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胎位置异常,是难产主要因素,而持续性枕橫和持续性枕后是胎位置异常的重要因素,如不能及时纠正则易造成难产,增加剖宫产率,手术助产率,对产妇及胎儿造成很大的损伤。

  • 标签: 头位难产 手法旋转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难产时,手转胎,使难产变为顺产的恰当时机。方法在难产枕横、枕后时,以手转胎为枕前,使分娩结局改变。结果手转胎位成功率,以宫口开大6cm至宫口开全,或宫口开全后胎先露在平坐骨棘平至棘下2cm者成功率高,达93.75%;以宫口开大<6cm,或宫口开全后,胎先露在坐骨棘下≥2cm者成功率低,为63.15%(P<0.01)。结论手转胎难产的重要方法,与产钳及胎吸引器转胎相比较,更安全、有效、易掌握。胎内旋转在第一产程末及第二产程初完成,选择适当的时机,手转胎,使难产变为顺产,可有效降低阴道助产及剖宫产率,降低母婴并发症。

  • 标签: 手转胎头术 头位难产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难产患者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2011年至2012年我院接收的133例难产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胎儿、、产道是引起头难产主要原因。此次研究的患者中有45例有宫内窘迫的症状,33例新生儿窒息,8例子产后出血。结论临床中根据难产患者的情况来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方式,而且提前对该类情况进行预防和准备,能够让患者在生产过程中得到改善,早期的预防是能够降低头难产几率的。

  • 标签: 头位难产发生原因胎儿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难产的原因并分析相应的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30例难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难产的原因以及方法。结果30例难产患者中自然分娩的有10例,阴道助产的有8例,剖宫产的有12例;三种分娩方式剖宫产出血量最多,其次是阴道助产,出血量最少的是自然分娩;对新生儿进行Apgar评分,发现自然分娩的新生儿Apgar评分最高,阴道助产次之,剖宫产婴儿评分最低,无死亡病例。结论临床上造成孕妇难产的原因有很多,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根据孕妇难产的具体原因选择分娩方式,保证母婴安全。

  • 标签: 头位难产 原因 诊治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初产妇难产的原因及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36例初产妇难产发生原因、分娩方式及临床特点。结果病例研究中阴道分娩45例,余剖宫产91例。难产的原因如下产道异常共16例,严重胎位置异常占6例,持续性枕横及枕后占90例,宫缩乏力14例。结论难产发病率较高,胎儿位置异常容易产生难产,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可以有效降低围生儿死亡率。

  • 标签: 初产妇 头位难产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难产的诊疗方法。方法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45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这45例孕产妇均为难产产妇,将其临床治疗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5例难产产妇中自然分娩产妇15例,比例为33.3%;阴道助产产妇17例;剖宫产产妇为13例;出血量的从小到大排依次为自然分娩、阴道助产、剖宫产;新生儿的Apgar评分从低到高排序为剖宫产、阴道助产、自然分娩。出血量和Apgar评分三种方法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临床体会得知婴儿难产的具体情况要根据不同的原因来确定分娩方式,从而最大限度保证母婴安全。

  • 标签: 头位难产 孕妇 自然分娩 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难产的识别、处理和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难产病例2497例,其中经阴道分娩病例1007例。结果难产2497例,其中1179例采用徒手旋转胎术,890例经阴道自然分娩,117例阴道助产分娩;宫口开大6~8cm、先露0~+2时旋转胎成功率94.04%,宫口近全或开全时成功率42.40%。结论持续性枕横和持续性枕后所致难产,采用徒手旋转胎术,可缩短产程、减少产妇痛苦、降低剖宫产率,于活跃期宫口开大6~8cm、先露0~+2时施术为最适时机,成功率高。

  • 标签: 头位难产 胎头位置异常 徒手旋转胎头术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和分析难产的原因和具体应对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215例难产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对其难产发生的原因、特点以及具体处理措施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难产主要原因之一是胎位置异常而难产又很容易直接引发胎膜早破。结论研究结果表明,难产的早期主要信号之一是胎膜早破,如何处理胎位置和是应对头难产的关键。

  • 标签: 头位难产 应对方法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难产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接诊的难产产妇7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39例经阴道助产分娩,35例经剖宫产结束分娩;45例胎位置异常,12例宫缩乏力,8例骨产道异常,4例巨大儿,3例软产道异常,2例原因不明。方法导致难产的原因较多,多因各种因素共同所致,在处理时应密切观察产妇情况,合理用药,尽量使其转变为顺产,必要情况下可行剖宫产终止分娩。

  • 标签: 头位难产 发生原因 处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难产的临床特点及处理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产科85例难产孕妇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其难产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分娩方式、处理方法以及母婴预后等。结果85例产妇中8例(9.41%)发生产后出血,2例(2.35%)新生儿出现颅内出血,10例(11.76%)新生儿发生窒息。结论产前定期检查、尽早发现难产高危因素结合有效的处理措施能提高安全分娩率,降低剖宫产及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头位难产 临床特点 处理措施
  • 简介:摘要:胎膜早破,产科临床最常见的产前并发症,在分娩中,也是难产的早期提示,因此临床对胎膜早破与难产关系密切,现将胎膜早破与难产作为临床探讨,以引起产科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确保母婴安全。

  • 标签: 胎膜早破 头位难产 分娩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析难产产妇行产程护理的作用效果。方法 将于2022年1月至12月期间开展研究,共计纳入74例难产产妇,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甲组(37例,常规护理)、乙组(37例,产程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乙组自然分娩率显著高于甲组(29例、78.38%>21例、56.76%),对比差异显著(X2=3.947,P<0.05);乙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甲组(X2=4.163,P<0.05)。结论 难产产妇行产程护理可以减轻产妇的紧张焦虑情绪,促进产妇自然分娩,降低新生儿发生率,有着一定推广价值。

  • 标签: 头位难产 产妇 产程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徒手旋转胎术在处理头难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56例宫颈扩张进人活跃期出现延缓或停止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A组:176例为观察组,采用徒手法旋转胎术;B组:80例为对照组。两组在年龄、孕龄、胎方位、胎儿大小估计及孕次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手术时机选择在宫口扩张7—8cm,先露在坐骨棘平至棘下1.5cm,用手法将枕横、枕后转成枕前使胎以最小径线通过骨盆娩出。结果A组顺产率为81.25%,难产率为18.75%;B组顺产率为36.25%,难产率为63.7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伤、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等产科并发症比较有很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采用徒手旋转胎术是解决因胎位置异常而导致难产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头位难产 徒手胎头旋转术 手术时机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随着卫生期保健的开展,胎位性难产的发生率已逐渐降低,难产的发生率却有持续升高的趋势。处理不当可给母婴带来严重的危害,正确处理头难产直接关系到母婴的健康和安全。本文结合临床数据对我院难产的病例进行分析,对头难产的产生原因、处理方法以及预防措施均进行了详细阐述。

  • 标签: 头位难产 枕横位 枕后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适时干预难产对分娩的影响。方法自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产科进行分娩的单胎难产产妇57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征法分为2组,即适时干预的观察组,以及常规干预的对照组,每组286例。观察两组产妇分娩方式、第二产程持续时间和新生儿窒息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139例(48.60%),对照组自然分娩88例(30.7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比例及第二产程持续时间,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情况比较,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17例(5.94%),对照组发生58例(20.28%),两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程中适时对头难产产妇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不仅可提高自然分娩的几率,缩短产程,而且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 标签: 头位难产 分娩 产程 适时干预 新生儿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