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正>一位生物学家在澳洲的高原上研究狼群,发现每个狼群都有一个半径15公里的活动圈。把3个狼群的活动圈微缩到图纸上,便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3个圆圈是交叉的,既不隔绝,又

  • 标签: 交叉部分 感情生活 公共区域
  • 简介:舞台、银幕、荧屏为什么都是四方形?四方的世界就通过这些媒介融聚在你的眼前。四方拓展了我们的视野。在戏剧和影视的海洋中,我们更深入理解本期主题的意蕴,并以文字之抽象来再现视觉的冲击。

  • 标签: 期刊 编辑工作 书籍推介 交叉世界 深谷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了交叉点规模的优化与交叉算子性能的改进。在遗传算法交叉算子分析部分,探讨了交叉算子的作用机理、常用算子的比较以及影响其性能的因素。接着,在基于自适应策略的交叉点规模优化部分,提出了交叉点数目选择策略、自适应交叉点调整方法以及不同编码交叉点优化的措施。进而,介绍了交叉算子性能的自适应改进,包括基于启发信息的交叉运算、自适应交叉算子选择以及问题定制交叉算子设计。

  • 标签: 交叉点规模优化 交叉算子性能改进 遗传算法
  • 简介:木耳(Auriculariaauricula-judae)在菌丝体阶段极易感染绿色木霉(Trichodermavider)等多种杂菌。本研究以木耳176个杂交子为供试菌株,采用木耳与绿色木霉菌丝体对峙培养,发酵液相互抑制菌丝体生长,以及调查木耳菌袋田间污染率,比较了杂交子抗绿色木霉的能力,初步建立了木耳抗霉菌污染能力的技术体系。

  • 标签: 木耳 杂交菌株 绿色木霉菌 筛选
  • 简介:的成功之处在于书中的很多人物都是"如实描写"的典型,其中以鸳鸯、晴雯、司棋等为代表的一群女奴形象尤为感人至深,令人读之难忘.可以说,她们的形象是对封建社会末期官僚地主家庭中被奴役、被侮辱、被损害的女奴反抗性格的典型概括.

  • 标签: 女奴 反抗 《红楼梦》 典型 晴雯 形象
  • 简介:摘要如何提高投篮命中率,我认为一是队员要有充分的竞争意识,二是要从队员脚步动作和身体姿势、身体素质等方面进行训练,二是采用对抗性演练,积累实战经验。

  • 标签: 对抗训练提高命中率
  • 简介:本文综述了温度、水分逆境对植物的伤害和植物抗逆锻炼中体内发生的糖、脂、蛋白质等的变化及其适应性。特别是对近几年来研究较多的多胺、CaM、SOD、逆境蛋白深入了解,探讨它们与植物抗性的关系;并尝试明确植物激素与这些物质的联系以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 标签: 植物抗性 气候逆境 抗逆锻炼 代谢调节 抗性基因
  • 简介:绿豆是我国的主要食用豆类之一。由尖镰孢引起的绿豆枯萎病是一种严重的土传病害,病原菌从根部侵入,引起植株矮化,叶片黄化、枯萎,根茎部维管束变褐,严重时导致植株死亡。防治枯萎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培育利用抗病品种。本研究在控制条件下以具有不同抗性表型绿豆品种为材料,分别对接种方法、植株生育期、接种体浓度、接种体处理时间及接种后植株培养温度等影响绿豆抗性表型的因素进行比较研究,以期建立一个快速、准确和高效的绿豆枯萎病抗性鉴定方法,为抗病资源的筛选和抗病育种提供技术支持。结果表明,绿豆枯萎病苗期抗性鉴定最适宜的接种方法为剪根浸根法,最适宜接种体浓度为10^5~10^6孢子/mL,接种最佳植株生育期为2叶期,最短有效接种体浸根时间为2min,最适宜发病温度为25℃,接种后14d调查病情。

  • 标签: 绿豆 枯萎病 尖镰孢 抗性鉴定
  • 简介:在人工接种条件下,对860份玉米材料进行了纹枯病抗性鉴定和评价,旨在为进一步开展玉米纹枯病抗性育种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奠定基础。结果显示,在鉴定的860份玉米材料中,没有发现免疫的材料,高抗、抗、中抗、感和高感的比例分别为3.49%、28.60%、26.16%、10.35%和31.40%;在农家种、群体种和杂交种(组合)等杂合体中,抗病材料所占比例较大,而自交系等纯合体中,感病材料所占比例较大,表明玉米杂合体种质资源材料中可能蕴藏着不同的抗纹枯病基因,特别是广西农家种中可能存在对纹枯病具有稳定抗性的材料,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利用。

  • 标签: 玉米 种质资源 纹枯病 抗性
  • 简介:通过重复回交和药剂选择,将棉铃虫Phoxim-R抗性品系对辛硫磷的抗性导入到BK77敏感品系中,得到棉铃虫BK77-R抗性品系,BK77-R和BK77为一对近等基因系。BK77-R抗性品系对辛硫磷的抗性达155倍,对溴氰菊酯有高水平交互抗性抗性倍数248倍),对灭多威和硫丹有中等水平交互抗性,分别为31倍和11倍,对丙溴磷有低水平交互抗性(4倍)。在BK77-R抗性品系中,脱叶磷(DEF,酯酶抑制剂)对辛硫磷、灭多威和硫丹具有增效作用,增效倍数分别为7倍、2倍和1.9倍;增效醚(PBO,氧化酶抑制剂)对溴氰菊酯、灭多威和辛硫磷的增效倍数分别为21倍、2.2倍和1.7倍。与BK77敏感品系相比,BK77-R抗性品系的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均显著提高,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没有明显变化。上述结果表明,酯酶解毒代谢在棉铃虫BK77-R品系对辛硫磷的抗性中起重要作用,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解毒作用增强是该抗性品系对不同类型药剂产生交互抗性的重要原因。

  • 标签: 棉铃虫 辛硫磷 代谢抗性 酯酶 多功能氧化酶
  • 简介:以珍汕97和武育粳2号构建的籼粳杂交DH群体及其双亲为材料,通过接种8种白叶枯病菌株(菲律宾菌系的PX071、PX099、PX061,中国菌系的GX325、Zhe173、LN44、KS-1—21和日本本菌系的T7133),考察了该DH群体对白叶枯病抗性,并进行数量性状位点(QTL)分析。共检测到了26个QTL,分别位于除第7、第11染色体外其它10条染色体上,其中检测到有2个位点分别对4种不同的菌株有抗性,有2个位点对3种不同的菌株有抗性,3个位点对2种菌株有抗性。表明这些QTL对水稻白叶枯病均具有广谱抗性,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利用并聚合这些广谱抗性的QTL可以较好地改良水稻对白叶枯病的抗性

  • 标签: 水稻 加倍单倍体群体 数量性状位点 白叶枯病
  • 简介:对转Bt-C肽+蜘蛛杀虫肽基因小黑杨的抗虫性做了系统的测定,取食转基因杨树舞毒蛾幼虫与对照相比,其发育速率为54.6%~72.8%、校正死亡率为72.8%~96.9%、体重降低率为11.2%~62.4%.证明抗虫基因已成功转入杨树中,并且表现出显著的抗虫性.

  • 标签: 小黑杨 转基因 抗虫性
  • 简介:以简单扩张式消声器为研究对象,基于CFD+Virtual.Lab联合仿真方法,从声源类型角度分析了抗性消声结构中气流再生噪声的产生机理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偶极子和四极子是造成消声器气流再生噪声的主要因素,且扩张消声器中气流速度和出口管偏置距离的增加都会导致其气流再生噪声值的增大;相较于偶极子声源,四极子声源是扩张式消声结构中气流再生噪声的主要来源,且在低频处声压贡献量尤为明显。最后通过对比基于两种不同方法的气流再生噪声仿真结果,证明两种声源类型对气流再生噪声的贡献量不相关,为气流再生噪声计算提供了新思路。

  • 标签: 消声器 偶极子 四极子 气流再生噪声
  • 简介:利用一套较完整的田间自然感虫鉴定法,对183份小麦品种进行了抗麦红吸浆虫鉴定。鉴定结果表明,小麦不同品种对麦红吸浆虫的抗性存在着显著差异:高抗、中抗、低抗、感虫、高感的小麦品种,分别占参试品种的24.59%、16.94%、18.58%、14.21%、25.68%。不同抗性类型的小麦品种其穗被害率、粒被害率、估计损失率、抗性指数均有较大的差异,其中表现高抗类型45份,中抗类型31份。这些品种既可作为麦红吸浆虫发生区控制麦红吸浆虫危害的主推品种和后备品种,也可作为亲本材料提供给育种单位利用。

  • 标签: 小麦品种 麦红吸浆虫 抗性分析
  • 简介:摘要2004年,以多西他赛为基础的化疗提高了生存获益,成为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的主要治疗药物,但从2011年开始,CRPC的治疗方法不断增多,包括雄激素轴靶向药物(恩杂鲁胺、阿比特龙)、免疫治疗(前列腺癌疫苗sipuleucel-T)、趋骨性放射性核素(镭-223)、二线化疗药(卡巴他赛),还有减少骨相关事件的新药(地诺单抗)。多西他赛是转移性CRPC的标准一线治疗药物,但已经出现首个批准在使用过多西他赛之后可以使用的影响雄激素轴的新口服药,之后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使得此药被批准也可在化疗前使用。CRPC患者的临床异质性较大,有无症状的,未转移的,也有症状明显的,出现骨转移和内脏转移的。CRPC是充满临床挑战的实体瘤疾病,每个患者都有许多治疗选择和相应的后续治疗手段。本篇综述总结了指导CRPC治疗的随机试验研究,也会讨论近期指南,根据最佳证据提出药物使用顺序的建议。

  • 标签:
  • 简介:为充分发掘抗缩果病枣种质资源,对保存于河北沧县(2006-2009年,77个品种)及山西太原(2006-2007年,53个品种)和山西太谷(2006年,231个品种)的共268个枣品种资源进行了田间缩果病抗性调查。结果表明,枣品种间缩果病抗性差异显著,其中病果率变幅为0~66.18%、变异系数为2.01,病情指数变幅为0~55.06%、变异系数为2.46;同一品种的发病程度因年份和地点不同而有明显差异。根据在发病严重的沧县枣资源圃连续4年(2006-2009年)的观测结果,枣品种的缩果病抗性可分为高抗、抗病、中抗、感病和高感5类,相应的平均病情指数分别为5%以下、5%~10%、10%~15%、15%~25%和25%以上;在沧县的77个品种中,表现高抗、抗病、中抗、感病、高感的品种分别占调查总数的80.52%、2.60%、7.79%、6.49%和2.60%。在我国主栽枣树品种中,金丝小枣、圆铃、长红、冬枣等为高抗品种,婆枣、壶瓶枣为高感品种。本研究表明,我国有着非常丰富的抗缩果病枣树种质资源。

  • 标签: 枣树 种质 缩果病 抗性 评价
  • 简介: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已成为水稻分子育种的主要策略。明确目标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物理图谱定位与功能标记的开发应用是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前提条件。本研究对已报道的40个抗白叶枯病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定位、分子标记详情进行了整理总结,并将31个水稻白叶枯病抗病基因在水稻基因组物理图谱上进行定位标注;此外,本研究还归纳xa5、xa13、Xa21、Xa27四个抗病基因的功能标记,新开发了抗性基因Xa10、Xa23的功能标记。本研究将给育种工作者更好地利用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与鉴定抗性材料提供便利。

  • 标签: 水稻 白叶枯病 抗病基因 物理图谱定位 功能标记
  • 简介:摘 要:本研获得LsaE基因核苷酸序列1485bp,蛋白质序列494aa。通过Expasy程序分析LsaE基因为稳定性疏水性蛋白质。LsaE同源基因分析获得4个LsaE同源基因,这些同源基因的物种是S. suis、E. faecium。运用MAGA程序对LsaE基因构建进化树,进化分析显示LsaE基因AHC08069.1与 WP216806933.1亲缘关系最靠近。在微环境系统的调节中,LsaE同源基因在E. faecium、S. suis物种中较为保守以及功能相似。本研究对抗性基因LsaE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深入的进化分析将对相关的抗性基因以及抗性基因网络协同调节生态系统微环境调节提供重要的信息来源和理论基础。

  • 标签: LsaE 序列分析 进化树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氯喹抗性鼠疟模型,考察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与氯喹抗性鼠疟对青蒿素类药物疗效差异。方法伯氏疟原虫常规株经青蒿素逐量递增给药法连续培养16代,建立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株鼠疟模型;比较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与氯喹抗性鼠疟对青蒿素类药物疗效差异。抗疟药效实验采用四天抑制给药法,采血镜检药后24小时原虫血症密度、转阴率及28天治愈率。结果五种抗疟药分别对氯喹抗性鼠疟及青蒿素抗性鼠疟治疗,24h原虫血症密度均有明显差异(P<0.05);氯喹抗性鼠疟、青蒿素抗性鼠疟对本芴醇均有可疑耐药(原虫血症密度>0.005);复方蒿甲醚对氯喹抗性鼠疟药后24h的疗效优于氯喹(P<0.05),对青蒿素抗性鼠疟药后24h的疗效优于本芴醇。复方蒿甲醚及蒿甲醚对氯喹抗性鼠疟28天治愈率分别为50%和100%,对青蒿素抗性鼠疟28天治愈率分别为70%和100%。结论伯氏疟原虫青蒿素抗性鼠疟对青蒿素类药物疗效普遍差,而氯喹抗性鼠疟对青蒿素类药物疗效较好。

  • 标签: 青蒿素抗性鼠疟模型 氯喹抗性鼠疟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