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溃疡结肠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20-40岁,病变在大肠粘膜与粘膜下层,呈连续弥漫分布。病变自直肠开始,逆行向近段发展,可累及全结肠甚至末段回肠。在临床上,具有持续或反复发作腹泻和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伴有(或不伴)不同程度全身症状者,在排除急性自限性结肠、阿米巴痢疾、慢性血吸虫病、肠结核等感染结肠结肠CD、缺血性肠炎、放射肠炎等基础上,具有上述结肠镜检查重要改变中至少1项及粘膜活检组织学所见可以诊断本病。在临床中,不典型病例者,容易造成误诊,本文针对我院发生的3例溃疡结肠的误诊案例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急性细菌性痢疾 胃肠型感冒 肠结核
  • 作者: 窦金生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1-03-13
  • 出处:《中国健康月刊》 2011年第3期
  • 机构:窦金生【中图分类号】R4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3-0143-01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未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黏膜和黏膜下非特异性炎症,目前主要认为与感染、遗传及免疫三大因素及其相关作用有关,病变可累及直肠、结肠的一段或全结肠。过去一直认为在我国发病较少,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及结肠镜检查的普及和对本病认识的不断深入,近年来该病在临床上有逐年增多的趋势,为慢性腹泻主要病因之一。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住院的80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例报告如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溃疡结肠的临床护理。方法选择我院在2010年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30例经检查确诊的溃疡结肠患者。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护理分析。结果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30例患者,治愈28例,好转2例。结论我院对患者的护理措施非常有效可行,在控制急性发作,缓解病情,减少复发,防止并发症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护理 内科
  • 简介:摘要目的对溃疡结肠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及总结。方法随机抽取我科自2001年1月至2010年2月期间收治的溃疡结肠病例56例,其中男性317例,女性25例,对全56例病例的临床症状表现、实验室检查、肠镜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进行统计。结果溃疡结肠临场特征中一般表现以腹痛(82.1%)、腹泻(78.5%)为主,场外表现以骨、关节病变(21.4%)口腔病变(16.1%)等为主,肠镜表现为连续性病变,血沉(30.3%)及血红蛋白(30.3%)变化仍是主要实验室检查相关项目。结论溃疡结肠临床特征主要还是以腹痛腹泻等一般临床表现有关,骨关节病变、口腔病变、皮肤黏膜病变等为主要的场外表现,肠镜是诊断溃疡结肠的主要方法,肠镜下溃疡结肠以连续性病变为主,实验室检查中血沉、血红蛋白等项目对诊断溃疡结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血小板的变化并无明确的特征变化,有待研究。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特征 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溃疡结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药物治疗。结果本组96例患者治愈78例,好转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3.7%。结论溃疡结肠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治疗,因此营养与饮食的调配很重要。总的原则是高热能、高蛋白、高维生素、少油少渣膳食。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治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溃疡结肠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与讨论。方法收取2012年我院收治38例溃疡结肠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顾与分析。结果38例溃疡结肠患者中,病变仅累及直肠7例,直乙结肠13例,左侧结肠10例,次全结肠2例,全结肠2例,升结肠病变4例。结论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针对不同的病情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可以促进疾病的预后,帮助患者早日康复,达到患者满意的效果。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护理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溃疡结肠的内科治疗效果。方法对45例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西药灌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经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后,45例患者中临床治愈38例,占84.4%;5例好转,占11.1%;2例无效,占4.5%,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5%,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综上所述,在溃疡结肠的治疗过程中,应在对患者实施常规西医治疗的同时,采用中西药结肠灌洗方案进行联合治疗,以收到良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治疗方法 临床疗效
  • 简介:溃疡结肠(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粘液脓血便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可有皮肤、黏膜、关节、眼等肠外表现,病情严重程度不等,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目前患病率正逐年升高[1,2]。现对2001~2012年收治的92例确诊为溃疡结肠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该病的发病特征,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诊治 慢性非特异性 病情严重程度 黏膜下层 粘液脓血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溃疡结肠的临床效果,为中医治疗溃疡结肠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2~2014年的80例溃疡结肠患者,男性45例,年龄为39~66岁,女性35例,年龄在41~77岁之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3例,对照组37例,在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中医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能够促进患儿的恢复。结论溃疡结肠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中医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病情,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治疗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结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80例溃疡结肠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西药灌肠治疗,观察组在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3d内疼痛缓解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且观察组3d内疼痛消失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灌肠治疗老年溃疡结肠疗效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疼痛。

  • 标签: 中药保留灌肠溃疡性结肠炎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拟中药保留灌肠汤剂治疗溃疡结肠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4年 9月 ~2016年 9月收治 78例溃疡结肠患者,根据就诊时间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自拟中药保留灌肠汤剂治疗,对照组采用柳氮磺砒啶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P<0.05。 结论:溃疡结肠治疗中,采用自拟中药保留灌肠汤剂,临床效果较好。

  • 标签: 自拟中药保留灌肠汤剂 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130例溃疡结肠患者治疗前后恢复情况。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溃疡结肠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130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65例,对照组65例,首先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患者则采用西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跟踪观察,并记录所得数据。比较两组患者在采取不同方式治疗后不同时间复发情况,及在不同时间内患者各种免疫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治疗3、5、7、10d后,病情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观察组67例,好转率为82.01%,对照组,好转率为57.14%。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两组比较p均<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结肠患者病情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帮助较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 常规治疗 回顾性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在溃疡结肠的治疗及预后的作用。方法对我院36例度溃疡结肠患者的治疗与护理观察,了解护理对重度溃疡结肠预后的作用。结果通过过积极的护理工作,缓解疼痛、营养状态得到改善,提高其自身保健能力。通过积极的病情观察及饮食、心理、宣教护理,患者治疗顺利,病情恢复较快,预后较好。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护理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溃疡结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本院在2020年-2021年期间收治的50例溃疡结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先口服用药柳氮磺胺吡啶(SASP),症状有所缓解后,口服泼尼松,按症状轻重确定药量。之后采取药物灌肠措施,对口服用药联合灌肠治疗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经过治疗后,50例患者中有42例完全缓解,6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达96%。结论 临床治疗中,因溃疡结肠的致病因子和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在口服柳氮磺胺吡啶和泼尼松的基础上联合灌肠治疗措施,可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治疗 非特异性炎症
  • 作者: 王轶佳
  • 学科: 医药卫生 > 消化系统
  • 创建时间:2022-07-07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 第6卷 第9期
  • 机构:眉山市人民医院,四川 眉山 620010
  • 简介:<正文>溃疡结肠的病程一般比较长,并且容易反复发作,在任何年龄段都容易出现这一疾病,但是在20岁到30岁的年龄段最为常见。如果没有及时发现疾病,随着疾病的不断发展,病人的体重可能会逐渐降低,整个人日渐消瘦。那么一旦得了溃疡结肠会有哪些症状表现呢?这一疾病很可怕吗?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