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基于2000年底和2015年底,长白山森工集团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和森林生态站长期监测数据,利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全指标体系,连续观测与清查(简称森林生态连清)体系,采用分布式测算方法,对研究区天然林生态系统,从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林木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6项服务进行评估,量化并揭示长白山森工集团天保工程生态效益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在天保工程实施后,天然林各项生态系统服务物质量和价值量均呈现增加趋势,物质量增加量分别为涵养水源7.78亿t/a、保育土壤2255.32万t/a、固碳释氧量191.87万t/a、林木积累营养物质6.35万t/a、释放负离子0.22伊1023个/a、吸收污染物量2879.16万kg/a、吸滞PM1(^、物质量122.43万kg/a、吸滞PM2.5总物质量18.38万kg/a;价值量增加381.75亿元/a,6项服务的价值量贡献顺序依次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净化大气环境>固碳释氧>林木积累营养物质,其中,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涵养水源为研究区天然林生态系统服务的主导功能。天保工程实施后,保育土壤功能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增加量最大,占总增加量的27%,涵养水源次之,对该区天然林生态效益影响最大。该研究为天保工程的后续开展提供借鉴和参考,为天然林的经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 标签: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连清体系 生态效益
  • 简介:从行业自身发展情况出发,本文对遥感(R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及其集成技术在包括防汛减灾、水资源管理调度和水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以及现代化农田水利建设等水利领域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展望。

  • 标签: 信息技术 水利领域 应用 分析与展望
  • 简介:应用遥感(RS)技术实现土地监测,投资少、时间短、效率高,为此南安市成立了国土资源信息监测研究室。本文着重讨论了应用遥感影像进行南安市土地利用分类的信息提取方法,结合GPS和人工调查建立遥感信息识别知识库,提高土地利用遥感分类的精度。还讨论了土地利用遥感监测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 标签: 土地利用 遥感 知识库
  • 简介:本文以福建省明溪县农业科技园区管理信息系统为例,开展基于“GIS”的农业科技园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介绍了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处理、项目库管理、图件管理、文档库管理等主要功能模块,对基于“GIS”农业科技园区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进行探讨。

  • 标签: 科技园区 GIS技术 管理系统平台 数据库
  • 简介:高分辨率遥感信息用于城市的大比例尺用地调查,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提高工作效率、工作精度,节约社会成本,是不言而喻的。但如何正确识别地类,保证精度,有许多工作方法需要研究、比较。本文根据实际工作案例,介绍工作过程及结论,与同行为今后工作的进步共同探讨。

  • 标签: 卫星遥感 城市用地 大比例尺 调查
  • 简介:本文从我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实际需要和信息技术在水土保持监测的应用程度出发,以解决我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中出现的现实困难和促进水土保持监测技术信息化为切入点,分析并设计适应我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信息系统方案,为我省水土保持信息系统的实施和部署打好理论基础。

  • 标签: 水土保持 监测 信息系统 分析与设计
  • 简介:为提高大凌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技术水平,在水土保持信息资料收集与抽样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应用RS、GPS与GIS技术,构建大凌河流域水土保持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不仅利用了RS技术信息丰富、宏观性强等特性,还充分发挥了GIS具有的强大空间分析和管理功能。通过高效科学的管理决策过程,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开展奠定了扎实的数据信息基础和更新方法基础,实现全流域水土保持信息资源共享及动态更新、动态管理和动态监督,从而使辽西大凌河流域水土保持管理实现了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

  • 标签: 水土保持 3S 大凌河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