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8 个结果
  • 简介:世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多元音乐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让声乐界演唱成为一种新的趋势。本文从声乐演唱的发声方法和技巧入手探讨,通过追溯美声唱法的历史,在肯定美声唱法风格的发音方法和技巧的科学性上作进一步的延伸,以“有法”到“多法”再到“无法”的过程来最终说明这一过程作为声乐演唱学习必要前提的不可或缺性和“无法”演唱理念作为界演唱理念的重要性。“无法”演唱理念使得表演者在尝试不同音乐风格的作品并将其完善,在通俗演唱风格、民族演唱风格与美声演唱风格之间自由转换中做到真正对人声演唱的“回归”。

  • 标签: 多元化 跨界 “有法” “多法” “无法”
  • 简介:国是我国著名的钢琴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教授.1947年至1951年在北京五中就读,在启蒙老师马常慧的指导下学习钢琴.1951年至1957年在中央音乐学院学习期间,他出众的音乐才华得以展露,先后师从苏联著名钢琴家阿·塔图良教授和苏联功勋艺术家塔·彼·克拉夫琴科教授,并以优异成绩毕业.曾评为天津市优秀生并留校任教.1960年就读于苏联列宁格勒音乐学院.回国后一直在中央音乐学院从事钢琴教学工作.

  • 标签: 中央音乐学院 钢琴家 艺术家 教授 教育家 苏联
  • 简介:《财经郎眼》的成绩有目共睹。这档原本25分钟的清谈节目,以小博大,竟然在业界,尤其在网络不断制造话题、引领话题,而且一风靡就是五年。自2013年5月改版以来,节目无论在内容制作还是外在形式上都进行了相当的改变和提升,显然更具野心,在突围广电新政策、高级娱乐化信息包装、大数据专业主义、多化媒介生态、产业化发展格局等层面均有斩获。如今,迈入五周年的《财经郎眼》在荣誉处继续前行,精彩已无需赘述。本文秉承务实态度,提出若干建议,期冀能为《财经郎眼》更上一层楼提供一点参考。

  • 标签: 娱乐化 财经 制作 外在形式 专业主义 媒介生态
  • 简介:说到“肯尼·基(KennyG)”这个名字,对流行音乐稍加关注的乐迷应该都不会陌生。其标志性的卷曲长发,极富魅惑的迷人眼神,配上柔美舒缓的萨克斯演奏,已成为近二十多年来,通俗萨克斯音乐的经典代表。1956年出生于美国西雅图的肯尼·基,因他个人第四张专辑(《双声调》(Duotones)的大获成功而一举成名。

  • 标签: 萨克斯 肯尼 勇敢 畅销 流行音乐 标志性
  • 简介:界民族作为因传统居住地被现代政治疆界分割而居住于毗邻国家的民族,其音乐有其复杂而多样现象,承载着族群文化与风格特质。文章基于界民族音乐整体研究视野,以界实地调研为本,试图对现代跨境文化通道中的音乐宏观叙事、界民族音乐的对话共通,以及界音乐民族志的多样表述等系统化关照,勾勒界民族音乐研究中的有序互镜,探索后现代视域下界民族音乐研究中的文化内涵和理论构建。

  • 标签: 跨界民族 族群音乐 宏观叙事 对话共通 文本互镜
  • 简介:近期,由中共无锡市委宣传部、无锡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等单位主办的“山河颂·无锡画家万里采风作品展”获得了社会好评,这些由无锡市书画院优秀中青年画家们十省采风写生后创作的300多幅精品,

  • 标签: 中青年画家 无锡市 采风 万里 新闻出版局 宣传部
  • 简介:音乐给予你的最初记忆是怎样的?在我很小的时候,大概三四岁左右,我的祖母每晚都会唱摇篮曲给我听,那是一段很特别的时光,我每每感到快乐或是在她的曲调中安静入睡,有一些很有趣的歌让我笑个不停,这算是我对音乐的最早记忆了。

  • 标签: 女高音 摇篮曲 记忆 音乐 曲调
  • 简介:迟到的开始赵国老师向我谈起自己学琴的经历。“纯粹是因为兴趣。什么职业、理想,根本没有考虑。”赵国在迷上钢琴的时候,已经是14岁的少年。对学钢琴来说,几乎谁都认为起步太晚了。那天是他自己鼓足勇气请求音乐老师马常蕙教自己弹琴的。马老师知道他从没摸过琴,不免有些犹豫;但她从他的眼睛里看到了一种坚定的东西,她被他的决心和勇气感动了,便收下了这个学生。

  • 标签: 钢琴演奏家 封面人物 教育家 赵屏国 学习经历 家庭教育
  • 简介:大数据时代的数字技术使民族口语文化的语境重现成为可能。文章以千年传唱的《格萨尔》活态史诗为研究对象,从视觉人类学视角分析《格萨尔》艺术改编的潜质,对《格萨尔》史诗艺术改编与媒介传播进行二度艺术创作的可能性、可行性与运作机制进行探讨。传媒时代要发挥现代科技与视觉文化的优势,为格萨尔文化的发展提供新的创作源泉,将《格萨尔》艺术改编纳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宏观视野中,使史诗更具有时代内涵和现实价值。史诗艺术改编无疑会进一步促进民族文化认同与国家复兴的伟大事业,对格萨尔文化媒介传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格萨尔》 艺术改编 跨媒介传播 视觉人类学
  • 简介:女戏剧家李曼瑰的戏剧创作、戏剧活动及其对戏剧教育的热衷,与其是基督徒、戏剧教授、党务工作者此三重身份密切相关。她从大陆赴台后,成为台湾第一位重要的女剧作家、台湾戏剧运动的领航人。本文具体阐述了李曼瑰在1949至1975年间的戏剧活动与创作。

  • 标签: 李曼瑰 女戏剧家 台湾戏剧
  • 简介:艺术界是当今艺术探索的热门话题,艺术接受呈现出以视听符号为主流形式,及时性、片面化、浅深度的特点,而艺术消费则表现为娱乐至上,大众化、制约型的消费特点。艺术界现象使艺术接受有了多元化的形式,开启了艺术接受的新角度。而对于艺术消费来说也为艺术消费带来了"量,质,向"三方面的变化。

  • 标签: 艺术跨界 艺术接受 艺术消费
  • 简介:20世纪60年代,中国芭蕾舞剧创作开始在"民族化"的道路上探索前行,《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成为中国民族芭蕾的早期硕果;80年代以来,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当代中国芭蕾舞剧的创作也在向"现代化"的时代新方向靠拢,产生了一批具有中国风格和气派的芭蕾舞剧艺术。在民族化、现代化的过程中,"艺术"表达手法也成功植入了当代中国芭蕾舞剧的创作当中,成熟的文学经典、音乐作品成为前期"芭蕾舞民族化"的借鉴对象,芭蕾对文学和音乐作品的交融借鉴要适用舞台艺术性和实际操作性的改编原则。随着新世纪以来大众文化的蓬勃生长,芭蕾艺术和电影艺术、文学艺术开始互为包装地进入大众视线,随着"艺术商品进市场"的风潮涌动,"艺术"表达的芭蕾舞剧创作,作为当代中国芭蕾"民族化"道路的手段之一,其现代性趣味也是令人津津乐道并值得予以探究的。

  • 标签: 芭蕾舞剧 当代创作 民族化 现代性 跨艺术
  • 简介:评弹艺术作为中国曲艺.的瑰宝。自清中叶以来始终是江南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而且已经深入了生活中。人们对评弹的印象与江南息息相关,古典园林、悠悠卉镇、临河茶楼、吴依软语……江南人惬意、怡情的慢生活,午后沏上一杯茶,听说书先生娓娓道来,拨弦吟唱那每天连续的精彩长篇。虽然它讲述的语言吴语地域以外的人很难听懂,但是被誉为“中国最美声音”的评弹音乐却得到了世界各地观众的青睐甚至痴迷,由此评弹的知音遍布大江南北及海外。

  • 标签: 评弹艺术 道路 创新 中国曲艺 艺术形式 古典园林
  • 简介:王文杰(以下简称王):从事电影之前您曾经在媒体工作了几年,请问是什么样的契机促使您进入到电影行业,完成从媒体人到电影人的转换?张文伯(以下简称张):这种转换从今天看起来不是我一个个案。其实有越来越多和我一样有多年媒体从业经验、媒体背景的朋友及同事都陆续进入到这个行业里,展开相关的工作。

  • 标签: 媒体工作 张文伯 互联网经济 社交媒体 具体工作内容 消费心态
  • 简介:好莱坞电影营销手段引起了大量电影研究者进行学习和研究,"病毒营销"也在近几年越演越烈。很多人认为,最早的电影"病毒营销"是1999年的《女巫布莱尔》,利用网络时代人际传播的方式进行宣传。后来又出现了《科洛夫档案》,彼得杰克逊的《第九区》等也获得了成功。

  • 标签: 病毒营销 好莱坞电影 《女巫布莱尔》 营销手段 人际传播 网络时代
  • 简介:保利二0一一年秋拍出现的石涛款《罗汉四条》,曾引起收藏家和学界的广泛注意。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所藏《十六应真图》,显示石涛在人物画方面有卓越创造,但这毕竟是孤例。二00六年《莲社图》于嘉德秋拍中出现,其后又有国内收藏家公布其收藏的《石涛百页罗汉图》,突然有一百页精致无比的石涛人物画出现,其效应用“令人震惊”来形容也不过分。

  • 标签: 石涛 条屏 大都会博物馆 应真 莲社图 真伪问题
  • 简介:中国传统绘画的独特性,其根本是寻找一种视觉传达的媒介。这种视觉媒介不仅是展示视觉图像,而且是规空视觉的一种行为。这种行为不仅是欣赏者和绘画作品的关系,而且是欣赏者和作品作者的关系。屏风可以是一种实物,一种艺术媒介,一个绘画母题,也可以是三者兼而有之[1]。无数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中国绘画进行了研究和解释,但这些研究都集中于将绘画作为图像本身展开,而巫鸿先生的《重: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以下简称《重》)

  • 标签: 中国绘画 中的媒材 媒材再现
  • 简介:程承1987年出生于江苏苏州。浙江省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学院特聘教师。2010年6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获学士学位。2013年6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民族绘画基础理论与创作研究专业,获硕士学位。2011年作品《约梦故园》荣获浙江省第五届青年画展优秀奖(最高奖)。2013年作品《素园石记》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相聚宜兴——全国工笔画作品展。

  • 标签: 绘画创作 中国美术学院 美术教育专业 民族绘画 理论与创作 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