:术后随访髁突高度比术前平均增加(1.74±0.98)mm(P〈0.001)。28侧髁突均有新骨形成,主要位于髁突的顶端和前后缘(占84.61%)。头影指标测量显示:由蝶鞍中心、鼻根点及上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SNA角)、软组织鼻根点到经额点且垂直于前颅底平面直线的垂直距离(Sn-G)、Y轴角(Y-Axis)、上中切牙-前颅底平面角(U1-SN)、下中切牙-下颌平面角(L1-MP)及上下中切牙角(U1-L1)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由蝶鞍中心、鼻根点及下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SNB角)比术前增加(1.83±1.56)°(P〈0.001),下颌颏前点(Gn)术后前移(2.18±3.13)mm(P=0.028),前牙覆盖(overjet)比术前平均缩小(3.55±1.86)mm(P〈0.001)。结论关节盘锚固联合术后正畸功能性矫治器治疗青少年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伴骨性Ⅱ类错畸形,可以促进其髁突生长,减轻牙颌面畸形的程度。

  • 标签: 颞下颌关节 关节盘前移位 骨性Ⅱ类错畸形 青少年 关节盘锚固术 正畸功能性矫治器
  • 简介:口腔颌面部外伤是常见的意外伤害,占全身外伤的5%,其中有90%患者伴有牙齿外伤。儿童牙齿外伤的发生率更高,由于儿童外伤患者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治疗和预后较复杂,治疗计划的制定除急诊处理外,还要考虑牙体牙髓的治疗、咬合诱导以及进一步的修复治疗等多方面因素。外伤乳牙的治疗除了对症处理外,还应预估外伤对继承恒牙胚的影响。本文依据年轻恒牙及乳牙的特点,结合临床经验,分类总结了儿童牙外伤的治疗方法。

  • 标签: 牙外伤 年轻恒牙 乳牙
  • 简介:作者对30例前牙牙列缺损同时伴有错的患者进行了修复前的正畸。目的是使正畸治疗能为前牙的修复创造良好的条件,使前牙修复后无论在功能上、美观上都达到满意的效果。正畸治疗主要应用了方丝弓、细丝弓固定矫治器。前牙的修复以固定义齿为主。疗程长者二年,短者三个月。保持主要以各类修复体兼做永久性保持器。

  • 标签: 正畸 前牙 矫治器 义齿
  • 简介:在许多国家,牙外伤已经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口腔健康,外伤所累及的年轻恒牙在形态和结构上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根尖孔开放,髓腔宽大,根管壁薄。当年轻恒牙发生冠折和脱位性损伤时,治疗方法的选择对其预后显得尤为重要。年轻恒牙的牙本质小管比成熟恒牙的粗大,外伤冠折累及牙本质时,细菌容易进入牙本质小管感染牙髓;牙本质长期暴露,可造成牙髓坏死和牙冠变色。年轻恒牙外伤后应尽量保存暴露的活髓,选择氢氧化钙行盖髓术或活髓切断术;年轻恒牙即便发生牙髓坏死,也应选择根尖诱导形成术,促进牙根继续发育完成。

  • 标签: 年轻恒牙 牙外伤 治疗 预后
  • 简介:近年来,随着牙科粘接材料的发展和改进,在龋病治疗过程中已不再强调G.V.Black的龋病备洞要求。目前,龋病微创治疗的重要原则是尽量保存健康的牙齿结构,聚焦于龋病预防,实现再矿化和最小的牙科创伤。

  • 标签: 龋病:微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