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糖尿病是一组常见的代谢内分泌性疾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通常所称糖尿病是指原发性糖尿病(简称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残和致死的主要原因,治疗糖尿病的目的就是延缓和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恶化。严格控制血糖的浓度,能否预防糖尿病并发症,这一点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因此,如何调动积极因素,严格控制饮食就成了糖尿病治疗成败的关键。

  • 标签: 浅谈 原发性糖尿病 治疗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原发性腹膜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由于原发性腹膜炎的原发病灶不在腹腔,所以一般不考虑行开腹手术治疗,静脉应用抗生素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但是由于这类患者病情较重、进展快,只能在进行细菌药物敏感实验的同时,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腹腔穿刺液的性状来估计可能的致病菌。如果存在困难,可选用广谱抗生素,如二代或三代头孢类抗生素进行治疗,特别应选用那些对革兰氏阳性细菌有效的药物。

  • 标签: 原发性腹膜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引起继发性高血压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其发病率的不断升高,人们对此疾病的认识亦不断提高。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值(ARR)是原醛(PA)的一个敏感筛查指标,也是评价PA手术预后的指标之一。探讨血浆醛固酮与肾素活性比值测定的影响因素,特别是药物、盐负荷和体位的影响对提高ARR的筛查效率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筛选试验、确诊实验及治疗等进行综述。

  • 标签: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发展过程 筛选试验 确诊实验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自发性破裂出血诊治体会。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6月至2010年6月28例原发性肝癌自发破裂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行手术治疗,其中肝叶切除2例,6例好转出院,2例术后3-4天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另有20例患者接受了非手术治疗,其中保守疗法16,好转11例,5例自动出院,行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4例,均止血成功。结论肝切除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最好方法,对不能手术切除者,可行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破裂出血 诊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护理干预,提高人群的高血压知晓率和控制率。方法对高血压患者进行2年的社区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提高服药治疗依从性、饮食控制、行为干预、心理干预。结果干预前后患者血压.危险因素,行为比较差异有显著差性(P<0.001),说明护理干预后高血压组病人服药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结论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是控制和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方法。

  • 标签: 高血压 防治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是由于肾上腺皮质病变致醛固酮分泌增多而引起的以高血压、低皿钾、低血浆肾素、高血浆醛固酮水平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随着检查手段的改进和提高,在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诊断为原醛症的病例数逐渐增多。有的学者认为原醛症已成为继发性高血压中最常见的形式。现将我院2001年一2011年收治的30例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原醛症 高血压 低血钾 肾素 醛固酮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对症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以低脂、高糖、高蛋白(肝性脑例外)饮食为主、脂肪摄入量低于40-50g/d,为了减少胆固醇及饱和脂肪酸的摄入,可供给亚麻油酸盐(1inolenate)或中链甘油三酯,并适当限制钠盐摄入,以防水、钠潴留。

  • 标签: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对症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原发性心肌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扩张型心肌病目前尚无有针对性的特效治疗,当发展到失代偿期出现心衰时,给予对症治疗。肥厚型心肌病治疗原则是迟缓心肌治疗,主要应用钙通道阻滞剂(地尔硫革)、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

  • 标签: 原发性心肌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对手术治疗的2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1年、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4.16%、35.5%和21.12%,术后并发肝功能衰竭1例,死亡率为0.36%;其他并发症23例,发生率为8.21%,均治愈出院。结论只要掌握好手术适应症,注意术中操作和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疗效的关键。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手术治疗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外科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12月到2010年12月收治的85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的临床外科护理资料。结果所有85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均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均康复出院,42例骨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在外科手术后其血钙、P1TH均明显下降,临床骨痛的症状在手术后的1天到7天内得到缓解或者消失,手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暂时性声音嘶哑,在1周内未经治疗自行恢复。随访本组患者6个月,经骨密度复查,骨质疏松等临床情况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对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外科治疗的患者,进行有重点的外科护理以及日常护理,为手术顺利进行提供了保持,有效提高了手术效果,显著提高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原发性甲状旁腺 功能亢进 外科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女,62岁,因“现左大腿无痛性渐增性肿物13年”人院治疗,13年前无意中发现左大腿下段前内侧有一“蚕豆”大小的肿物,触之尢压痛。近年来肿块逐渐增人,伴有行走跛行,足趾麻小。人院查体:左侧大腿前内侧可触及一大小约34cm×22cm、肿块,质韧,表面光滑无破溃,

  • 标签: 骨肉瘤 软组织 病例报告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特点。方法以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4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年龄、性别、临床表现、肝功能及免疫学表现、以及治疗方法和预后等进行分析,探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特点。结果34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2.38岁,其中女性占82.35%;临床表现94.12%的患者有乏力表现,其次为脾大、黄疸、皮肤瘙痒;肝功能检测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及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显著升高;免疫学检查肝特异性自身抗体抗线粒体抗体(AMA)或抗线粒体抗体M2阳性;B超和造影检查大部分显示为正常,熊去氧胆酸是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较为有效的药物,可改善患者生化指标及临床症状,激素治疗本病效果不理想,并且不良反应较多,易导致感染的发生。结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主要发生于中年女性,可引起乏力、脾大、黄疸等症状,肝功能检查可见ALP、GGT水平升高,免疫学检查特异性自身抗体AMA阳性,以上特征可指导临床诊断。

  • 标签: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临床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