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2 个结果
  • 简介:在运营过程中,隧道出现了整体道床断裂、下沉,隧道拱部变形、开裂等问题,严重影响隧道的使用和铁路的正常运输。通过对太焦线石会一号隧道出现的实际情况进行病害原因分析,提出了处理病害的五项具体措施并予以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标签: 隧道 病害 分析 措施
  • 简介:山区公路运营过程中路基-支挡结构变形失稳的发生、发展过程与地层岩性等内因密切相关,气象、水文及施工等外动力条件则是路基及支挡结构变形和发展的主要诱发因素;多雨地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路基沉陷变形问题成为危及公路正常运营的典型地质灾害问题之一。通过对某陡斜坡路基病害的工程地质环境、路基沉陷变形过程及破坏机理分析,揭示了山区斜坡路基变形破坏的区域性、渐进式、影响因素复杂、破坏模式多样等特点,提出了动态过程调控理念,对该类路基-挡墙病害治理须选择恰当介入时机,并采用综合治理措施的设计思路,获得了良好的工程效果,可为类似路基-挡墙病害治理提供借鉴。

  • 标签: 斜坡路基 路基病害 挡墙加固 渐进式破坏
  • 简介:利用单轴贯入试验对不同尺寸的沥青混合料试件进行了抗剪强度检测。结果表明,随着试件尺寸减小,抗剪强度偏差增大;抗剪强度与路面车辙深度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对于直径100mm的Ac-20中面层芯样,单轴贯入试验能较好地区分其抗车辙能力水平,是一种快速简便的检测方法。

  • 标签: 道路工程 车辙 试验研究 单轴贯入
  • 简介:广东省内山区高速公路发展迅速,但诸多挖方边坡在修建过程中就产生面临了不同程度的病害。这些病害产生的原因包括气候、地质条件和人为因素,它们给施工工期、造价及安全管理造成较大影响。鉴于塌方病害在广东地区山区高速公路挖方边坡中极为常见,本文根据破坏方式及影响范围的深度将其划分为浅层溜塌、浅层滑塌和深层滑塌(滑坡)。结合广东地区的工程建设经验,本文提出了山区路堑边坡的防治策略,该研究成果可为该区域类似设计和施工处治提供参考借鉴。

  • 标签: 高速公路 挖方边坡 常见病害 防治策略
  • 简介:为了客观评定病害严重的多跨梁桥的技术状况,以总跨数为28跨的某枢纽匝道梁桥为工程背景,由于该桥构件数量多,局部桥跨存在严重病害,分别对全桥整体和病害严重桥跨组成的独立单元进行技术状况评定,并将两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独立单元评定结果与外观现状更相符,更客观和合理,其结果可与全桥整体评定结果相结合,对全桥安全状态进行评估。桥梁技术状况评定需采用全桥整体评定与局部桥跨独立单元评定相结合的方式,对全桥安全状态评估会更加合理可靠。

  • 标签: 病害严重 技术状况评定 多跨梁桥 独立单元
  • 简介:针对传统施工方法整治运营线无填土盖板涵防水层失效病害的局限,探索如何在不影响正常运输的前提下,采用新施工方法整治病害。详细介绍了新施工方法的整治思路和在实际中的应用情况。

  • 标签: 铁道工程 线路 盖板涵 防水层 施工方法
  • 简介:京珠高速公路粤境北段位于粤北山区,沿线地形陡峻,路基工程存在大量的深挖路堑边坡工程。为此专门立项进行研究,介绍路堑高边坡稳定性评价,边坡加固及防护的工程措施,路堑高边坡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以及京珠北主要边坡工点的情况等。结合课题研究提出了建议。

  • 标签: 京珠高速公路 路堑 高边坡 病害防治 地质特征 设计情况
  • 简介:宽河漫流是西北地区山前戈壁地带铁路、公路常常遇到的地质问题。通过对兰新铁路马营河大桥淤积病害病害治理情况的介绍,从两方面深入分析了病害产生的原因,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增建二线的线路方案进行了研究比选。

  • 标签: 宽河漫流 淤积病害 铁路选线
  • 简介:深汕高速路K44+250——+750段以半路堑形式通过,1997年7月由于连续暴雨,右侧高边坡发生大面积顺层滑坍。对病害的治理进行分析,介绍对该赴病害工程的整治方案及施工方法,并提出边坡整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标签: 高速公路 边坡 顺层滑塌 病害整治 公路工程
  • 简介:梅河高速公路程江至华城段K28+360~+860段边坡病害为典型的路堤边坡病害。由于填土堵塞原地下水排泄通道,地表水下渗,填土加载三个主要因素的影响,使边坡发生变形。通过对边坡迹象、监测资料的分析,得出边坡滑动面位置。根据变形严重程度将边坡区分为三个区,对各区采用针对性地防治措施。治理工程采用加固与排水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通过对该滑坡病害原因及治理措施的分析,以资对同类滑坡病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 标签: 路堤边坡病害 病害分区 治理
  • 简介:常吉高速公路K162+800-K163+000段岩坪滑坡是湖南省常吉高速公路上规模最大的滑坡,是近二十年来湖南公路建设史上规模最大的红砂岩滑坡,也是湖南公路建设史上由推移式滑坡+牵引式滑坡组合而成的性质最为复杂的岩石滑坡。通过对地质资料的深入研究,利用地面位移监测网等多种手段,深入剖析了滑坡产生的原因及特征;合理选取地质计算参数,利用运动单元法进行稳定性分析,对《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CD30—2004)在边坡计算分析方面的不足之处予以补充,对各种处治方案进行了研究探讨,提出了最佳处治方案。

  • 标签: 红砂岩 滑坡 位移监测 运动单元法 抗滑桩