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侧锁定钢板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3月-2011年9月我们采用侧锁定钢板加切口共治疗12例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现对这些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均获得6~16个月的临床随访,优4例,良6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83。所有患者均无内固定松动、断裂、关节强直、膝关节不稳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侧锁定钢板治疗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能够为胫骨平台提供良好的复位及力学稳定性,便于早期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满意,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较好方法。

  • 标签: 胫骨平台 骨折 锁定钢板 双切口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源CT能量成像诊断痛风结节沉积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2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例。观察组(痛风患者)和对照组(非痛风患者),均通过采取源CT能量成像诊断,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源CT能量成像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腕关节、膝关节和足裸关节痛风结节沉积率分别为84.62%、100%、92.31%,对照组没有显示出痛风结节沉积。结论痛风结节沉积经源CT能量成像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方面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双源CT双能量成像 痛风结节沉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芬酸钠释放肠溶胶囊的药理及临床应用。方法本实验选取在2011年5月份到2011年12月份到我院妇科进行治疗的子宫切除患者60例为对象,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30例A组(氯芬酸钠释放胶囊组)和30例B组(吗啡针剂组),后进行统计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氯芬酸钠释放胶囊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B组(吗啡针剂组),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氯芬酸钠释放胶囊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低于B组(吗啡针剂组),P<0.05,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氯芬酸钠释放胶囊(戴芬)口服给药可以发挥显著的镇痛效果,临床上可用于妇女子宫切除术后用药,具有用药简单方便、起效快、镇痛效果明显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 标签: 双氯芬酸钠 肠溶胶囊 药理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源CT能量技术扫描,对进展期胃癌癌肿的浆膜面改变、增强表现与浆膜面浸润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胃癌的源CT能量扫描在浆膜面受侵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选择经胃镜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病例52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24例,年龄36~78岁。对52例胃癌癌肿浆膜面浸润情况进行源CT能量扫描,由2位资深放射医生在不知内镜、手术和病理结果的情况下,盲法分析源CT静脉期、延迟期图像。结果进展期胃癌浆膜面侵犯的CT征象中,浆膜面粗糙诊断敏感性较高,结节状突出的诊断特异性高,同时应结合周围脂肪间隙的改变综合判断。胃癌癌肿的强化方式是诊断胃癌浆膜侵犯时应该综合考虑的一个因素。CT与病理学T分期具有较高一致性,可以为临床提供准确的信息,为制定手术方案提供依据。胃癌癌肿邻近浆膜面的区域碘剂含量,可以作为判定浆膜面是否受侵的一个指标。

  • 标签: 胃癌 浆膜面 T分期 双能量CT
  • 简介:目的:评价源CT能量成像在痛风患行四肢关节尿酸盐沉积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15例临床诊断痛风的患者行双手腕、膝及烈足踝关节能量CT扫描,对照组为15例非痛风患者(7例不明原因下肢疼痛患者、4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4例退行性骨性关节炎患者)。能量CTGOUT软件处理扫描图像后,由3名医师独立进行评价,比较患者组和对照组尿酸盐沉积的差异及能量CT检出尿酸盐沉积部位与临床评估的差异。结果:患者组25例(56%)、14例(31%)、39例(87%)分别在双手腕、膝及足踝关节CT检测到尿酸盐沉积,足踝关节受累较其他关节多。对照组无尿酸盐的沉积。45例痛风患者尿酸盐沉积CT共发现391处,是临床估计病变部位的乱1倍(临床估计病变部位95处)。结论:能量CT能方便快捷地检测出痛风患者尿酸盐沉积,可作为临床筛查痛风病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关节炎 痛风性 结晶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髋关节正位片是目前诊断髋关节外伤、炎性病变、股骨头缺血坏死等疾病首选的检查方法,应用频率较高。临床工作中,髋关节投照位置是由技师凭个人经验摆放,受检者自己控制、保持技师所摆放的体位。

  • 标签: 双髋关节 临床应用 正位摄片 固定架 股骨头缺血坏死 双足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源CT能量肺灌注成像(DEPI)技术诊断肺栓塞的临床意义。方法62例临床疑诊肺栓塞患者应用源CT进行肺动脉成像(CTPA)扫描,所得扫描图像经采用LungPBV软件处理得到CTPA、DEPI图像及两种能量成像的融合图像,将CTPA上所示肺动脉内栓子的数量、位置与相应肺叶、肺段、亚段肺组织灌注状态相对照。结果共有300个肺叶和肺动脉,1080个肺段和肺段动脉纳入分析。其中30个肺叶、103个肺段内有栓子存在。以肺叶为评价单位,DEPI共检出灌注缺损或稀疏28个,符合率为93.3%;以肺段为评价单位,DEPI共检出95个肺段有灌注缺损或降低,符合率为92.2%。当段、亚段PE充盈缺损为完全型时,分别有82.8%、53.3%表现为相应的肺段或亚段灌注缺损。而当充盈缺损为部分时,DEPI以肺灌注稀疏为主,少数表现为无灌注缺损或稀疏。另有3例4个肺段DEPI显示灌注缺损,而CTPA未见受累血管。结论源CT能量肺灌注成像能敏感地显示肺栓塞所致的灌注缺损或稀疏,可弥补CTPA显示远段肺栓子的不足,且可同时提供功能和解剖信息,两者联合起来有助于提高诊断肺栓塞的准确性。

  • 标签: 双源CT 肺灌注扫描 血管造影术 肺栓塞
  • 简介:摘要大功率的照明场合,一般采用阵列式LED照明系统,但是大功率LED在使用中稳定性、安全性、使用寿命普遍较差。主要是大功率LED的光学设计和热管理技术不够完善。针对大功率LED存在的散热问题,提出了一种出型射流冲击冷却装置,该冷却装置具有良好的散热性和均温性能,且能在较低的散热功耗下保持良好的工作。

  • 标签:
  • 简介:病员男,19岁,农民。骑自行车时被后面而来的卡车撞倒在地,感双下肢多处剧痛,流血不止,不能活动。于伤后一小时入院。查体见右大腿上三分之一触痛,畸形,有假关节活动。左大腿下三分之一触痛,畸形,有假关节活动。右小腿胫前内侧有一6cm长之皮肤裂口,胫骨断端外露,活跃出血。左小腿胫前有一长约3cm皮肤裂口,胫骨断端外露,活跃出血,有假关节活动。

  • 标签: 开放性骨折 胫腓骨 股骨 螺丝钉内固定术 假关节 皮肤裂口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球囊压迫管在胎妊娠剖宫产术中预防产后出血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9月我院行胎妊娠剖宫产患者临床资料,严格按照纳入标准,筛选出70例符合要求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两组术中均采用常规按摩子宫及使用缩宫素药物促进宫缩,研究组35例为联合球囊压迫管止血,对照组35例为联合子宫动脉结扎止血,对比分析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输血率、止血有效率、产后出血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抗生素使用天数、术后住院天数、恶露持续时间、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及D-二聚体变化等指标。结果:70例胎妊娠剖宫产无一例子宫切除,研究组产后出血率为5.71%,对照组为8.57%,止血有效率分别为94.29%和91.43%。研究组较对照组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及术后24h出血量(P<0.05),而输血率、产后出血率、止血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恶露持续时间、术前术后血红蛋白、D-二聚体等指标两组间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及时置入球囊压迫管对宫腔及子宫下段压迫止血效果确切,且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尤其适用于胎妊娠剖宫术后预防产后出血。

  • 标签: 双胎妊娠 剖宫产 出血 子宫动脉结扎 双球囊压迫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绒毛膜胎孕妇孕期体重增长趋势和适宜体重增长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分娩且无严重母儿合并症的755例绒毛膜胎孕妇的临床资料,依据中国卫生行业标准将所有孕妇按孕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分为3组:低体重组(BMI<18.5 kg/m2,40例)、正常体重组(BMI为18.5~24 kg/m2,509例)和超重肥胖组(BMI≥24 kg/m2,206例)。采用方差分析、χ2检验及Kruskal-Wallis检验对3组孕妇的孕期BMI、辅助生殖及孕期增重速度等资料进行比较。通过随机效应模型联合限制性立方样条,建立孕期体重随孕周增长的回归模型,估计孕4~39周孕妇增重的百分位数。结果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和超重肥胖组孕期总增重的中位数分别为17.0 kg(15.0~20.5 kg)、17.0 kg(14.0~21.0 kg)、15.0 kg(12.0~20.0 kg),随着孕前BMI的增加,总孕期增重减少(χ2=11.974,P=0.002)。回归模型对各孕周的体重增长观测值拟合较好,结果显示,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和超重肥胖组孕妇在孕13周前增重缓慢,孕13周后体重接近匀速增长;孕37周时体重增长[M(P25~P75)]分别为17.6 kg(15.2~20.3 kg)、17.3 kg(14.7~20.2 kg)、15.7 kg(12.9~18.8 kg)。结论不同孕前BMI的胎妊娠孕妇早孕期体重增长速度均缓慢,中孕期开始呈匀速增长,超重肥胖孕妇孕期增重低于正常孕妇。

  • 标签: 妊娠,双胎 孕期体重增长 体重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切口入路手术对胫骨平台髁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2012年4月-2013年4月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胫骨平台髁骨折患者共45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后内侧切口入路以及膝关节前外侧入路手术。包括32例SchatzkerV型以及13例SchatzkerVI型患者。对患者的感染率、愈合时间以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在采用经切口入路手术治疗后,45例患者中有5例发生感染情况,感染率为11.1%(5/45)。所有患者愈合时间平均(4.8±1.3)个月.治疗效果16例优、25例良、3例一般、1例差,治疗有效率为91.1%(41/45)。结论在对胫骨平台髁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选择采用经切口入路手术能够将膝关节内结构以及胫骨平台踝骨折端进行充分暴露,同时也为植骨内固定的定位提供了广泛的视野,更好便于医师操作,同时患者经手术后骨折愈合情况良好,能够帮助膝关节的功能恢复,在临床中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经双切口入路手术 胫骨平台双髁骨折 治疗效果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试管婴儿胎与自然妊娠胎的临床结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4月-2015年4月收治240例试管婴儿胎(试管组)与240例自然妊娠胎(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分析孕产妇并发症、分娩方式与围产儿的结果.结果临床分析结果显示,试管组产妇的年龄明显大于对照组,与此同时试管组剖腹产率明显高于自然妊娠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在比较两组孕产妇分娩并发症的时候发现,并无明显的差异,但是试管组产妇胆汁预计综合症、先兆早产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产妇,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比较还发现试管组新生儿出生体重与阿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试管婴儿胎与自然妊娠胎畜牲结局并无显著差异.关键词试管婴儿;胎妊娠;结局中图分类号R71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059-02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 70 例 肺阻塞 (PE)患者 应用能CT中诊断的价值。方法 将我院 2018 .05 ~ 2020 .02 间收治 70 的疑似 PE患者纳为研究对象,其均行 flash源 CT能量肺动脉成像,扫描图像在后处理工作站中进行 Lung PBV及 Lung Vessels处理,观察 CTPA、 CTPA+Lung PBV、 CTPA+Lung Vessels对全部栓子的检出效果,并计算 Lung PBV、 Lung Vessels与 CTPA在周围型 PE诊断中的一致性。结果 分析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单绒毛膜羊膜囊胎的孕期管理及分娩方式。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附属良乡医院定期行产前检查并分娩、资料完善的胎妊娠孕妇205例,分为单绒毛膜羊膜囊组(单绒毛膜组)、绒毛膜羊膜囊组(绒毛膜组),比较两组妊娠期并发症、早产、分娩方式和围产结局。单绒毛膜组又分为普通孕检组、加强孕检组,比较不同孕检方式的围产儿情况。结果单绒毛膜组与绒毛膜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绒毛膜组剖宫产率、早产率、低出生体重儿、死胎率、围产儿病死率明显高于绒毛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绒毛膜组有4例在孕期发生胎输血综合征,发生率12.5%;有6例发生选择性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18.6%。结论对于单绒毛膜羊膜囊胎妊娠,应加强孕期管理,改善围产儿预后。

  • 标签: 单绒毛膜双羊膜囊双胎 孕期管理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简述源CT上腹部能量虚拟平扫的过程及优点;方法通过对部分患者进行常规上腹部平扫与能量动脉期虚拟平扫进行比较;结果动脉期虚拟平扫图像质量可以满足诊断需求且患者少接受一次辐射,所受辐射剂量较低;结论动脉期虚拟平扫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双源CT 双能量 虚拟平扫 上腹部 图像质量 辐射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