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应该只体现在楼房、公路等物质方面的“新”,也应该包括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等精神方面的“新”。本文从当前农村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阐明了加强道德建设的重大意义,提出了当前农村道德建设的对策。

  • 标签: 新农村 道德建设 素质
  • 简介:移风易俗,改造乡镇是新时期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它富有乡土特色的地方。近年来,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乡镇社会风气。一方面,乡镇居民和农民日益崇尚文明,追求科学;另一方面,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也在乘隙而入,侵蚀着人们的头脑,封建迷信和陈风陋习也不时沉渣泛起,污染社会。因此,移风易俗,改造乡镇是一项关系到党风、民风能否根本好转的重

  • 标签: 农村社会主义 精神文明建设 沉渣泛起 腐朽思想 陈风 乡土特色
  • 简介:如果说新农村建设是一条小康路,那么丰城市人大常委会就是铺就这条路的推动者之一。这不,新农村建设的序幕一拉开.他们就——

  • 标签: 新农村建设 推动者 市人大常委会
  • 简介:目前我国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结构社会。在城乡隔绝状态下不可能建设新农村新农村只能在城乡统筹、城乡良性互动的基础上进行建设。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要彻底打破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关系的战略性调整。这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难点,也是重点。

  • 标签: 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 城乡统筹 二元结构 战略性调整 城乡关系
  • 简介:我们白桑关镇位于秦岭山余脉,是郧县的一个山区镇。2002年经上级扶贫办的普查认定全镇24个行政村中,就有13个贫困村,加其他村贫困户,全镇共有贫困户4350户,贫困人口18400人。是全县典型的贫困乡镇。面临底子簿、基础差、农民贫困的状况,镇党委、政府结合镇情,扬长避短,创新发展,以“兴好致富产业、狠抓基础建设、构建平安社会、加快和谐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思路和目标,率领全镇人民艰苦创业奋起直追,使全镇经济和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去年全镇经济总收入达到1个亿,比2002年的6790万元增长4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50元,增加850元,全镇贫困户减少到1240户,贫困人口下降到4069人。

  • 标签: 新农村建设 和谐发展 农民人均纯收入 贫困人口 社会实现 跨越式发展
  • 简介:要搞好新农村建设,必须在农村内部和农村外部两条战线上同时作战:内线作战的核心目标是实现三大战略转型;即实现农业产业、农村社会和农民身份的战略转型;外线作战的主要方向是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 标签: 新农村建设 内线作战 外线作战
  • 简介:临江市位于我省东南部,地处长白山西麓、鸭绿江中上游,与朝鲜的两道(两江道、慈江道)、三郡(中江郡、金亨稷郡、慈城郡)隔江相望,国境线长146公里,辖区面积3008.5平方公里,全市辖7个乡镇、6个街道、22个社区.总人口21.6万。其中,农业人口为8.7万人.占总人口的39.6%。新农村建设启动以来.临江市委、市政府着眼临江地域特点和边境特色,突出产业带动,着力解决民生,被省政府授予先进单位,在自山市综合评比中获第一名。

  • 标签: 新农村建设 地域特色 农业人口 地域特点 产业带动 先进单位
  • 简介:辽宁省锦州市各级妇联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中,以全面发展为主旨,并根据当地条件发展特色经济,在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使农村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向前迈进。(左)更新机械设备,为农业的更快发展提供条件(右)注重田间管理,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上)粮食生产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引进新品种,扩大种植面积(右)在贫困地区实施了发展畜牧、种植、林果三大扶贫措施,扶贫方式由“救济式”转变为“开发式”(右)抓好农村手工业的开发,为农民增收创造条件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李铁成

  • 标签: 加快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 新农村步伐
  • 简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充分调动三种基本力量,一是党和政府的主导力量,二是农民的主体力量,三是市场的推动力量。只有实现三种力量的有效整合,形成持久的合力,“20个字”所描述的新农村图景才能逐步实现。

  • 标签: 新农村建设 主导力量 社会主义 党和政府 主体力量 有效整合
  • 简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做好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是完成这一历史任务的重要途径和配套措施,也是一个不断实践、不断完善、不断提高的复杂工程,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完成,没有捷径可走,更不能有短期行为,必须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坚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

  • 标签: 新农村建设 帮扶工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历史任务 才能
  • 简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我们党的宗旨的具体体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方面的目标和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为基础,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以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以确保农民的公平利益为切入点,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 标签: 社会主义新农村 目标 要求 政策措施
  • 简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解决资金投入问题。新农村建设资金的本源是农民创造的财富中包含着价值。因此,建设新农村的过程是农民为社会创造大量建设资金的过程。农民没能在农村积极创造财富和建设资金,是由于农村的货币资金供应严重短缺。必须通过增加农村货币资金供给来实现各类资源在农村的高效配置,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要成为使用支农资金的主体。

  • 标签: 社会主义新农村 财富 劳动 货币 资金
  • 简介:新农村法治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农业经济关系的协调,农村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发展,需要运用法律来平衡各种权利和义务关系,从而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本文在对我国农村法治现状进行理性思考的基础上,从整体性和差异性着眼,分析了新农村法治建设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提出了新农村法治建设的相应对策。

  • 标签: 新农村 法治建设 法律意识
  • 简介:人口问题是事关新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关键问题。解决我国农村人口失控的问题必须从转变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教育方式及社会保障入手,逐步消除城乡生存方式上的差异,以此促进新农村建设,达到社会和谐。

  • 标签: 农村人口 生育率 二元社会结构 农村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