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69 个结果
  • 简介:其明与现代淮剧□刘则先在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戏剧运动史上,其明创作的《渔滨河边》等淮剧,有着突出的贡献和深远的意义。一其明是四川广安县人,生于1916年8月,1937年奔赴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学习。1940年10月随新四军、八路军会师开辟苏北抗日...

  • 标签: 淮剧艺术 抗日民主根据地 国民党顽固派 新四军 苏北 减租减息
  • 简介:孙中山的悍将明堂翁宽明堂(1870─1938)钦州大寺人,排行八,称"八哥",是追随孙中山先生革命的一名高级将领。他幼年读书勤奋聪颖。1900年参加当地的农民革命组织三合会(三点会),由于他为人忠厚,作战勇敢,好打不平,富有号召力,被推为首领,拥...

  • 标签: 孙中山 黄明堂 陈炯明 革命党人 武装起义 龙济光
  • 简介:1933年12月17日,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在拉萨圆寂,噶厦(藏语,即西藏地方政府)除向中央报告外,还要求派大员入藏处理有关事务。国民政府对此十分重视,于1934年1月12日追封达赖为“护国弘化普慈圆觉大师”,任命蒙藏委员会委员长慕松为致祭专使,代表中央政府前往拉萨册封、致祭第十三世达赖喇嘛。入藏的准备工作及沿途活动慕松,广东梅县人,1884年生,早年留学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并在那里加入同盟会。回国后,积极在新军中从事革命活动。武昌起义爆发后,他参与了广东革命党人的反清举事,宣告广东独立。1912年南北议和,他来到北京任职,次年又受袁世凯派遣赴蒙古地区进行国防考察。也就是在这次考察中他积

  • 标签: 黄慕松 中央政府 第十三世达赖喇嘛 南京国民政府 西藏 布达拉宫
  • 简介:广东旧无通志,正德、嘉靖初年,广东抚按曾会聘硕儒纂修,但也只是虚费钱粮,只字未遗,事皆中止。嘉靖十四年(1535),再议修志,但或行聘而辞疾不赴,或方纂而聚散不常,亦未成书。究其原因,一则因当事者苟延岁月,不负责任,二则因书籍散失残缺,资料缺乏。人皆畏为难事。

  • 标签: 嘉靖 修志 纂修 讹误 资料 中止
  • 简介:一九三八年初秋,齐生先生偕谢孝恩先生及侄孙晓庄自昆明赴重庆,途经毕节,逗留了十来天。我和我的胞妹文芬在贵阳女子师范上学时,于一九三六年参加演剧活动结识了齐生先生。黄老途经毕节肘,我和文芬已从女子师范毕业,回到家乡毕节,在县立女一小当教师。因此,黄老一行在毕节逗留期间,便住在我家里(今毕节城关白花路一号龙门内)。黄老曾应毕节县立男一小校长刘安甫先生的邀请,到男一小(今毕节地区医院内)作了一次长达数小时的演讲。他演讲的内容有二:一、介绍陶行知先生创办的晓庄师范勤工俭学

  • 标签: 黄齐 花路 演剧活动 小当 晓庄 立男
  • 简介:近代以来,在民族苦难的感召下,一批批有志之士从各种思想中寻找“救国救民”之道。自东汉传人并在中国产生深远影响的佛教,无疑也成为众多志士仁人们寻求的目标,其卓有成就者如康有为,梁启超,章太炎等。作为康梁同时代的先进人物,遵宪反其道而行之,在其著作中展现了“排佛救国”的爱国主义思想,而这一思想又集中在其著作中的两处,一是《日本国志》中的《民俗志四?佛教》;二是五言长诗《锡兰岛卧佛》。由于他并没有明确提出该思想,因此也往往容易被研究者们所忽视。笔者试从上述两处对遵宪的排佛思想作初步探析。

  • 标签: 排佛思想 黄遵宪 爱国主义思想 《日本国志》 救国救民 先进人物
  • 简介:侃在儒家经书上用功至深,曾三次手批《白文十三经》。在熟读注疏的基础上,氏用朱、墨两类符识分别将《春秋》《左传》的正字、注音、校勘等文本问题,以及左氏汉儒师说、三传异文异说、诸书所见左氏经传异文异说等解释问题逐一标出,构成了一张庞大的左氏学知识网络,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氏这种朱墨批校的治经方法,可能师法汉儒。侃圈点断句虽以杜注为准,但并非尊崇杜氏学。氏推崇汉儒旧注,驳斥杜氏新说,这反映出其左氏学立场更近于刘师培,异于中晚年的章太炎。

  • 标签: 黄侃 《白文十三经》 《左传》 批点 杜预
  • 简介:硕良学长:寄来《广西文史》(4),已收到了。你真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搞了“新东西”,又搞“旧”东西,头发都白了,现在又拿起了“更旧”的东西融合起来,要来个更大“推陈出新”。这种雄心可钦可佩!

  • 标签: 《广西文史》 读者 期刊 编辑工作
  • 简介:国学家侃(字季刚)是近代史上的名人,其出名者有三:一是作为同盟会会员曾出生入死,发动民众推翻清廷,为辛亥革命建功立业。二是在经学、小学、文学诸方面造诣精深,作为一代学术大师影响深远。三是善骂,其善骂之名不仅当时流布广泛,

  • 标签: 黄侃 建功立业 辛亥革命 学术大师 近代史 同盟会
  • 简介:生(一六二二—一六九六?)原名琯,又名起溟,字扶孟,号白山,歙县潭渡人,明诸生。入清后,只在蒋超督学府中任二年幕僚,即隐居不仕。所交皆当时知名之士,如王炜、龚贤、屈大均等。江天一抗清兵败被杀,生率先倡导集资抚恤其家。有关生的史料极缺乏,所见者文字均甚简略,但由此不难想见其为人。生在小学方面造诣甚深。著有字书四部,今只存《字诂》一卷、《义府》二卷。经戴震访求,得以列入《四库》。论者谓其书不在方以智《通雅》下。他工书画,善诗赋,有《一木堂诗稿》十二卷,《一木堂文稿》十八卷,乾隆间被禁毁。所幸现在尚能觅得其诗稿。在诗歌批评鉴赏及理论

  • 标签: 黄生 诗说 江天一 诗歌批评 诗稿 龚贤
  • 简介:慎,清代康乾间人,后世称誉为“扬州八怪”画派重要人物。擅长人物,山水、花卉、禽兽,并擅长狂草书法,一直以卓越的绘画艺术名扬海内,自古至今无人目为书法家,长期被画名所掩。鉴此,笔者在研读慎绘画时,注重搜集其遗书墨迹,考察先生之书法源流、美学观点,辨别草书结体、用笔方法,庶几有助于认识中国草书发展规律,获益良多。慎出为布衣职业画家,诗、书、画三绝、但在清代绘画史论著中很少提及,同时代人述评也是平平之谈,与白衣名士相比多有距离,显然在文人价值取向上不公平。今天当用艺术尺度实事求是加以论述,以利发扬光大祖国传统文化。本文着重就慎草书艺术作一探讨,倘有谬误和不妥之处,祈望不吝嘉惠赐正。

  • 标签: 草书艺术 黄慎 清代 “扬州八怪” 绘画艺术 书法家
  • 简介:渤先生有点累了。他躺在一张破旧的木桌上,头枕着胳膊,双腿蜷起,闭上了眼。这个动作维持了5秒钟,比别的动作都久一点。

  • 标签: 黄渤 演员 表演艺术 艺术工作者
  • 简介:<正>最先对国铜器进行收集介绍和研究的是郭沫若著《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1935年出版,1958年重印),该书收录的四件器中,只有一件清宫旧藏的孙子傒君叔单鼎,传说出土于国故城所在的潢川县境。解放以来,国铜器的有发现。最重要的发现是一九八三年四月河南省光山县宝相寺春秋时期墓葬出土的君孟铜器群。我曾参观该墓葬的发掘现场,仔细观察了全部铜器,并在当地文博单位的工作人员协助下对其中二十六件铜器附著的铭文拓片手摹一过。现在就这批国铜器谈谈自已的意见,提供大家讨论。

  • 标签: 铜器群 工作人员 两周金文 郭沫若 春秋时期 文博单位
  • 简介:2015年12月8日,我受邀前往甘肃省图书馆,一览谭雪先生捐赠的70余种河西宝卷。“宝卷是变文的嫡派子孙。”自上世纪20年代顾颉刚先生专题研究孟姜女故事开始,宝卷进入学者视野;30年代郑振铎先生在《中国俗文学史》一书中,将这种民间说唱艺术纳入中国文学范畴后,宝卷断续受到了学界的重视。

  • 标签: 甘肃省图书馆 河西宝卷 捐赠 《中国俗文学史》 酒泉 民间说唱艺术
  • 简介:慎《聋哑和尚》为赣州市博物馆藏品。纸本,62×132厘米。画背药葫芦、身穿补衲衣、足登芒鞋之聋哑和尚。采药时见一蝙

  • 标签: 黄慎 博物馆藏品 衲衣 纸本 采药 时见
  • 简介:近代国学大师季刚先生(1886—1935),不只学问精深赅博,惠予后世,而且具有重道尊师的美德,足为当今学界师法。先生名侃,湖北蕲春人,精通小学、训诂与文学。他的国学研究成果,生前未曾出版,就在他的学生与读者中间,以手抄的形式,广为传播。他的《声韵通例》、《尔雅略说》、《尔雅郝疏订补》、《文心雕龙札记》,以及后来由其贤侄焯教授整理之《文选平点》(在台湾则为其女念容女士辑成之《文选氏学》),即在当今仍为汉

  • 标签: 美德 文心雕龙 尔雅 研究成果 国学 黄氏
  • 简介:<正>一、前言寨遗址位于密县新县城东南9公里处,属来集乡寨村。遗址在村西南的高台上。双洎河在台地的南部由西向东流过,台地北边的断崖下是新(新郑)密(密县)公路(图一)。遗址所在的台地为河旁阶地,高出现河面约有10余米。遗址遭破坏严重,现存面积约5000平方米(东西长100、南北宽50米)。

  • 标签: 遗址 二里头文化 灰陶 口径 绳纹 标本
  • 简介:<正>元吉,字建宇,生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湖北应城陈河人。少年时的元吉机灵聪明,胆略过人。长大后,到湖北新军第三十一标当兵。入伍不久,考入湖北讲武堂,先后参加了进步组织武德自治社、群治学社和共进会,从事革命活动,并与曾省三等一起创建进步组织自新文学社。

  • 标签: 湖北新军 黄元 革命活动 光绪十四年 革命党人 刘复基
  • 简介:遵宪以佛理论世的赠友联语遵宪不但长于写诗,也擅长撰写联语。我曾发表论文《遵宪的对联艺术》,评价了他的精美联语14副(文载《客家研究辑刊)2001年第2期)。这以后,我在翻阅《梅县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时,从图版中又发现一副遵宪手书的联语:

  • 标签: 黄遵宪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1年 对联艺术 发表论文 客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