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子宫切术中应用七醚复合右美托咪定全身麻醉的效果观察;方法:对我院在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50例需要行腹腔镜子宫切术的患者进行分析,以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或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均复合吸人七醚全身麻醉,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后3小时、12小时以及24小时Ramsay镇静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腹腔镜子宫全切术 七氟醚复合右美托咪定 全身麻醉 效果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降改水措施对儿童血清含量及智商的影响,为降改水效果评估及地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离子电极法测定饮水和血清中的含量,用联合型瑞文智商测定中国农村修订版测定儿童智商。结果儿童血清含量由改水前的(0.081±0.019mg)/L下降至改水后的(0.040±0.005mg)/L,改水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15,P〈0.001);儿童智商由改水前的92.71±13.27上升到改水后的110.49±15.12,改水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9,P〈0.001)。改水前儿童智商与血清间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血清含量是评价地方性中毒的重要指标,血清含量的增加可以引起儿童智力发育损伤,降改水是饮水型地方性中毒的重要措施。

  • 标签: 血氟 智商 效果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eyond冷光美白联合祛剂治疗斑牙的疗效观察。方法:将80例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斑牙患者,通过奇偶分组法,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的患者实施Beyond冷光美白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患者实施Beyond冷光美白联合祛剂进行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患者的牙齿美白效果比较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在统计学中具有重要意义(P

  • 标签: Beyond冷光美白 祛氟剂 氟斑牙 疗效
  • 简介:目的:检测并分析变形链球菌耐菌株在环境下培养时rpl基因表达的改变。方法:分别将变形链球菌亲代菌株及耐菌株置于无氟脑心浸液(BHI)培养基,另将耐菌株置于含1g/LNaF的BHI培养基中,均培养至11h(对数生长期)、20h(稳定生长期)后提取总RNA并逆转录,采用实时定量RT-PCR技术检测各组变形链球菌rpl基因的表达。结果:与无氟培养比较,高培养的耐菌株rpl基因表达在对数期无差异(P〉0.05),而在稳定期表达升高(P〈0.001);与亲代菌株比较,耐菌株在无氟及高培养基中rpl的表达量均明显下降(P〈0.001)。结论:可以增加稳定生长期的变形链球菌耐菌株rpl基因的表达。

  • 标签: 变形链球菌 变形链球菌耐氟菌株 rpl基因 RpiR家族转录调节因子 果糖PTS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饮水含量与龋齿和斑牙发病关系的调查。方法选取当地四个不同饮水含量地区,调查本地的常住居民,由于儿童的牙质更容易受到不同饮水含量的影响,更具有代表性,所以调查人群年龄在6-15岁。结果四个不同饮水含量地区,儿童龋齿患病率随着饮水含量的升高有下降的趋势,但是差异不显著;儿童斑牙的患病率随着饮水含量的增加有明显升高的趋势,并且差异显著。结论饮用水中含量的增加能预防龋齿的生长,但含量过高又会引发斑牙的流行,严格控制饮水中含量,保护牙齿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不同饮水氟含量 龋齿 氟斑牙 发病关系
  • 简介:儿童斑牙患病率是中毒研究工作中最简单、最重要的一项指标。为了解改水降12年后,疫区儿童斑牙的消长趋势。2004年10月我们对724名在校儿童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氟斑牙 氟12 儿童 改水 2004年10月 研究工作
  • 简介:1临床资料病例1,女5岁,病例2,男3岁半,同服灭鼠药1h入院。神志模糊,呈嗜睡状,偶烦躁。双侧瞳孔等吲分别为D2ram和1mm。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心电图正常,男孩窦性心动过速,Ⅰ度房室传导阻滞(IA-VB),心肌损坏,心肌酶升高。经洗胃、解毒、吸氧、镇静等治疗病情好转出院。

  • 标签: 有机氟中毒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心肌酶升高 小儿 窦性心动过速 临床资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含涂料和含泡沫对儿童乳牙龋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2月~2019年3月的200例接受乳牙龋预防的患儿,将其按照抽签的方法随机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100例,甲组采取含泡沫预防,乙组采取含涂料预防,之后比对甲组、乙组患儿预防前和预防后10个月的龋均、换龋率和SiC,并将调查结果整理分析。结果通过对甲组、乙组患儿龋均、换龋率和SiC进行统计比对,发现在预防前龋均、换龋率和SiC的各项数据差异较小,P>0.05,组间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在预防后,甲组、乙组患儿的龋均、换龋率和SiC各项数据均显著提高,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乙组患儿的龋均、换龋率和SiC的各项数据比甲组更低,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含涂料和含泡沫对儿童乳牙龋预防均具有较高的效果,但是通过统计学比对,发现含涂料的预防效果更好,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含氟涂料 含氟泡沫 儿童 乳牙龋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贵州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中毒病区梭戛苗族彝族回族乡(简称梭戛乡)儿童智力水平与尿之间的关系。方法2019年4月,在梭戛乡的3所学校选择173名10 ~ 13岁儿童作为调查对象,按照是否有斑牙,将儿童分为病例组(n = 104)和对照组(n = 69)。采集调查对象中段尿样,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检测尿;采用联合型瑞文测试农村版(CRT-RC2)进行儿童智商(IQ)测试。采用线性回归分析观察尿与IQ之间的关联,结果以回归系数(β)和95%置信区间(CI)表示。结果病例组尿高于对照组[(2.14 ± 1.78)比(1.53 ± 0.98)mg/L],IQ值低于对照组[(92.33 ± 11.68)比(100.38 ± 11.8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2.58、4.41,P均< 0.05)。病例组尿(X)与IQ(Y)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 = 96.99 - 2.86X,尿每增加1 mg/L,IQ下降2.86分(β = - 2.86,95%CI:- 5.48 ~ - 0.24)。结论长期处于燃煤污染的环境可能会对儿童的智力产生损害,儿童IQ随尿的增加而下降。

  • 标签: 儿童 尿 智商
  • 简介:摘要术后并发症会影响患者的术后恢复,良好的术后恢复可以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增加患者满意度。不同的麻醉方式可能会对患者恢复造成不同影响。吸入麻醉是常用的麻醉方式。七烷和地烷是两种常用的吸入麻醉药,二者具有不同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因此可能会对患者术后恢复质量产生不同的影响。本研究主要对七烷和地烷与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呼吸系统并发症、术后恶心呕吐(PONV)、喉咙痛、苏醒等相关性进行综述。

  • 标签: 七氟烷 地氟烷 并发症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呼吸系统并发症 术后恶心呕吐 喉咙痛 苏醒
  • 简介:目的探讨含涂料和含泡沫对儿童乳牙龋预防效果的对比效果情况。方法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区幼托机构儿童500例的牙齿保健资料,依据乳牙龋预防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含涂料组250例和含泡沫组250例。结果含泡沫组和含涂料组儿童乳牙患龋率无明显差异,χ-2=0.20,P〉0.05。结论含涂料和含泡沫对儿童乳牙龋预防效果均较好,但是仍然有一定的患龋病存在,需要通过综合性措施进行预防。

  • 标签: 含氟涂料 含氟泡沫 儿童 乳牙龋 预防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水含量与儿童斑牙和龋齿患病关系。方法2014-2019年,选择陕西省渭南市的大荔县和合阳县、咸阳市的礼泉县、榆林市的府谷县、宝鸡市的陈仓区、西安市的阎良区共计5个市的6个县(区)作为调查点,选择不同水含量的村作为调查村。每个调查村采集3份末梢水,检测水含量。对调查村所有在校8~12周岁儿童进行斑牙和龋齿检查,同时采集儿童即时尿样,检测尿含量。结果共检测水样48份,水含量范围为0.23~3.70 mg/L;调查8~12周岁儿童1 021名,检出斑牙患者372例,检出率为36.43%;检出龋齿患者198例,检出率为19.39%;检测儿童尿样868份,尿均值为1.47 mg/L。二次拟合曲线和相关关系方程显示,儿童龋齿检出率随着水的升高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F=14.470,P < 0.05),水在1.2~< 2.0 mg/L时龋齿检出率最低。儿童斑牙检出率随着水的升高而升高(F=52.215,P < 0.05),水为1.0~< 1.2 mg/L时,儿童斑牙检出率为31.90%(37/116),基本达到国家控制线(30%)。结论水在1.0~< 1.2 mg/L时,既能降低龋齿检出率,又能控制斑牙的流行。

  • 标签: 饮用水 尿 龋齿 氟斑牙
  • 简介:【摘要】 目的 比较地烷和七烷对老年患者的临床麻醉效果差异。方法 筛选2019年12月-2020年11月于本院实施手术治疗的80例老年患者开展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40例。对照组术中以七烷麻醉,观察组术中以地烷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睁眼时间以及意识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早(P

  • 标签: 老年患者 手术麻醉 地氟烷 七氟烷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吸入七醚和异醚快速诱导的临床麻醉效果差异。方法 研究对象60例为有手术治疗指征的小儿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n=30)、B(n=30)两组,分别给予吸入异醚快速诱导及吸入七醚快速诱导,并进行临床麻醉效果的组间对照分析,研究起止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12月。结果 B组较A组小儿患者睫毛反射及疼痛反应消失时间均更短,良事件发生率更低,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七醚应用到小儿患者的快速诱导中安全性更高,且麻醉效果较异醚更加理想。

  • 标签: 小儿患者 七氟醚 异氟醚 快速诱导 麻醉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采取异丙酚或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和七醚吸入麻醉两种麻醉方法引发老年苏醒期谵妄的发生率。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80例,根据麻醉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90例和对照组90例。对照组采取七醚吸入麻醉,观察组采取异丙酚/芬太尼静脉麻醉。分析对比两组患者发生苏醒期谵妄的发生率以及麻醉表现。结果观察组患者谵妄发生率3.3%,对照组患者谵妄发生率10.0%;观察组患者平均谵妄时间(40.5±2.5)min,对照组患者平均谵妄时间(52.5±2.5)min,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患者,采取吸入麻醉后发生苏醒期谵妄的发生率高于采取静脉麻醉的老年患者,而且异丙酚/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后,患者的症状也较吸入麻醉更轻,所以更适用于老年手术患者的麻醉中,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异丙酚 瑞芬太尼 全静脉麻醉 七氟醚 吸入麻醉 老年 苏醒期谵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