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为了给临床医生提供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指导性意见,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性病学组牵头组织国内皮肤性病学、真菌学和妇科学专家参考国内外文献,就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开展多次讨论,最终形成专家共识,供临床医生参考使用.参与讨论的专家有(按姓氏笔画为序):史宏晖、刘维达、李小毛、李若瑜、梁雪芳、温海、廖万清、廖秦平及性病学组全体委员.

  • 标签: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中医治疗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专家共识
  • 简介:患者,女,57岁。既往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18a。躯干出现片状红斑、鳞屑瘙痒3a。经口服伊曲康唑,硝酸舍他康唑乳膏外用治疗体癣,以及点阵激光联合硝酸舍他康唑乳膏封包治疗甲癣9周后痊愈,复查真菌阴性。

  • 标签: 系统性红斑狼疮 体癣 甲真菌病 红色毛癣菌
  • 简介:目的应用乌鸡白凤丸巩固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ecurrentVulvovaginalCandidiasis,RVVC),通过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其有无降低RVVC复发率的作用.方法486名处于VVC急性发作且以往有RVVC史的非孕育龄妇女,急性期阴道给予克霉唑栓强化治疗.达到临床及真菌治愈标准后,随机分为3组采取不同方案进行巩固治疗或临床观察.A组:每月月经净后3~7d,继续单次阴道给予克霉唑栓500mg,为期3个月;B组:每月月经净后口服乌鸡白凤丸每次1丸,1次/d,3周为1个疗程,连用3个月.对照组:仅作随访观察.各组在巩固治疗期间及巩固治疗结束后6个月内进行随访,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巩固治疗期间,A组和B组分别累计有17人(10.12%)和23人(13.61%)出现复发,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巩固治疗结束后,随访第3个月A组和B组分别累计有31人(21.83%)和37人(26.62%)出现复发;随访第6个月A组和B组分别累计有73人(51.41%)和79人(56.83%)出现复发,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A、B组间各阶段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轻微.结论RVVC近期治愈后采用乌鸡白凤丸巩固治疗,能够抑制念珠菌生长,增强免疫功能,控制阴道局部炎症反应,有效预防复发,效果满意且相对安全,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 巩固治疗 乌鸡白凤丸 克霉唑
  • 简介:目的:分析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URSA)夫妇与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C677T(MTHFRC677T)位点多态性的关联性研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对URSA组和对照组各50对夫妇的外周血进行MTHFRC677T的位点多态性进行检测分析。结果:URSA组MTHFR基因677位点的T/T、C/T+T/T基因型的发生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MTHFR基因677位点的C/C基因型发生频率显著高于URSA组(P〈0.05),两组MTHFR基因677位点的C/T基因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另外URSA组等位基因T明显高于C的频率,且URSA组等位基因T发生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等位基因C发生频率显著高于USRA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THFRC677T位点的多态性与URSA的发生密切相关,是该病的重要遗传风险因素。

  • 标签: 不明原因复发性流产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 简介:目的报道2例难治性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用大剂量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后发生侵袭性真菌感染(IFI),其治疗经过及相关文献复习。方法2例难治性ITP患者用大剂量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后发生IFI,用大扶康、两性霉素B,降颅压,辅助呼吸等治疗。结果例1发生隐球菌脑膜脑炎、例2出现肺曲酶菌感染,均经抗真菌治疗无效死亡。结论长期应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是难治性ITP患者发生IFI的危险因素,治疗困难,确诊后用药应足量、足疗程。

  • 标签: 难治性ITP 真菌感染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Neu-p11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及血清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1(ET-1)含量的影响。方法:40只SHR大鼠随机分为4组(n=10):SHR模型组、Neu-p11低剂量组(5mg/kg)、Neu-p11中剂量组(15mg/kg)和Neu-p11高剂量组(50mg/kg)。另取10只WKY大鼠设为正常对照组。每日腹腔注射药物一次,连续5周,观察药物对大鼠收缩压、血清NO及ET-1含量的影响。结果:Neu-p11能有效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收缩压,Neup11低剂量组、Neu-p11中剂量组和Neu-p11高剂量组与SHR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Neu-p11能升高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清NO含量,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清ET-1含量,与SHR组相比,各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Neu-p11具有抗高血压作用,其作用可能与促进血清中的NO合成与释放以及降低血清ET-1的含量有关。

  • 标签: Neu-p11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血压 NO ET-1
  • 简介:目的评价制霉菌素片、克霉唑栓及硝酸咪康唑栓治疗复发性阴道念珠菌病(RVVC)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A组,克霉唑栓150mg;B组,硝酸咪康唑栓400mg;C组,制霉菌素片100万单位。均于每晚睡前清洗外阴后置入阴道内,疗程均为7d。于停药后第3d、下次月经干净后3~5d及停药两个月后观察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3组患者经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有明显下降(P〈0.01),A、B、C组治愈率分别为61.70%(29/47)、74.0%(37/50)和93.88%(46/49),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总体疗效比较Ridit均值显示A组疗效最差,C组疗效最好(RA组SN1673-3827

  • 标签: 阴道念珠菌病 复发 克霉唑 咪康唑 制霉菌素
  • 简介:本研究使用伊曲康唑(商品名美扶,天津力生制药生产)口服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生殖器感染患者98例,获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96例患者均来自2000年1月~2005年6月本院皮肤科门诊,男性114例,女性82例,年龄19~55岁,年龄19~55岁,病程3个月~1年,复发次数最少2次;均经临床和真菌学检查确诊为念珠菌性生殖器感染患者。

  • 标签: 伊曲康唑 念珠菌性生殖器炎症 复发性
  • 简介: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是一种由念珠菌机会感染引起的皮肤黏膜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而念珠菌的侵袭与宿主诱发因素是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主要致病因素。其中,念珠菌可通过多种方式攻击宿主细胞和逃避宿主免疫系统而导致机体损伤。Nrf2信号通路是细胞抗氧化的主要调控机构,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机构。一方面,Nrf2通路可下调NF-κB通路和促进Th17、Treg、Th1细胞的活化,启动宿主适应性免疫;同时,Nrf2通路可激活树突状细胞介导机体固有免疫。另一方面,Nrf2通路还可通过抗氧化应激损伤来阻止阴道炎的发展。该文对Nrf2通路在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病机制中的抗氧化应激和免疫调节作用进行综述,旨在研究Nrf2信号通路与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发病机制间的关系,从而指导临床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 标签: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免疫调节 Nrf2信号通路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应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在治疗妊娠期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中的作用。方法将2009年12月。2011年12月共266例在我院产科门诊就诊的妊娠期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克霉唑联合中药及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克霉唑联合中药治疗,观察采用乳杆菌活菌胶囊调节阴道内微环境后的临床疗效,远期自愈率及复发率。结果两组的近期治愈率相似,近期治疗效果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给予乳酸杆菌活菌胶囊治疗远期自愈率28.57%明显高于对照组,远期复发率为11.0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92%,分娩时复发率(10.29%)明显低于对照组(29.23%),两者比较有显著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霉唑联合中药及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妊娠期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临床效果好,远期自愈率高,复发率低,副反应小。

  • 标签: 乳杆菌活菌 念珠菌性阴道炎 复发性 微环境 妊娠期
  • 简介:长爪沙鼠是具有糖尿病潜质的实验动物,但普通群体中糖尿病发病率很低,远远不能满足研究需求。我们在前期进行长爪沙鼠近交系培育过程中偶然发现其中一个分支具有高血糖的特性,因此对其进行了定向培育。经过20代全同胞近亲繁殖,获得一个自发性Ⅱ型糖尿病模型近交系,该品系动物具有空腹血糖升高、糖耐量受损、胰岛素抵抗、多器官病变和多个糖尿病相关基因表达异常等糖尿病典型特征,其糖尿病特征模型比率达到60%左右。我们利用该模型进一步开展发病机制研究,发现肥胖型糖尿病和非肥胖型糖尿病具有脂肪组织分布和细胞大小水平等多方面的差异。这些研究结果证明糖尿病长爪沙鼠近交系是理想的Ⅱ型糖尿病模型,将为糖尿病发生机制、脂肪组织在糖尿病发生中的作用、糖尿病敏感药物筛选等诸多糖尿病相关的研究提供新材料和新思路。

  • 标签: 长爪沙鼠 Ⅱ型糖尿病 肥胖 瘦素 脂联素
  • 简介: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myeloma,MM)并发上消化道侵袭性念珠菌病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该病的水平。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例多发性骨髓瘤并发上消化道侵袭性念珠菌病的诊治过程,分析、总结治疗经验,并结合文献复习骨髓瘤并发上消化道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易感因素、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结果MM患者1,女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4个月发生腹泻伴腹部隐痛,抗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hostdisease,GVHD)治疗无效,经胃镜诊断上消化道念珠菌病,予卡泊芬净治愈出院。MM患者2,男性,化疗过程中疾病进展,并出现腹胀、腹痛,对症处理改善,再次化疗时上述症状加重并发肺部念珠菌病,发生急性心、肾功能不全,经胃镜诊断上消化道念珠菌病,予伊曲康唑、米卡芬净治疗,最终因肺部真菌感染加重,治疗无效死亡。结论多发性骨髓瘤并发上消化道侵袭性念珠菌病易发生误诊、漏诊。临床医生需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首选电子胃镜明确诊断、判断疗效。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念珠菌病 侵袭性真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