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8 个结果
  • 简介:了解森林生物量碳分配特征,对于森林碳贮量碳汇估算、森林碳汇经营生物多样性保护有重要意义.本课题选择福建省万木林自然保护区青年(约47a生)老龄(约120a生)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根据生物多样性调查结果生物量异速方程,计算乔木层生物量碳贮量,并分析其高度级、径级树种间的分配特征.结果表明:1)青年林碳贮量为115.03t.hm-2,老龄林碳贮量为224.43t.hm-2;2)青年林最大碳贮量出现在高度级Ⅶ级(15~17m),为23.17t.hm-2,而老年林最大碳贮量出现在高度级Ⅷ级(17~19m),为62.96t.hm-2;3)青年林中Ⅵ级(15cm≤DBH〈17cm)的碳贮量最高,为34.25t.hm-2,占总碳贮量的29.77%;在老龄林中最高碳贮量集中在XIX级(DBH≥41cm),为60.03t.hm-2,占总碳贮量的26.78%;4)2个林分绝大部分碳贮量都集中在少数树种,大多数物种对碳贮量的贡献很微小.

  • 标签: 乔木碳贮量 碳分配 常绿阔叶林 多度 丰富度
  • 简介:通过实验室自然变温实验,利用LI-8100研究温度培养时间对2种土地利用方式(杉木人工林水稻田)的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的影响,培养时间为180d.结果表明,指数模型较好地拟合了土壤呼吸速率-95cm处土壤温度的关系,并且低温时段优于高温时段的拟合效果.土壤呼吸Q10值随5cm处土壤温度的升高呈降低趋势,杉木人工林地土壤O10值由3.18下降到1.40,而水稻田土壤Q10值则由2.97下降到1.51,且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呼吸温度敏感性影响不大.回归分析表明,林地水田的Q10值与培养时间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表明除温度外,Q10值的变化还与培养时间有关.

  • 标签: 土壤呼吸 Q10值 杉木人工林 水稻田 LI-8100
  • 简介:在辽东湾水体中设置8个采样点,于2013年8月11日11月26日,在8个采样点采集浮游植物样品,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利用多维尺度分析方法,研究两次采样各采样点之间浮游植物的密度群落关系。本次调查共发现浮游植物65种,其中8月记录53种,11月记录43种;浮游植物主要由硅藻甲藻组成,还有少量的绿藻、蓝藻、裸藻和金藻,优势种为硅藻;8月,浮游植物的优势种主要为丹麦细柱藻(Leptocylindrusdanicus)、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pungens)、星脐圆筛藻(Coscinodiscusasteromphalus);8月,浮游植物的优势种主要为星脐圆筛藻、具槽帕拉藻(Paraliasulcata)中心圆筛藻(Coscinodiscuscentralis),8月与11月浮游植物的物种组成优势种组成存在差异,说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随季节发生变化。8月,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为6.34×10^4-286.43×10^4cells/L,平均值为10^4.52×10^4cells/L;11月,浮游植物细胞密度为2.31×10^4-16.4×10^4cells/L,平均值为8.28×10^4cells/L。8月,各采样点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3.25-4.62,平均值为3.94;11月,各采样点浮游植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2.25-3.39,平均值为2.80,表明8月调查海域的生境质量好于11月。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多维分析结果显示,辽东湾沿岸与近岸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

  • 标签: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辽东湾
  • 简介:2003年3月、6月9月,对大兴安岭连续多年冻土带、岛状融区冻土带岛状冻土带的沼泽湿草甸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研究。在这些沼泽湿草甸选取了6个样地,共获得土壤动物17647只,隶属于4门8纲19目。其中,大型土壤动物的优势类群为3类,分别是线蚓科、蚁科正蚓科,常见类群为12类;中、小型土壤动物以弹尾类蜱螨类为最多,它们约占总个体数的92.48%,优势类群为5类,分别是中气门亚目、甲螨亚目、前气门亚目、节跳虫科摇蚊科,常见类群有3类。

  • 标签: 湿地土壤动物 动物群落结构 冻土带 大兴安岭
  • 简介:采用扩散系数、丛生指数、聚块指数聚集强度,研究了渤海湾贝壳堤湿地两种优势植物芦苇(Phragmitesaustralis)蒙古蒿(Artemisiamongolica)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采用关联系数χ~2检验方法,分析两者之间的关联性联接强度,利用Ochiai指数、Dice指数Jaccard指数,检测种对(芦苇蒙古蒿)相伴随出现的机率。研究结果表明,在小尺度上,芦苇种群蒙古蒿种群聚集分布尤为明显;向海侧区域、向陆侧区域采样地芦苇种群聚集分布尺度小于蒙古蒿种群;随着研究尺度的增加,蒙古蒿种群与芦苇种群的关联程度逐渐增加。χ~2检验表明,研究尺度的变化对向海侧区域向陆侧区域采样地芦苇种群与蒙古蒿种群的种间关联程度的影响不大,在6.25cm及以下栅格尺度,两者的种间联结系数都为-1,达到显著水平(p〈0.05),Ochiai指数、Dice指数Jaccard指数都为0,说明在此尺度以下蒙古蒿种群芦苇种群几乎处于完全独立状态;而在滩脊地带,在较小的尺度(2.5cm)上,芦苇种群蒙古蒿种群即显著正相关。由此可见,贝壳堤湿地芦苇种群蒙古蒿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种间关系的尺度转换效应随生境而呈不同趋势,在未来需要加深不同生境下两种植物种间关系机制的研究,从而为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的植物保护恢复策略提供基础数据。

  • 标签: 芦苇 蒙古蒿 种群 空间分布格局 种间关系 贝壳堤
  • 简介:采用氯仿熏蒸浸提法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fattyacid,PLFA)方法,分析了福州城市蕃石榴片林地与其毗邻马尼拉草坪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群落结构的差异特征。结果表明,0-10cm土层中蕃石榴片林地马尼拉草坪的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含量分别为289.88326.89mg·kg^-1;10~20cm土层中蕃石榴片林马尼拉草坪的MBC含量分别为229.62269.62mg·kg^-1。蕃石榴片林地与马尼拉草坪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具有显著差异(P〈0.05)。土层深度对微生物群落结构影响不显著。蕃石榴片林地与马尼拉草坪的各类微生物种类相对丰度差异不大。此外,蕃石榴片林地土壤的革兰氏阳性细菌相对丰度高于草坪,草坪土壤的革兰氏阴性细菌相对丰度高于蕃石榴片林地。研究认为,在城市绿地的建设中,应注意城市片林与城市草坪其自身特有的优势,合理安排城市片林与草坪的布局与种植面积,有利于构建更好更稳定的城市土壤生态系统。

  • 标签: 城市片林 草坪 微生物生物量(MBC) 群落结构 磷脂脂肪酸(PLFA) 福州
  • 简介:湿地环境政策是与湿地保护有关的环境公共政策的简称.考虑了湿地环境政策的两类不可逆性,一是旨在降低湿地破坏的环境政策对社会施加了沉没成本(suckcost);二是湿地环境的破坏可能部分或完全不可逆.将Pindyck构建的不确定条件下环境政策实施时机模型,结合湿地系统特点,经修正后引入到湿地环境政策分析中,并以红树林湿地环境政策为例,探讨了不确定性不可逆性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湿地环境政策设计和政策实施时机的影响,求出了湿地环境政策被采用时的临界点.结果表明,考虑了不可逆性不确定性的湿地环境政策,可避免传统湿地环境政策的缺陷和局限,保障其有效实施运行,因而对近年来国家或地区层面湿地环境政策的制订有理论实践指导意义.

  • 标签: 湿地 环境政策 不可逆性 不确定性 红树林
  • 简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绿化委员会。全国绿化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国家林业草原局各司局、各直属单位: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全国国土绿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积极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现提出如下意见。

  • 标签: 国土绿化工作 林业厅 委员会 草原 国家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简介:选取三江平原典型沼泽湿地——毛苔草沼泽,通过人工施加氮肥磷肥来模拟农田污水排入沼泽湿地后,沼泽植物对污水的净化效果。从植物营养吸收角度进行野外实地污水净化模拟研究,对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营养成分NH4^+-N、PO4^3--P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表明毛苔草沼泽对水中的NH4^+-N、PO4^3--P的净化随时间的推移呈现明显的指数衰减下降趋势,随着氮、磷含量的增加,沼泽湿地对污水净化逐渐变慢,净化所需时间增长,曲线数值方程模拟效果较好。

  • 标签: 毛苔草 NH4^+-N和PO4^3--P 净化模拟 沼泽湿地
  • 简介:基于国家林业局网站谷歌地球网站等,获取中国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湿地公园、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国际重要湿地等相关数据,从地理学的区域、空间等维度进行湿地自然保护区的空间结构分析及其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在区域分布上,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主要分布于海拔500m以下的东部季风区,尤其主要在长江、黄河流域周边分布;从中国特殊的三大经济带发展来看,湿地自然保护区因自然条件按中、西、东顺序依次减少,呈"山"字型地域分布结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因位于城市而受经济发展因素影响,呈东、中、西"阶梯状"分布。2在空间结构上,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在全国及各省市区域内都呈凝聚型分布,其主要集中分布于长三角地区以及湘鄂交界处、山东中部黑龙江、吉林交界处。

  • 标签: 湿地自然保护区 湿地公园 空间结构 中国
  • 简介:对中亚热带米槠天然林转换为米槠人工林后,两林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森林转换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分别平均下降28.8%、11.0%(P〈0.05)。米槠天然林米槠人工林0~10cm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分别为306mg·kg-1、209mg·kg-1,分别占土壤有机碳的0.71%、0.91%;10~20cm分别为210mg·kg-1、158mg·kg-1,分别占土壤有机碳的0.71%、0.88%;两林分0~10cm土层微生物生物量碳分别为508mg·kg-1、460mg·kg-1,10~20cm土层微生物生物量碳分别为373mg·kg-1、327mg·kg-1。米槠天然林米槠人工林中的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在不同季节表现出极显著差异(P〈0.01),两林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最高值出现在秋季,最低值出现在冬季;而微生物生物量碳夏秋季显著高于春冬季(P〈0.05)。

  • 标签: 米槠天然林 米槠人工林 活性有机碳 季节动态
  • 简介:黑碳(Blackcarbon,BC)是土壤惰性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土壤碳循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而黑氮(Blacknitrogen,BN)同样对碳封存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15年生杉木人工林为对象,采用化学氧化法研究2种采伐剩余物管理方式(炼山保留采伐剩余物)对杉木人工林表层土壤(0~10cm)BCBN含量及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5次采样年份,炼山保留采伐剩余物的BC平均含量分别为2.99~3.70g/kg3.52~4.36g/kg,储量分别为3.24t/hm^23.87t/hm^2;炼山保留采伐剩余物的BN平均含量均为0.12g/kg,储量分别为0.12t/hm20.11t/hm^2。方差分析表明,2种采伐剩余物管理方式下的土壤BCBN含量以及储量年际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采伐剩余物管理方式对杉木人工林土壤BCBN的长期效应并不显著。

  • 标签: 黑碳 黑氮 杉木人工林 采伐剩余物管理方式
  • 简介:为了探讨泥炭沼泽多年生植物种子萌发的阻碍因素,研究了浸水冷冻处理对7种沼泽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种处理下,败酱(Patriniascabiosaefolia)种子都保持相对高的萌发率,小白花地榆(Sanguisorbaparviflora)次之,而鳞苞针蔺(Trichophorumalpinum)种子却都未萌发;在浸水处理下,小星穗薹草(Carexangustior)、臌囊薹草(Carexschmidtii)山梗菜(Lobeliasessilifolia)种子的萌发率萌发速率都显著提高,说明浸水处理能促进沼泽植物种子的萌发。在浸水处理下,细花薹草(Carextenuiflora)种子的萌发率最高,其次为小星穗薹草,臌囊薹草种子的萌发率最低。浸水冷冻处理浸提液冷冻处理都显著降低了沼泽植物种子的萌发率、萌发速率,并显著延长了种子的初次萌发时间。种子在浸水后遭遇冷冻环境可能是北方泥炭沼泽植物种子天然更新的阻碍因素之一。

  • 标签: 种子休眠 萌发率 萌发速率 初次萌发时间 植物 泥炭沼泽
  • 简介:2009年4~5月,对北部湾北部滨海湿地水体表层沉积物进行了取样调查,研究水体中营养盐表层沉积物中碳、氮磷元素含量、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评价了滨海湿地水体富营养化水平和表层沉积物的污染状况。研究区水体中的溶解无机氮(dissolvedinorganicnitrogen,DIN)、活性磷酸盐PO43--P化学需氧量(CODMn)平均含量分别为(211.84±37.44)μg/L、(11.01±12.11)μg/L(0.92±0.32)mg/L;表层沉积物中总氮(TN)、总磷(TP)总有机碳(TOC)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73±355)μg/g、(232.28±157.34)μg/g(0.45±0.46)%。北部湾北部滨海湿地水体中的DIN含量PO43--P含量在茅尾海廉州湾东部西场海区都很高,且水体富营养化比较严重,大规模的海水养殖可能是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研究区水体中CODMn含量空间分布呈近岸高、远岸低的特征。研究区铁山港顶部、南流江口、大风江口、钦江茅岭江口较细的表层沉积物中的TN、TPTOC含量较高。研究区表层沉积物的TOC/TN值分布表明,钦江口、钦州港区、防城港、企沙港区珍珠湾东北部的沉积物有机质含量受到了强烈的陆源影响。根据加拿大安大略省环境质量评价标准,除了钦州湾顶部的龙门港区、大风江口中部铁山港顶部西北角一小部分区域的表层沉积物中的TOC、TNTP含量分别略高于1%、550μg/g600μg/g,已被明显污染,而处于最低级别或严重危害级别,会对部分底栖生物产生影响外,其他绝大部分区域都属安全级别,为清洁或部分已被轻微污染。

  • 标签: 海水营养盐 营养元素 水体 沉积物 滨海湿地 北部湾北部
  • 简介:2013年1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在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中的天然海莲(Bruguierasexangula)群落人工无瓣海桑(Sonneratiaapetala)群落区,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LI-8100A土壤碳通量测定系统,每月6~11日,在6块采样地,分别采集气样土样,测定了土壤理化指标,测量估算了土壤CO_2CH_4排放通量。在研究中,对采样点的土壤进行了4种处理,分别为去除土壤中的植物根系、去除土壤中的凋落物、去除土壤中的植物根系+凋落物、保持土壤原状,对比了4种处理下土壤CO_2CH_4排放通量,分析影响天然海莲群落人工无瓣海桑群落区土壤CO_2CH_4排放通量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天然海莲群落人工无瓣海桑群落区土壤的平均CO_2排放通量为(420.0±26.1)mg/(m~2·h),平均CH_4平均排放通量为(29.9±1.4)mg/(m~2·h),人工无瓣海桑群落区土壤的CO_2CH_4排放通量显著大于天然海莲群落区;植物群落类型,尤其是植物根系,能明显影响土壤CO_2CH_4排放通量,土壤表面凋落物覆盖、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含水量、气温和降水量都能影响土壤CO_2CH_4排放通量。

  • 标签: 红树林 土壤 二氧化碳 甲烷 排放通量 海南东寨港
  • 简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自然资源、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农业农村主管部门,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军事设施建设局,国家林业草原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直属单位,各派出机构,部机关各司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并实行特殊保护的决策部署,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以下简称“两部”)精心组织,各省(区、市)党委政府扎实推进,完成了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并纳入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现了上图入库、落到实地,取得积极成效。当前,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建设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深入,对守住耕地红线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提出了更高要求。为巩固划定成果,有效解决划定不实、非法占用等问题,完善保护措施,提高监管水平,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 标签: 基本农田保护工作 永久基本农田 自然资源部 农业 农村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 简介:选取湘东丘陵4种典型母质发育的林地土壤,挖掘土壤剖面并分层采集土壤样品至母质层/母岩,研究深层土壤有机碳(SOC)溶解性有机碳(DOC)的数量分布规律,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技术分析深层土壤DOC的宏观化学结构特征。结果表明,土壤DOC含量(2.33~185.26mg·kg^-1)在板岩红壤酸性紫色土剖面上某些深层土层出现升高现象。DOC/SOC除第四纪红土红壤在浅层表土最高(1.5%)外,其他3种土壤均在60~80cm深层土层达到最高峰值(1.0%~2.5%)。SOC数量是控制不同母质土壤DOC数量的重要因素。但光谱分析显示,随着土壤剖面的加深,DOC的宏观化学组成、结构趋于复杂,化学稳定性升高。尽管一些深层土层中DOC/SOC升高,但其DOC化学结构更为复杂,评价深层土壤SOCDOC稳定性还应考虑其化学结构特性。

  • 标签: 深层土壤层次 土壤碳化学稳定性 紫外-可见光谱 土壤发生层 土壤剖面
  • 简介:如何盘活利用好闲置农房,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一个无法绕开的问题。在浙江省,大量农村人口外出打工,有的举家进城,有的选择创业,导致不少农村出现了“空心化”,也出现部分农房住宅长年闲置等问题。据初步调查,浙江省闲置宅基地(含闲置农房)占农村宅基地面积的4.36%。

  • 标签: 农村宅基地 农村人口 浙江省 闲置 农房 利用
  • 简介:新一年又有新气象,新部门当有新作为。面对自然资源管理的新职能、新形势、新任务,办公室政务服务工作只有不断进行规范优化,才能够开辟新路径、打开新局面。围绕落实全省自然资源工作会议精神,结合自己的一点工作实践,以问题为导向,就如何进一步优化规范办公室政务服务工作提几点建议。

  • 标签: 服务工作 办公室 政务 优化 自然资源管理
  • 简介:通过在亚热带杉木林内设置不同隔离降雨强度试验:完全隔离降雨、隔离60%降雨、隔离20%降雨对照(自然降雨),研究隔离降雨对0~20cm土层可溶性有机碳(D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10cm10~20cm土层,除完全隔离降雨处理土壤DOC峰值出现在春季外,其他处理均出现在秋季。0~10cm土层中完全隔离降雨隔离60%降雨处理的土壤MBC峰值出现在春季,而隔离20%降雨对照的则出现在夏季,10~20cm土层各处理对应的MBC最大值分别出现在春季、夏季、夏季秋季。随着土层加深,4种处理土壤DOC、MBC含量均显著降低。0~10cm土层,完全隔离降雨处理的土壤DOC、隔离60%降雨土壤MBC均与土壤含水量显著正相关,杉木林土壤DOCMBC对降水变化响应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 标签: 隔离降雨 土壤可溶性有机碳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杉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