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打响全国"反共摩擦"第一枪秦启荣1926年毕业于济南山东省立甲种工业学校,当年考入黄埔军官学校第六期,结识了校长蒋介石,从此便以蒋校长的"得意门生"自居.1928年夏,秦启荣到南京任陆军大学国民特别党部干事.1929年,秦启荣被派返山东,任国民山东省党部组织科长.1937年"七七事变"后,秦启荣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鲁北游击司令,未几改为冀鲁边区游击司令.年底,韩复榘撤离济南,山东大部沦陷,他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别动总队游击第五纵队司令.

  • 标签: 八路军误 国民党摩擦 摩擦专家
  • 简介:解放战争初期,蒋介石及国民政府口吐狂言,声称要在"三个月之内消灭共军".就当时国共双方的军力对比而言,蒋介石是有理由如此自信的.且不说自己位居"正统",可以号令天下;就凭自己手中有400万经历了八年抗战的军队,而且这支军队中确还颇有几支能征惯战的精锐之师.因此,在他们看来,打败小米加步枪的共产党军队应该是不成问题的.所以日本一投降,国民便一边和共产党谈判一边在军事上进行挑衅.和谈破裂后,国共双方首先尽遣精锐于关外,在东北大打出手.

  • 标签: 国民党 东北地区 解放战争时期 五十二军二十五师 九十五师 新二十二师
  • 简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台湾国民特务机关不断地策划针对周恩来总理的暗杀活动,其中有早已臭名昭著的“克什米尔”公主号专机爆炸案。除此之外,另一起最秘密的巴黎刺杀行动被封存于参与者的小圈子里近30年之久,直到1999年3月才被知情的美国记者抖落出来,使令人惊骇的真相大白于天下。

  • 标签: 刺杀行动 周恩来 国民党 阴谋 六七十年代 暗杀活动
  • 简介: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访问韩国,宣布将在年底完成中韩自由贸易协定(FTA)谈判。7月28日,马英九表示,中韩自由贸易协定会对台湾经济造成重大冲击,台湾没有再对立恶斗的空间,也没有蹉跎犹豫的时间。原本,祖国大陆和台湾2013年签署了《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占领先机。但是在2014年3月和4月,一些台湾大学生和公民团体以“反黑箱服贸”为口号,

  • 标签: 国民党 自由贸易协定 沉默 青年 台湾经济 服务贸易协议
  • 简介:大革命失败后的一个较短时期内,中国共产党并没有立刻打出自己的旗帜,而是执行了一个"复兴左派国民"的政策.党的这个政策源于共产国际和苏联关于中国共产党不退出国民的指示,这一政策没能使党在大革命失败之初及时扭转颓势,并在实践中证明是行不通的.但是,这个政策也"并不是最主要的错误".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复兴 国民党左派
  • 简介:<正>有的书将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军党代表赵舒说成是中共党员,这是不确切的。赵舒不是中共党员,而是一位同情共产党、并曾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营救周恩来脱险,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国民元老。赵舒字澄志,号明止,又名元熙。1884年3月9日出生于浙江。1901年加入龙华会,积极从事推翻清王朝的秘密活动。后留学于日本早稻田大学。1905年加入光复会,旋转为同盟会员。辛亥革命爆发后与蒋介石等人组织敢死队参加光复杭州的战斗,后又参与支援光复上海、南京等地的战斗。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被推举为众议院议员。1923年直系军阀曹辊贿选总统,他不参与贿选,乘夜化装离京南下追随孙中山。他在黄埔军校学习期间,结识了周恩来并建立了友谊。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后,他奉命从广州至九江去做北洋军阀孙传芳所辖浙军周凤岐部的策反工作。周部反正后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军,他

  • 标签: 周恩来 国民党 辛亥革命 国民革命军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 简介:青年是政党的未来,是社会发展重要的推动力量。国民在两次大选失利后,为了重新赢得台湾青年的支持,开展了政党年轻化改造:增加青年机会,启用青年人才;组建青年团扩大支持面,运用青年军辅选;出台青年政策,获得青年认同等。不过,在“政治营销”下,台湾青年地位四年一循环,故我们对政党年轻化的作用应辩证地来认识。

  • 标签: 台湾省 青年 国民党 年轻化
  • 简介:中共在大革命时期对国民的策略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演变的,一开始还是比较积极的,但是随着革命的深入和国民右派分子的进攻,中共的主要领导人却在右倾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所做的一系列都是企图以妥协和退让来维持国共合作,主动放弃领导权,不懂得正确处理同民族资产阶级的关系,不懂得又联合又斗争的方法,最后导致了大革命的失败。这个教训对于我们今天还是有借鉴意义的。要想进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加强国情研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坚持独立自主,坚持无产阶级的领导权。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大革命 策略 国共合作
  • 简介:高思博,1968年10月31日生于台湾台南市,国民籍。台湾大学法律学系学士,美国华盛顿大学法学博士。1999年在中央警察大学法律系任助理教授。2008年5月至2011年3月担任台湾“蒙藏委员会委员长”。现任世新大学法律系副教授、台湾法曹协会理事长。高思博家庭幸福美满,夫人周韵采是元智大学信息管理学系教授。其祖父高锦德为台湾政坛元老,曾代理台南县长。其父高育仁曾任“立法委员”、台南县长、“行政院内政部常务次长”、台湾省议会议长。其姐夫朱立伦曾任台湾桃园县长、台湾“行政院副院长”,现为新北市长。

  • 标签: 国民党 市长 台湾大学 助理教授 1968年 华盛顿大学
  • 简介:<正>如何客观地评价国民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地位和作用,向来是海峡两岸史学界研究的重点和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这里,有原则性的分歧,也有是与非的论辩,有立场上的差异,也有认识上的不同。但是,历史总是客观存在的,史学家的责任,首先是应当尊重历史,感情不能代替科学,偏见也只能引出谬误。实事求是地依据历史的真实,客观地评价历史事件

  • 标签: 蒋介石 国民党政府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 民族主义 安内攘外
  • 简介:新中国成立后,抗战时期国民的敌后游击战争长期为国内学术界所忽视,直到20世纪80年代,这项研究才开始起步,并形成了一些积极的成果。本文综合了近30年来的相关研究著述,以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抗日战争 国民党游击战 研究
  • 简介:共产国际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要求中共与国民实行党内合作有其历史的合理性.但后来国共两党的情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继续党内合作对中国共产党已十分不利,陈独秀因此而四、五次提出"退出国民"的主张,均遭共产国际的严词拒绝,使这一主张一直未能实施.中国大革命失败原因很多,"退出国民"的主张一直未能实施应该说也是其中原因之一.种种史料表明,对于大革命的失败,共产国际是应承担主要责任的.

  • 标签: 陈独秀 共产国际 大革命 失败原因和责任
  • 简介:抗战期间国民军队的兵员征补,为征募并行制度,由专门的役政机构推行.适龄壮丁经国民兵团、后方补充团营、野战补充团营等组织环节,补入野战部队.终战时八年,其征补远超千万,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作战,然而贫瘠的社会土壤、混乱的兵役行政,注定了征补而得的兵员整体素质低下.

  • 标签: 抗战 国民党军队 兵员 兵役 征补
  • 简介:国民政权在大陆的统治维持了23年的时间即告覆亡,其中原因很多,既有政治、军事原因,也有经济原因.对于国民在经济方面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与国民政权覆亡的关系,学术界的认识还很不一致,就此专文加以探讨,当有助于此问题讨论的深化.

  • 标签: 国民党政权 经济政策因素 中国 土地政策 统治基础 金圆券币制改革
  • 简介:国民中央党部秘书长吴敦义近日坦言,大陆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充满活力的生命体,在经济上已快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且是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这样的前提下。除非是“白痴”,否则不可能逆时代潮流而行,冲击两岸的和平关系。

  • 标签: 两岸统一 秘书长 国民党 贸易伙伴 时代潮流 经济体
  • 简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局"或"军统")是民国时期一个重要的特工组织,是蒋介石赖以实行独裁统治的主要工具之一,它的产生曾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社会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本文拟对抗战时期军统的组织与活动作一系统的考察,揭示军统作为蒋介石的御用工具,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其组织系统的演进和内部结构的变化,以及如何随着蒋介石对内对外政策的变化,发挥它的作用和体现出的两重性--"阶级性"和"民族性",以此阐述对抗日战争某一侧面的一孔之见.

  • 标签: 军统局 独裁统治 对外政策 特工 阶级性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