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方美琪是某国资银行部门经理,入职三年连升三级,对岗位各项业务都驾轻就熟。慢慢地,她发现自己不用那么"拼"也能在体制内"混"得不错。于是,她开始缺席公司举办的管理培训班,很少参加一些员工聚会。但是舒服的日子没过多久,美琪因工作业绩下滑而被降职。

  • 标签: 银行部门 连升三级 管理培训班 职场人 发展区 心理学概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病例患者女,2岁。3d前从50cm高处坠落,着地部位不详,短暂啼哭,当时未发现外伤痕;第2d白天患儿玩耍正常,无恶心、呕吐,晚患儿入睡时突然大声啼哭,且夜间多次啼哭,第3d清晨发现患儿精神差而入院。病程中无二次外伤史。查体:嗜睡,强迫后仰头位,双瞳等大等圆约4mm,光反射灵敏,余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凝血四项正常。环枢关节CT平扫未见明显骨折及脱位。头颅CT示:斜坡偏左硬膜外血肿,血肿量约3ml,延髓轻度受压表现。入院后经颈部制动,积极止血、脱水、预防感染及神经营养药物治疗13d,复查CT血肿吸收后出院。

  • 标签: 硬膜外血肿 斜坡区 神经营养药物治疗 CT平扫 高处坠落 定位体征
  • 简介:摘要皮片和皮瓣是创面修复的常用工具,但切取皮片和皮瓣就会对供造成损伤。若忽视供处理就会导致供出现各种既影响美观又影响功能的问题,故在选择皮片或皮瓣时,应将供处理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考虑,切勿因片面追求受修复效果而忽视给供造成的不良后果,务必综合权衡供、受的利与弊,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修复效果作为皮片或皮瓣选择的基本要求。从创面美容修复理念考量,还应考虑到如何实现供的美容修复。近些年,皮片和皮瓣供的处理受到普遍关注,取得一些进展,但是距离美容修复的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组织本专题的目的是通过介绍国内在供美容修复方面的相关工作,希望能引起各位同仁对供的美容修复更进一步的重视。

  • 标签: 皮肤移植 外科皮瓣 供皮区 供瓣区 美容修复
  • 简介:背景:钉棒系统内固定已成为重建骨盆Ⅰ及Ⅰ+Ⅳ肿瘤切除术后骨盆环缺损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固定方式尚无统一的认识。不同固定方式的内固定失败率有所不同,其临床疗效比较仍需进一步探讨。目的:对比不同钉棒系统重建骨盆Ⅰ及Ⅰ+Ⅳ肿瘤切除后骨缺损的临床效果,并评估患者发生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5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42例累及骨盆Ⅰ及Ⅰ+Ⅳ的肿瘤患者,其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15-69岁,平均(41.0±17.7)岁。所有病例均接受了骨盆肿瘤切除以及钉棒系统固定,部分患者同时进行了植骨或骨水泥强化。钉棒系统固定时,12例使用单棒双钉,30例使用双棒四钉。对患者的一般情况、手术及其他治疗情况、临床效果以及内固定失败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术后随访13-168个月,平均(36.1±32.3)个月。6例患者出现了内固定失败,其中单棒双钉组4例,双棒四钉组2例。2例内固定失败患者进行了翻修手术,其中1例进行了内固定拆除,另一例接受了内固定翻修以及自体腓骨植骨重建。双棒四钉组的内固定生存率明显高于单棒双钉组(P=0.003)。内固定生存率与年龄有一定的相关性(P=0.009),年龄≤21岁的患者内固定失败率较年龄〉21岁高。骨盆Ⅰ+Ⅳ肿瘤切除组内固定失败率高于骨盆Ⅰ切除组(P=0.007)。结论:骨盆Ⅰ及Ⅰ+Ⅳ肿瘤切除术后双棒四钉固定可以提供良好的短期及长期稳定性,而单棒双钉固定的强度相对不足,内固定容易失败。对于年轻患者以及良性肿瘤患者,肿瘤切除后建议采用钉棒系统固定联合自体骨移植的生物学重建;对于老年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以及需要放化疗的患者,建议采用钉棒系统固定联合骨水泥强化的机械性重建。

  • 标签: 骨盆肿瘤 保肢手术 骨盆Ⅰ区/Ⅰ、Ⅳ区 骨盆环重建 内固定失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神科护理中,接受风险管理的作用。方法将我院精神科2018年1月—2018年10月,收治的124例住院患者,根据护理方式差异,分为对照组(施以常规精神科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风险管理)各62例,对比护理结果。结果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观察组高,P<0.05。对照组护理质量评分、夜间查房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比观察组低,P<0.05。结论风险管理能够预防、降低护理中的不良事件,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风险管理 精神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彩超在老年人结肠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3例结肠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结肠镜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老年结肠肿瘤彩超声像图。结果结肠癌58例,非结肠癌5例。术前彩超诊断结肠癌55例,漏诊3例,误诊2例,非结肠癌3例,彩超诊断老年人结肠癌的敏感性94.8%,特异性60.0%,准确性92.1%,阳性预测值96.5%,阴性预测值50.0%。结论彩超在老年人结肠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老年人 结肠肿瘤 彩超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对65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孕妇的分娩方式、分娩结局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5例中阴道试产46例,试产成功35例(76.1%),再次剖宫产30例(46.2%),直接行剖宫产术占19例(29.2%),阴道分娩35例(53.8%)。阴道分娩组与再次剖宫产组对新生儿影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剖宫产产妇产褥感染、产后出血、住院时间比较,再次剖宫产组均较阴道分娩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选择阴道分娩方式(以下简称VBAC)值得提倡,但应严格掌握阴道试产的适应证及禁忌证,对阴道试产不成功者宜及时改为剖宫产。65例患者中,试产成功率为76.1%;直接行剖宫产术占29.2%。此方法可降低剖宫产率,避免远期并发症,提高分娩质量。

  • 标签: 剖宫产术 再次妊娠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实施健康教育,对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的效果。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全程有计划,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实施健康教育使患者和家属得到更多的健康信息,从而积极配合治疗,提高了患者对健康的认知力,依从性和治疗舒适度。结论健康教育对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并发症有着积极的作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肾衰竭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总结3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经验,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随机选择2011年7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3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对3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发病诱因,临床表现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本组30例患者在治疗之后,尿酮现象得以消失,在24h内,血糖含量控制到139mmol/L以下,然后在祛除诱因之后,1~5天治愈出院,全部患者都没有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没有出现1例医疗纠纷,患者家属满意度达到了100%,患者的病情都得到了较好的缓解。结论消除诱因,使用小剂量胰岛素和足量补液是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成功的关键。在发现患者出现糖尿病酮症酸时需要及时入院诊治,如此才能够挽回更多生命,最大限度的降低糖尿病酮症酸死亡率,提高临床治愈率。

  • 标签: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胰岛素 血糖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模式对于骨折患者骨折愈合以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3年4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入院的骨折患者72例,按照随机双盲法原则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有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比观察两组骨折愈合情况以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研究组骨折愈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功能恢复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上述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于骨折患者而言,不仅能够促进骨折愈合,同时对于功能恢复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骨折 骨折愈合 功能恢复
  • 简介:目的观察痤疮专用钩针联合丹参酮治疗寻常性痤疮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寻常性痤疮患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及联合组,治疗组采用痤疮专用钩针挑刺治疗,对照组采用丹参酮口服治疗,联合组采用丹参酮口服联合痤疮专用钩针挑刺治疗,分别于治疗2周、4周对其炎性皮损、非炎性皮损及综合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痤疮专用钩针组对炎性皮损的改善情况在治疗2周及4周后与丹参酮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非炎性皮损的改善情况优于丹参酮组(P<0.05);联合组对炎性皮损、非炎性皮损的改善情况以及综合疗效均优于丹参酮组.结论痤疮专用钩针治疗寻常性痤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与丹参酮联合可起到事半功倍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锋钩针 寻常性痤疮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为加强雨花台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管理,提升预防接种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贴近百姓服务。方法通过创建南京市预防接种工作示范,加强预防接种门诊软、硬件建设和内涵管理,提高预防接种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业务技能。结果创建预防接种工作示范后,雨花台预防接种工作数量和质量不断改进。结论预防接种工作示范创建积极推动雨花台计免工作科学化、信息化、规范化发展

  • 标签: 预防接种示范区 计划免疫 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