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1 个结果
  • 简介:介绍了一种新型智能化工程机械机群通讯与定位系统。该系统以32位嵌入ARM微处理器的智能监控器为核心,通过CAN现场总线将车载上的各个底层控制系统连接起来并通过扩展GPRS无线通讯模块,实现车载远程监控。从硬件和软件上给出了该监控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 标签: ARM CAN总线 嵌入式系统
  • 简介:根据FBG传感器的应变、振动和冲击特征,报道了一种基于准分布FBG传感器的入侵报警系统.首先根据小波降噪原理和小波多尺度边缘检测的方法分别进行降噪和报警信号分割,同时对分割信号分类和特征分析以进行报警判断和识别;其次分析了入侵监测系统的五种报警模式;最后根据LabVIEW开发了入侵报警软件.经过实验证明入侵报警系统能够完成自动、实时报警和报警定位.

  • 标签: 光纤传感 FBG传感器 入侵报警 小波分析 LABVIEW
  • 简介:量热酶生物传感器应用于环境现场快速检测及实际试样具有优势。介绍了量热酶生物传感器的量热检测和热放大原理以及组成、测试装置等关键技术,其中热放大的应用可从根本上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水平;综述了量热酶生物传感器应用于农药残留和重金属检测涉及的酶源、富集处理等环节;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分析并展望了量热酶生物传感器在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等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量热式生物传感器 酶抑制 重金属 农药残留
  • 简介:摘要:装配变电站建设中的质量管理是确保项目顺利进行和交付高质量成果的关键。引入装配建筑技术后,需要注重质量管理,以满足设计要求和运行标准。质量管理包括全过程的材料采购、施工和质量检验等环节。科学规范的质量管理措施可以解决装配变电站建设中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确保项目成功实施和使用。本文将探讨装配变电站建设中的质量管理体系,提出相关方法和措施,关注装配建筑技术在质量管理方面的特殊要求,并提高项目管理效果。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我们可以提高装配变电站建设的质量水平。

  • 标签: 装配式变电站 建设管理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新能源发电规模不断扩大,新能源消纳成为当前能源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分布光伏储能系统作为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有效消纳。但是,在实践中,要想将光伏发电并网技术发挥出其价值还有一定困难,所以,为了充分利用光伏发电并网技术优势,要加强光伏发电并网关键技术和措施研究,为了使光伏发电并网能够有效地运行。

  • 标签: 分布式光伏储能系统 新能源消纳 优化配置
  • 简介:介绍了一种基于S3C2410硬件平台和嵌入Linux操作系统的视频监控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在嵌入Linux平台下利用软件实现视频数据的采集、MPEG-4编码和网络传输;阐述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各部分功能特点,选择xvidcore作为本系统中视频图像压缩模块中的核心算法;采用以嵌入Linux系统为核心,基于其良好的网络功能,通过USB摄像头实时获取视频和CDMA模块完成无线网络及Internet的接入;控制终端利用Wi-Fi无线局域网技术通过AP接入Internet,真正实现视频监控的无线化,满足无线视频监控系统的要求。

  • 标签: 视频采集 MPEG-4编码 嵌入式LINUX CDMA网络 Wi-Fi
  • 简介:摘要:随着化石能源日渐枯竭,当今世界对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有了更加理智和长远的认识,世界各国无不大力强调发展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技术。基于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分布发电技术的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引起大部分人重视,分布发电以其投资小、损耗低、发电方式灵活等优点,在配电网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分布电源的接入也给电网带来了一些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配电网电能质量问题、配电网损耗问题等。

  • 标签: 分布式发电技术 电力系统 应用
  • 简介:摘要:在当前时代背景下,要实现煤矿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加强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究。为了促进我国煤矿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对煤矿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究,这不仅是煤矿发展的要求,还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我国煤矿在不断探索和实践中发现,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在矿井开采过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能够提升生产效率。

  • 标签: 带式输送机 电气控制系统 设计优化
  • 简介:摘要: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应用,分布光伏发电系统作为一种清洁、可持续的能源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随着分布光伏发电系统规模的扩大和应用的普及,其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和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对分布光伏发电系统进行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对分布光伏发电系统的状态监测及故障诊断进行深入探讨。

  • 标签: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 状态监测 故障诊断
  • 简介:摘要:如何实现分布风电光伏储能系统容量优化配置,提升电网的经济性与稳定性,提高分布光伏电站消纳能力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难题。国内关于该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技术与理论还不够成熟,与国外相比,配置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大部分分布风电光伏电站储能容量优化配置仍沿用传统形式电站的配置方法,在实际中配置效果并不理想,分布风电光伏电站负荷峰谷差较大,且经济收益较低,传统方法已无法满足实际需求,为此,本文提出面向分布风电光伏的储能容量优化配置方法。

  • 标签: 分布式风电光伏 储能容量 方法
  • 简介:摘要:随着化石能源日渐枯竭,当今世界对节能、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有了更加理智和长远的认识,世界各国无不大力强调发展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技术。基于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分布发电技术的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能发电等引起大部分人重视,分布发电以其投资小、损耗低、发电方式灵活等优点,在配电网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分布电源的接入也给电网带来了一些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配电网电能质量问题、配电网损耗问题等。

  • 标签: 分布式发电技术 电力系统 应用
  • 简介:摘要:高原环境大气压力较低,日照辐射较强,在夏季极端高温天气下,户外油浸电抗器实际温升可能会超过设计值从而影响电抗器运行工况和绝缘材质使用寿命。本文旨在分析高原户外油浸电抗器温升受高原环境的影响。

  • 标签: 强日照辐射 油浸式电抗器 温升 绝缘材质
  • 简介:摘要:高原环境大气压力较低,日照辐射较强,在夏季极端高温天气下,户外油浸电抗器实际温升可能会超过设计值从而影响电抗器运行工况和绝缘材质使用寿命。本文旨在分析高原户外油浸电抗器温升受高原环境的影响。

  • 标签: 强日照辐射 油浸式电抗器 温升 绝缘材质
  • 简介:摘要: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分布发电集成技术是当前电力系统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该技术将分布发电资源纳入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中,促进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可持续性和经济性。本文通过分析分布发电集成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其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与挑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和优化策略,以期为电力系统自动化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分布式发电 集成技术 电力系统自动化 可靠性 经济性
  • 简介:摘要:电动工具的发展离不开电机的进步,而电机中最常见的部件之一就是离心风扇。离心风扇通过转动叶轮,产生气流,用于散热、冷却或排除粉尘等目的。理论计算和流体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离心风扇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 标签: 电机用离心式 风扇理论计算 流体分析
  • 简介:以长期运行的闭合式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AquacultureSystem,RAS)中的养殖废水为处理对象,采用序批厌氧/缺氧/好氧(SBR-A2/O)工艺研究不同碳磷比(COD/ρ(P))对养殖废水脱氮除磷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TN在50~70mg/L的RAS废水,当COD/ρ(P)〈19.85时,TN和TP去除率较低,随COD/ρ(P)升高,去除率逐渐增加;在COD/ρ(P)≥19.85时,TN和TP去除稳定,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2.38%±8.33%和62.44%±4.97%。维持COD/ρ(P)在25~30进行试验,RAS废水中各污染物去除稳定,水体中TN、TP、NO-3-N、PO3-4-P、NH_4+-N和NO-2-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0.61%、62.69%、60.21%、60.46%、45.55%和84.94%。进水为高质量浓度NH_4+-N((16.07±1.09)mg/L)废水的条件下,COD/ρ(P)〈22.49时,出水NO-2-N远高于进水,积累明显;COD/ρ(P)≥22.49时,NO-2-N去除率可达100%;NH_4+-N的平均去除率为87.29%。

  • 标签: 环境工程学 循环水养殖系统 脱氮除磷 碳源 氨氮
  • 简介:针对地表水、地下水和饮用水中苯系物的快速定量测定建立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水体中苯、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苯乙烯和邻-二甲苯等苯系物的快速定量结果测定,样品浓度在5~50μg/L的浓度范围内定量检测相对标准偏差低于10%。通过对标准样品测定,其回收率在96.16%~101.50%之间,在快速测定的同时,其定量测定数据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 标签: 便携式质谱联用仪(GC/MS) 苯系物 定量 测定方法
  • 简介:用间歇活性污泥法(SBR法)对高浓度1-4丁二醇废水进行了处理研究。实验测定了污泥沉降性能,测试了最佳曝气时间、最佳pH值范围以及SBR处理系统耐污染的负荷。实验结果表明:SBR法的污泥沉降比为15%~30%,完全符合活性污泥正常运行时的沉降标准。处理污水的最佳曝气时间为5h,最佳pH值范围为7~8。该处理系统耐冲击,能承受较高的污染负荷,对水质的波动有较强的承受能力。利用SBR法可以处理1-4丁二醇、聚丙烯酰胺和顺丁烯二酸酐三套装置.排放的混合污水。

  • 标签: 污泥处理 间歇式活性污泥法 污泥沉降比 曝气时间 实验研究
  • 简介:介绍了缓和湿氧化法处理乙烯废碱液和炼油废碱渣的工艺原理和流程.由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利用此工艺处理乙烯废碱液和炼油废碱渣时,反应温度、停留时间不同,S2-去除率和反应产物也不同.在反应温度为120℃时,S2-的氧化产物以S2032-的形式存在;当反应温度升高到150℃后,S2-的氧化产物以S2032-和SO42-的形式并存;在反应温度达到180℃后,生成的S2-基本上完全转化为S042-离子.在适宜的工艺条件(反应温度120℃,停留时间不低于40min)下,混合废碱液或乙烯废碱液中S2-的排放浓度可降至2mg/L以下.

  • 标签: 废碱液 碱渣 湿式氧化工艺 去除率 湿式氧化法 停留时间
  • 简介:烟气对安全疏散的影响是性能化设计主要判据之一,使用计算机模拟软件CFAST对烟气进行模拟、分析可以较为准确的反映烟气在蔓延过程,本文尝试应用CFAST对仓储超级市场火灾烟气模拟进行计算,就火灾中烟气的沉降对人的影响进行研究。

  • 标签: CFAST 火灾烟气 计算机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