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急诊输液室患者多,工作量大,护患沟通时间少,病种繁杂,护理人员压力大。如何解决急诊输液室面临的问题,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提升医院护理服务质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优质护理服务是以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政府满意为目标,加强临床护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改善临床护理服务,提升患者满意度的护理模式。

  • 标签: 优质护理 急诊输液室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捷的静脉输液方法,以提高急诊静脉输液效率。方法将800例急诊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静脉输液步骤进行输液,观察组将排气环节改在治疗室进行。比较两组护患满意度及对气泡输入、排气失败的担心情况和输液操作时间。结果观察组5项评价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改进排气环节后的静脉输液操作加快了操作速度,减轻了护患心理压力,提高了护患对静脉输液的满意度。

  • 标签: 急诊科 静脉输液 排气 患者 护士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呼吸道感染急诊输液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2月收治的16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患儿进行急诊输液护理,并对输液情况、穿刺成功率、不良反应等进行观察分析;结果160例静脉穿刺患儿除有6例过度肥胖的患儿两次穿刺成功外,其余154例患儿均一次成功,一次成功率为96.3%。同时,有7例患儿出现红肿,有5例患儿出现过敏反应。结论通过对呼吸道感染需要进行急诊输液的患儿采取一系列的输液护理措施,对于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不良反应等都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儿童呼吸道感染 急诊输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急诊输液患者应用心理护理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小儿急诊输液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30人,对照组30人。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家属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结果护理后,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穿刺成功率显著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更低,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相较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显著更高,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心理护理对小儿急诊输液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穿刺成功率,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输液 心理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文章主要针对本次实验将针对急诊输液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研究,分析风险问题产生的原因。方法 实验选取了 2020年 1月~ 2020年 7月需要急诊输液治疗患者作为我们所研究的对象。通过回顾式分析,对 180例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以公平性为开展前提进行分组调查。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风险护理,分析临床效果。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绪评分为( 27.5±3.5)分,对照组为( 30.9±2.9)分,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此同时,在不良事件发生率的调查上,观察组患者的发生率为 2.2%( 2/9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5.6%( 5/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采用风险护理措施能够对急诊输液护理加强管理,减少不良事件以及心理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输液 护理风险 因素研究
  • 简介:摘要急诊输液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包括患者、护理人员、家属、环境等方面,一些护理人员在护理中对各个操作环节的重视程度不够,操作中失误频发,从而导致医患纠纷发生率较高。要有效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就需要对这些潜在因素进行控制,护理人员要不断提高个人素质,掌握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护理操作。文章对急诊输液中潜在的护理风险因素做了分析,同时提出了有效的防范对策。

  • 标签: 护理风险 急诊输液 操作流程 业务素质
  • 简介:探讨"流程再造"在门急诊输液中心的应用效果。用"流程再造"的核心思想指导我院门急诊输液中心的服务流程。再造后的新流程规避了护理风险,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患者安全性及满意度。

  • 标签: 流程再造 急症 输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护理在急诊儿科输液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份-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急诊输液患儿,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儿。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给予个体护理,并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对照组40例患儿中,出现了5例投诉和9例医疗纠纷,投诉率和医疗纠纷发生率达到了12.5%和22.5%,观察组40例患儿中,出现了1例投诉和1例医疗纠纷,投诉率和医疗纠纷发生率仅为2.5%和2.5%,并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诊儿科输液室中采取个体护理,可以有效降低投诉率和医疗纠纷发生率,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个体护理 急诊儿科 输液室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门急诊输液者的心理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采用每月发放患者满意度表。结果门急诊输液患者要求特点各有不同输液前希望能快速得到效果同时最好一针见血,输液过程中最希望护士能经常巡视沟通,保证输液安全,输液完毕后希望知道拔针处理的方法。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应针对患者需求特点实施护理与指导满足需求,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老年患者急诊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80例老年患者急诊静脉输液过程中,实行人性化的管理,进行人性化操作,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营造一个人性化的环境.结果人性化护理转变了护士的服务理念,拓宽了服务内涵,提高了护士的综合素质,增强了护士主动服务意识,患者及家属满意度均达到〉98%以上.结论人性化护理使老年患者在生理、心理上达到最愉快状态.

  • 标签: 老年患者 急诊 静脉输液 人性化护理
  • 简介:【摘 要】目的 分析急诊输液室中存在的风险及其防范对策。 方法 采取 2016 年 3 月份至 2017 年 9 月份期间本院急诊输液室 260 例输液患者,对这 260 例输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0 例输液患者中,发生风险事故的有 56 例,风险发生率为 21.5% ,急诊输液室的风险的因素主要有医务人员、医院环境、患者等,通过采取相应措施后,仅出现 3 例叫错号, 3 例输液不当,风险发生率 2.3% ,与防范前相比,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急诊输液室是疾病治疗的一个重要部门,在急诊输液室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会增加输液室的风险发生,针对急诊输液室风险,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后有助于降低风险的发生,确保急诊输液室安全,减少医疗纠纷。

  • 标签: 急诊输液室 风险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急诊输液护理中采取护患沟通技巧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急诊输液患者120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急诊输液护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焦虑因子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的护患纠纷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急诊输液患者实施护患沟通,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率。

  • 标签: 急诊输液护理 护患沟通 护理纠纷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急诊输液中存在的护理风险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随机选择2008年5月-2013年12月时间内,我院小儿急诊输液护理65000例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比较和探讨输液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风险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显示,65000例次输液当中,有45例输液护理出现不安全问题,主要是由于医护人员同患者沟通不良导致的,其次是查对制度执行不力、输液不良反应、输液速度控制不当。在事故投诉对象中,以护士和工龄<10年的护理人员为最多。结论小儿急诊输液中的护理风险大多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因此可以通过采取相应的针对性措施加以优化和改善,从而更好的融洽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事故的发生,确保小儿急诊输液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标签: 小儿急诊输液 护理风险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沟通技巧在急诊门诊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120例急诊门诊输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采用护理沟通技巧,并对两组患者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急诊门诊输液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的焦虑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因子评分、护理纠纷显著高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沟通技巧可提高急诊门诊输液护理工作中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患者配合治疗,提高护患和谐度。

  • 标签: 门诊输液 输液患者 沟通 满意度
  • 简介:目的研究门急诊输液护理安全的管理方法,以提高门急诊护理质量。分析目前门急诊输液室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针对安全隐患给予安全管理解决措施,从而优化门急诊护理质量以及输液保障。针对输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出一对一解决方案,保证了门急诊患者输液安全并提高了满意度评价。对门急诊输液室采取合理、科学的管理方法,能有效提高门急诊输液护理安全质量,从而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门急诊治疗 输液护理 安全管理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与总结小儿急诊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以及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136例于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我院住院的小儿静脉输液发生渗漏的患者。按自愿原则分为两组,传统护理组60例,综合护理组76例。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传统护理组的总有效率为76.67%,而综合护理组的总有效率达92.11%,X2为9.048,P<0.05,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急诊发生静脉输液渗漏有很多诱因,护理人员要加强工作责任心,及时做出护理对策,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更有效地减少输液渗漏,保证患儿的输液安全。

  • 标签: 小儿急诊 静脉输液渗漏 护理对策
  • 简介:目的探讨和总结儿童呼吸道感染急诊输液的护理经验.方法将2011年11月~2012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157例呼吸道感染急诊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行急诊输液护理,即穿刺前、中、后护理.统计输液情况,包括穿刺成功、不良反应等,总结护理经验.结果157例患儿初次穿刺成功149例(94.90%),出现红肿7例(4.46%)、过敏反应5例(3.18%).结论经过我院一系列输液护理措施,取得的疗效显著,可在今后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呼吸道感染 输液护理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